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史」教學理論基礎之研究
Abstract
本研究基於美術史教學對美術鑑賞之重要性,及鑑賞教學推行多年仍不具實質成效之
幣端,以歷史研究法、理論分析與理論綜合法,進行中學美術史教學理論之研究,期
能有助於改進我國美術鑑賞教學,提昇全民之鑑賞水準。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如
下:
(一)探討中學美術史教學的意義及價值。
(二)分析美術史教學相關層面之理論。
(三)研究美術史的教學模式、策略與評量。
(四)綜合研究之結果,擬具建議,以作為落實中學美術鑑賞教學的參考。
綜合本研究之結果如次:
(一)教學的意義及價值:美術史教學是美術鑑賞的基礎,它可補救傳統創作教學之缺
失,增進個人的鑑賞能力。過去由於教師將之視為資料的講述,而無法達到實質效果
。事實上,美術史應是知覺、思考、解釋的學科,所以美術教學應是動態的過程而非
靜態的聆聽。它可經由師生互動或學生活動等方式,來加深他們對美術的感受及了解
。另外,也可促進其思考、表達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的相關層面:透過美術史研究類型的探討,教師可知道從形式風格、圖像學
、心理學、社會/文化學等層面著手,來教導學生檢視美術品的形式特質、主題意義
、背景關係等。而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智力、情感、社會意識、知覺發展等特性,及
他本身必須具備的態度、技術等,才能擬定具體的教學方針,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
(三)教學模式、策略與評量的層面:統合學者之意見,及依探討層面和學生程度的不
同,歸納出不同的教學模式,可作為教師從事美術史教學之參考。此外可靈活配合比
較、探究、對話、討論、創作等不同教學策略,來增進美術史教學之成效,並藉助評
量的回饋,改進教學的偏失,使整個美術史教學活動更趨於完善。
本研究最後提出六項建議,作為實踐美術史教學以及改進鑑賞教學方向之參考。
Description
Keywords
中學, 美術史, 教學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