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與意境-論花鳥畫的困境與發展
dc.contributor | 黃昌惠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胡以誠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12-10T02:26:35Z | |
dc.date.available | 2003-07-01 | |
dc.date.available | 2020-12-10T02:26:35Z | |
dc.date.issued | 2001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摘要 本文以探討「花鳥畫」此一獨特繪畫題材為出發,思考中國畫歷史中花鳥畫的價值與貢獻,檢討花鳥畫長期發展下來的困境及未來的發展,並以創作之實踐來作為立論之輔助,以期穩固個人在繪畫創作上的價值與信念。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地、研究範圍與方法及重要名詞解釋。 第二章為花鳥畫之獨立價值,以文獻作品來探討花鳥畫在歷史中的生成,如實用性的變化、依附性質與獨立構圖的過程。並整理其在繪畫中的特殊性及獨特之審美價值。 第三章則具體說明花鳥畫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困境,文中歸結兩點:一是象徵性的依賴,自原始圖騰之社會性象徵到晚期人格理想之象徵,逐漸對物象本身輕視、忽略;二是技法傳承之公式化,畫家在學習過程中喪失源於自然的豐富變化,而專事「粉本」,以至形成了僵化之表達方式。 第四章,探討「寫意」精神在中國畫中對形象之描繪所造成的影響;思考繪畫中的寫意與文人畫家所推崇之寫意有何關連,舉出蘇軾、徐熙兩位文人畫之精神領袖的藝術觀,從他們的文字與作品風格來切入,檢討寫意精神是否在文人畫家的信仰下無限擴張而造成繪畫價值的虧損。 第五章為花鳥畫的寫生與寫實,認為花鳥畫的發展仍應回歸形象描寫的嚴謹,除肯定唐宋之際在「寫生」觀念發展的高度成熟,並探討西畫觀念的吸收與採用過程中所應思考的地方,不致喪失中國畫的優越性與獨特性。 第六章則為個人創作理念與作品分析,自述個人在創作中的堅持與信念,以及選擇題材上的考量,和作品形成的歷程。 第七章為結論,條列本研究中所整理得到的觀念看法,提出個人未來之展望以及努力的目標。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美術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89NTNU0233016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89NTNU0233016%2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4162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形象 | zh_TW |
dc.subject | 花鳥畫 | zh_TW |
dc.subject | 傳統 | zh_TW |
dc.subject | 寫生 | zh_TW |
dc.subject | 寫實 | zh_TW |
dc.title | 形象與意境-論花鳥畫的困境與發展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