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新型具側鏈羧酸系強塑劑的合成與對水泥漿流動性的影響
    (2004) 蔡雨萍; Tsai Yu-Ping
    強塑劑是促進混凝土有良好工作性的關鍵組成。本研究利用聚乙二醇(PEG)、馬來酸酐(MA)合成具側鏈之改質單體(PM),並藉由PEG分子量及PEG/MA莫耳比例之改變,得到不同鏈長與不同結構的改質單體。接著由2-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AMPSA)、甲基丙烯酸(MAA)與改質單體依不同比例行自由基聚合,反應以過硫酸銨為起始劑及2-甲基丙烯磺酸鈉為鏈轉移劑,利用鏈轉移劑濃度之改變得到一系列不同分子量之新型具側鏈羧酸系強塑劑(PAMP)。以FT-IR、1H-NMR與13C-NMR鑑定合成之改質單體及PAMP結構;GPC測PAMP之分子量;EA測PAMP之C、H、N、S含量比例。 強塑劑對水泥漿與混凝土工作性之研究分別以PAMP單體比例、分子量、側鏈長度與側鏈結構為變因分別進行探討,以強塑劑對水泥漿體顆粒之吸附行為實驗來解釋之,並與商用之羧酸系HP-100及磺酸系HPC1000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PAMP在AMPSA/MAA/PM = 2/3/0.5的比例下,具有最佳之分散效果與坍度維持性,飽和劑量為0.5wt%;最適重量平均分子量為M(—)w=5.0~8.0×104;吸附實驗結果顯示當PAMP之初始吸附量少,達吸附平衡時間長,有最佳之漿體流動促進性;研究並證實PAMP藉由改質單體側鏈長度與結構的調整,有助於提升水泥漿體之坍度維持。
  • Item
    非等方性半導體奈米粒子的製備、性質探討及其在生化與光電上之應用(I)光子晶體的化學製備與應用(I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2-07-31) 陳家俊
    Close packed 3-dimensional (3D) arrays of silica spheres assembled on an indium tin oxide (ITO) substrate surface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sedimentation in the solution. Both galvanostatical and potentiostatic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s have been tested to infiltrate six different semiconductors, ZnSe, PbSe, CdSe, CdS, CdTe and GaAs, onto the 3D silica arrays. The detailed studies of deposition parameters such as current density, deposition time, concentrations of electrolytes, solvents and temperatures were perform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esulting semiconductor films on the arrays. Following by the removal of the silica arrays, 3D macroporous structures made from those semiconductors were obtained and the structures exhibited 3D periodicity and uniformity. Clear diffraction peaks at ~1350 nm of CdSe and CdS macroporous films were ob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