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之日本水產博覽會對日治初期臺灣鹽業政策的影響
dc.contributor.author | 黃馨瑩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8-12T07:26:57Z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8-12T07:26:57Z | |
dc.date.issued | 2015-06-??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博覽會的概念由歐洲興起,在近代日本派出外交使節團與歐洲各國商討外交問題,並學習西方新知、技術和制度時,由外交使節團將該概念帶回日本,對於急需富國強兵的日本來說,博覽會正是一項能夠殖產興業的利器,但基於在國力不足以保護國內產業的前提下,日本捨棄舉辦當時蔚為風潮的萬國博覽會,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刺激日本國內產業競爭的內國博覽會。然而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的內國博覽會中,水產業被劃入農業一項,為了能夠提升水產業的技術、交流各地的漁業資訊,日本決定在1883年舉辦水產博覽會。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在剛接收臺灣的臺灣總督府為了收攬民心、母國的經濟利益,決定將臺灣食鹽專賣制廢除,但沒想到臺灣鹽業貿易習於專賣制度,突然的廢除不但未讓人民獲利,反而使得臺灣鹽業崩潰,中國鹽大量輸入臺灣。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原本食鹽生產過剩,急需尋求外銷市場以穩定鹽價,但在經過甲午戰爭後,反倒從生產過剩的情況,轉變為國產食鹽成本大漲,同時低價的外國鹽趁機進入日本國內鹽業市場,導致日本國內鹽業經營條件惡化。在第二次水產博覽會上,總督府將臺灣從接收日鹽的市場定位,轉為提供臺鹽給日本,積極推廣臺灣鹽業,並邀請日本實業家前往臺灣投資。水產博覽會結束後,日本迅速地擬出食鹽專賣規則的草案,送交給內閣大臣,在與農商務省幾經衝突後,臺灣鹽業從自由貿易再度變回了專賣制。 | zh_tw |
dc.identifier | 7539D87E-853D-4DAC-8B81-8EC714E3ED5A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4329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publishe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 zh_tw |
dc.publisher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History | en_US |
dc.relation | (17),95-126 | |
dc.relation.ispartof | 史耘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博覽會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水產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鹽業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專賣制度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臺灣總督府 | zh_tw |
dc.title | 1897年之日本水產博覽會對日治初期臺灣鹽業政策的影響 | zh-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tnulib_ja_B0304_0017_095.pdf
- Size:
- 896.13 K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