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Item 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情緒適應困難內涵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5-12-??) 曾瓊禛; 洪儷瑜; Chiung-Chen Tseng; Li-Yu Hung學習障礙學生除了學業學習困難,在社會情緒適應層面亦可能同時出現社會情緒適應問題。本文透過文獻探討與分析,試圖針對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情緒適應困難內涵,進行較統整性的理解;期能助益相關教育工作者一些思想上的啟發。Item 出席第二十一屆亞洲智能障礙聯盟會議紀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5-06-??) 洪儷瑜; 柯惠菁; 曾瑞蓉; 姚惠馨; 高苑瑄; 王宣惠; Li-Yu Hung,Hui-Ching Ko,Jui-Jung Tseng,Hui-Hsin Yao,Yuan-Hsuan Kao,Hsuan-Hui Wang本文記錄於印度新德里參加第二十一屆亞洲智能障礙聯盟會議之經過,筆者介紹會議辦理情形並說明我國與會狀況,最後提供感想與建議,期望提供未來欲參加亞智盟會議之參考。Item 感官活動在智能不足兒童教學上的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5-07-??) 洪儷瑜Item 三個轉介時程之疑似學習障礙學生後續鑑定結果比較─臺北市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之鑑定通報資料庫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3-06-??) 連文宏; 洪儷瑜; 闕嫣男; 蔡明蒼; Wen-Hung Lien; Li-Yu Hung; Yen-Nan Chueh; Ming-Tsang Tsay臺北市國中長期有不同轉介為疑似學習障礙學生之來源,本研究以96學年度個案網路鑑定通報資料庫為基礎,分析比較三個轉介時程所得之疑似學習障礙學生及其後續鑑定結果之異同,這三種管道包括國小已鑑定、小六新提報和國中新提報。結果發現75%的疑似學障學生可以在小六升國中的轉銜階段被篩選出來,但仍有25%是進入國中後才第一次被篩選出來。三個轉介時程後續鑑定結果為確認學障、維持疑似學障及非特教生的比率分佈有顯著不同,進一步分析發現,國中新提報後續鑑定結果為確認學障者,其中發展性學障所佔的比率高於另外兩個轉介時程所佔的比率,而且,小六新提報與國中新提報後續鑑定結果為學業性學障者,其讀寫障礙以外的其他亞型所佔的比率高於國小已鑑定所佔的比率。基於此結果,本文針對國中學障鑑定之實務工作提出具體的建議。Item 出席第二十一屆亞洲智能障礙聯盟會議紀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5-06-??) 洪儷瑜; 柯惠菁; 曾瑞蓉; 姚惠馨; 高苑瑄; 王宣惠; Li-Yu Hung,Hui-Ching Ko,Jui-Jung Tseng,Hui-Hsin Yao,Yuan-Hsuan Kao,Hsuan-Hui Wang本文記錄於印度新德里參加第二十一屆亞洲智能障礙聯盟會議之經過,筆者介紹會議辦理情形並說明我國與會狀況,最後提供感想與建議,期望提供未來欲參加亞智盟會議之參考。Item 由操作性概念談學習障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3-06-??) 單延愷; 洪儷瑜學習障礙(LD)的概念或定義是特殊教育中常爭論的議題,本文討論差距現象以及學習歷程缺損兩個概念,並從智力、學習技能、以及認知功能建構LD操作性概念。本文也提出「LD三元立體模式」對LD加以定位,並區別低成就以及智能障礙之現象。Item 談跨類別特殊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03-??) 洪儷瑜Item 由障礙模式的演變談ICF分類系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2-12-??) 江俊漢; 洪儷瑜; Chun-Han Chiang; Li-Yu Hong本文從歷史演進的觀點來分析障礙模式的轉變與趨勢,除了說明及歸納分類系統的目的及重要性之外,主要探討醫學模式、社會模式與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發展原由及各模式之間轉變的原因,藉以了解不同障礙模式下其分類系統的哲學依據,並以當代生物心理社會分類模式為主的ICF分類系統,檢視我國應用的現況。Item 特殊教育季刊五十期回顧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4-03-??) 洪儷瑜; 蘇芳柳Item 「非嫌惡行為處置」對智障者問題行為處理之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2-12-??) 洪儷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