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拔罐介入對於運動疲勞和肌肉活化電訊號的影響
    (2024) 康乃爾; Kang, Nai-Erh
    目的:此篇研究的目的為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拔罐介入對運動表現和肌肉活化程度的影響。方法:本篇研究收錄10位有運動習慣之大專男性,每人將接受定罐組、動罐組和控制組三個組別之介入。受試者半年內若有上肢損傷、拔罐區域有傷口、出血以及無法接受拔罐的副作用等等,皆予以排除。實驗過程使用肌電訊號接收器及一臺測力板測量疲勞前、後以及介入後30分鐘內的肌肉活化變化和彈震式伏地挺身的力量峰值。統計方法選用單因子變異數重複量數分析,呈現運動表現和肌電之活化程度及中位頻率之變化趨勢與差異。結果:在受試者疲勞後使用拔罐的介入,無論是定罐或動罐組在不同時間點,統計上皆未發現顯著差異。不過趨勢上看似有立即的力量恢復效果,並且在post30發現定罐組力量恢復的程度最接近前測值。發力率方面,則是定罐組在介入後就有立即恢復的趨勢,但動罐組post30恢復的程度最大,最接近前測的數值。肌肉活化方面,定罐組PM(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在post30時有較明顯回升,且回升幅度比靜態組更大。雖然動罐組相較於其他兩組在post0時PM和AD(Anterior Deltoid m.)的活化程度有降低的趨勢,但在整體的活化程度上都較為接近mid的值。結論:定罐與動罐組能夠產生力量以及發力率回升的趨勢有可能來自於拔罐時肌肉活化提升,使得更多運動單元幫助出力。後續實驗可針對肌電活化程度和運動表現之關聯性做更進一步探討,以推斷在固定的實驗方法下,拔罐介入使肌電活化程度增加的現象對於運動後疲勞的恢復是否真的具有正面的影響。
  • Item
    增強式肌力訓練對棒球選手上肢等速肌力與投擲表現之影響
    (2021) 林俊達; Lin, Chun-Ta
    研究目的:透過具安全性之上肢增強式肌力訓練機的訓練介入,以探討大專男子乙組棒球選手訓練效果及機轉。研究方法:主要訓練機構為具安全性之上肢增強式肌力訓練機,實驗參與者為23名大專男子乙組棒球選手,以前測球速為分組依據,隨機分配至增強式組(n=7)、傳統式組(n=8)及控制組(n=8),進行6週每週3次之訓練,並透過肌電系統(Noraxon Telemyo DTS)、等速肌力儀(Biodex Pro 4)及測速槍(JUGS GUN R2050),蒐集訓練前後的肌電活化、等速肌力及投擲表現。統計方法:以成對樣本t考驗,進行前後測肌電、等速肌力及球速之比較;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比較球速、肌電及等速肌力間之相關性,顯著水準訂為α= .05。研究結果:增強式組在前後測的投球速度有顯著提升(p< .05),傳統式組未顯著提升;投球作用肌肉活化方面,增強式組與傳統式組在前後測的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 muscle)、肱三頭肌(Triceps Brachii muscle)、三角肌(Deltoid muscle)、背闊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的肌肉活化有顯著提升(p < .05);等速肌力方面,增強式組在前後測的最大峰值轉矩(Max Peak touque,MPT)、最大峰值轉矩/體重(Max Peak torque/ body weight,MPT/W)、總作功(Work)、平均動力(Power)與平均峰值轉矩(Average Peak touqu,PT)有顯著提升(p <.05);相關分析方面,球速與120°/s在傳統式組之平均峰值轉矩與增強式組之總作功有顯著相關(p <.05)。結論:研究結果顯示,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投球速度、投球動作肌力與等速肌力;未來上肢肌力上要有效益,以增強式訓練機構來做為提升肌力表現是一可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