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36
  • Item
    K頻帶互補式金氧半功率放大器設計
    (2015) 劉家凱; Liu, Chia-Kai
    第一個電路為變壓器功率結合技術之K頻帶功率放大器,採用半圈變壓器 (Half-turn Transformer)實現功率結合與阻抗轉換以達到節省面積,量測結果在23.5 GHz時,增益為12 dB,飽和輸出功率(P_sat)為22.5 dBm,1dB增益壓縮輸出功率(OP_1dB)為18.1 dBm,最高功率輔助效率(PAE)為21.8%,晶片佈局面積為0.29 mm^2。 第二個電路為變壓器電流結合技術之K頻帶功率放大器,延續第一個設計之功率放大器,運用變壓器電流結合技術(Current Combining Transformer)來提升輸出功率,將功率放大單元直接並聯在進行匹配,而為了要提高增益,採用兩級功率放大器進行設計,量測結果在23 GHz時,增益為19.5 dB,飽和輸出功率(P_sat)為24.9 dBm,1 dB增益壓縮輸出功率(OP_1dB)為20.6 dBm,最高功率輔助效率(PAE)為17.0%,晶片佈局面積為0.97 mm^2。
  • Item
    於LTE網路使用QoS感知方式來改進後端網路效能
    (2012) 沈書樺; Shu-Hua Shen
    這篇研究在4G行動系統裡不同速度方案中提議了一個基於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雙播傳輸換手機制來有效地改善後端網路資源的利用度。傳統的雙播傳輸機制可以讓所有潛在的目標基地台(Base Station)掌握住用戶資料,因此可以藉由換手時降低封包波動延遲來達到無縫式的連線。然而這個機制在後端網路中導致資源的耗損。當這個機制廣泛地被運用在即時服務時,這些服務的需求增加,由於雙播傳輸的關係,將會導致後端資源極端地耗損。因此,我們提出一個基於QoS的雙播傳輸換手機制來降低雙播傳輸時間來改善後端網路資源的利用度。模擬結果顯示可以改善後端網路資源的耗損。
  • Item
    應用於X頻帶9.75/10.6 GHz頻率合成器之設計與實現
    (2014) 趙家祥; Chia-Hsiang Chao
    在數位傳播衛星(DBS)的規範下,操作在Ku頻帶10.7~12.75GHz的低雜訊模塊降頻器是衛星電視訊號接收鏈中一個重要的部份。因為低雜訊模塊降頻器必需將Ku-Band的RF訊號降頻至L-Band的IF訊號(0.95~2.15GHz)。因此在低雜訊模塊降頻器的設計上,需要一個X頻帶頻率合成器來提供9.75GHz及10.6GHz的振盪源訊號。本論文使用了TSMC CMOS 0.18-µm製程實現了X頻段9.75/10.6GHz頻率合成器。 本論文依序實現了多模除頻器、X頻帶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以及X頻帶9.75/10.6GHz頻率合成器,分別在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呈現。在第三章實現出了一個七位元多模除頻器,其除數從128~255,在直流偏壓1.5V下最高可操作在3.3GHz,功率消耗為5.85mW。在第四章實現了X頻帶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包含電壓控制振盪器及除四預除頻器電路兩個部份。電壓控制振盪器部份採用交叉耦合對的方式,同時利用一個開關電路來實現9.75/10.6 GHz頻段切換的功能。其功率消耗為10.5mW。高頻頻段相位雜訊在載波偏移1MHz處-102.95dBc/Hz;低頻頻段相位雜訊在載波偏移1MHz處為-92.199dBc/Hz。預除頻電路部分採用電流模式邏輯式的除頻器架構。同時,刪除了CML的尾電流部分來增加速度。其功率消耗為14.5mW。在第五章實現了X頻帶9.75/10.6GHz頻率合成器。輸出頻率為9.75GHz時,相位雜訊在載波偏移100KHz處為-66.11 dBc/Hz;在載波偏移1MHz處為-89.85 dBc/Hz。輸出頻率為10.6GHz時,相位雜訊在載波偏移100KHz處為-66.77 dBC/Hz;在載波偏移1MHz處為-90.55 dBC/Hz。其功率消耗為34.5mW。
  • Item
    載波聚合於LTE-A系統之室內位置推薦演算法
    (2014) 程鈺錞; Yu-Chun Cheng
    本論文中,我們解決了一個在長期演進無線網路系統(Long-Term Evolution, LTE-A)毫微微基地台網路(Femtocell network)的下行鏈路(Downlink)中所遭遇的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問題。我們提出了一個從不同角度切入的新概念─位置推薦(Location Recommendation, LR),藉此改善在室內LTE-A系統的載波聚合表現。室內位置推薦(Indoor Location Recommendation, ILR)演算法會建構一個介於微型基地台間無線干擾的先備知識並由此建立一個相對應的服務品質(Quality-of-Service, QoS)地圖,使得用戶能顯而易見地預測在室內中各處所獲取的QoS情形以及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 CC)的選擇。藉由利用室內定位及QoS地圖,我們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建議用戶到室內特定的位置以獲取滿足使用額外分量載波的能力和各種服務需求。透過模擬,驗證了所提出的演算法能夠藉由位置的推薦改善在LTE-A系統的載波聚合表現。
  • Item
    遠端操控自動駕駛車輛系統中支援向量機之研究
    (2023) 高御圻; Kao, Yu-Chi
    遠端駕駛是一種嚴重依賴遠程操作員與車輛自動駕駛系統 之間可靠通信鏈來運作的系統。雖然變道和加速/減速等細節的操作(低級動作)由 ADS 執行,但路線規劃(高級指令)是通過使用從沿路的攝像頭或傳感器收集的信息來遠程完成的。在論文中,討論了支持向量機的理論,它在中有著核心的作用。作為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技術, 必須經過訓練才能用於執行分類任務。因此,我們將說明如何在中找到優化的支持超平面的推導,包括如何使用序列最小優化。
  • Item
    基於多尺度方均根、多尺度熵、費雪法與倒傳遞網路之軸承錯誤診斷系統
    (2012) 林庭毅
    機械的狀態監控對於產業日漸重要,因為產業需要提高機械的可靠性,並且減少機械故障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在監測旋轉機械狀態的領域中,使用振動訊號進行分析是相當普遍的。透過比較機械運行時,正常與故障情況下產生的訊號,將可能檢測出軸承缺陷錯誤的類型。一般情況下,軸承錯誤診斷流程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特徵擷取、特徵選取與錯誤情況的分類。在本論文中,我們提出了一個錯誤檢測的演算法,以區分不同種類的軸承故障。首先,收集振動訊號,並使用不同方法擷取其特徵,如多尺度熵(Multiscale Entropy, MSE)和多尺度方均根(Multiscale Root Mean Square, MSRMS)演算法。其次,使用費雪法(Fisher Score, FS)選取最佳的特徵。最後,使用最佳的特徵與倒傳遞網路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來建立錯誤狀態分類的模型。在我們的模擬中,使用了凱斯西儲大學(CWRU)的軸承振動訊號資料。實驗結果表明,此錯誤診斷的流程應用於軸承訊號具有相當高的辨識率。
  • Item
    影像式單攝影機之機器人動態避障路徑系統
    (2013) 陳奕涵; I-Han Chen
    本論文提出一種影像辨識的方式,應用於自走車的障礙物偵測與其路徑規劃。首先透過二值化、中值濾波、形態學處理、canny運算、連通元件等影像處理方法,找出障礙物的位置,再利用所提出的平行線距離量測法,偵測影像中障礙物的實際座標。於實驗環境中平行線距離量測系統的架設,只需使用單一網路攝影機及四個參考目標點。因此實驗環境的架設建構相對的較簡單,而且架設成本相對的便宜。最後,將影像辨識方法與平行線距離量測結合,完成自走車的避障路徑規劃系統。在路徑規劃的方面,分為靜態的路徑規劃以及動態的路徑規劃,靜態的路徑規劃是將網路攝影機架設在天花板上,並將規劃的路徑即時的回傳於二維地圖上,做為自走車移動的依據;而動態的路徑規劃則是將網路攝影機架設在機器人上,使機器人在遇到障礙物時,能夠即時的進行避障路徑的規劃,以利於機器人的行走,最後以實驗驗證此方法的可行性。
  • Item
    以霍夫轉換為基礎之智慧型快速車道線偵測
    (2009) 范耿豪
    車道線偵測在自動化駕駛佔有關鍵性的角色。在車道線偵測系統中, 為了減少非車道線物件的干擾,通常需要耗費非常大的計算量。此外,傳 統上利用霍夫轉換來偵測車道線,亦因繁重的計算量而降低其實用性。 本論文針對上述的問題提出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首先,將偵測範圍縮 小在靠近車輛的區域,以減少非車道線的物件干擾;再者,將車道線以直 線近似;接著透過訂定適當初始條件,以及利用最小平方誤差法,來得到 道路線的斜率;最後,利用霍夫轉換搭配直線方程式,來獲得車道線的位 置。 經由真實道路行駛所錄製的影片驗證,在特定條件如不同天候及震動 幅度較大的狀況下,可穩定且正確的偵測出主車道線的位置。此外在執行 速度方面,每張 640 × 480 的畫面平均只需 17 ms 即可算出車道線位置。
  • Item
    兩輪式自我平衡車之控制器設計與實現
    (2013) 溫彥侯; Yan-Hou Wen
    本論文主要是研究PID控制器、LQR控制器與滑動控制器應用於兩輪移動車之平衡上。由於兩輪移動車本身為不穩定系統,需要外加控制機制才能使其平衡。本論文針對一實體兩輪移動車,規劃與實現相關控制電路,並將PID控制器、LQR控制器與滑動控制器實現於微控制器,使兩輪移動車即使有外界干擾產生,亦可有效達成平衡。首先使用三軸加速度計與陀螺儀感測車身目前所處的角度與角速度,使用其角度誤差值與角速度誤差,透過PID控制器、LQR控制器與滑動控制器輸出適當的PWM Duty,並驅動馬達轉動使得車身平衡。最後比較其LQR控制器、PID控制器與滑動控制器的平衡效率與抗外部干擾之效能。並使用自行創意設計的手部感測方法,使得兩輪移動車的行駛效能更加全面,而兩輪移動車的實驗證明了我們所提出的方法的是可行的。
  • Item
    Petri-net建構網路使用者行為預測模型之研究
    (2007) 葉辰杰; Chen-Chieh,Yeh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迅速的發展造成網路使用率的普及日益上升,對於網站是否能針對使用者提供適合的資訊以及縮短回應時間的技術越來越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追蹤並且分析使用者使用網路的行為模式,藉此改善網頁架構,提供更好的客制化服務。本研究應用Petri-net技術來預測使用者的瀏覽路徑行為,了解網頁的結構與內容是否真正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改善網頁結構的設計或內容。本研究中,以教育部大學課程網網站為例,使用Petri-net掌握網路使用者的動作,藉此提供使用者的路徑資料庫,使系統能正確的判斷使用者瀏覽路徑,並且應用此技術建立的預測模組改善網頁位置,使系統能預先做處理,縮短回應時間。我們希望藉由分析網路使用者歷史的瀏覽行為紀錄,建立預測模型來預測其他使用者未來可能瀏覽的網頁,並預先存取準備提供給使用者。研究中發現以下結果: 1. 使用Petri-net技術真實掌握網路使用者的動態行為,藉此提供使用者的路徑資料庫。 2. 使用轉換控制矩陣方法來建構規則表和預測模型,藉此改善網頁的架構。 研究發現使用此技術建立的預測模組,能更準確的預測使用者未來的瀏覽路 徑,並且改善網頁位置架構,增進使用者瀏覽網頁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