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單日多場對打對大專公開組女子空手道選手肌肉損傷及運動表現的影響
    (2024) 方文慧; Fong, Man-Wai
    目的:空手道是開放性高強度間歇運動。在正式比賽中選手要在一天內進行多場比賽,然而目前仍未有文獻探討單日多場對打對女子選手專項表現及其後對肌肉損傷和運動表現的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上述研究問題。方法:本研究召募了8名大專公開組女性空手道選手並讓他們單日進行4場空手道對打摸擬賽(場間休息10分鐘),所有比賽均以錄影記錄,並記錄每位研究對象在賽前、中、後立即及1.5小時後的生理參數[心跳率(HR)、血乳酸濃度(LA)、運動自覺強度(RPE)],同時會對研究對象在每場比賽中技術表現(如攻擊次數)進行分析。在賽前、後1.5、24、48和72小時進行肌肉損傷[肌力、肌肉酸痛、反向跳(CMJ)]和專項運動表現[空手道敏捷測試(SKAT)、温蓋特無氧測試]的監測,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分析。結果:(1)四場摸擬賽期間最大HR範圍為192.6-196.9次/分、LA範圍為10.8-14.9 mmmol/L、RPE範圍為14.2-16.1 A.U.等反應都高於前測(67.9次/分、1.9 mmmol/L、9.1 A.U.);(2)肌肉損傷(如:最小肌力:肘屈肌群:-11.3±13.1%、膝伸肌群:−17.5±19.3%、膝屈肌群:−14.3±23.4%;最小CMJ高度:-9.6±18.2%)和運動表現/體能參數(SKAT:+6.9±5.3%;温蓋特平均功率:−6.5±10.7%)在最後一場比賽後的變化率,都明顯(p<.05)比前測值來得大。與前測相比,肌肉酸痛、CMJ在最後一場比賽後第72小時尚未完全恢復(p<.05),但肌力在最後一場比賽後第72小時已恢復至前測值。SKAT在最後一場比賽後第48小時,已完全恢復(p>.05)至前測值,但是下肢無氧能力的表現,在最後一場比賽後第72小時仍未完全恢復(p<.05)至前測水準。結論:這些研究結果作為第一篇論文證明單日多場空手道比賽會導致女性選手產生肌肉損傷及疲勞,並影響其表現。未來研究需要發展有效恢復方法,以加速選手恢復並提昇空手道選手參加正式比賽時之表現。
  • Item
    大專公開一級男子籃球員在賽季期體能表現的變化:先發與替補球員的差異探討
    (2023) 黃聖富; Huang, Sheng-Fu
    目的:探討大專公開一級男子籃球員,在賽季期間先發與替補球員於不同階段的體 能表現差異。方法:15名大專公開一級男子籃球員,賽季期進行24場比賽結束後,將最 多先發次數與上場時間球員定義先發 (n=5,每場平均上場時間為24.8 ± 2.8 分鐘),其餘 則為替補球員 (n=10,每場平均上場時間為8.2 ± 7.0 分鐘)。賽季期共進行19週,參與者 每週進行1-2次阻力訓練,總計26次訓練,阻力訓練強度設定在80%1RM以上。所有球員 分別在賽季期三個階段進行體能測驗,體能測驗內容包含負重蹲舉、仰臥推舉、反向跳、 深蹲跳、20M衝刺、5-10-5、T-test敏捷、無氧動力等測驗。結果:無論是先發或替補球 員,在賽季期三個階段的負重蹲舉、仰臥推舉、反向跳、20M衝刺、5-10-5、T-test、疲 勞指數皆有顯著差異 (p<.05);其中,上下肢肌力表現、5-10-5與T-test隨著賽季期逐漸提 升;相反地,反向跳與20M衝刺則隨著賽季期逐漸下降,但先發與替補兩組別間在任何 階段上,體能表現皆無顯著差異 (p>.05)。結論:賽季期每週1-2次阻力訓練,強度設定 80%1RM以上可以提升運動員在肌力與敏捷表現,但無法維持爆發力表現。此外,先發 球員並不會受到上場時間較長的因素,導致在賽季期體能表現下降的情況。
  • Item
    靜態伸展對女性舉重選手臥推與蹲舉表現的影響
    (2013) 鍾誱金芮; Chung, Chieh-Jui
    目的:探討靜態伸展後對女性舉重選手臥推與蹲舉最大肌力 (1 repetition maximum, 1RM) 以及柔軟度表現的影響。方法:本研究以12名女性舉重運動選手為受試對象,並採隨機交叉之實驗設計。受試者須在1RM測驗前,分別接受上半身或下半身的靜態伸展處理 (static stretching, SS) 與控制處理 (control, CON) 。每個伸展動作皆維持30秒,休息30秒,並反覆3次,而控制處理則不進行任何伸展活動。實驗處理後立即進行1RM測驗,每種實驗處理間至少間隔48小時。柔軟度測驗為坐姿體前彎與肩部柔軟度測驗,在實驗處理前後,分別進行柔軟度測驗。結果:靜態伸展對於臥推1RM表現方面,在2種實驗處理之間並沒有顯著差異(靜態伸展處理vs. 控制處理,57.7 ± 10.9 vs. 58.4 ± 11.0 kg,p > .05),不過,會明顯降低蹲舉1RM表現(靜態伸展處理vs. 控制處理,122.9 ± 27.4 vs. 126.7 ± 27.8 kg,p< .05)。臥推1RM的變化量([靜態伸展處理-控制處理]/控制處理 × 100%)與蹲舉1RM的變化量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p > .05)。不論是右肩柔軟度(靜態伸展處理vs. 控制處理,1.58 ± 10.52 cm vs. 2.08 ± 11.55 cm,p < .05)、左肩柔軟度(靜態伸展處理vs. 控制處理,6.17 ± 11.05 cm vs. 6.75 ± 11.75 cm,p < .05),或是坐姿體前彎(靜態伸展處理vs. 控制處理,42.3 ± 6.0 cm vs. 41.8 ± 5.9 cm,p < .05),在兩種實驗處理之間,並無顯著差異。結論:靜態伸展 (3 × 30 s) 並不會影響女性舉重選手的柔軟度表現,也不會影響臥推1RM表現,但是會顯著地降低蹲舉1RM表現。
  • Item
    不同關節活動角度的阻力訓練對 肌肉適能和身體組成之影響
    (2014) 劉冠麟; Guan-Lin Liu
    問題背景:儘管多數教練與學者支持「全關節活動節角度」 (full range of motion, FRM)的阻力訓練原則,但是「限制關節活動角度」 (limited range of motion, LRM) 的訓練方式也獲得少數學者的支持。LRM的訓練在重量負荷上佔優勢,而FRM的訓練在總作功量上佔優勢,由於強度與運動量會影響神經肌肉系統的適應,不同關節活動角度的阻力訓練對肌肉適能與身體組成的影響值得去探討。目的:探討8周不同關節活動角度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訓練對肌肉適能和身體組成的影響。方法:參與者為17位無阻力訓練經驗的健康男性大學生(年齡 21.8 ± 1.6歲,身高 173.1 ± 3.4公分,體重 69.4 ± 9.4公斤),在完成肌力測驗後配對分組,分別進行為期8周,每周2-3次(共22次)的全關節活動角度 (n=8,F組) 與限制關節活動角度 (n=9,L組) 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訓練 (10RM,3組)。所有參與者在訓練前後進行FRM與LRM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肌力測驗 (10RM) 、下蹲垂直跳、藥球推擲及身體組成的測驗。統計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比較2組別在訓練前後10RM肌力、下蹲垂直跳、藥球推擲及身體組成之差異,顯著水準定為 p ≤ .05。結果:8周的阻力訓練後,F組與L組在全關節和限制關節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肌力、上下肢肌群爆發力皆顯著提升 (p< .05) ,但F組在全關節之蹲舉10RM肌力顯著大於L組,而L組則在限制關節之蹲舉10RM肌力的增加百分比 (20.0 ± 11.9% vs. 40.0 ± 13.3%) 、限制關節之仰臥推舉10RM肌力的增加百分比和15.5kg (28.6 ± 11.0% vs. 15.3 ± 10.1%) 和下肢肌群爆發力的增加百分比 (9.7 ± 5.9% vs. 4.7 ± 3.1%) 皆顯著大於F組 (p < .05) ;在身體組成方面,兩組別在訓練後肌肉量皆顯著增加,但組別間無顯著差異 (p > .05) 。結論:8周FRM及LRM的阻力訓練皆可提升健康男性大學生的肌力、爆發力和肌肉量,然而,LRM的訓練方式在增加限制關節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肌力和提升下肢肌群爆發力的效果較FRM的訓練方式顯著;FRM的訓練方式僅在增加全關節之蹲舉肌力的效果較LRM的訓練方式顯著。
  • Item
    八週密集太極拳訓練對女性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之影響
    (2006) 黃泰諭; Haung, Tai-Yu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經八週密集太極拳訓練對女性老年人下肢肌力與平衡能力的影響,以30位女性老年人(平均66.1 ± 4.02歲)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於太極拳訓練組與控制組(每組各十五名),訓練組接受每週五次,每次60分鐘,運動強度約為最大心跳率之55%~65%的太極拳訓練,同時也探討多久的訓練才能對肌力及平衡能力有顯著的改善效果,本研究以多面向福樂進階平衡量表(Fullerton Advanced Balance scale , FAB scale)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受試者於訓練前、中(第4週)及後(第8週),接受下肢等速肌力測驗及各項平衡能力測驗,所得之資料採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mixed design two-way ANOVA)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八週密集的訓練後,太極拳組在下肢總等速肌力、膝關節伸肌及髖關節內收肌有顯著的改善(p<.05),但與對照組比較則沒有顯著差異。二、太極拳組的10個項目總平衡能力在四週與八週訓練後皆有顯著改善(p <.05),其中六個項目(前傾取筆、原地轉圈、直線走、開眼單腳站立、擺頭行走及後傾反應等)均有顯著差異,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的改善(p <.05)。結論:八週密集太極拳訓練後,對女性老年人在多面向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皆有顯著的改善。
  • Item
    八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男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2016) 陳昀宗; Chen, Yun-Tsung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8週、每週3天的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的影響。方法:招募20名男性運動員,依據最大攝氧量配對分組到:(1) 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n=10)、(2) 跑步訓練組 (RT, n=10)。兩組皆以50%HRR的相對速度,進行3分鐘跑步訓練、5組、組間休息1分鐘,但RT-BFR額外進行大腿加壓,加壓程度為手臂收縮血壓x 1.3倍。所有受試者在8週訓練前、後與2週停止訓練後,評估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屈肌與膝伸肌等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另外,第1週第1次與第8週最後1次訓練的訓練前、訓練後15分鐘與24小時,採血分析血液生化指標 (睪固酮與皮質醇)。統計方法,8週跑步訓練效果,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保留效果,以2週停止訓練改變量 (Δ%),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標以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1) 8週訓練效果;RT-BFR的最大攝氧量顯著高於RT (67.41 vs. 59.54 ml/kg/min, p< .05)。RT-BFR的運動力竭時間高於RT (16.4 vs. 15.0分鐘, p < .05)。RT-BFR的膝伸肌等速肌力 (60º/s, 2.61 vs. 2.39 Nm/kg; 180º/s, 1.88 vs. 1.67 Nm/kg) 與肌耐力表現,皆與RT達顯著差異 (p < .05)。但是兩組之間的膝屈肌等速肌力、肌耐力、膝屈肌與膝伸肌最大力矩比值 (H/Q ratio)、疲勞指標與血液生化指標,皆無顯著差異 (p > .05)。(2) 保留效果;RT-BFR與RT的2週停止訓練改變量,在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肌耐力、H/Q ratio與疲勞指標,皆無顯著差異 (p > .05)。但RT-BFR的H/Q ratio從0.75下降至0.69,減少訓練帶來的腿後肌保護效果。結論:8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最大攝氧量 (5.1%)、運動力竭時間 (6.6%)、膝伸肌等速肌力 (15.9~17.4%) 與肌耐力 (9.5%) 表現,並維持良好的下肢肌力平衡 (H/Q ratio, 0.60~0.75)。即使2週停止訓練,仍能保持較佳的心肺與肌肉適能狀態。建議未來可應用在長跑與鐵人三項等運動員訓練上,以增加其訓練多元性,並促進競技運動表現。
  • Item
    等張式肌力訓練的量化研究-以下肢股四頭肌為例
    (2005) 沈佳慧; Shen Chia-Huei
    傳統肌力測量方法為使用等張式重量訓練器材進行最大一次反覆肌力測量,卻有測量結果不精確以及測量過程不簡便等缺點。本研究目的為建立一套量化式股四頭肌等張訓練系統,並探討股四頭肌最大等長肌力與最大一次反覆肌力之間的關係,以及建立相對最大等長肌力百分比與最大反覆次數的迴歸公式,並且探討重量訓練處方的訓練量與實際運動所產生之機械功間的關係。研究方法是利用張力計、超音波測距計以及計次器,收集14位健康大專男學生進行股四頭肌肌力測量的力量、位移以及反覆次數等資料;統計以一次簡單迴歸分析、相依樣本t考驗以及皮爾遜積差相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與結論:(一)股四頭肌最大等長肌力與最大一次反覆肌力之間雖然沒有顯著相關,但是P值非常接近顯著水準(r=0.49,P=.07),而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71);(二)相對最大等長肌力百分比與反覆次數的迴歸公式為Y=36.30-40.19X,其中Y為反覆次數、X為負荷強度;(三)訓練量與機械功的關係,在負荷強度較高時(90-70%MVIC)有顯著相關,然而負荷強度較低時(60-40%MVIC),卻沒有顯著相關。因此,最大等長肌力可以取代最大一次反覆肌力,並且可依測量結果設計重量訓練處方。另外,建議從事重量訓練時,應測量肌肉收縮產生的機械功,以有效監控實際訓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