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7
Item 通往紅地毯的彼岸:外籍新娘、婚姻暴力與國家機器(2003-09-28) 潘淑滿Item 外籍與大陸配偶離婚因素探討研究計畫案(2013/01/01-2013/12/31) 潘淑滿; 盧惠芬婚姻移民是二十世紀後期以來全球普遍現象。過去二十多年來,我國無論是人口或家庭結構,明顯受到跨國婚姻發展趨勢的影響。國外有關異族通婚的研究指出,因為文化、生活習俗和權力差異,異族婚姻關係離婚率往往高於非異族婚姻關係。國內研究也有類似發現。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我國離婚率並無明顯變化,但跨國聯姻離婚率卻明顯上升,2001年與非本國籍配偶離婚的人數為6,448人,到了2011年卻增加到12,972人,成長一倍;換句話說,每四對離婚登記對偶,就有一對是跨國婚姻對偶。 根據我國移民法規,外籍與大陸配偶在取得身分證前,若因離婚而致居留原因消失,若能取得在台已設有戶籍未成年親生子女監護權,或因遭受家庭暴力經法院判決離婚且在台設戶籍之未成年親生子女,方能繼續在台居留,否則必須離開臺灣。有些學者指出,跨國婚姻關係不良,導致外籍與大陸配偶取得身分證之後,往往選擇與臺灣配偶離婚。然而,實務上卻發現「取得身分證」並非婚姻移民選擇離婚的唯一考量,在不同居留身分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也可能選擇離婚。也有外籍配偶並非主動選擇離婚,而是被迫離異。 本研究主要是採取多元測定方式,結合量化的問卷訪談調查方式和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與焦點團體訪談法,探討外籍與大陸配偶選擇離婚的原因,及離婚後留在台灣的生活經驗與處境。除此之外,本研究亦透過焦點團體訪談法,探討現行「外配輔導措施」、資源網絡、相關政策與制度之不足,並提出未來相關政策、資源網絡、和實務方案之參考。 本研究目的有下列幾項: (一)瞭解目前有關外籍與大陸配偶離婚相關問題之文獻。 (二)瞭解外籍與大陸配偶離婚之因素,並分析「身分階段」與「離婚」之間的樣態關係。 (三)瞭解外籍與大陸配偶離婚後在臺現況及權益需求。 (四)探討跨國婚姻解離,延伸單親新移民子女成長教養等相關問題。 (五)政府因應策略之建議。Item Genealogy and ideology of Taiwan homeless delivery services(2006-04-01) 潘淑滿; Pan, Shu-ManItem 飄浪人生:遊民、家與公共政策(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005-07-01) 潘淑滿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社會工作實務方法、服務方案與政策之研究與評估(2008/12-2010/11) 潘淑滿; 沈慶盈; 黃馨慧; 陳昭珍; 王永慈本計畫主要是針對「社工與社福」次領域中之「社會工作實務方法、服務方案 與政策之研究與評估」為圖書典藏之主題。規劃為期兩年期的圖書與相關資訊材料的購 置,不僅充實本校對此一領域相關圖書與資訊的館藏,同時也做為提供國內學術與研究 單位對於此一領域相關圖書與資訊交流之目的。本圖書館藏計畫主要是根據(一)符合台 灣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及(二)參酌我國社會工作實務發展經驗與政策發展之需求兩項原 則,做為建構兼顧不同人口群及次專業領域的臨床與家庭評估及相關服務方案與政策之 評估與研究特色之藏書,以達到下列三項目標: 1. 彙整有關社會工作實務方法、服務方案與相關政策之評估與研究之重要書籍、經典 書籍與新出版書籍,逐年購買、編目與典藏,並透過圖書館之資訊流通與推廣,達 到本圖書館藏計畫之目標。 2. 補齊目前國內針對此一主題所缺乏之英文與中文圖書資料,預定第一年完成已預定 之2000 本左右的圖書採購工作,在第二年除了持續採購第一年未完成採購部分,同 時也將著重於經典書籍與新書出版之圖書購置,希望透過本計畫建構完善的館藏圖 書資料庫。 3. 讓本計畫成為具有前瞻性與周延性,不僅可以提供學術與實務對話與交流之參考, 同時也可提供學術社群研究用途與教學過程之參考,據此發展出建構本土知識庫的 依據。Item Homophobia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of lesbians and gay men in Taiwan.(2012-08-31) 潘淑滿; Pan, Shu-Man; Jung-Tsung YangItem 親密暴力:一個性別與非關性別的沈思(2006-06-11) 潘淑滿Item 評估「社區總體營造」在現階段推行社區發展工作之成效(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2000-03-01) 潘淑滿; 蔡青墉; 楊榮宗臺灣都市在短短不到二十年光景,經歷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八十年代的經濟繁榮與政治解嚴、到九十年代的經濟轉型與政治多元的社會變遷,不僅改變了都市生態環境與居民的生活形態,同時也影響人與人的關係。本研究為一探索式的社區研究,研究者運用行動研究法,以高雄市前金區之長城社區與三民區之安發社區為研究主體,以社區發展協會為媒介,實地參與社區改造工作過程。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以J. Rothman的社區發展為架構,運用社會學的社會互動觀點,結合不同研究方法,協助社區居民建構社區自主之理念,並進一步評估可能影響都市社區發展社區自主之主要影響因素與可行途徑。研究結果發現:在都市社區中堆行社區自主的概念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 社區行動策略:由於研究者是以外來身份進入社區,並以現有之社區發展協會為媒介,因此社區自主工作的推展往往受到社區發展協會本身特質之影響;(二) 社區內、外部因素:社區自主的改造工作成效往往也受到社區特質、都市化程度、社區資源、社區組織經營理念、及整個社區所面臨的政治、經濟等生態環境之影響。在都市社區推行社區自主的草根民主理念與實際效果雖不顯著,但研究結果顯並非不可行。本研究僅就實地參與研究過程中之發現提供下列建議,做為未來推展社區改造工作之參考:(一) 揚棄以社區發展協會為媒介的方式,研究者主動出擊;(二) 打破地理區域的侷限,發展以議題為導向的都市社區工作模式;(三) 修訂相關策,結合地方政府配套措施,落實社區營造;(四) 獎勵專家、學者長期投入居民自主的社區改造工作之推展。Item 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2007-01-01) 潘淑滿Item 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調查研究:以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為例(2005/03/01-2005/12/31) 潘淑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