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不同關節活動度的阻力運動對無阻力訓練者肌力與向心作功量之影響(2013) 郭泰佑; Tai-Yu Kuo背景:在進行阻力訓練時,多數教練及學者都支持全關節活動度(full range of motion)的訓練方式,但是也有研究結果傾向支持限制關節活動度(limited range of motion) 的訓練方式。過去文獻多數在探討進行不同關節活動度之仰臥推舉運動時,力量峰值(peak force)與平均向心作功量(concentric work)的差異,但目前針對上半身與下半身大肌肉群的阻力運動,特別在無阻力訓練者上之差異則尚未明瞭。目的:探討無阻力訓練者在全關節活動度與限制關節活動度下進行蹲舉與仰臥推舉的阻力運動時,其肌力、力量峰值與平均向心作功量的差異。方法:本實驗採用平衡次序及重複量數的方法,讓12名男性參與者(24.2 ± 1.4歲)分別在全關節活動度及限制關節活動度下,進行10RM(repetition maximum)的蹲舉與仰臥推舉運動測驗,過程中以高速攝影機全程拍攝。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t檢定考驗肌力、力量峰值與平均向心作功量在不同關節活動度下之差異,顯著水準定為α= .05。結果:在仰臥推舉時,肌力在限制關節活動度下顯著高於全關節活動度(63.8 ± 8.6公斤與48.3 ± 7.5公斤,p< .05);在蹲舉時,肌力在限制關節活動度下也顯著高於全關節活動度(110.8 ± 20.3公斤與67.9 ± 8.4公斤,p < .05)。仰臥推舉的力量峰值,在全關節活動度下(1094.3 ± 306牛頓)顯著大於限制關節活動度(937.4 ± 231牛頓)(p< .05),然而蹲舉的力量峰值,則是在全關節活動度下(1254.4±215.9牛頓)顯著小於限制關節活動度(1951.4 ± 569.9牛頓)(p < .05)。在蹲舉與仰臥推舉運動下,平均向心作功量都是在全關節活動度下顯著高於限制關節活動度(仰臥推舉全關節與限制關節活動度分別為191.9 ± 31.8焦耳與139.6 ± 19.7焦耳;蹲舉則分別為286.3 ± 48.9焦耳與239.7 ± 44.9焦耳)。結論:在進行阻力運動時,儘管肌力表現在全關節活動度下顯著小於限制關節活動度,但是平均向心作功量則顯著大於限制關節活動度。不過,無阻力訓練者在進行仰臥推舉時,其力量峰值在全關節活動度下卻顯著大於限制關節活動度,阻力訓練經驗可能會影響到不同關節活動度下力量峰值的產生。Item 不同關節活動角度的阻力訓練對 肌肉適能和身體組成之影響(2014) 劉冠麟; Guan-Lin Liu問題背景:儘管多數教練與學者支持「全關節活動節角度」 (full range of motion, FRM)的阻力訓練原則,但是「限制關節活動角度」 (limited range of motion, LRM) 的訓練方式也獲得少數學者的支持。LRM的訓練在重量負荷上佔優勢,而FRM的訓練在總作功量上佔優勢,由於強度與運動量會影響神經肌肉系統的適應,不同關節活動角度的阻力訓練對肌肉適能與身體組成的影響值得去探討。目的:探討8周不同關節活動角度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訓練對肌肉適能和身體組成的影響。方法:參與者為17位無阻力訓練經驗的健康男性大學生(年齡 21.8 ± 1.6歲,身高 173.1 ± 3.4公分,體重 69.4 ± 9.4公斤),在完成肌力測驗後配對分組,分別進行為期8周,每周2-3次(共22次)的全關節活動角度 (n=8,F組) 與限制關節活動角度 (n=9,L組) 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訓練 (10RM,3組)。所有參與者在訓練前後進行FRM與LRM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肌力測驗 (10RM) 、下蹲垂直跳、藥球推擲及身體組成的測驗。統計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比較2組別在訓練前後10RM肌力、下蹲垂直跳、藥球推擲及身體組成之差異,顯著水準定為 p ≤ .05。結果:8周的阻力訓練後,F組與L組在全關節和限制關節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肌力、上下肢肌群爆發力皆顯著提升 (p< .05) ,但F組在全關節之蹲舉10RM肌力顯著大於L組,而L組則在限制關節之蹲舉10RM肌力的增加百分比 (20.0 ± 11.9% vs. 40.0 ± 13.3%) 、限制關節之仰臥推舉10RM肌力的增加百分比和15.5kg (28.6 ± 11.0% vs. 15.3 ± 10.1%) 和下肢肌群爆發力的增加百分比 (9.7 ± 5.9% vs. 4.7 ± 3.1%) 皆顯著大於F組 (p < .05) ;在身體組成方面,兩組別在訓練後肌肉量皆顯著增加,但組別間無顯著差異 (p > .05) 。結論:8周FRM及LRM的阻力訓練皆可提升健康男性大學生的肌力、爆發力和肌肉量,然而,LRM的訓練方式在增加限制關節之蹲舉及仰臥推舉肌力和提升下肢肌群爆發力的效果較FRM的訓練方式顯著;FRM的訓練方式僅在增加全關節之蹲舉肌力的效果較LRM的訓練方式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