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45)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2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文主要透過日治時期日人消防組及臺人保甲壯丁團等地方代表性的消防組織,探討近代臺灣消防制度形成之經緯及其歷史意義。研究結果指出,臺灣近代消防制度乃是在臺日人根據其日本國內經驗而引進臺灣的殖民地遺產。日治之初各地義勇消防組之性質毋寧是日人民間防衛團體。迨至1921年,總督府正式參照日本國內消防規定,頒佈關於臺灣的消防法規,正式規範消防經費之來源,臺灣各地消防組開始具有地方自治事務之性質,從此臺灣消防制度進入一個新階段。就組織觀之,1920年代以降,不僅既有的消防組之陣容和規模漸次加強,各地新興市街亦陸續成立新消防組;同時,隨著各地市街都市化之進展,開始任用專責消防工作的人員,形成義勇消防和常備消防並行制。顯然的,此一時期的消防制度已粗具今日之做法。 日治前期最初幾任日人消防組之領導人主要為社會評價不錯且頗受各地方當局信任的的豪傑之士。日治後期新世代的消防組領導人大多是具有機敏、善於溝通協調、管理之領導才能者。1930年代後期,新興消防組的幹部具有鮮明的官方色彩,不少組長更是具有地方退休官員的身分,其與1921年以前的消防組幹部已有所區別。同時,1920年代中期以降,基層消防組員之結構開始有所改變,其來源明顯的更加開放和多元,素質明顯的提高。為了改善消防人員之福利,1927年乃有臺灣消防協會之成立,該協會不僅代表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從事撫卹和表揚有功消防人員,以及宣傳防火等之工作,同時也協助臺灣消防人員與日本國內、朝鮮消防人員從事交流和聯繫。 儘管日治最初三十年間,臺灣人對日人消防組並未立即產生認同,惟1920年代中期以降,隨著臺灣各地市街對消防的需求激增,加以,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如火如荼地向一般民眾尤其是臺灣人,推廣防火觀念,加強公學校消防教育,近代消防觀念乃漸次紮根於臺灣社會;影響所及,臺灣人亦開始重視消防事務,而較為熱烈地響應捐款購置消防器械,甚至1930年代不少新興消防組也開始出現臺灣人消防組員。戰爭末年,亦有不少臺灣人報考常備消防組員,與日本人消防組員一起從事消防工作。反映出原來深具日本傳統色彩的日人消防組漸次融入臺灣社會,呈現在地化傾向。這些有日治時期消防經驗的臺灣人消防組員,乃是戰後臺灣消防制度得以繼續發展的種子。

Description

Keywords

消防組, 保甲壯丁團, 臺灣消防協會, 警察, 消防幫浦, 消防栓, 消防署, 消防車, 松井茂, 船越倉吉, 岡今吉, 住吉秀松, 水野新十郎, 秋元萬次郎, 村上玉吉, 杉本音吉, 龍揖松藏, 砂田隣太郎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