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之研究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8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摘要 關鍵詞:李石樵、社會寫實繪畫、台灣民族意識、殖民、再殖民、認同的困境、「祖國意識」、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大屠殺、〔唱歌的小孩〕、〔市場口〕。 本文以藝術社會學和圖像學的原理,深入探討李石樵的社會寫實繪畫〔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李石樵學畫的歷程中,先接觸日本殖民當局積極提倡的地方色彩,復受到陳植棋與台灣民族運動的影響,內在潛藏的台灣民族意識滋長抬頭。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局推動相關的美術活動,台籍畫家因應政策而創作具時局色的作品。李石樵〔唱歌的小孩〕除了表達時局無論如何緊迫,直到最後也必須保持喜悅與希望的精神,也呈現殖民地的台灣人在國家文化的認同上,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大戰結束,台灣人一度狂歡「回歸祖國」,期待能建設美麗的新家園。不料面對的猶如日治時代「總督府制」的再殖民統治,生活陷入更加不堪的悲慘境地,終於導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蔓延,但國府即刻派兵前來進行大屠殺與逮捕的恐怖行動。經過二二八風暴的洗禮之後,台灣人的「祖國」之夢想終於破滅,戰後初期盛行一時的S.S.漫畫集團同人與首屆省展的社會寫實繪畫,也因而消失於歷史的舞台。首屆省展李石樵推出的〔市場口〕是以太平町永樂市場為題材,描繪上海派的女子—有餘裕的內地人,對照四周貧窮的本地人,展演出戰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前,台灣遭到「祖國」歧視剝削的實景。畫面中左側牽鐵馬的現代女性正面迎向中央焦點的上海派女子,象徵現代化、充滿自信的台籍菁英,抗拒「祖國—中國」的再殖民統治。

Description

Keywords

李石樵, 社會寫實繪畫, 台灣民族意識, 殖民, 再殖民, 認同的困境, 「祖國意識」, 二二八事件, 大屠殺, 〔唱歌的小孩〕, 〔市場口〕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