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有氧運動前攝取咖啡因對糖尿病前期者運動後血糖調控之影響
    (2021) 黃君秦; Huang, Chun-Chin
    背景:糖尿病前期為第二類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T2D) 的高風險族群,透過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刺激葡萄糖吸收與維持血糖恆定,是非藥物控制血糖、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然而,咖啡因 (caffeine) 是一項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其不利於血糖控制的效果與運動相反,因此運動前攝取咖啡因對糖尿病前期者運動後血糖調控的影響仍需進一步釐清。目的:探討糖尿病前期者,攝取咖啡因對單次有氧運動後空腹血糖、胰島素、C-胜鍊胰島素 (C-peptide) 及葡萄糖耐受度的影響。方法:招募12名糖尿病前期男性,採雙盲、重複量數及平衡次序設計,所有參與者分別接受咖啡因+運動 (CE, 3mg/kg) 與安慰劑+運動 (PE) 兩種處理,運動形式為30分鐘60% VO2max (maximal oxygen uptake) 強度的跑步運動,並於攝取前、攝取後30分鐘/運動前、運動後立即及運動後120分鐘檢測血糖、胰島素及 C-peptide 濃度,另外,運動後立即進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度測驗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結果:血糖在處理與時間因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p> .05),在處理因子主要效果中,CE 處理之平均血糖值顯著高於 PE 處理 (133.87 ± 41.22 vs 127.04 ± 34.17 mg/dl) (p < .05);而胰島素濃度在處理與時間因子的交互作用則達顯著 (p = .010),單純主要效果顯示,CE 處理在運動後30及120分鐘顯著高於PE 處理;另外,CE 處理於 OGTT 測驗中血糖與胰島素濃度變化總曲線下面積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亦顯著高於PE 處理 (p < .05)。而 CE 處理與 PE處理間之 C-peptide 濃度則無顯著差異 (p > .05)。結論:糖尿病前期者有氧運動前攝取咖啡因會引發體內血糖、胰島素濃度提升,產生短暫性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反應,因此,從事有氧運動前攝取咖啡因可能不利於糖尿病前期者運動後的血糖調控。
  • Item
    下坡跑與離心阻力運動對脂締素及脈波傳導速率之影響
    (2012) 黃君秦; Chun-Chin Huang
    背景: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問題與日俱增,脈波傳導速率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及脂締素 (adiponectin) 皆是臨床上用以預測心臟血管疾病的指標,同時脂締素於人體中具有抗發炎及減緩動脈粥狀硬化等作用,然而離心運動所誘發之發炎反應是否會改變脂締素濃度並且影響脈波傳導速率,以及脂締素與 PWV 的關係仍需進一步釐清。目的:探討單次下坡跑與離心阻力運動對脂締素及PWV的影響,以及了解脂締素與 PWV 之相關。方法:招募18名自願參與的健康男性為研究對象,並隨機分派至下坡跑組(EE組;n=9)與離心阻力運動組(RE組;n=9),正式實驗前EE組需在跑步機上進行攝氧峰值 (VO2peak) 測驗;RE組則在斜式腿部推舉機接受下肢最大肌肉力量 (1RM) 測驗。接著讓EE組在跑步機上以75% VO2peak的強度進行一次30分鐘的下坡跑 (-10°) ;RE組則在斜式腿部推舉機上以120% 1RM 強度進行離心阻力運動(每組反覆次數6次,共計10組)。兩組別在運動前、運動後90分鐘、24及48小時檢測 PWV 與血清脂締素、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ese, CK) 及C反應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 濃度。結果:下坡跑與離心阻力運動組之平均CK值於運動後各時間點均顯著高於運動前 (p<.05),同時,平均PWV也於運動後24 (5.47 ± 0.59 m/s) 及48 (5.44 ± 0.68 m/s) 小時顯著高於運動前 (5.18 ± 0.47 m/s) (p<.05),但脂締素及CRP 濃度皆無顯著改變 (p>.05);而 PWV 與脂締素濃度變化量在運動後90分鐘呈顯著負相關 (r= -.501) (p<.05)。兩組別在所有依變項上,於不同時間點均無顯著差異 (p>.05)。結論: 單次下坡跑與離心阻力運動皆會引發肌肉損傷及動脈硬化指標─脈波傳導速率的顯著提升,但不會造成脂締素濃度的改變;因此從事下坡跑與離心阻力運動將可能導致短暫性中心動脈的發炎,而其途徑或許與脂締素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