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生在主題化理解式教學之學習成效探討(2019) 柯筌耀; Ko, Chuan-Yao目的:探討高中生在主題化理解式教學設計之學習成效(認知:概念構 圖、情意:學習動機、技能:比賽表現)之情形。方法:以新北市某高中一年 級一個班級 (男:20 人、女:18 人) 體育課之學生為研究對象,在為期六週、 每週兩節各 50 分鐘的體育課教學中,透過主題化理解式教學設計,以競爭類型 中的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之快攻為概念主題,教材內容項目為籃球、足球,資 料蒐集部分,量化資料以 ARCS 學習動機量表、GPAI 比賽表現之評量工具進行 獨立樣本 t 檢定,在質性資料方面以概念構圖進行資料分析。結果:一、學生 的學習動機在主題化理解式教學前、後有顯著差異。二、學生在主題化理解式 教學中 GPAI 比賽表現有顯著差異。三、學生在主題化理解式教學中,概念構 圖的認知概念具遷移性和延伸性。結論:高中生在本研究中,對體育課的學習 動機、比賽表現、快攻概念皆呈現正向的效果,顯示即使在現行多元活動課程 架構下,在主題化的安排下實施理解式教學具有可行性。Item 合作學習模式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生巧固球學習成效之研究(2010) 邱茂盛; Chiu Mao-Shen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合作學習模式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生巧固球技能、比賽表現及體育學習態度的學習成效,並瞭解不同性別學生與高低不同能力學生在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為研究者原授課之九年級某班級,男生18位,女生15位,合計33位學生。實施12節合作學習模式融入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以巧固球技能測驗、球類比賽表現評量工具(GPAI)及體育學習態度評量表,進行前後測驗。所蒐集之量化資料採相依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與共變數分析加以處理,在教學後研究結果發現:(一)國中生在巧固球之技能表現(26.85>14.5)與比賽表現(77.44>38.17)及體育學習態度(157.24>109.91)皆有進步,並達明顯的差異。(二)不同性別之學生在巧固球技能表現與體育學習態度表現皆有進步,但沒有差異;在比賽表現(男83.56>42.44)、(女71.33>33.89)有進步,達明顯的差異。(三)高低不同能力之學生在巧固球體育學習態度表現有進步,但沒有差異;在技能表現(高能力27.22>21.22)、(低能力27.33>7.67)與比賽表現(高能力83.33>34.78)、(低能力74.33>43.78)皆有進步,並達明顯的差異。本研究發現,無論男女生或技能高低之學生,透過合作學習模式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後,皆能有效提升國中生對巧固球運動的學習成效,是一種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Item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國中學生羽球學習之行動研究(2010) 夏文龍; Hsia Wen Lung本研究目的主要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九年級羽球教學後,學生在認知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情形,並瞭解學生對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上課情形的觀點以及教師對於理解式球類教學法進行方式與過程的省思。參與研究學生以臺北市某國中一個九年級的班級,共22位學生(男生6位,女生16位),進行8節課的理解式羽球教學。在量化資料蒐集方面,以羽球認知測驗與比賽表現評量工具進行教學前、後測驗,質性資料則是透過錄影、教學日誌、教學觀察單、課後學習單及訪談等方式蒐集。量化資料的處理是以相依樣本t考驗對學生前後測驗成績進行統計分析,而質性資料是採持續比較法分析。主要的結果如下:一、九年級學生經過理解式球類教學後,在羽球認知表現的學習上有顯著進步。二、九年級學生經過理解式球類教學後,在羽球比賽表現的學習上有顯著進步。三、學生對於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羽球課程設計持肯定態度,對於能增加比賽知識、享受運動樂趣與培養運動習慣,也都呈現出喜愛的反應。四、研究者在實施理解式球類教學的行動研究上有四點困境:(一)教師教學時間需有效掌控;(二)教學活動設計應以學生學習為主;(三)結合資訊融入教學更佳;(四)學生的態度與認知會影響教學。藉由這些困境與省思過程,提昇了研究者在體育教學知能與專業的成長。本研究結論為實施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能促進學生認知與比賽表現的學習,也有助於體育教師的教學反省與教學知能的提升。Item 國小五年級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之行動研究(2007) 葉人豪; Yah Jen Hao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法在認知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同時比較不同性別間的差異情形,深入瞭解參與研究的學生以及教師對於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上課情形的觀點。參與研究的學生以高雄縣某國小五年級,一班共27位學生,其中男生14位,女生13位,設計10節課的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並配合巧固球認知測驗與比賽表現評量進行教學前、後測驗。在量的資料處理部份,分別以相依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對於學生前、後測驗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另外在質性資料部份,蒐集教師日誌、教學觀察單、學生心得、師生訪談所得的資料,以三角檢核法進行內容分析。主要的結果如下:(一)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後,學生在巧固球的認知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但不同性別學生之間認知學習的效果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二)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後,學生在巧固球比賽表現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但不同性別學生之間比賽表現學習的效果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三)學生肯定理解式巧固球教學的上課內容,對於認知的學習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有幫助,同時對於上課方式能增加比賽知識與享受運動的樂趣等感受,也呈現出喜愛的反應。(四)參與研究的教師指出理解式巧固球教學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有助於戰術戰略的理解與認知學習的持久,同時也能夠發展運動技能、激勵團隊的士氣。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既可以促進學生認知學習與比賽表現,也能提供教師在體育知識與專業的成長。針對本研究中的發現,提供後續研究的建議以及未來學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參考。Item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生排球學習效果之研究(2007) 簡銘成; Chien Ming-Cheng本研究旨在探討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中學生排球運動之認知、情意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和學生知覺情形,並比較男女生學習效果之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為臺北縣某國中三年級學生男生20位、女生18位,共38位。本研究以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之課程設計,實施12節課的排球教學介入,並配合排球認知測驗、體育課情意量表與比賽表現評量(GPAI)進行前測與後測。量化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與共變數分析為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為瞭解研究參與學生對排球運動在認知、情意與比賽表現學習效果的知覺情形,以半結構訪談方式,進行質性資料蒐集,並以內容分析法詮釋。研究結果如下:(一)理解式球類教學後,學生的排球認知表現皆有明顯進步;不同性別間的學習效果無差異。(二)學生的排球情意表現未達顯著進步;不同性別間的學習效果無顯著差異。(三)學生的比賽表現的有明顯進步;不同性別間的學習效果無顯著差異。(四)從半結構式訪談中得知,使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模式介入,學生在學習效果上有很大的進步,並增進了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態度與興趣。本研究結果可供體育老師、師資培育機構在體育教學法選擇上做參考。Item 模式本位體育教學對馬來西亞獨立中學初中學生籃球學習效果之研究(2018) 梁生永; Neo, Hseng-Zyung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模式本位體育教學對馬來西亞獨立中學初中學生認知、技能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並瞭解學生對學習效果的知覺情形。研究對象為一班初中二年級學生,男生34位,女生10位,共44位學生。實施10節,每節40分鐘的模式本位體育教學,以籃球認知表現、主觀與客觀投籃表現與GPAI比賽表現,進行前後測驗。所蒐集之量化資料採獨立樣本t考驗、相依樣本t考驗與共變量分析加以處理;以半結構性訪談與學生學習單蒐集質性資料,採用持續比較法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 實施模式本體育教學後,初中學生對籃球運動認知表現與主觀技能表現方面有較佳的學習效果;對體育課的客觀技能與比賽表現則沒有大幅的改變;(二) 實施模式本位體育教學後,不同性別初中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知表現、主觀技能表現與比賽表現,並無差異情形;但在籃球運動的客觀表現則有不同的表現;(三) 實施模式本位體育教學後,不同運動技能水準初中學生自覺在籃球運動的學習上有很大的進步,同時肯定模式本位體育教學的優點,增進了他們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感。本研究發現可供體育教師、師資培育機構與其他的相關單位作為體育教學方面的參考。Item 職前中學體育教師實施理解式教學法之探究(2015) 陳萩慈; Chen, Chiu-Tsu本文探討職前體育教師在集中實習時實施理解式教學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TGfU),針對知覺面、教學面與反思面以探討實際情形,供未來規劃優質體育師資培育課程與強化教學實踐之參酌。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的方式,立意取樣4位(男女各2位)。第一、三階段進行個別的半結構式訪談與第二階段與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專業對談、撰寫教學反思表等相關資料,以歸納方式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 知覺面部分1.特色:學生為中心及戰術導向之教學法。2.教學能力:表達、創意、觀察與班級管理能力。3.體育教學實習課程:培養教材教具能力。4.集中實習課程週數長度與同事間認同感。(二) 實施面部分1.成功經驗:學生改變。2.限制因素:場地/器材、秩序、時間與教師本身。3.教學現場:實習輔導教師支持與否與問題解決情境之遭遇情形。(三) 反思面部分1.教師本身:過去體育課經驗、專業知能即與知覺上的衝突。2.學生:學生能力與高國中生階段及動機。3.課程內容:課程流程與評量。4.教學環境:學校風氣、師資培育單位及場地。研究建議上增加職前體育教師在教學時成功的經驗,如加入實習輔導教師及實習指導教師的協助、教師專業發展社群與網路平台以及建置理解式教學資料庫,在師資培育課程中加入訓練、表達及創意等課程,提升職前體育教師教學自我效能感,以供給師資培育單位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