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活化後增能作用對鐵餅投擲技術之分析
    (2022) 黃宗毅; Huang, Tsung-I
    背景:若排除風、經緯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鐵餅投擲距離的就是選手自身的投擲技術與個人身體素質,而男性鐵餅運動員要在短時間內將最大力量釋放的投擲特性,因此爆發力的增進可獲取更理想的投擲成績。先前已有研究證實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後對於爆發力增長有所幫助,其中鐵餅選手肌肉力量大、II型肌纖維比例高的有利條件中也有助於PAP的誘發及發揮更好的效果,顯示該作用能給予鐵餅選手的增益效果優良。目的:本研究目的為利用連續三次最大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對鐵餅投擲運動員投擲成績之影響,並進一步分析鐵餅旋轉技術在誘發PAP前後各階段運動學指標之差異。方法:招募7名右手投擲,深蹲重量達自身體重1.75倍,且過去6個月內無關節、肌肉損傷之情形可順利進行投擲8次 (含試擲2次) 的運動員為對象,並將運動員隨機分為兩組,組別1為無介入投前三擲,後三擲PAP介入;組別2為前三擲PAP介入,後三擲無介入的鐵餅投擲,最終介入PAP與無介入PAP各取一擲最佳成績進行分析比較,兩組皆於前3次投擲後休息20分鐘進行第4次投擲,投擲間休為8分鐘。實驗器材使用一台高速攝影機採樣率250HZ (投擲方向右方),以及Xsens Link全身慣性傳感器採樣率為240 Hz同步拍攝收集參與者鐵餅投擲時的生物力學參數。結果:連續三次最大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後,對成績無顯著差異,僅在最大預擺瞬間左側髖關節屈曲角度、右腳著地瞬間右側膝關節屈曲角度、左腳著地瞬間右側膝關節屈曲角度、最大預擺瞬間左側膝關節屈曲角度、左腳離地瞬間左側膝關節外展角度、最大預擺瞬間左側膝關節內旋角度、左腳著地瞬間右側踝關節背屈角度顯著大於一般投擲,而右腳著地瞬間左側膝關節內旋角度顯著小於一般投擲。結論: 本研究透過連續三次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後1分鐘,對鐵餅運動員投擲成績未有顯著差異,僅改變下肢運動學參數。此外,將慣性傳感器應用於鐵餅投擲中,發現對於鐵餅旋轉階段腳離地與腳落地之瞬間,以及鐵餅離手瞬間皆可透過IMU直接進行判讀,可避免使用其他設備,降低實驗硬體需求。
  • Item
    不同距離之飛盤正手投擲下肢運動學分析
    (2021) 陳瑞麟; Chen, Ruei-Lin
    目的:瞭解不同層級的飛盤爭奪賽選手在進行不同投擲距離下正手投擲的下肢運動學,藉由總投擲命中率、跨步距離、跨步距離比、跨步方向、投擲時間、下肢肢段速度(大腿、小腿與腳背)、肢段協調模式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實驗參與者共9位飛盤爭奪賽選手,分別為優秀組(N=5)與次優秀組(N=4)。每位實驗參與者均進行三種不同距離之正手投擲實驗,採用獨立樣本無母數曼-惠特尼的U檢定(Mann-Whitney U test)進行差異比較。結果:優秀組(56 ± 17%)在中距離正手投擲命中率比次優秀組(32 ± 9%,)高。優秀組與次優秀組在三種距離上,跨步距離、跨步距離比、跨步方向與跨步速度均無差異。結論:一、優秀組在中距離的飛盤正手投擲成功率明顯高於次優秀組。二、優秀組與次優秀組都會因投擲距離的變遠,而增加其下肢跨步、跨步距離比、跨步方向與跨步速度。三、優秀組與次優秀組的飛盤投擲下肢肢段峰值合速度順序先是腳背,第二小腿,最後大腿。
  • Item
    自行車座椅位置對下肢關節力學與運動表現之影響
    (2014) 陳家祥; Chia-Hsiang CHEN,
    正確的騎乘姿勢不但可以減少運動傷害,更可以提升運動表現,但在何種姿勢調整下,可以提供較好的運動表現或騎乘舒適性,仍缺乏實證性的科學證據。因此設計三個實驗進行探討。目的:實驗一: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對運動學、動力學及肌肉活化的影響;實驗二:探討疲勞介入後對不同坐墊位置騎乘姿勢的影響;實驗三: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騎乘姿勢調整前、後的運動表現。方法:本研究三個實驗之受試者(平均身高:176.5±5.5公分;平均體重:75.4±8.4 公斤;平均年齡:25.6±3.8 歲)均相同。實驗一與實驗二:為室內實驗,透過動作分析系統、測力計、肌電儀分別觀察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前後、上下)對運動學、動力學及肌肉活化的影響及探討疲勞介入後對不同坐墊位置自行車騎乘姿勢的影響。實驗三:為戶外實驗,透過SRM 功率計計算實際騎乘之功率、時間與心跳。所有的統計結果均採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最有效率的騎乘位置為:髖關節角度為85度,膝關節角度為145 度 (35度),踝關節角度為90度 (下死點膝關節角度在30度,並向前移動5公分)。當坐墊位置向前移動,會有較大的平均髖、膝、踝關節及最大的踝關節關節力矩、股四頭肌及腓腸肌的肌肉活化,不同坐墊位置會使用不同的關節策略(5號使用髖關節策略與6號使用踝關節),增加固定騎乘下的時間及減少20公里的戶外騎乘的時間。當坐墊位置向前移動,可提高騎乘之運動表現及舒適性。結論:過去研究發現在最佳自行車踩踏位置為下死點膝關節角度在30度,然而本研究發現下死點膝關節角度在30度並向前移動5公分為最有效率得騎乘位置,當坐墊位置向前移動可透過踝關節產生較有效率的踩踏提升運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