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臀肌啟動熱身對於女性運動員在高台著地的生物力學影響(2019) 盧俊偉; Lou, Chon-Wai女性運動員在跳躍著地的時候會活化較少的臀部肌肉,以致在著地時產生對下肢造成負荷的生物力學參數。本研究探討女性運動員加入臀肌啟動熱身,在單腳高台著地策略的立即性影響。本實驗收集了14位女性大專乙組籃球員,受試者需要收集5次成功的單腳高台著地測驗 (30cm) 前測以及後測,前測結束後會隨機分配到跑步機熱身組(n=7;年齡:20.1±2.9歲;身高:167.0±5.0公分;體重:60.6±4.4公斤)或臀肌啟動熱身組(n=7;年齡:21.6±2.6歲;身高:166.7±5.8公分;體重:57.6±3.8公斤),跑步機熱身會用自選速度慢跑5分鐘;臀肌啟動熱身組包括5個臀肌啟動運動(單腳橋式、蚌殼式運動、向前弓箭步、單腳硬舉、彈力帶下側走) 每個動作10次1組,動作間休息1分鐘。實驗使用7台高速攝影機,搭配測力板收集運動員在著地減速期運動學跟動力學參數,以及使用7顆無線肌電電極收集臀大肌、臀中肌、股外側肌、股直肌、股內側肌、半膜肌、股二頭肌在著地前100ms和著地減速期的肌電訊號。以相依樣本t檢定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經過臀肌啟動熱身的臀大肌在著地減速期的肌電訊號峰值顯著大於前測和跑步機熱身組(p<0.05);膝關節內收角度峰值與外翻內力矩峰值顯著大於前測(p<0.05);踝關節外翻角度平均值和峰值顯著大於前測(p<0.05);髖伸直力矩平均值與峰值顯著大於前測與跑步機熱身組(p<0.05)。臀肌啟動後可以讓臀大肌在著地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活化,改善女性在著地時使用較少臀肌的策略,用較保護前十字韌帶的方式著地。Item 跆拳道三百六十度跳後踢擊破動作之生物力學研究(2007) 李政霖; Chen-Lin Lee跆拳道三百六十度跳後踢擊破動作之生物力學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跆拳道三百六十度跳後踢擊破木板時,攻擊腳動力鏈的傳遞、重心位移、速度及地面反作用力之情形,並找出擊破與未擊破在運動學上的差異。八名四段以上之男性教練為研究對象(身高:175.75 ± 5.75 公分;體重: 75.00 ± 7.96 公斤;年齡:28.00 ± 4.24歲)。主要研究儀器包括十架Vicon攝影機(MX13+;250Hz)和兩塊測力板(Kistler;1000Hz)。由Nexus軟體擷取反光球與力板資料,經由MatLab運算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受試者擊破一吋厚(2.54cm)木板五片,分析成功踢擊之次數。研究發現:(一) 角速度峰值出現的時序為膝、踝、髖;線速度峰值出現的時序為髖、踝、膝,並不符合遠端至近端之動力鏈。(二) 準備期至騰空踢擊期,重心左右方向位移的徧移量不大,由準備期至旋轉期,重心垂直方向位移的徧移量不大,表示身體是穩定的運動,重心速度峰值大多發生在起跳騰空動作至準備踢擊踢擊動作。(三)在轉軸腳的預備期與跨步期間,旋轉腳之水平地面反作用力穩定,顯示具支撐作用;在旋轉期,旋轉腳之水平地面反作用力出現峰值顯示具推蹬作用。轉軸腳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在旋轉期產生的衝量顯示向上躍起的高度。(四) 擊破組的騰空踢擊期、擊破瞬間攻擊腳腳跟水平速度、髖之線速度、角速度與踝之線速度,皆顯著大於未擊破組。 關鍵詞:跆拳道、擊破、生物力學Item 八人制室內拔河國家隊選手進攻動作-「歐洲後退步」與「日本後退步」之生物力學分析(2005) 王峰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台灣八人制室內拔河國家隊選手進攻動作「歐洲後退步」與「日本後退步」之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受試對象為拔河國手代表隊選手共八名,身高174.1±3.6公分、體重72.7± 2.4公斤及年齡22.1 ± 2.4歲,使用兩部 Redlake 高速攝影機(60Hz)與一部 Kistler (9287型)測力板(600Hz)配合Kwon 3D影片分析系統及 Bioware 測力板電腦軟體,針對這兩種不同進攻動作進行六秒鐘的運動學及動力學資料蒐集與分析。在統計部分則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比較兩種不同拔河動作型態後退步參數間的差異,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方式進行相關比較。使用之統計軟體為SPSS 12.0 版,本實驗之顯著水準訂為α=.05。 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 由於兩種進攻動作因動作型態上的差異,導致運動學上有許多不同之處,如左、右足出現最大前後水平分力時之身體重心角度、橫切面之上半身身體傾斜角度、左手肘關節、左手腕關節、右手肘關節、右手腕關節。 二、日本後退步能產生較佳的最大向後水平分力平均值與最小向後水平分力平均值,以及較小的最大與最小前後水平分力平均值差,因此日本後退步穩定度較高較有效率。 三、日本後退步進攻動作有幾項優點優於歐洲後退步。第一,身體重心角度小於歐洲後退步;其次,日本後退步有較少的動作完成時間;第三,重心左右位移大於歐洲後退步;最後,最大前後水平分力大於歐洲後退步且穩定度亦高於歐洲後退步。 從本研究的結果,建議選手們在訓練進攻動作上未來可以採用日本後退步。Item 大專劍道選手打擊生物力學分析(2013) 高俊雄; Jyun-syong Gao研究目的:探討不同層級的大專劍道選手在打擊面部、手部、腹部動作過程的差異與打擊速度相關性生物力學分析。方法:研究對象為大專甲組劍道選手、乙組劍道選手各八名的健康男性(甲組:平均年齡21.5±1.2歲、身高171.0±4.0 cm、體重67.5±11.9 kg;乙組:平均年齡21.1±4.0歲、身高173.6±11.9 cm、體重68.5±2.1 kg),使用10台Vicon motion system MX紅外線高速攝影機擷取參數。資料處裡以Vicon Nexus軟體分析選手下蹲期、上舉期、揮擊期的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使用無母數獨立樣本曼-惠特尼U考驗(Mann-Whitney U Test)來進行差異性統計分析及無母數斯皮爾曼等級檢定(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進行相關分析,顯著水準設為α=.05。結果:甲組選手有較短的打擊時間及較快的劍尖揮擊速度,而在打擊過程中重心的上下位移甲組明顯小於乙組。上舉期上肢關節角度部分,甲組在左右手的肩關節有較大的前屈,在腕關節乙組選手有較大的屈曲。下肢關節部分,乙組在膝、踝關節的屈曲角度大於甲組。左腕尺屈角速度與打擊速度有正相關。著地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大小與打擊速度呈現正相關。結論:甲組選手在面部打擊竹劍上舉時能以較小的腕、肘關節變化角度且肩關節能以較大的前屈角度來做打擊,而相較於手部打擊則有較小的肩關節前屈角度;腹部打擊甲組選手有更快的關節旋轉的角速度以產生較快的揮擊速度,且揮擊的方式是以水平方式擊出。甲組的打擊方式主要可以縮短打擊的距離,也能減少整體攻擊的時間,且有較好的攻擊速度,能在正式比賽中更佔優勢。Item 羽球不同正拍切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2014) 廖偉成摘要 羽球運動在新賽制執行後,增加許多爆發力的訓練,來加強攻擊的力道,而為了要在短時間做最有效的攻擊,在攻擊前必須配合切球來迫使對手移位,創造更好的攻擊機會;然而正拍切球可分為一般的切球(正拍切球)與滑拍切球,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比較八位男子甲組羽球選手正拍切球與滑拍切球在運動學上的差異。方法:利用八台Vicon Motion T20s System紅外線攝影機(300Hz)擷取受試者的運動學訊號,並經由Visual 3D軟體運算出運動學參數,透過運動學參數了解正拍與滑拍的動作差異,並將殺球作為效標,探討動作的隱蔽性。所有參數均透過SPSS 20.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檢定三種動作的差異,顯著水準定為α= .05。研究結果發現:正拍切球與滑拍切球在擊球過程中,動作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滑拍切球在擊球瞬間前臂內旋的角度較大(正拍切球:63.37度;滑拍切球:64.53度)以及前臂內旋角速度較快(正拍切球:每秒195.08度;滑拍切球:每秒224.39度),造成擊球瞬間拍面與矢狀面的角度(正拍切球:4.02度;滑拍切球:14.93度)有明顯的差異。本研究從運動學參數的差異來看,無法判斷何者切球與殺球動作較具隱蔽性。Item 優秀男子羽球選手正拍與反拍發球之運動學分析(2012) 王沛蓉; WANG,PEI RONG羽球發球屬於羽球基本的擊球技術之一,通常分為正拍與反拍發球。從2006年的羽球規則改為每球得分制後,發球技術的優劣就變得更為重要。因此瞭解這兩種發球在比賽時各有何種利益與特點,如何將它們的優點應用在比賽中,值得我們以生物力學的角度與方法來分析。本研究以八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為對象,主要目的為分析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實施正拍、反拍發球動作與不同發球落點的運動學參數上的差異。本實驗使用10部Vicon MX-13+ system紅外線攝影機(250Hz)進行正拍與反拍不同發球技術的拍攝,擷取受試者的運動學訊號,經由Nexus 1.4軟體系統算出運動學參數,將所得數據透過SPSS 18.0版統計套裝軟體,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考驗正、反拍三種不同球路運動學參數差異情形,並以Excel軟體進行事後比較的計算,顯著水準定為α = .05。依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單打正拍的發球主要是結合腕部的尺屈及屈曲的動作;單、雙打反拍發球動作則主要是由腕關節的尺屈動作所完成。而在發不同球路上,正拍發球在發短發球時前臂有旋外的動作,但在發平快與高遠球時則有旋內的動作產生。反拍發球在發平快球時有較大的肘關節伸展角速度,在發高遠球時則有較大的前臂旋外角速度產生。而由於反拍發球已成為比賽時的大多數所使用的技術,為了能提高發球的變化與發球的品質,選手對於腕部的訓練可以多加強尺屈方向的訓練。本研究建議羽球選手們能增加反拍發球的練習,並加強上肢各肌肉的訓練,配合不同球路的練習以提升發球的表現。Item 主動及被動羽球殺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2009) 陳昱達; Yu-Ta Chen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主動與被動之羽球正拍殺球動作在運動學上的差異。實驗對象為十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利用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250Hz) 擷取選手殺球時的運動學資料。所得的參數透過SPSS 15.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以魏可遜(Wilcoxon)配對符號等級檢定之無母數統計分析,進行主動及被動正拍殺球之運動學參數比較,統計水準設為α= .05。研究結果發現:主動式殺球的球速較快,能掌握較佳撃球點與較有利的重心移動;而被動殺球的動作時間較短。兩種殺球動作由於身體姿勢的不同,造成了擊球位置有所差異,主動殺球的擊球位置在身體前面;被動殺球則偏身體右側。關節除腕關節的橈曲的角速度外,其他皆是主動殺球比較快,此外從角速度值發現,上肢動作以肩部內轉動作的角速度最大,腕部的角速度則以前臂內旋動作為最大。主動式殺球有較快的軀幹旋轉,同時更能運用牽張反射原理,充分利用身體動量撃球。因此,打法上主動式殺球能製造較佳的殺球效果,被動式殺球則適合短時間內的快速進攻。Item 肌肉疲勞後拔罐對動作表現之影響(2019) 何虹臻; Ho, Hung-Chen目的:此篇研究的目的為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拔罐介入,對於動作表現及肌肉氧飽和度的影響。方法:本篇研究收錄40名具規律運動習慣之健康男性,平均分配至靜態恢復、拔罐、主動恢復、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中;收取的受試者半年內如下肢有損傷、曾接受過拔罐介入、拔罐部位有破皮、出血以及無法接受拔罐的副作用等,皆予以排除。實驗過程使用等速肌力儀及1臺近紅外線光譜儀測量疲勞前、後及接受介入後三十分鐘內等速下最大肌力及肌肉氧飽和度。統計方法以混和設計雙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組別與恢復時間的比較 (α = .05),如達顯著差異,使用Bonferroni 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肌肉疲勞後進行不同介入,對於動作表現的恢復無顯著差異,肌肉氧飽和度中不同參數的結果則不同,總血紅素在拔罐組中高於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去氧血紅素在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中則低於靜態及主動恢復組,而拔罐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組的組織氧合指標,也高於靜態及主動恢復組。此外,恢復時間的增加對於動作表現不僅無法促進恢復,在恢復15分鐘後反而開始低於肌肉疲勞前的表現;肌肉氧飽和度的參數,僅總血紅素、氧合血紅素有隨時間增加而數值上升的趨勢,且在恢復20到30分鐘起與介入後當下有顯著的差異。結論:拔罐以及拔罐合併主動恢復能夠促進組織的氧飽和情形,因此,能夠使用此兩種介入提升組織的氧合程度,作為促進組織恢復的方式。Item 優秀青少年競走選手下肢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2018) 林芝羽; Lin, Chih-yu田徑運動的競走項目是近年來東方人在奧運會中屢創佳績、嶄露頭角的競技項目,優異的成績表現取決於成熟的技術能力,其中許多文獻指出下肢動作是主要的技術關鍵。本研究目的欲探討國內優秀青少年競走選手在不同速度(高速90%、低速60%)的下肢動作技術之差異。方法:國內優秀青少年競走選手八名(身高:1.64 ±0.08公尺、體重:55.5±6.5公斤、年齡:14.6±0.7歲、訓練年齡3±0.5年)參與實驗。使用兩台測力板 (Kistler, 1000 Hz) 和8台紅外線攝影機(Vicon, 200Hz)拍攝競走動作,實驗中取五次成功的兩個週期步態,以其中最穩定的一步(Step)擷取運動學和動力學參數,所得之數據使用成對樣本 t 檢定 (Paired-Simples t Test) 進行比較分析,顯著水準為α = .05。結果:步態支撐期的腳跟觸地階段(Heel Strike),下肢踝關節的背屈(Dorsiflexion)角度,呈現高速大於低速。腳尖離地階段(Toe-Off)踝關節的蹠屈(Plantarflexion)角度,呈現高速小於低速。下肢膝關節於腳跟觸地階段,伸展角度呈現低速大於高速。左、右腳於支撐期著地的最大地面反作用力(GRF)皆呈現高速顯著大於低速之情形。高速時,擺盪期的時間比顯著大於低速呈現49:51。結論:(1)以低速進行長距離的訓練,選手的下肢關節在支撐期有較佳的關節角度控制,並使其能完全伸展下肢動作,進而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的使用。(2)高速時,支撐期的地面反作用力較大,有效率地使用踝關節力量能幫助身體的向前帶動。(3)高速時,支撐期的時間減少,擺盪期的時間隨之增加。Item 三級跳遠跨步階段不同擺臂動作之運動學分析(2018) 陳佳蓮; Chen, Chia-Lien田徑三級跳遠起跳動作中依序為單腳跳、跨步跳與跳躍三個階段,且每個選手會依自己的技術有不同的比率分配,分別有單腳跳為主技術、跳躍為主技術與均衡技術,不同的技術各有不同的優缺點。而三級跳遠的上肢擺動技術也分為單手擺臂技術與雙手擺臂技術;對於單擺與雙擺技術究竟何種技術較能提升三級跳遠的競技成績,一直是倍受爭論的話題。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以生物力學的方法比較正常助跑與短助跑 (11步) 的三級跳遠在跨步階段單擺與雙擺技術訓練前後的運動學特徵並進行比較分析。研究使用三部高速攝影機以 (250Hz) 針對台灣四名女子三級跳遠選手 (年齡,20±2.3;身高,164.5±4.7;體重,54±2.9) 經過八週的雙擺技術訓練後,於跨步階段使用單擺及雙擺技術的動作進行拍攝,四名選手皆習慣使用單擺技術,並以Kwon 3D 3.1分析軟體針對不同擺臂動作的跨步階段之進板速度、身體重心水平、垂直位移與人體的角運動學等參數進行分析;再以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無母數魏可遜符號等級檢定進行差異比較,顯著差異設為α =.05。結果發現兩種技術在三級跳遠總距離及擺臂角度無明顯差異;但雙擺技術比單擺技術,有較高的重心高度、起跳垂直速度、支撐腳著地時間與騰空時間。若能維持高水平速度的同時,使用雙擺技術或許能夠增加三級跳遠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