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鎳/鈷/鉑(111)及鈷/鎳/鉑(111)系統其結構與磁性性質之研究
    (2006) 何慧瑩; Huei-Ying Ho
    本研究論文主要是利用歐傑電子能譜儀(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低能量電子繞射儀(low-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LEED),紫外光能譜術(ultra-violet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UPS)、以及磁光柯爾效應儀(magneto-optical Kerr effect; MOKE) 來研究Ni/Co/Pt(111) 及Co/Ni/Pt(111) 鏡像系統其成長模式、合金形成及表面磁性的關係。 根據LEED(0,0)光束強度及AES訊號強度隨蒸鍍時間變化的關係,我們得知在室溫條件下,無論是Ni超薄膜在1 ML Co/Pt(111) 上成長(ML: monolayer),或者是Co超薄膜在1 ML Ni/Pt(111)上成長時,都會先形成2層的層狀成長之後才開始3維的島狀成長。對此二系統而言,其升溫形成合金的過程都可被分成2階段,首先是升溫過程中,Co和Ni會先混合,然後Ni-Co混合層在更高溫時會擴散進入Pt基底,形成Ni-Co-Pt合金。其中,1-3 ML Ni/1 ML Co/Pt(111)系統開始產生Ni與Co混合的溫度皆為420 K,此溫度與Ni覆蓋層的厚度無關;然而對1-3 ML Co/1 ML Ni/Pt(111) 系統而言,產生Ni與Co混合的溫度隨Co覆蓋層的厚度增加而升高。此二系統的Ni-Co混合層開始擴散進入Pt基底形成Ni-Co-Pt合金的溫度,皆隨著覆蓋層的厚度增加而升高。 我們同時也量測在室溫成長時,其磁性隨覆蓋層厚度變化的關係。1層至24層Ni超薄膜在1 ML Co/Pt(111) 成長時,其磁化易軸(the easy axis of the magnetization)會在垂直樣品表面的方向,具有很強的垂直磁異向性(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PMA);1至3層Co原子層蒸鍍在1 ML Ni/Pt(111)上,無論是垂直或者是平行樣品表面我們皆量測不到磁滯的訊號,此現象可能與Ni緩衝層阻隔了Co與Pt接觸有關。樣品經過升溫效應所產生的磁性變化其擴散過程一致。經過高溫處理過後的樣品形成了Ni-Co-Pt合金,合金的矯頑力(coercivity)大小可經由升溫時產生的合金濃度變化來控制。 根據比較1 ML Ni/1 ML Co/Pt(111)與1 ML Co/1 ML Ni/Pt(111)的實驗結果,我們發現當退火溫度(annealing temperature)介於750 K 和780 K之間時,表面合金結構會由NixCo1-xPt轉變成NixCo1-xPt3,藉由計算接近居禮溫度(Curie temperature)時的值(critical exponent),我們得知此時表面的磁性結構亦由2維磁性結構的轉變成3維磁性結構,並且,在表面合金結構由NixCo1-xPt轉變成NixCo1-xPt3之時,居禮溫度隨退火溫度升高而下降的現象變得更明顯。此外,在相同退火溫度條件下,1 ML Ni/1 ML Co/Pt(111)系統的居禮溫度一直比1 ML Co/1 ML Ni/Pt(111)系統的居禮溫度高,我們認為這種現象與Ni、Co的成分比有關。我們也經由研究2 ML Ni/1 ML Co/Pt(111)、2 ML Co/1 ML Ni/Pt(111)、12 ML Ni/1 ML Co/Pt(111)、以及24 ML Ni/1 ML Co/Pt(111)等系統來探討Ni、Co的成分比對居禮溫度的影響。 另一組鏡像系統,2 ML Ni/2 ML Co/Pt(111)和2 ML Co/2 ML Ni/Pt(111),經過退火之後,我們意外地發現樣品產生了spin reorientation transition (SRT),這種現象在以1層Co及1層Ni當作緩衝層的系統中,完全沒有被發現過。我們認為Ni、Co的成分比及其分佈的均勻度應是造成此現象的重要因素,在本論文中我們會加以討論。
  • Item
    異相催化反應之理論計算研究: 甲醇-d4分解反應與Fischer-Tropsch合成反應
    (2015) 陳惠榆; Chen, Hui-Yu
    本論文包含兩個異相催化反應之理論計算研究:甲醇-d4在Rh催化劑分解反應及Fischer-Tropsch(F-T)合成反應。在第一個主題中,我們計算甲醇-d4在Rh(100)、放大的Rh(100)e及球狀Rh38表面,脫氫產生CO及D2分子的反應路徑,與表面大小的相關性,且與真空實驗系統做比對。由計算結果得知,在小的表面Rh38,甲醇-d4斷O-D鍵的活化能降低,使甲醇-d4容易分解,其結果與實驗觀察一致。此外,我們計算Rh表面及團簇上CO數目對吸附能的影響。CO吸附行為在平坦Rh(100)及球狀Rh38兩種表面差異甚大,在平坦的Rh(100)及Rh(100)e表面,CO分子垂直吸附於表面,然而,在球狀Rh38表面,CO分子吸附為輻射狀,此吸附結構會造成CO在球狀Rh38表面分子間作用力較小;因此,隨著CO覆蓋率上升,在Rh38表面吸附能下降幅度較Rh(100)表面為平緩。 在第二個部分中,我們探討Fischer-Tropsch (F-T) 合成反應在Ru(0001)和Co(0001)表面的反應機構。根據計算結果可知,不論在Ru(0001)還是Co(0001)表面,CO傾向生成中間物CHO;在Co(0001)表面,CHO會繼續氫化生成CH2O及CH3O,但在Ru(0001)表面則是傾向斷C-O鍵。此兩表面路徑差異,對應在Co催化劑上有高的CH4選擇率,而在Ru催化劑則是生成含碳長鏈產物。因此,我們利用物理方法:改變表面粗糙度,及化學方法:表面加入promoter,增加Co催化劑活性作為改善。在物理方法中,我們計算波浪狀(11-20)及(1-100)表面,發現CO斷鍵在此兩表面更為容易,減少CH4選擇率。在化學方法中,探討加入Na及K金屬的Co(0001)表面,由計算結果得知,Na及K提升CHO的C-O斷鍵能力,大於氫化能力,增加F-T合成反應活性。
  • Item
    利用密度泛函理論與動態蒙特卡羅法研究Fischer-Tropsch合成反應
    (2015) 盧俊宇; Lu, Chun-Yu
    本篇論文是探討Fischer-Tropsch合成反應(以下簡稱F-T合成反應)路徑機構,利用密度泛函理論與動態蒙特卡羅模擬實驗上以Ru(0001)和Co(0001)表面作為催化劑的化學機制探討。我們先以密度泛函理論計算所有事件中間產物,從CO和H2反應形成C1(甲烷)和C2(乙烯、乙烷)等產物的吸附最佳位置,以及利用微動彈性帶方法找出各反應事件的活化能。所得吸附能和活化能讓我們適用於動態蒙特卡羅模擬實驗,並且可以揭示反應機制變化以及反應產物的選擇率。由動態蒙特卡羅模擬找出Ru和Co催化反應機構的差異,發現Ru(0001)與Co(0001)表面進行F-T反應在起始活化CO反應皆選擇氫化產生CHO路徑,在Co(0001)表面上我們可以看到CHO中間產物可以進一步氫化產生CH2O或CH3O,或是直接型CO鍵斷裂行成CHx產物群聚於表面,所得CHx具有氫化生成CH4的更好機會。而Ru表面趨向CHO的斷氧反應產生CH中間產物聚集於表面利於碳長鏈加成為C2產物,與Co表面最大的不同便在於此,我們也看到在同溫度的情況下,產率方面以Ru表面較好。因此我們探討了400~520K的溫度對兩表面的產率變化,發現隨著溫度上升,長碳鏈的選擇率也上升,以及針對於Co表面的改良,讓表面能脫離卡在CHO與CH2O的加脫氫反應的產率干擾現象,也得到了更高的長碳鏈產率,從動態蒙特卡羅模擬的結果,我們合理推測:在CHO中間產物的加氫生成CH¬2O以及斷氧產生CH的路徑與F-T反應長碳鏈產物的選擇率關係密切,因此只要在這個步驟上能有效的改良便能使F-T反應的轉換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