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慈濟慈懿會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為例
    (2022) 鄧淑琴; Teng, Shu-Ching
    中 文 摘 要 慈誠懿德會(以下簡稱慈懿會)隸屬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宗教人文處,為慈濟教育志業中的志工服務組織。慈懿會源自西元1989年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創校時,為照顧、關懷離家在外求學的學子,從慈濟慈誠委員中遴選優秀的志工,陪伴並協助輔導學生生活禮儀、道德倫理。多年來,慈懿會持續吸引各方賢達參與服務,本研究欲探討志工們的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幸福感之現況為何?不同背景變項的慈懿會志工在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幸福感上是否有差異?並分析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幸福感間的相關及影響效果。 本研究以現任慈濟大學附屬中學慈懿會志工為研究對象,共收集317份有效問卷,以SPSS 25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 本次調查之志工平均年齡約58歲,其中50歲以上者占八成以上,顯示慈懿會志工年齡橘世代或以上之族群居多,其中退休人員、家庭主婦各占兩成。而志工的服務年資滿5年以上逹六成,可見慈懿會志工的服務經驗豐富、持續服務意願高。 二、 慈懿會志工呈現高度參與動機,其中以「社會責任」、「機構特性」為最主要動機,其次是「自我成長」,最後是「人際關係」。可見慈懿會志工樂於付出,先利他再利己,因此參與動機主要出自於社會責任及對慈懿會此機構的認同。三、 慈懿會志工也呈現高度組織承諾,其中以「努力承諾」為最優先,其次是「組織認同」及「留任承諾」。顯見慈懿會志工常以實際行動來表現對慈懿會的認同感、歸屬感,並以身為其中一份子為榮,且樂意持續成為慈懿會的志工、長期在慈懿會發揮專長。四、 慈懿會志工自評的幸福感分數較參與動機及組織承諾的平均分數稍低。幸福感量表中,以「生活滿意」得分最高、「情緒感受」居次、「身心健康」相對較低。此結果突顯出慈懿會志工總是以服務付出為優先,可能因此輕忽自我的「身心健康」及「情緒感受」,而減弱了幸福感的感受。五、 根據皮爾森相關分析,參與動機及組織承諾呈現高度相關(r = 0.77, p< .05),幸福感與參與動機及組織承諾之間皆是中度相關(分別是r = 0.63 及r = 0.66, p < .05)。此外,迴歸模型中參與動機(t = 4.44, p < .05)與組織承諾(t = 6.93, p < .05) 對於幸福感的解釋能力達顯著,且該模型具有46.8%的解釋力。其中,對於幸福感之預測力最佳的是:組織承諾中的「留任承諾」,其次是參與動機中的「社會責任」及「機構特性」。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因應現任慈懿會志工以長者居多,可考慮引進優秀慈青加入,有利未來傳承。2.由於幸福感之「身心健康」層面得分相對較低,恐影響長期的留任意願或未來志工的參與動機,因此建議慈懿會宜多關心並提醒志工們重視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才能體力充沛、神清氣爽而更能得到親人的支持;同時也可考慮提供身心支持的課程或交流活動,讓志工們彼此關懷鼓舞、互相學習成長。上述兩項建議皆有助凝聚慈懿大愛家庭,讓志工們永續承擔慈濟教育志業的特色使命。 關鍵字:志工服務,參與動機,組織承諾,幸福感,慈懿會
  • Item
    女性志願服務者參與動機、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為例
    (2014) 程國展; Cheng Kuo-Chan
    本研究旨在瞭解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志工分佈情形,各類型志工對於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感受程度,以及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對於組織公民行為之預測力。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共收集296份有效問卷。資料處理分析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線性迴歸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志工主要是41~50歲、已婚者、子女數為2位居多;教育程度以高中 (職) 為多數、從事職業主要是工商服務業;志工年資最長為32年,最短為1年,其平均年資為6.43年;以不是現任 (曾任) 職務者居多;家庭成員無參加志工團體 (不限真善美聯誼會) 經驗為多數,其加入動機主要是親友介紹,服務區域以中區最多。 二、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志工整體對於參與動機、組織承諾之認知在「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對於組織公民行為之角色內行為及人際利他主義的認知在「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但是對組織公益行為之認知在「普通」與「同意」之間,顯示尚有加強空間。 三、不同年齡層救國團真善美志工在參與動機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救國團真善美志工之家庭成員有無參加志工團體 (不限真善美聯誼會) 經驗以及是否現任 (曾任) 職務在組織承諾之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救國團真善美志工之家庭成員有無參加志工團體 (不限真善美聯誼會) 經驗以及是否現任 (曾任) 職務在組織公民行為之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志工之參與動機及組織承諾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其次,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之角色內行為與人際利他行為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最後,參與動機與組織公民行為之角色內行為與人際利他行為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七、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志工參與動機之利他主義以及組織承諾對於組織公民行為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本研究建議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在實務方面可以建立專案推動小組、提供適宜管道、滿足志工需求,強化志工管理,增加組織整體利益、塑造優良的組織文化。後續研究方面,擴大研究範圍、運用質性與量化方式調查或增加相關研究變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