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正念走路介入對女性生理與心理效益之探討
    (2024) 葉秋萍; Yeh, Chiu-Ping
    背景:正念走路是逐漸被重視的身心運動,過去少有研究探討正念走路對女性身心健康與身體活動的效益。目的:探討12週正念走路和一般走路介入對於女性心肺耐力、心理健康與身體活動量的影響,並比較兩者介入方式的差異。方法:召募44名25至45歲的女性受試者,隨機分派為正念走路組(15名)、一般走路組(16名)與控制組(13名)三組。正念走路與一般走路兩組每週訓練三次(兩次團體訓練和一次居家自主訓練),每次約50分,運動強度均設定於儲備心率之40-59%,正念走路組另以音檔引導受試者在走路時專注於呼吸與動作等身體感覺與外在環境覺察,控制組則不介入。三組受試者於介入前後測量之依變項包含2公里走路測試、自主神經活性、知覺壓力與運動自我效能,並且收集介入前一週至介入後一個月追縱期的身體活動量資料。以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各組在介入前後與追縱期的變化情形。結果:十二週的介入後,正念走路組與一般走路組的2公里走路時間與預估之最大攝氧量皆顯著進步(p< 0.05),並且顯著優於控制組,但自主神經活性未明顯改變。心理指標方面,正念走路組的知覺壓力明顯降低(p < 0.05),一般走路組的運動自我效能在介入後明顯增加(p < 0.05)。在介入後一個月追縱期,一般走路組的平均每日行走步數與每週運動頻率明顯減少(p < 0.05),但正念走路組則維持一致的平均每日行走步數與運動頻率。結論:正念走路能有效的促進女性心肺適能與降低知覺壓力,並且能維持動態的生活方式。
  • Item
    油壓式阻力訓練對 心率變異性與生理反應之影響
    (2012) 簡依潔; Yi-Chieh Chien
    目的:探討12週油壓式阻力訓練介入,對年輕女性之心率變異性、安靜時生理反應及最大攝氧量之影響。方法:參與者為16名女性,隨機分配至實驗組 (n = 8;年齡:22.3 ± 2.2歲;身高:161.2 ± 7.6公分;體重:57.3 ± 6.4公斤) 與控制組 (n = 8;年齡:22.5 ± 2.5歲;身高:161.1 ± 4.7公分;體重:56.3 ± 4.6公斤)。所有參與者於訓練前先進行檢測身高、體重、體脂肪百分比、血壓、安靜心跳率及最大攝氧量。實驗組進行為期12週的油壓式阻力訓練,每週3次,每次訓練以8站訓練器材為一循環,共有三循環。而控制組則不接受任何規律訓練。訓練結束後,所有參與者再進行檢測,檢測項目與訓練前相同。所得數據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 (two-way ANOVA,組別 x 時間,α = .05) 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2週油壓式阻力訓練的介入可顯著提升年輕女性之心率變異性指標 (p< .05):總功率 (1252.9 ± 1405.5 ms2上升至4186.6 ± 3666.1 ms2)、高頻功率 (768.5 ± 1055.7 ms2上升至1223.9 ± 1021.1 ms2)、相鄰RRI 差異的均方根 (52.8 ± 48.3ms上升至117.7 ± 58.5 ms)、相鄰RRI 大於50 毫秒的比率 (23.1 ± 26.8 % 上升至59.9 ± 22.9 %);亦能夠改善安靜時的生理反應 (p < .05):降低安靜心跳率 (66.7 ± 11.0 bpm下降至55.4 ± 9.8 bpm)、改善收縮壓 (115.5 ± 9.1 mmHg下降至96.6 ± 6.8 mmHg)及體重 (57.3 ± 6.4 kg下降至55.4 ± 6.1 kg)。另外,最大攝氧量亦會有顯著的改善 (31.0 ± 6.1 ml ∕ kg ∕ min 上升至37.8 ± 6.5 ml ∕ kg ∕ min)(p < .05)。結論:透過12週油壓式阻力訓練可能改善年輕女性之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增加副交感神經調控,進而提升心率變異性、降低安靜心跳率與收縮壓、並提升最大攝氧量,增進心肺適能。
  • Item
    間歇低氧訓練對有氧適能與心率變異性表現之影響
    (2006) 顏克典
    間歇性常壓低氧訓練是藉由低濃度氧氣製造器,營造常壓低氧環境, 訓練操作爲吸入低氧混合氣 5 至 15 分鐘,再間歇吸入一般正常空氣 5 至 15 分鐘,一次訓練重複 4 至 6 次循環,以 5 至24 天爲一訓練階段。研究 目的:探討連續15 日間歇低氧刺激結合運動訓練對有氧運動能力與心臟 自主神經系統調控之影響。研究方法: 30 位男性運動員隨機分配為間歇 低氧運動訓練組(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IH+E, 12%O2; N=10)、間 歇常氧運動訓練組(intermittent normoxia training, IN+E, 21%O2; N=10)與 間歇低氧未運動訓練組(intermittent hypoxic control group, IH, 12%O2; N=10)等三組。連續執行 15 日間接低/常氧刺激,結合踩踏腳踏車功率器 運動訓練/安靜操作 5 分鐘,間接常氧休息恢復 5 分鐘,配合運動負荷為 65% 攝氧峰值負荷強度,共 6 循環計 60 分鐘,紀錄實驗操作前後之心率 與呼吸頻率變異性;另評估 15 日實驗操作前、後之有氧運動能力(攝氧 峰值、乳酸閾值作功值)及相關生理調控表現(身體組成、血液學指標、 兒茶酚胺濃度)之變化。結果:一、間歇低氧運動訓練組顯著提升紅血球 生成素(23%)、網狀紅血球計數(10.4%)與血紅素(14.7%)之生理表 現,另亦增加攝氧峰值(26.7%)與乳酸閾值作功值(43.9%)等有氧運動 能力;二、各組間身體組成並無差異;三、間歇低氧運動訓練組經連續15 日間歇低氧刺激結合運動訓練後,其耗竭運動後去甲基腎上腺素分泌濃度 變化率提升206.2%, 明顯高於其他二組;四、連續15 日間歇低氧結合運 動訓練初期調控心臟之自主神經系統活性下降47.3%,副交感神經系統活 性下降64.3%,另交感神經系統活性於初期顯示先迅速增加再行劇烈下降 之震盪趨勢,三者均於中、後訓練階段逐步提升,顯示為適應間歇低氧結 合運動訓練之強烈刺激,體內乃誘發較佳之自主神經系統調控心臟能力; 然而身體須於訓練初期忍受自主神經系統驅策力之劇烈震盪調適。結論: 結合運動之間歇低氧訓練有利於強化有氧運動能力,並誘發體內較佳之自 主神經系統調控驅策心臟能力;然而為確保訓練初期體內自主調適之安全 性,需於運動訓練過程,針對心率變異性加以持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