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華語文學系(106學年度起與華語文教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華美女性之情慾顛覆與家庭爭戰:以電影《面子》與《白靈之面子》為例
    (2013) 李韻如
    本文藉由華美女性導演伍思薇(Alice Wu)所執導的電影《面子》以及潘貝思(Bertha Bay-Sa Pan)導演的《白靈之面子》兩部具有代表性與共通性的當代原創電影,探討美國華人女性如何面對情慾自主與家庭代際衝突,源於性別與種族的雙重考驗。美國女性華人身負性別與種族的雙重弱勢身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解放自我感情與情慾之追求,同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牽制,來回擺盪。華人移民世代之間由於觀念的差異,家庭內部的關係往往首當其衝,在海外女性華人身上尤其突顯,身處北美洲之中國移民,受到西方的思想影響甚鉅,又難以逃避中國家庭傳統的性觀念,華人女性的情慾與婚姻,面臨了因著代際之間認知不同而產生的衝擊。 本文先以華人女性移民美國之歷程與定位轉變做出整理,著重於女性之性別角色與受父權觀念壓迫的角色轉換,早期多半為被剝削的娼妓與符合華人刻板印象的低階層勞工,排華法案之後女性提升了家庭中地位的同時,機會均等的社會氛圍也間接影響提升了她們的教育程度,在美國各種領域裡成為優異的成員。家庭、教育和職場的地位提升使女性脫離中國傳統觀念對她們的挾制,進而尋求獨立自主的可能性。 除了華人女性移民角色定位的轉變,華人家庭的形態與模式亦隨著時間演進,老華裔第二代和新華裔第二代分別生長於迥異的環境背景下,上一代堅持傳承中華文化的守舊思想,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第二代移民,和上一代展開個人主義與家庭主義的戰爭,文化內涵與代際衝突加深了華人家庭中的異化現象。 文中分析探討電影《面子》以及《白靈的面子》中所涉及的女性情慾議題,如:華人女性的情慾顛覆、性觀念的逐代改變、同志在華人家庭中的處境、異族戀情,以及母女關係與心結,在中西文化衝擊之下不斷加深,從對立到互相諒解的過程。本論文以上述議題,來深入探討美國華人移民家庭中代際之間的文化衝擊和世代衝擊,對家庭成員之影響和改變。
  • Item
    1970-1990年代美濃客家人移民南美洲動機與跨國認同 ──以巴西、阿根廷為例
    (2014) 林彥瑜; LIN YEN YU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華人移民史上無論是下南洋,還是前往美洲大陸,總是有客家人的身影。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為臺灣地區帶來大量人口,造成1950年後,臺灣地區除了人口急速增長問題外,尚存在著高失業率、食糧不足問題,促使當時臺灣地區官方與民間皆發出移民他國的聲浪。當時中南美洲國家因需農工專業人士開發當地,故向中華民國發出歡迎移民訊息,使得當時臺灣地區有不少人民移往中南美洲,尤其以移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人數最多。 本論文以高雄市美濃區客家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當時美濃地區客家人移民巴西、阿根廷之動機為何?並探討是否因相同動機影響他們回流臺灣,亦或再度移民第三國家?並以他們移民歷程與當地各族裔相處之情況,探討其對於自身跨國認同看法。 本研究以實証研究為主要研究取向,以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訪問了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美濃移民者,以其移民歷程為主要研究材料,研究影響移民之動機,以及受訪者對族裔及國家之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美濃地區客家人選擇移民南美洲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原居住國家的社會安全度;此外,已有親人移居巴西、阿根廷也是影響移民動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再移民及回流動機則會受到南美洲國家經濟不穩定因素及社會安全度影響。在跨國認同方面,美濃人最認同「客家」身份,並因此項認同而影響其跨國認同態度。
  • Item
    華人傳奇女子形象探討─花木蘭的跨文化與性別越界變形
    (2015) 柯珏如; KE, CHUEH-JU
    本論文試圖從木蘭的故事流變,分析木蘭故事的變形,了解不同時代之木蘭故事的發展狀況。並藉由東方曜新穎數位國際發行的動畫《花木蘭傳奇》與西方迪士尼製作的動畫《木蘭》(Mulan);美國第二代移民華裔女作家湯亭亭所著的小說《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與蔡柏璋所寫的音樂劇劇本《木蘭少女》,比較東、西方不同載體之文本,於情節架構、文化、木蘭形象上作分析,探討木蘭在跨時代、跨文化中的形象差異。由於最初木蘭的故事只是一段被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在正式的史藉中並沒有記載,而民間最早記錄有關木蘭故事的〈木蘭辭〉,也因為流傳甚久,使得作者已不可考,甚至歷史上對木蘭是否真有其人都有爭議。這樣的特性,留給後代讀者及演繹者很大的發揮空間,並讓許多後世針對木蘭故事做了很多不同載體之文本的改編。 雖然木蘭的故事被許多人所知悉,但不同的個體卻有其自我見解與詮釋方式,加上不同時代的風俗民情與文化差別,使得在基本的故事架構下,隨之改編而成的戲劇、電影、小說等塑造著不同形象的木蘭。本文以《花木蘭傳奇》與《木蘭》(Mulan)先分析文化差異下的故事內容,探討這兩部動畫中的東方色彩,以及不同於傳統木蘭的形象表現。再來以《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討論在跨文化與跨世代下,華人女性於移民角色地位的轉變,及變異的木蘭故事所代表之義涵;另外,隨著時代開放,《木蘭少女》除了添加許多時代語句外,也將性向議題納入劇中使之成為題材。本論文藉由探討上述之文本,以比較文學、移民研究論述、性別研究與酷兒理論來分析不同載體之木蘭故事,以及在文化與時代轉換下的木蘭形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