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Item 探究情境沉浸對初級華語聽力理解之影響(2017) 廖佳盈; Liao, Chia-Ying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以虛擬實境創造之情境沉浸對聽力理解之影響,以27名華語初級學習者為對象,採取單組相依樣本設計進行為期六週的實驗,比較以圖片及虛擬實境作為聽力輔助之效果。實驗期間,學生每週輪流接受兩種聽力組合,包括以聲音搭配圖片的傳統組合以及聲音搭配Second Life(3D虛擬實境)的沉浸組合輔助聆聽聽力材料,並進行聽力測驗檢測聽力理解表現。透過比較學生的測驗成績以及實驗中及實驗後問卷填答以及訪談結果,以考察三個研究問題:包括(一)兩種多模態組合是否對華語聽力理解成績有影響?(二)學生對於多模態組合運用於聽力理解之偏好態度是否有差異?以及(三)多模態組合是否影響學習策略的選擇?研究結果發現,在聽力理解方面,沉浸組合的聽力理解成績顯著高於傳統組合,表示沉浸組合對聽力理解的作用較強。在偏好態度方面,學生喜好沉浸組合的比例遠高於傳統組合,並對未來使用更多虛擬實境於華語學習有高度意願。在學習策略方面,雖然未達顯著差異,但是在沉浸組合下,學生採取的策略數量較多,且在不同的組合下,學習者最頻繁以及使用最少的策略有所不同。此研究為3D虛擬實境運用於聽力理解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結果可供未來利用虛擬實境運用於華語教學聽力學習相關研究的參考Item 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性探討─以華裔學習者為例(2015) 丁勤; TING, CHIN本研究目的為針對華裔學生探討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性。欲瞭解文化涵化的程度,是否與華語文閱讀能力具有相關性質。在文化與二語學習研究中,包含不同受試者的背景變項。本研究由於研究對象的限制,僅針對華裔學生的性別、年齡與文化涵化程度等背景變項進行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性探討。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共計七十八位華裔青年,其中多數為澳洲籍華裔青年,其他國籍分別為巴西、紐西蘭、泰國、新加坡、美國...…等。本研究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進行前測,包括文化涵化量表與華語文閱讀能力測驗。經過兩個月華裔青年語文研習班之後,利用相同的文化涵化量表與閱讀能力測驗,針對同一批華裔青年進行後測。收集、整理大量數據之後,本研究藉由SPSS與PLS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探討華裔學生前、後測進步量之描述性統計,進而利用皮爾森相關分析探討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性。本研究結果發現: 1. 華裔學生的文化涵化程度與華語文閱讀能力呈現顯著高度相關。 2. 華裔男學生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之相關係數比華裔女學生的為高,但兩者皆為顯著。 3. 成年華裔學生的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相關係數比未成年華裔學生為高,但兩者皆為顯著。 4. 文化涵化程度低華裔學生之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相關係數比文化涵化程度高的華裔學生高,但兩者皆為顯著。 透過分析文化涵化與華語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性探討,本研究期待研究結果能在華語文領域之文化教學與閱讀教學方面有所貢獻,為日後發展華語文文化涵化研究或其它華語文技能相關分析之研究領域提供參考價值。Item 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死亡」議題為例(2016) 羅翊芳; Luo, Yi-Fang電影於華語文化教學已開始起步,很多大學都開設了華語電影之相關課程,但教師們的課程規劃各有不同,沒有固定的準則,通常只以華語電影單方面被動輸入中國文化而缺少了與學習者母語文化的對比性。本研究採用跨文化理論中的比較分析法,藉由中西兩部相同議題的電影,比較出不同文化對同一議題所呈現出價值觀與文化思維的差異。 研究主題為「死亡」文化,「死亡」與出生、成年、結婚等都是全世界共通的文化,也一直是華人所避諱的議題,鮮少成為文化教學的主題,但這卻是人們必經的歷程。此外與「死亡」的相關儀式亦都展現出許多華人的文化脈絡,是一個豐富的文化議題,但怎麼教才適切?本研究發現電影是很合適的教學媒介,不但能具體呈現「死亡」這個抽象的概念,也能從電影情節與臺詞中反映出不同文化模式。 教學電影則以臺灣的《父後七日》與美國《愛在頭七天》為「死亡」議題的代表文本。《父後七日》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現出臺灣喪葬文化的繁文縟節、為死者死後旅程所舉行的眾多儀式等,這些傳統「規矩」,導致追憶死者、情感表現都受到限制;而《愛在頭七天》則以較輕鬆的美式幽默呈現,影片中以猶太教服喪七日為主軸,記錄著這七天裡家庭不斷發生的衝突與爭吵,而當服喪落幕後,各自找回家的定義與父親的兒時回憶。 本研究審視了運用電影於華語教學的相關文獻與諸位教師的課程安排,並整理規劃出一套華語電影的教學模式。教學主題更突破華人對於「死亡」主題的禁忌與跨越以往文化課程以物質文化為主軸的既定框架,以電影為載體,將華語文化課程提升至深層文化與價值觀等範籌。擬以影視相關理論與跨文化理論分析電影文本,作為教案編寫的依據,對於中西電影中死亡文化的探究頗為深刻,藉由跨文化比較之後,兩者文化差異亦更為鮮明。 最後則將文本分析所得之結論運用於課程規劃之中,針對歐美文化背景之成人學生進行跨文化課程的教案編寫。冀望本研究的分析結果與教案設計能提供華語教師及研究人員作為未來課程安排與學術研究的參考指標。Item 泰國清邁地區雲南華人無國籍現象社會關係之研究(2014) 何庭仙; Dueanphen Saeher本研究以泰國清邁地區的雲南無國籍華人為對象,透過瞭解無國籍人士的生活經驗,討論他們在泰國社會中所遇到的困境,並闡述無國籍人士與泰國的社會關係。無國籍的議題在學術上值得關注,造成無國籍現象的原因,各國不同。定居在泰國清邁的雲南華人,是因國共內戰而輾轉到泰國的國民黨軍隊、眷屬及一般居民,隨著時間推進,他們成了孤軍後裔。他們居住在困苦環境,也缺乏教育資源的山村裡,因為沒有國籍身分,阻礙著學子求學之路,自中學畢業者屈指可數,更遑論謀得一份工作,許多人尚未畢業便外出打工,這都是在難民村中雲南華人因無國籍所造成的處境,他們對人生的未來感到徬徨。 透過筆者的親身經歷,本研究從雲南無國籍華人對國籍的觀點、展望、情緒和感受,探討在清邁難民村雲南華人在無國籍狀態下所造成的社會現象,以及他們與社會關係情況。 本研究發現,按照當前泰國政府的國籍政策,在歷年來的泰國國籍法中,透過屬地主義取得泰籍是基本判定標準,但當移民人口眾多威脅到國家安全情況下,國籍法出現變化,例如為了因應因中南半島戰爭而逃至泰國的移民問題,在1972年臨時頒布革命委員會宣言第337號 (Decla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Council No.337) ,規定父母親原不具泰籍者之子女,即使其子女在泰國出生,其泰籍可能會被剝奪。雖然該政策形式上已被取消,但面對持續入境的移民,政府仍保持過去的心態,造成移民與其在泰國出生的子女無法順利取得國籍,或是國籍政策的反覆,承辦人員的處理效率不彰,均造成無國籍現象持續在泰國社會存在的原因。按照泰國國籍法對國籍取得的限制走向開放的情況下,無國籍問題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到一定的程度,拖延未決的原因,根據筆者的調查結果,原因有四:一是承辦人員不具相關法律知識、忽略與處理效率慢;二是無國籍人士不瞭解申請程序、提供不正確的個人資料、未獲得相關資訊;三是1965年泰國國籍法的問題及改變,並導致無國籍人士在泰國的增加;四因泰國政治不穩定而造成政策更迭。因此,使雲南無國籍華人無論在工作、受教、就醫、人身自由與財產權方面,都受到障礙,這使他們懷疑自己在泰國社會中存在的價值。Item 華泰語言溝通策略分析在商業應用之研究-以曼谷房地產業交易為例(2017) 李昕; Peer Dumrongrat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須透過有效的溝通來了解彼此,因此有效的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溝通過程與方式,是重要的一環。在中華文化的傳統理財觀念中「有土斯有財」,取得土地成為人們投資保值資產的最佳選擇,因此房地產對中華文化國家而言是舉足輕重與不可或缺的產業。近年以來,由於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力提升,東南亞海外不動產投資在台灣成為許多投資者的新寵。本研究目的於使用溝通民族志方法,研究語言與社會生活中的互連,旨在透過言語中實際存在的抽象語言與文化關係,來探討溝通行為、言語之含義與過程,來研究與分析華泰語言溝通曼谷房地產業交易交際情景的構造與用語,以更了解台灣與泰國房地產之雙方文化與語言應用技巧。 本研究以溝通民族志以及參與觀察為研究方法,透過泰國房地產說明會的台灣與泰國人主持人之溝通技巧來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對於華泰語言溝通用語方面,由於台灣人對於泰國曼谷地理位置不熟悉,因此在曼谷房地產服務業溝通交際中需要更多運用曼谷與台灣之特色區域舉例釋義做對照,讓客戶對曼谷該區域更容易理解且可實質想像對照,可以減少溝通曼谷該區域之樣貌,讓溝通更順利更有效。在台泰房地產文化差異方面,由於台灣與泰國對於房地產商業用語及房地產規格設置差異,台泰房地產投資產業方面的講師或等相關工作人員,不僅僅要學會語言,專業用語等,更要了解雙方的文化,因此跨文化溝通能力是海外房地產投資產業之服務人員十分重要的職能。Item 中西神探形象比較―以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為例(2017) 張楚珺; Chang, Chu-Chun文學改編成影視的例子不勝枚舉,但能成功引起廣大的回響與一再續拍,除了本身的文本豐富、具文學價值外,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改編也是極其重要。在西方推理小說中,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為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百多年來影響甚廣。而東方推理小說起步雖晚於西方,但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實為判刑與推理兼具的文學,也相當具有研究價值。在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改編下的唐朝名相狄仁傑,如何從歷史人物演變至「東方福爾摩斯」,以及福爾摩斯如何陳酒新裝,雙雙在影視作品上深獲好評,其人物形象的演變脈絡與文化影響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之一。本文將以《大唐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系列小說文本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四部電影,來分析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神探」形象的外在表徵與內在意涵,並探討異同處,了解人物塑形的核心元素,並透過英雄轉化理論來檢視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準則是否符合當代閱聽者的視野期待。Item 美國華裔第二代青年回流之探討(2016) 林映均; Lin, Yin-Chun美國長久以來為臺灣民眾移民最多的國家,其中又以留學生為移民的主體,從一九六二年政府放寬國外留學規定後,留美學生人數大增。這些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多數留美就業,進而取得綠卡,成為美國公民。臺灣僑民外移時間主要在一九七零年後,特別是一九八○到一九九○這段期間。移民原因除了考慮美國薪資與社會福利結構優於臺灣外,也憂慮臺灣的教育品質,與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這些赴美臺灣移民子女,今日已成長為二十至四十歲的青年。近年來,這些年輕的美國華裔二代,回流臺灣的移民人數有增加的趨勢。為何這些年輕的華裔二代決定回流臺灣?他們認為今日臺灣的教育情況與需面對國際問題已無當年嚴峻,抑或臺灣有更吸引他們之處,使其不在乎臺灣環境的不利因素而願意回臺?本研究企圖深入剖析臺灣對年輕美國華裔二代的誘因,並探討他們回流的動向,對未來的計畫,以及在臺灣生活適應的困難,需要哪些協助……等因素。希望從中發現臺灣在國際人力市場中的優勢競爭力,同時也提供未來僑務參考。 由於回流人數缺乏完整的官方統計資料,本研究將參酌相關文獻資料與深度訪談結果做為撰寫參考。本研究採多元研究法,將文獻資料整理設計成半結構式問卷進行深度訪談。研究對象為二十二至三十八歲,回流臺灣的美國華裔二代,訪談人數共十四位。 根據研究結果,年輕華裔二代的回流大多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外在環境誘因與內在因素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決策。外在因素包括:臺灣便利的生活環境、友善的人文特質、就業考慮優勢。內在因素包括:文化追尋或族裔認同、人際紐帶與家庭因素……等。部分回流者的單一原因,是為了照顧回臺定居的父母,或返臺為接班家族事業而預做準備。 由於年輕華裔二代皆有臺灣生活經驗,因此在生活適應上難度較低,大多可以在三個月內完全適應,但是在職場文化方面的衝擊相對大了許多,包括公司倫理與溝通文化,皆是年輕華裔回流就業後需要面對的課題。此外,臺灣的低薪與超長工時,也會成為華裔回流後再度外移的主因。 從訪談中發現,若年輕華裔二代在童年時曾具備跟隨父母回臺居留的經驗,對臺灣的認同感較只回臺懇親者更強,他們大多希望未來能定居臺灣。對這些回流者而言,臺灣比出生地美國更像自己的故鄉。而對於只有返臺探親的年輕華裔子弟來說,臺灣是親切的地方,因此,他們很樂意在大學畢業後來臺尋求其他的生活體驗,可以是定居,也可以是生涯規劃的中繼站,甚或是前進中國的跳板。就整體而言,年輕華裔二代對未來發展的態度是開放的,充滿流動的可能,也充分展現了跨國主義的特色。Item 越南華人的勞動與經濟:以越南共和國西堤為中心 (1955~1975)(2017) 羅允澤; Lo, Yun-Ze摘要 隨著越南共和國西貢市被越南民主共和國攻陷後統一已逾42年。經歷了1975年至1990年的中南半島難民潮,越南西貢華人的社會階級與所在職業都出現一定程度的變遷。 然而,自越南共和國肇建後,因各方研究都對越南共和國看法都有所偏頗。因此針對當時西貢華人的情況,進行剖析。以利後世了解當時的華人勞動與經濟情勢。 本研究透過探討越南古代華人史、交通史,以探討華人與越南之淵源;並以相關書籍、政府檔案資料,比較分析中華民國文獻記載越南共和國時華人實際情勢之異同;同時透過外文檔案分析研究,歸納整理越南共和國西貢華人之職業態樣與類型,發現實際上越南共和國西貢華人對越南這片土地貢獻甚多,而實際上,富裕與社會地位也並非如同某些看法是處於低階層的。為此,本研究進而提出具體分析,讓後世以古喻今得到一些啟發與看法。Item 族與國、國與國之間—大馬華族人才外流至新加坡之國家認同(2013) 尤思怡; Yu See Yee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在過去50年來面臨人才外流問題。自優惠土著的新經濟政策於1970年代被制度化後,大馬的人才外流問題即呈現種族化(華、印族)傾向,且以地理上鄰近、具相同歷史文化淵源、經濟高速發展、積極吸納大馬人才的新加坡為最大移居國。本研究藉由訪談34位於1990年代後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南洋理工大學錄取,並從教育移民轉化為技術移民的大馬(或原籍大馬)華族青年,探討這群外流人才的國家認同內涵及國籍選擇趨向。由於“認同”是與所處社會互動的結果,筆者亦依循他們在兩國的生活經歷,探討其現階段國家認同的形成軌跡。訪談於2011年9月至12月進行,正值大馬國內在野黨及民間反政府聲浪高漲、新加坡移民政策收緊之際,國籍選擇問題在此一特定時期更具張力。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國家”所賦予的主觀定義決定他們的國家認同及國籍選擇傾向。重視制度層面國家認同勝於文化層面國家認同者,往往無法在主觀意識上認同於馬來西亞。能成功調適政治化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兩者的衝突者,傾向以家庭、鄉土、族群文化等文化層面的認同做為對馬來西亞的國家認同基礎。新加坡的生活經歷讓這群大馬華族青年對新馬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差異有深刻體會,促使他們反思身為“馬來西亞人”的政治及文化意義。全球化的衝擊亦削弱了部分受訪者對於國家的忠誠感。這類受訪者傾向於以公民權利及義務關係決定其國籍。 2008年起新加坡政府明確區別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所能享有的社會福利,部分永久居民的居留權亦不獲更新,以吸引永久居民歸化為公民。基於政治制度因素無法認同於馬來西亞者,傾向於歸化為新加坡籍。對馬來西亞具文化認同的受訪者,出於現實生活中的就業、家庭及經濟考量,不少亦表示會在必要時更換國籍,但情感上仍歸屬於馬來西亞。有家庭的馬來西亞移民多採取配偶中一方歸化為新加坡籍的身份策略,以享有兩國公民權利。另有一類受訪者表示不會更換國籍,他們大部分將身為“馬來西亞人”視為自我認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加坡社會對於馬來西亞移民的接受程度因其他新移民的湧入而提高。筆者認為針對這群馬來西亞移民之國家認同研究,仍要回到新馬關係的歷史背景中探討。Item 馬來西亞獨中華文課本中本土素材編選的演變(2017) 劉敏玲; Low, Man Ling馬來西亞教育政策以單元化教育為最終目標,華教發展遭到各種教育法令的限制。自《1961年教育法令》的頒布,華文中學在威迫利誘下改制成國民型中學。全國僅剩60所堅持不改制的華文中學,統稱獨中。由於政府已停止對學校的津貼,獨中發展之路坎坷不順。終於在1973年,華教人士發動獨中復興運動以籌募發展基金,隨後更提出《獨中建議書》並成立獨中工委會,為全國獨中的發展劃一方向。工委會展開了統一課本的編纂工作及統一考試的籌備工作,獨中之教育系統更趨完善。本研究將針對第一至第三版本的三套《華文》課本進行分析,探究華文課程及課文如何實踐屬於馬來西亞本土的華文教育。量化結果顯示第一套華文課本有較多反映本土意識的的課文;第二套課本收錄了更多介紹地方色彩和馬華文學的作品;而第三套課本中與本土有關的選文相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