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急性中等強度持續性運動與高強度間歇運動對情感性疾患族群抑制控制、憂鬱心情、愉悅感與血乳酸之影響:事件關聯電位研究(2024) 潘彥智; Pan, Yan-Zhi情感性疾患 (mood disorder) 在全球之高盛行率,造成對經濟與醫療成本的龐大負擔,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照護議題。情感性疾患目前兩項主要之治療方式 (身體治療與心理治療) 都有其限制,健身運動對於情感性疾患之效益引起學者關注。聚焦情感性疾患族群之研究發現,進行中等強度持續性運動與高強度間歇運動能改善其憂鬱症狀以及其他健康指標,但臨床情感性疾患族群進行單次高強度間歇運動的效益之探討仍有所不足。故本研究希望比較臨床情感性疾患族群進行高不同情境介入後抑制控制、憂鬱心情、愉悅感與血乳酸差異,並以神經電生理指標,探討背後可能機制。本研究共招募23位平均年齡36.3歲之臨床情感性疾患族群 (男:5;女:18),進行單次20分鐘之高強度間歇運動、中等強度持續性運動與控制情境介入,於介入前後進行憂鬱心情、愉悅感與血乳酸測量,並於介入後進行叫色測驗與腦波記錄。結果發現單次20分鐘中等強度持續性運動可以顯著提升愉悅感和增加P3振幅,單次20分鐘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顯著提升愉悅感與血乳酸。本研究顯示兩種運動情境相較控制情境無負面影響並提升愉悅感,且有作為輔助治療手段的潛力,故可依自身喜好與目的選擇健身運動形式,獲取健身運動的額外效益。Item 應用穿戴裝置輔助量化軍事人員身體活動量之研究(2023) 蔡偉奇; Tsai, Wei-Chi全球軍事人員體重超重愈益嚴重,近年台灣軍人身體質量指數(BMI)逐年攀升,異常人數已超過萬人,在軍事訓練執行中存有極高的傷害風險。透過穿戴式裝置輔助量化身體活動量強度(運動負荷Player Load, PL),同時達成BMI改善,降低因異常所衍生國安危機。目的:應用穿戴裝置結合慣性感測器(IMU)與光體積變化描記器 (Photoplethysmography, PPG)系統,量化不同BMI軍人其身體活動量之差異,由監控操作身體活動量強度負荷改善軍人BMI,提供未來制定國軍訓練處方之依據。方法:受測者均進行身體組成(InBody 270)和運動表現(體能三項測驗: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及3000公尺跑步) 前、後檢測,實驗期間皆配戴使用多功能智慧穿戴裝置,實施心率和身體活動量強度(PL)監測與介入。第一階段實驗,招募62位軍人,BMI正常30位(18.5 kg/m2 ≤ BMI<28 kg/m2)與過重32位(BMI ≥ 28 kg/m2)兩組,進行四週監測實驗組與對照組其身體活動量強度的差異,將結果作為實驗二身體活動量強度之操作基準。第二階段實驗,操作、監控身體活動量強度改善軍事人員之BMI,招募60位軍人(BMI ≥ 28kg/m2),隨機分實驗組(控制每日身體活動量)與對照組(不控制身體活動量)各30位。結果:本研究結果,第一階段,InBody 細項指數與身體活動量強度具有顯著差異。第二階段,經過四週監測和身體活動量強度介入,InBody細項指數與國軍體能三項表現,具有顯著差異。結論:運用IMU與PPG系統即時監控身體活動量強度,有效量化不同BMI軍人每日身體活動量強度之差異。經由身體活動量訓練處方介入與監控平台管理,有效改善國軍人員身體質量指數。Item 長期阻力運動與慢跑訓練後能量消耗之差異(2012) 劉水育; Shui-Yu Liu長期規律運動是改善身體組成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要比較不同類型運動之效益,運動強度的設定是關鍵。阻力運動都以最大肌力或反覆次數來訂定,而有氧運動則以最大攝氧量、心跳率為主。如能以運動時能量消耗為判定標準,將便於進行比較。目的:探討阻力運動與慢跑在相似的能量消耗下,為期8週訓練對能量消耗與身體組成之差異。方法:招募過往有從事阻力運動或慢跑經驗者各10名進行分組;依阻力訓練組運動時的能量消耗來安排相似運動量於慢跑組,藉以比較訓練後的能量消耗及身體組成之變化。結果:8週後的能量消耗,阻力訓練組(59.9 ± 4.3 kcal)與慢跑組(65.2 ± 4.8 kcal)無顯著差異(ρ > .05);雖兩組間身體組成無顯著差異(ρ > .05),但兩組內的體重皆達顯著下降(ρ< .05)。結論:在相似的能量消耗下進行不同的運動訓練,並不會影響能量消耗與身體組成。Item 甲乙組桌球選手競賽狀況能量消耗之比較研究(2012) 陳嘉偉; Jia-Wei Chen目的:比較甲乙組桌球選手在模擬比賽中能量消耗、運動強度的差異及不同位置能量消耗之差異。方法:以甲乙組大學男性桌球校隊各10名為研究受試者,運用三軸加速規RT3配戴於腕、肘及腰部,監測20分鐘模擬比賽中的能量消耗及運動強度。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兩組間各變項之差異。結果:甲乙組能量消耗分別為134.74 ± 36.94 kcal與108.35 ± 33.61 kcal;運動強度則分別為5.85 ± 2.61METs與4.99 ± 2.4 METs。甲乙組選手能量消耗及運動強度皆未達顯著差異 (p > .05)。甲乙組選手中度及重度運動總時間沒有顯著差異,但輕度運動總時間,乙組9.6分鐘顯著高於甲組3.0分鐘( p< .05)。組別與不同部位之間無交互作用,兩組間能量消耗亦無顯著差果,但是組內不同部位達顯著,手腕部位的能量消耗顯著高於手肘與腰部 (p < 0.5)。結論:20分鐘模擬比賽中,不同技術水準之兩組桌球選手能量消耗及運動強度並無差異,但甲組選手輕度運動時間顯著少於乙組,手腕之能量消耗高於手肘及腰部。Item 遞減強度的長時間持續跑步對脂肪代謝的影響(2008) 陳奐杰; Huan-Chieh Chen目的:探討固定強度運動 (constant intensity exercise, CIE) 與遞減強度運動 (gradual intensity decrement exercise, GDE) 兩種模式在長時間持續跑步 (60分鐘) 的脂肪代謝與能量消耗之變化。方法:以12名健康男性為受試者 (年齡 25.2 ± 2.4 歲、身高 176.9 ± 6.6 公分、體重 70.2 ± 9.0 公斤、身體質量指數 22.5 ± 3.8 kg/m2、體脂肪 17.6 ± 5.2 %、最大攝氧量 48.2 ± 5.3 ml/kg/min),採重複量數設計,依照平衡次序法進行兩種不同模式運動。CIE與GDE之間休息7天。實驗數據均以平均數 + 標準差表示,分別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相依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分析,顯著水準訂於α=.05。結果:能量消耗方面,CIE在第20~30分鐘 (122.8 ± 26.9 kcal)、第40~50分鐘 (124.1 ± 23.5 kcal) 與第50~60分鐘 (124.9 ± 23.6 kcal) 顯著高於GDE (114.1 ± 24.3、103.0 ± 23.8、102.8 ± 25.3 kcal)。能量消耗累積量,CIE (736.2 ± 149.3 kcal) 顯著高於GDE (673.0 ± 137.5 kcal)。總能量消耗,CIE (1600.1 ± 323.7 kcal) 顯著高於GDE (1283.3 ± 228.0 kcal)。脂肪利用方面,在呼吸交換率的比較上,GDE在第40~50 (0.80 ± 0.06) 與50~60分鐘 (0.79 ± 0.06) 顯著低於CIE (0.83 ± 0.06、0.83 ± 0.06)。以脂肪為來源的能量消耗量,CIE與GDE的比較上並無顯著差異。脂肪累積代謝量與脂肪利用比率同樣未達顯著差異。但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兩者的脂肪利用均有上升的趨勢。自覺努力程度方面,GDE在第20~30 (10.6 ± 1.4)、30~40 (10.8 ± 1.9)、40~50 (10.4 ± 2.2)、50~60 (10.3 ± 2.4) 分鐘顯著低於CIE (12.0 ± 1.9、12.3 ± 2.2、12.7 ± 2.4、13.0 ± 2.6)。結論:持續跑步60分鐘,CIE的能量消耗雖然較多,但以脂肪為來源的利用量兩者並無差異。兩種模式均隨運動持續時間的增加而提升脂肪利用。在脂肪利用方面,GDE與CIE效果是相當的。GDE模式由於強度遞減,有助於延長更多的運動持續時間。因此強度遞減的運動模式是可以提供給民眾多一項選擇的。Item 不同體型國小高年級男學童身體活動之比較研究(2009) 朱雅菁; Ya-Ching Chu本研究目的在比較不同體型之國小高年級男童身體活動量的差異,並探討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RT3)與身體活動記錄表所得結果之相關性。本研究以85位國小高年級男童(年齡11.84±0.57歲,體重45.5±11.6公斤)為研究對象,並以身體質量指數分為非過重組(n=52)及過重組(n=33),本研究採用24小時身體活動記錄表記錄所有受試者之兩日身體活動量(其中一日包含一節體育課),再分別於兩組中各徵求31位男童,於填寫紀錄表同時配帶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RT3)紀錄身體活動量。其中身體活動紀錄表以獨立樣本t考驗比較兩組整日和在校期間之身體活動量及不同運動強度(久坐、輕度、中度及重度運動)之差異,另以RT3紀錄所得比較兩組於校八小時期間、下課時間及體育課之身體活動量及不同運動強度之差異,之後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法考驗兩種不同身體活動量測量方法於在校期間身體活動量之相關性。研究結果:非過重組以身體活動紀錄表所量測之整日(41.0±4.7 vs. 38.4±2.8Kcal)、在校期間(17.5±2.1 vs. 15.5±1.4 Kcal)身體活動量皆顯著高於過重男童 (p< .05),且非過重組於整日(39.7±38.1 vs. 12.6±19.17min)和在校期間(26.7±16.2 vs. 10.6±12.2min)之重度運動時間均顯著多於過重組(p< .05),久坐時間均顯著少於過重組(整日: 1204.7±68.1 vs. 1233.2±54.3min;在校期間: 361.3±38.1 vs. 389.2±29min)(p< .05)。另外,RT3紀錄顯示非過重男童於在校期間(21.9±3.1 vs. 15.7±2.1 Kcal)、下課時間(6.6±1.7 vs. 4.2±1 Kcal)及體育課(3.9±1.2 vs. 2.4±0.7 Kcal)身體活動量皆顯著高於過重男童(p< .05);而非過重組之中、重度運動於在校期間(中度: 17.3±8.5 vs. 8.2±4.5min;重度: 14.1±10.7 vs. 6.2±7.1min)、下課時間(中度: 9.3±5.9 vs. 4.0±3.3min;重度: 8.0±7.2 vs. 3.4±4.9min)及體育課(中度: 8.4±6.4 vs. 2.9±3.1min;重度: 6.7±6.4vs. 2.0±3.0min)皆顯著高於過重組(p< .05),久坐時間於在校期間(365.2±28 vs. 399.8±20.8min)、下課時間(30.9±18.4 vs. 48.3±13.5min)及體育課(8.4±11.0vs. 15.2±10.9min)則顯著低於過重組 (p< .05) 。最後,RT3及身體活動量測量器測量學童在校期間身體活動量之結果呈高度正相關(r=0.704,p<.01)。結論:國小體型過重男學童整日、在校期間、下課時間及體育課之身體活動量皆低於非過重男童,過重男童亦較少從事中、重度身體活動。Item 穿戴式運動錶介入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2019) 吳忠霖; Wu, Chung-Lin臺灣地區青少兒因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肥胖率逐年升高,造成對健康威脅與體適能降低,更影響成年後健康水平與慢性疾病等問題出現。方法:受試者為新北市國小五年級學童 (實驗組82人、對照組82人,n=164,男女各半);受試者分別於實驗前、後各進行一次健康體適能量測,以獨立及相依樣本t檢定考驗二組是否有顯著效果。實驗組進行為期12週四階段穿戴式運動錶策略介入,並以廣義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分析四階段及性別差之平均每日步數、步頻及中等費力到費力身體活動量累積時間等參數進行統計分析 (α = .05)。結果: (1) 國小男學童之身體活動量較高於女學童。(2) 週間有體育課的身體活動量明顯高於週間無體育課及週末 (F=12.286, p< .05)。(3) 實驗組後測在每日步數、活動強度與中等費力到費力身體活動量時間均顯著優於對照組。(4) 實驗組男生比對照組男生在立定跳遠 (p< .05) 及800公尺 (p< .05) 跑走有較佳的進步表現、實驗組女生比對照組女生在立定跳遠 (p < .05) 有較佳的進步表現。結論:穿戴式運動錶介入可促進國小學童部分體適能表現、改善身體質量指數不良狀況;透過階段分期策略可準確瞭解及有效提升國小男女學童身體活動時間及強度,值得推廣為促進個人身體活動的工具。Item 不同強度的分散式跑走運動對國中男生心肺適能之影響(2005) 林建成; Chien-cheng Lin摘 要 連續長時間(30-60分鐘)的有氧運動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是體力上的一大考驗;從文獻中發現,將每天的運動時間分段累積亦同樣有促進心肺適能的效果。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八週不同強度的分散式跑走運動對國中男生心肺適能的影響。本研究以30名國中男生(平均年齡為14.2±0.4歲,平均最大攝氧量為46.88±5.15ml/kg/min)作為受試對象,以隨機分組方式分為中強度(60%VO2R)分散式運動組、低強度(40%VO2R)分散式跑步運動組及控制組。中強度及低強度分散式運動組除體育課外,進行每週3天,每個運動天分為早晚2次15分鐘跑走運動,控制組除體育課外,不從事任何運動。八週運動前後皆進行最大攝氧量測量,所得資料則以重複量數t 考驗比較運動訓練前、後各組內之各項變數;各組受試者基本資料之間都以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比較,並以杜凱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如下:中強度運動組可以達到安靜心跳率明顯下降(p<.05)、運動持續時間增加(p<.05)及最大攝氧量相對值增加(p<.05)。低強度運動組的安靜心跳率明顯下降(p<.05);但是對於運動持續時間及最大攝氧量相對值的提昇並沒有明顯的影響。三組的最大心跳率並沒有因為運動介入而明顯改變。三組最大換氣量前後測均有增加,且達顯著差異(p<.05)。由以上得到結論:以中強度分散式運動方式能有效改善青少年之心肺適能;而低強度分散式運動方式僅能達到維持心肺適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