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95
  • Item
    美國維拉美特河濱水生態系經營管理概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03-04-01) 廖學誠
  • Item
    不同網格解析度與流向演算法對蓮華池集水區地形指標之影響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07-12-01) 莊永忠; 廖學誠; 詹進發; 黃正良 
  • Item
    景美溪河川流量變動態勢分析
    (2011/04/23-24) 廖俊瑋; 廖學誠
  • Item
    水里溪上游集水區檳榔園熱點空間分析之研究
    (2012/04/21-22) 葉春國; 莊永忠; 廖學誠
  • Item
    桃園海岸林分發展與地形變遷之關聯性研究(1978~2004)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地政學系, 2011-05-01) 莊永忠; 林雪美; 沈淑敏; 廖學誠
    海岸林分發展與環境變遷息息相關,地形即為重要影響因子之一。本研究透過地理資訊圖層套疊呈現1978∼2004年間桃園海岸林分空間分布變化,探討其與地形變遷之關聯性,並對照林務局歷年保安林總成圖層分析造林地規劃之適宜性。結果顯示桃園海岸之林分在二十六年間因濱線內移致使林分前緣持續後退,其中又以草漯海濱、觀音工業區外濱海位置(富林溪口至大堀溪口,海湖底與樹林子)、以及觀音溪口至小飯瀝溪口段最為嚴重。而沙丘後退內移,以及沙丘位置之林木生長條件不佳亦造成林分受害,致使林帶寬度大為縮減,因而大幅降低林分阻隔飛沙與固定沙丘之能力。而對照林務局歷年保安林造林台帳圖後,亦發現許多保安林邊界已不符合近年海岸變遷與林分發展趨勢,應視目前情況進行擴編或解除,以利當地長期之林分發展。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Ⅱ)
    (2010/01-2010/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計畫目標: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
    (2009/07-2009/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 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 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 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 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 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 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 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 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 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 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沙丘性海岸環境資源保育與劣化土地復育研究---以宜蘭海岸為例---宜蘭縣民眾參與海岸環境的保育及管理之探討(I)
    (2008/08-2009/07) 廖學誠; 陳宛君
    本研究預計以三年時間,進行宜蘭縣民眾參與海岸環境的保育及管理之探討,各年 度研究重點摘要如下: (1)第一年將研究民眾對海岸環境的認知與評價:經由質化分析以瞭解當地居民對 海岸環境在保育及管理上之看法,之後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民眾識覺、 與海岸環境的互動情況、願付價格及個人基本資料等,最後再應用條件評估法 進行海岸環境的經濟效益分析。 (2)第二年將進行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內容分析、制度分析及承載量分 析:經由報紙資料庫搜尋與宜蘭縣海岸環境相關之報導,並以內容分析法進行 分析,以瞭解當地海岸環境相關議題之變化歷程,之後將統整分析海岸環境相 關法規之規定及其對當地居民之影響,且應用制度分析法以瞭解民眾參與海岸 環境保育管理之機會與挑戰,最後則探討社區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在社經及 生態面向之承載量。 (3)第三年將探討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策略規劃:應用模糊德爾菲法專家 問卷方式,研擬海岸環境永續發展指標,再以以層級分析法進行指標的權重計 算,找出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最重要因素,並據此研擬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 管理的策略規劃。
  • Item
    宜蘭海岸地區永續發展綜合評估與策略規劃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1-11-01) 廖學誠; 陳宛君; 莊永忠 
  • Item
    蓮華池人工林及天然林集水區土壤水力傳導度之比較(1)--Guelph滲透計法
    (中華林學會, 2003-06-01) 黃正良; 廖學誠; 金恆鑣; 孫正春
    臺灣人工林面積約42萬公頃,佔臺灣全部森林面積的20%,這些已遭受人為干擾之林地對水文環境有何影響是目前極待探討之課題,除有助於基礎水文研究外,亦有於森林生態系經營之推行。由於土壤水力傳導度與入滲土壤水移動、逕流路徑及化學傳輸等密切相關,因此研究森林水文特性時,土壤水力傳導度常是重指標之一。本文主要目的即是在討人工林與天然林土壤水力傳導度之差異,研究試區為華池四號(人工林)及五號(天然林)集水區,面積為5.86及8.39ha,並以Guelph滲透計分別調查山頂、山腹及山谷土壤水力傳導度之特性。結果顯示,蓮華池四號及五號集水區土壤水力傳導度相似,且山頂、山腹及山谷土壤水力傳導度亦無差異,但土深20cm處之土壤水力導度則明顯高於土深40cm處之土壤水力傳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