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海峽兩岸學校素養體育課程發展之研究
    (2021) 居方圓; JU, FANGYUAN
    「核心素養」引發新一輪的全球教育改革,本研究旨在依據古德拉的課程層次理論對比海峽兩岸學校體育素養課程發展情形與異同,了解課程推動路徑與方式,探討課程推動困境與因應。採質性研究中的多重個案研究進行,以「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素養導向體育課程」為雙重個案,立意取樣選擇課程發展團隊核心成員 2 名、體育課程研究專家學者 2 名、踐行素養體育課程之教師 6 名,共 10 名為研究參與者 (兩岸各 5 名)。通過深度訪談法、文件資料法蒐集資料,並採「紮根質性取向」中模版 (預建) 式分析法與持續比較法相結合的資料分析方法。研究結果發現:(一) 兩種課程在各層次間的轉化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刪減、增加,但未出現嚴重偏差,整體轉化情形較好;相同點包括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創設,不同點包括不同的理念支撐、目標指引、教學要求以及評量方式。(二) 大陸地區採「自下而上」推動路徑:重視體育教師的關鍵角色,關注名師工作室的引領作用,改變「教材-實踐」的推動思路,推動方式為5條主線,多種載體;臺灣地區採「柔性發展」推動路徑:形成三大主軸協調互動,攜手現場體育教師,藉助縣市輔導團力量,推動方式为三大主軸,6個子計畫;(三) 二種課程在推動過程中面臨3個共同困境與6個個別困境,因應方式包括目前已采行與未來待執行。結論如下:(一) 二種課程經歷理想、正式、知覺、運作四個課程層次間的三層轉化,逐步發展完善為符合地區教育環境與政策的素養體育課程;(二) 二種課程重視體育教師的關鍵角色,藉助行政團體的力量,形成雙軸帶動的推動系統及多種推動方式;(三) 推動困境主要來源於教師認同、行政配合、學校推展、研發團隊組成及不可抗拒之因素,因應方式成為未來待解決事宜。建議:(一) 相互借鑒,修正素養體育課程;(二) 紮根基層,深入體育教學現場;(三) 積極因應,了解學生經驗課程。(四) 未來研究建議:關注教師運作課程與學生經驗課程之間轉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