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刺不到?!退不開?!擊劍攻防間之運動學分析
    (2009) 陳尹華; Yin -Hua Chen
    擊劍是一種開放性運動,要求選手在移動快速的攻退瞬間去知覺對手產生的訊息,以作為攻擊或躲避的依據。目的:本研究探討對戰中的選手在距離、時間差及速度等運動學參數的特徵,並觀察此些運動學參數特徵與對戰結果的關係。方法:六名男子擊劍國手依序與彼此對戰,兩方相距90, 100或130公分用以觀察起始距離對攻防角色所產生的不同影響。攻擊方在指示鈴聲後自行啟動以兩步為限的攻擊動作,目標以手指接觸到對手慣用手側胸;後退方限制不能發揮手部技巧處理攻擊,僅能以後退腳步退開攻擊,後退步伐數不限(第一段交鋒),若其成功逃避攻擊,則可再度發動以兩歩為限的攻擊接觸原攻擊方(第二段交鋒)。每名實驗參與者依指示擔任攻擊方或後退方,在每種距離情境下進行10次試作,因此共有900次試作。以高速攝影機(200Hz)拍攝參與者矢狀面影片,並追蹤對戰雙方脖子、攻擊方指尖的x座標進行分析。 結果:兩段交鋒所呈現的結果有所不同,源自於操弄在第一段交鋒的相對距離因第一波攻擊產生後而不再明顯。由結果顯示,在第一段交鋒中,不同的相對距離對於攻擊方的成功率、使用交叉步比例、策略性製造平手結果所產生的第一段攻擊誤差距離、以及雙方動作啟動時間差、雙方最大速度相對值均造成顯著差異;其運動學特徵在不同對戰結果中可看出,獲勝的對戰中有較高的交叉步使用率、雙方動作的啟動時間差較大,雙方產生最大速度的時間差也較大。在第二段交鋒則可觀察到較小的雙方啟動時間差及攻防角色產生的影響,即後退方會比攻擊方先啟動動作、而雙方產生最大速度的相對值也較小。結論:綜合上述結果,可推論出若攻防兩方相距90公分以上,以快速度積極向前是成功攻擊的有效策略,意即「速度」是攻擊方能否在第一段交鋒成功觸及對手的關鍵;而由第一波攻擊失誤或攻擊方策略上故意製造平手所產生的第二段距離相對地遠小於90公分,儘早發動反攻才能成功觸及對手,即說明動作啟動時間在第二段的重要性。本研究結果呼應了Gibson(1961)所提出的知覺與行動相互連結的概念,並提供擊劍選手對戰之間的基礎運動學分析,可應用於實際訓練及比賽中以增進運動表現。
  • Item
    不同慣用手排球副位攻擊手之攻擊成效分析-以臺灣男子企業十一年排球甲級聯賽為例
    (2017) 許美中; Hsu, Mei-Chung
    摘要 一般來說,左手副位攻擊手在排球在運動項目中都比右手慣用手的運動員具有優勢,左手慣用手的運動員,其運動表現可能比右手慣有手運動員來得好。然而,過去研究較少探討排球運動中,左手慣用手之攻擊手與右手慣用手之攻擊手之運動表現差異性,因此,本研究臺灣企業男子排球男子室內排球項目中,副位攻擊手之左手攻擊手與右手攻擊手為對象,左手共計三名選手,右手共計14名選手,探討排球運動當中,各隊副位攻擊手,不同慣用手攻擊位置分析、各隊副位攻擊手,不同慣用手攻擊落點分析、各隊副位攻擊手,不同慣用手攻擊成效落點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副位攻擊手多在二號位與一號位及四號位發動攻擊,三號五號位及六號位則最少,此與防守位置安排有關;右手與左手副位攻擊手之攻擊落點皆以一號位置與五號位置最多再者二號位,由此可見為了閃避攔網者,副位攻擊手之主要攻擊路線為直線與斜線;右手副位攻擊手之失誤率較左手副位攻擊手高,而左手副位攻擊手之得分率亦較右手副位攻擊手高,建議後續研究可深入探討左手副位攻擊手與右手副位攻擊手成效之差異及比較。 本研究結果希望為後續排球運動相關研究奠定基礎,並在實務上,提供教練、選手等相關實務工作者在訓練及比賽上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