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莫札特F大調變奏曲,K. 398、C小調《幻想曲》,K. 475與C小調鋼琴奏鳴曲,K. 457之音樂分析與詮釋探討
    (2024) 李祉縈; Lee, Jr-Ying
    在沃夫岡‧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鋼琴作品中,涵蓋諸多曲種,其中以變奏曲、幻想曲以及鋼琴奏鳴曲最具代表性,因此文由這三個曲種中選出莫札特F大調主題與變奏曲,K. 398(Variations in F Major on Salve tu Domine, K. 398)、C小調《幻想曲》,K. 475(Fantasy in C minor, K. 475)以及C小調鋼琴奏鳴曲,K.457(Piano Sonata in C minor, K. 457)進行研究,探討莫扎特的音樂特質在變奏曲、幻想曲和奏鳴曲中的體現,及曲中優雅風格(Galant style)、易感風格(Sentimental style)、狂飆運動(Storm and Stress)、受曼海姆樂派(Mannheim School)之影響及對位手法之運用。此書面報告共分為六章,章節內容包含莫札特生平、創作風格、鋼琴變奏曲、幻想曲及奏鳴曲概述以及作品之創作背景、音樂分析以及音樂詮釋。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範圍兩節。第二章為莫札特之生平、創作風格與鋼琴變奏曲、幻想曲及奏鳴曲概述。第三章為F大調主題與變奏曲,K. 398之音樂分析與詮釋。第四章為C小調《幻想曲》,K. 475之音樂分析與詮釋。第五章為C小調鋼琴奏鳴曲,K. 457之音樂分析與詮釋。第六章為結論,將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做彙整並歸納。
  • Item
    莫札特歌劇《冒牌女園丁》中桑德琳娜五首詠嘆調之分析與研究
    (2020) 劉庭均; Liu, Ting-Chun
    古典時期作曲家莫札特自1781年的莊歌劇《伊多梅尼歐》起邁向創作成熟期,但早在其1775年的喜歌劇《冒牌女園丁》(或譯《偽裝女園丁》)中,就已經展現了他自歌劇發源地義大利學習回來後,以劇作家郭東尼改革之詼諧劇劇本寫作的成果,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音樂元素也出現在後來莫札特維也納成熟時期的歌劇作品中。 筆者挑選出《冒牌女園丁》中女高音桑德琳娜的五首詠嘆調作為研究與詮釋的主題。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從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發展討論劇種如何影響作曲家在歌劇上的寫作;第三章則聚焦於莫札特生平與歌劇作品;第四章從文本與音樂上分析桑德琳娜的角色塑造;第五章為樂曲分析與詮釋;第六章為結語,期望藉由本論文對此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認識莫札特青年時期的作品特色,了解一位偉大作曲家成長至成熟的軌跡。
  • Item
    莫札特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布拉格》K. 504指揮詮釋
    (2019) 黄旭吟; HUANG, Hsu-Yin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為奧地利作曲家,自幼即顯露出超凡的音樂才華,是著名的「音樂神童」,與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同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大師」。 《布拉格》交響曲共三個樂章,是莫札特1781年至維也納定居後唯一一首非四個樂章的交響曲,與莫札特其他交響曲的輕快明亮相比,這首曲子的風格一開始顯得較為沉重嚴肅。曲子以情緒濃厚的慢板開始,進入主題後,雖然速度轉成快板,卻隱約透露著不安的情緒,甚至莫札特刻意放棄輕快的小步舞曲,而以第三樂章急板結束這首充滿戲劇性起伏的交響曲。 透過本文主題的研究,可以瞭解莫札特交響曲的特色及古典樂派交響曲之發展脈絡。在指揮技巧上,則可以有系統的分析拍型、手勢預備動作及樂句處理與運用,對於音樂線條的表達與排練效率皆有幫助。研究者首先由生平及創作背景研究,曲式分析,探討指揮詮釋,最後在結論部分綜合三個樂章做綜合統整分析。
  • Item
    莫札特幻想曲之分析與詮釋──以《前奏曲與賦格》作品394、《幻想曲》作品397及《幻想曲》作品475為例
    (2020) 韓畹玲; Han, Wan-Ling
    十八世紀的歐洲處於「啟蒙運動」(The Enlightment)時期,理性時代的開端,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文學、藝術和音樂發展,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即是處於音樂風格轉變的過渡時期。透過旅行的閱歷,莫札特結識了許多音樂家好友,接觸到多樣的風格與創作技法,致使他的作品中,有著豐富的音樂風格融合。 本文著重於莫札特的幻想鍵盤作品闡述,以《C大調幻想曲與賦格》作品394 (Prelude and Fugue in C Major, K.394)、《D小調幻想曲》作品397(Fantasia in D minor, K.397)與《C小調幻想曲》作品475(Fantasia in C minor, K.475)討論,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分為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創作背景探討,介紹鍵盤幻想曲的流變與概述、創作背景概述,及莫札特的鋼琴作品特色。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分別探討三首作品之曲式架構、調性、主題、和聲、節奏與織度等。第四章演奏詮釋,針對速度掌握、力度記號、旋律及節拍節奏度等綜合討論。第五章結語,綜合以上研究內容,整合歸納結論。
  • Item
    莫札特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之演奏詮釋
    (2011) 劉忠欣; Jhong-Sin Liou
    莫札特的鋼琴奏鳴曲為鋼琴家必備的曲目之一,其鍵盤音樂風格承襲自巴洛克時期,也反映當代之音樂風潮,但卻能樹立自己獨特之風格。時至今日,其影響所及仍不容忽視。本論文以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為研究範圍,筆者將以演奏者的角度,就詮釋與演奏做深入之探討,試圖在主觀與客觀的論點中,勾勒出筆者心目中的莫札特,除以實際演奏 (performance practice) 為基礎之外,並以筆者主觀之音色想像做為詮釋之主軸,期盼此論文能有助讀者在演奏或教學上之啟發。
  • Item
    莫札特《C大調信經彌撒曲, KV257》之指揮詮釋研究
    (2014) 施琦萱; Chi-Hsuan Shih
      西方宗教影響了整個西方社會;早期的教會在儀式進行之時,藉由人聲吟頌的方式來讚美上帝。「彌撒曲」是按著教會崇拜儀式的需要而存在,透過音樂的輔助與強化,使得在心靈有所需求的人類,透過崇拜禮儀及音樂的引導,得到安息與淨化並回歸到 神的面前。   本論文透過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f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介紹,瞭解影響其創作風格因素;並從莫札特的宗教信仰,瞭解他的宗教音樂作品。因著當時教會在崇拜禮儀的需求,以音樂創作作為儀式上的輔助,來作約略介紹;再藉由莫札特在1776-1777年創作的《C大調信經彌撒曲, KV257》(Missa in C“Credo-Messe”),德國“Barenreiter Urtext”出版之總譜作為實際的例子,從樂器編制、樂曲理論分析等等的前置作業,以及對其整體之理解與感受,投射於合唱指揮技巧;再藉由指揮技巧之專研、音樂會的製作與規劃等等,以音樂詮釋來展演音樂會的整個過程,作為學習與省思。
  • Item
    莫札特第五號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V219之研究與詮釋
    (2008) 吳品枋; Wu Pin-Fang
    莫札特在十八世紀後期面臨歐洲大環境之變動,他的作品仍依循著古典音樂的原則,表現音樂的精鍊與美感,並且保持純真的性格,使其作品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也因此奠定了他在西方音樂史及古典時期的崇高地位。 莫札特的小提琴作品中,以小提琴協奏曲為眾人所著稱,而他的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更是經典作品之一,被認為是小提琴協奏曲中技巧最具挑戰的精華之作,因此筆者挑選此曲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為求正確依照古典時期作品特質的語法,在演奏如此精緻的樂曲前,必須先從多方角度進行探索,首先了解作曲家背景,由當時古典樂派之風格,進而推敲至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之音樂內涵,並了解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之的風格語法及裝飾音演奏方式,期望能夠透過多方面的剖析,找尋一套不偏離作曲家當時創作理念的詮釋手法,將莫札特的音樂更忠實的呈現出來。
  • Item
    兩首莫札特單簧管室內樂作品的比較性研究-降E大調單簧管三重奏(K.498); 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581)
    (2019) 劉書婷; Liu, Shu-Ting
      相較於其他木管樂器而言,單簧管可說是較晚才被改良純熟,並被譜寫於作曲家筆下。單簧管這項樂器於十七世紀末問世,發展至十八世紀末期的五鍵式形式,使得愈來愈多作曲家譜寫單簧管於其室內樂作品中。在這個單簧管室內樂作品創作風氣剛剛萌芽之際,莫札特便為單簧管譜寫了兩首相當成熟的單簧管室內樂作品。本篇論文將以莫札特的這兩首單簧管室內樂作品為主軸,作深入的探討與比較性研究。   第一章將以莫札特所處的十八世紀作為切入,探討此時期單簧管樂器的演變,是如何影響著此時期的單簧管作品;第二章則以莫札特為主軸,研究莫札特的生平及室內樂作品風格;第三、四章則聚焦於莫札特的兩首單簧管室內樂作品《降E大調單簧管三重奏》,以及《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最後一章再比較此兩首單簧管室內樂曲,在樂曲結構與編制、動機發展與素材運用、單簧管與其他樂器之織度與互動關係之比較。
  • Item
    感嘆意境歌曲的分析與詮釋:以莫札特與舒伯特的德語藝術歌曲為例
    (2019) 易玫珏; Yi, Mei-Chueh
    莫札特與舒伯特都是德語藝術歌曲史上重要的音樂家,他們所譜寫的歌曲,即使過了二百多年,仍受世人的喜愛並且一再傳唱,他們一生中有許多相似處,同樣是天才型的作曲家、同樣窮困、同樣英年早逝…,令人忍不住為他們精彩又短暫的音樂人生嘆息! 感嘆是詩人的繆思,喜悅、悲傷都可化為感嘆的詩句,莫札特與舒伯特將詩人的這份浪漫以歌曲的形式留傳了下來,在他們的心中必定已和詩人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鳴,因此啟發了作曲的靈感。 藉由對莫札特與舒伯特共十首感嘆意境歌曲的研究,希望能從他們譜曲的模式及當時的人生經歷中,來看這兩位偉大音樂家對詩詞不同感嘆意境的想法,以期更貼近作曲者的心意,達到最佳的演唱詮釋。
  • Item
    「歌劇裡,詩必須是音樂乖順的女兒」—以莫札特三部維也納諧劇為例談義語歌劇的韻文入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歌劇自十六世紀末於義大利誕生以來,能夠入樂的文字不是散文,而是本身就已經有種韻律與節奏感的「韻文」(verse)。隨著義大利歌劇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造成跨國界的風行,義語歌劇劇本中韻文結構與其配樂的方式,亦逐漸形成一定的模式與傳統,此傳統甚至影響其他語種歌劇劇本的韻文編寫方式。1781 年,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在創作其德語歌劇《後宮誘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1782) 時寫下:「對音樂而言,韻文是最不可或缺的。」這句話說明的,不僅是他譜曲《後宮誘逃》的原則,更多的是他從義語歌劇習得的認知。因為,德語歌劇在十八世紀尚未建立起自己的韻文入樂傳統,且莫札特到此時已經譜曲過八部義語歌劇。本文的目標在於,以義語韻文格律中最重要的兩個特色:「音節數」以及「結尾重音」,來闡明義語歌劇劇本韻文之於音樂「不可或缺的」關係。藉由選例於莫札特的三部維也納時期義語諧劇,本文亦提供一個途徑,理解莫札特韻文入樂之思考:「歌劇裡,詩必須是音樂乖順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