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Item Item Item 台灣產月桃屬植物天然雜交及島田氏月桃複合群親緣地理之研究(2009) 劉淑娟; Shu-Chuan Liu台灣產月桃屬植物之系統分類處理歷來未能獲得一致認同的結果,推測頻繁的天然雜交及島田氏月桃複合群內特徵多變異是主要的難點,故本論文針對此二方向進行探討。 台灣月桃屬網狀雜交關係假說的提出根據形態特徵、花粉孕性偏低及地理分布等特性。本研究透過分子方法證實此假說;除了雜交個體及其親本種的鑑別,單向或雙向的雜交配對模式也獲得確認。共鑑別出9種來自不同物種配對組合的雜交,佔所有15種可能組合的60%。透過比較這些雜交配對特性之異同點,推論生態地理屏障(ecogeographic barriers)、傳粉者精確度(pollinator fidelity)以及雜交不親和(cross-incompatibility)是月桃屬植物關鍵的生殖屏障;依序在其生活史中發生作用以達到物種維持。然而,在不同配對物種間,每一生殖屏障的貢獻度有所差異。 島田氏月桃複合群為台灣特有,其分化的歷程深受台灣地質歷史之影響。本研究全島採樣226個體,結合兩段葉綠體非轉錄區序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中央山脈兩側的遺傳組成有顯著的差異;檢視形態特徵「小苞片有無」獲得與地理親緣相符的歸群結果,此複合群應區分為普萊氏月桃及島田氏月桃兩支系。普萊氏月桃不論在單型及核苷酸的變異度上均高於島田氏月桃,代表其較長的族群歷史以及較複雜的變動歷程。這一群植物的共同祖先約在更新世抵達台灣,中央山脈的阻隔與多次的冰河進退可能對這群亞熱帶森林性植物的種化、遷移及生存扮演關鍵的角色;台灣東南端山區及阿里山山脈分別被推論為普萊氏月桃及島田氏月桃的潛在避難所。 綜合以上結果,台灣產月桃屬之關係已得釐清,包含6個具有明確種別特徵的種類。由於不同配對種間生殖屏障的破壞,產生各式樣的雜交後代,造成野外族群形態及遺傳組成上的許多變異。Item 台灣產杜鵑斑蛾屬之系統分類學研究(2010) 蔡南益杜鵑斑蛾屬(genus Rhodopsona)的成員包含近十種專食杜鵑科植物的日行性斑蛾,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脈東側,包含整個中南半島以及中國西南,東抵台灣。井上寬曾在1987 年時對四種產於台灣的杜鵑斑蛾做過分類處理,然而在檢視過所有相關的模式標本後,我們發現他對於模式產地的詮釋以及同物異名的指定上有所衝突,因此該分類處理的可靠性存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重新檢視台灣產杜鵑斑蛾的分類地位。我們利用粒腺體氧化酶第一次單元(COI)以及額外的一段核基因(Ef1α)的DNA序列進行親緣分析,並將親源分析的結果與形態以及生態資料結合,用以判斷台灣產杜鵑斑蛾的分類地位。結果顯示,台灣只有一種杜鵑斑蛾,那就是寬緣杜鵑斑蛾 Rhodopsona rutila Jordan, 1910,而細緣杜鵑斑蛾 Rhodopsona marginata (Wileman, 1910,Rhodopsona decolorata Hering 1930 與 Rhodopsona formosana Matsumura, 1911 都是寬緣杜鵑斑蛾的新同物異名(syn. nov.)。因此,台灣族群在翅膀顏色以及發香構造上的變異被認定為種內的表形多型性。本研究是斑蛾科中第一個使用COI進行物種判別的例子,結果指出COI在判別杜鵑斑蛾種類時效率很高,但是我們也建議使用COI進行物種判別的時候,至少要加入兩種有良好形態分類基礎的種類一同分析,以獲得可靠的種間遺傳距離,並依此判別物種。Item 臺灣大臍蝸牛與其近緣種的種化歷史(2015) 黃致維; Huang, Chih-Wei物種是演化生物學探討的基本單位,種化研究應基於正確的物種界定。整合多種獨立證據有助於系統分類學和種化過程的推論。琉球群島位於東亞的亞洲大陸邊緣,此區的親緣關係或親緣地理研究,大多侷限於擴散能力相對高的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而侷限於陸地且擴散能力低的生物的種化歷史尚未被研究。本論文針對分別分布於臺灣東、西部、石垣島和宮古島的四種特有大臍蝸牛,探討其種化歷史。根據分子與形態證據,分布於臺灣東部的臺灣大臍蝸牛族群為隱蔽種,描述命名新種為彩虹大臍蝸牛(第二章)。由於軟體動物可用的核基因標誌有限,因此以同屬物種的轉錄體開發新的核基因標誌(第三章)。為獲得合理可用於大臍蝸牛的分子時鐘,新定序臺灣盾蝸牛、彩虹大臍蝸牛和臺灣長蝸牛的粒線體序列,建構粒線體親緣關係樹推算柄眼目和大臍蝸牛的分化時間(第四章)。根據以上結果,進一步推測物種演化樹、族群波動歷史和歷史遺傳交流(第五章)。根據兩個粒線體基因和十個核基因重建的物種樹顯示,臺灣大臍蝸牛分化於2.05百萬年前,分布於石垣島的大臍蝸牛分化自1.55百萬年前,彩虹大臍蝸牛和分布於宮古島的大臍蝸牛則種化於1.40百萬年前。彩虹大臍蝸牛和宮古島大臍蝸牛,是由地理割裂造成的種化事件並伴隨單向遺傳交流。以統計法檢測高變異分子標誌,未顯示有族群擴張的現象,而extended Bayesian skyline plot成功重建族群波動歷史。Item 台灣產巨蟹蛛科蜘蛛 (蛛形綱:蜘蛛目)之分類研究(2018) 甘保羅; Kan, Po-Lo巨蟹蛛科(Sparassidae)為蜘蛛目的第十一大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已知88屬1224種。巨蟹蛛科的蜘蛛具有橫行性的足,足上蹠節與跗節連接處具三葉性膜,跗節上具有一對梳狀爪。本研究檢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館藏標本,並至全台各地採集新鮮材料作為研究之用。採集時以目視法為主,發現蜘蛛後以小型玻璃管捕捉,並以以70%~75%酒精固定保存。保存的標本將使用解剖顯微鏡(Leica M3Z)進行觀察、鑑定以及繪圖測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產巨蟹蛛科蜘蛛共有7屬29種,其中Bhutaniella angustata狹小不丹蛛、B. forcipata鉗不丹蛛、B. taiwanensis臺灣不丹蛛、 Heteropoda bifurcata二叉高腳蛛、H. lanyuensis蘭嶼高腳蛛、Pseudopoda alishanensis阿里山擬高腳蛛、P. beinanensis卑南擬高腳蛛、P. fengshanensis豐山擬高腳蛛、P. hualienensis花蓮擬高腳蛛、P. ilanensis宜蘭擬高腳蛛、P. kaohsiungensis高雄擬高腳蛛、P. nantouensis南投擬高腳蛛、 P. nenggaoensis能高擬高腳蛛、P. pingtungensis屏東擬高腳蛛、P. shanlinshiensis杉林溪擬高腳蛛、Sinopoda taiwanensis臺灣秦高腳蛛、Thelcticopis taiwanensis臺灣賽蛛,共十七種為未描述的新種;而Olios japonicus Jäger& Ono, 2000日本異足蛛為以往未發現的新記錄種;並描述單性種Pseudopoda recta之雄蛛,及Sinopoda expectata之雌蛛;此外Sinopoda forcipata Karsch, 1881及Micrommata sp.為排除種。Item 台灣產姬蛛亞科蜘蛛(蜘蛛目:姬蛛科)之分類研究(2016) 楊哲昌; Yang, Che-Chang姬蛛亞科(Theridiinae)為姬蛛科中最大的亞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已知41屬1128種。常見於樹林、灌叢及人造建築角落,結條網或不規則網。姬蛛亞科的蜘蛛間疣消失且不具剛毛,雄蛛觸肢脛節上方具有較小的前側與後側觸毛,生殖板上方具有分散的雄孔上紡管。本研究檢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館藏標本,並至全台各地採集新鮮材料作為研究之用。採集時以目視法為主,掃網為輔,發現蜘蛛後以小型玻璃管捕捉,並以70%~75% 酒精固定保存。保存的標本將使用解剖顯微鏡(Leica M32)進行觀察、鑑定以及繪圖測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產姬蛛亞科蜘蛛共有13屬42種,其中Chrysso linchuanensis Zhu& Zhang, 1992 靈川麗蛛, Chr. bimaculata Yoshida, 1998 雙斑麗蛛, Platnickina maculata (Yoshida, 2001a) 多班普雷尼克蛛, P. mneon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莫恩普雷尼克蛛, Nipponidion okinawense Yoshida, 2001a 沖繩日本蛛, N. yaeyamense (Yoshida, 1993) 石垣日本蛛, Takayus takayensis (Saito, 1939) 湯高蛛和Yunohamella lyrica (Walckenaer, 1841) 琴尤諾蛛,共八種為台灣首次記錄。Chikunia nigriopsis 擬黑千國蛛, Chi. lanyuensis 蘭嶼千國蛛, Chrysso megapora 大孔麗蛛, Chr. taiwanensis 台灣麗蛛,和 Platnickina taiwanensis 台灣普雷尼克蛛,共五種為未描述之新種。此外Chikunia albipes (Saito, 1935) 多色千國蛛為排除種,Theridion elegantissimum Roewer, 1942 為疑問種。Item 建構臺灣大學生之核心永續能力(2019) 李雙; Li, Shuang聯合國於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書中揭櫫永續發展的定義,之後於1992年在巴西里約舉行的地球高峰會中揭示了「永續發展教育」,並於2005年開始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十年。永續發展教育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不可忽視的趨勢,尤其在永續發展目標公布之後更顯重要。各大學重視永續發展教育並規劃相關課程。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焦點團體研究法與德菲法,建構適用於我國大學生的核心永續能力指標系統。以四個核心永續能力為架構,涵蓋15個主指標、40個次指標。最後統整德菲法問卷分析結果與專家建議,探討各個能力與次能力的內涵與重要性,作為後續的研究方向。Item 30-60天季內振盪現象對臺灣夏季降雨特色的影響(2018) 蔡玫紜; Tsai, Mei-Yun本研究主要是探討2007~2015年6月至8月期間30~60天季內振盪現象對臺灣夏季降雨特色的影響。研究過程中採用澳洲氣象局網站所提供之逐日即時多變數季內振盪指數 (Real-time Multivariat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index,簡稱MJO指數),針對強MJO事件(MJO指數振幅>0.9)下的臺灣夏季降雨特色變化進行討論。研究結果顯示,當MJO對流中心抵達中印度洋(相位2)時,臺灣降雨偏少;而當MJO對流中心逐漸離開海洋大陸進入西太平洋(相位6)時,臺灣降雨則偏多。進一步針對「臺灣降雨型態在MJO相位2和相位6時期中之改變」這個議題進行分析,則發現四種常出現的降雨型態(含午後熱對流降雨、鋒面降雨、颱風降雨、及其它因西南氣流增強帶來的降雨)中,僅午後熱對流及颱風降雨對總降雨天數的貢獻百分比,在相位2和相位6時期出現明顯差異。而透過環流場的分析本研究發現,因受到「西太平洋上空副熱帶高壓,在相位2時期比相位6時期更為西伸增強」以及「臺灣島上海陸風環流結構,在相位2時較相位6時期顯著」這兩因素影響,造成「臺灣午後熱對流降雨天數佔總降雨天數的比例」在MJO相位2時期高於相位6時期。反觀相位6時期,在「夏季季風槽增強」加上「南來水氣增加」的配合之下,提供了颱風生成及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得「臺灣颱風降雨天數佔總降雨天數的比例」及「臺灣颱風降雨的日平均降雨量」,在MJO相位6時期較相位2時期大。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們在瞭解強MJO事件下30~60天季內振盪造成臺灣夏季降雨型態的可能改變,至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