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936
Item 柯氏性格量表效度概化之統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8-10-??) 林世華; 黃寶園本研究之目的乃在透過統合分析法(meta-analysis),對「柯氏性格量表」過去 34 年來所累積的研究資料,做客觀、計量性的分忻,以瞭解其效度概化的程度。 經電腦程式 Meta-HC 分析後顯示:當以「柯氏性格量表」作為人格上的區辨工具時, 以在心埋症病人的效度最高,其次依序為特殊組群、不同心理症病人、犯人:而當施測於生理症病人與男女之間時,其區辨力稍嫌不足。綜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 「柯氏性格量表」的效度概化程度頗高, 區辨力頗為理想, 因此是一個值得進一步開發、研究以及推廣使用的人格測驗。Item 運用網際網路於青少年戒菸行為之介入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06-??) 廖梨伶; 劉潔心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發展一套有效的網路戒菸課程,並進一步探討介入效果。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後測設計』,以北市永吉國中與興雅國中二年級各八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四週的『網際網路戒菸教育介入計 畫』,而對照組則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研究工具為自填式結構問卷,經前後測資料比對後,扣除未看過網頁者及無效問卷,最後有效人數416人(實驗組196 人,對照組220人)。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戒菸教育網頁介入後,實驗組學生「菸害認知」、「戒菸態度」、「自我效能」、「戒菸行為」後測得分高於前測且達顯著差異。 二、戒菸教育網頁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且學生「菸害認知」、「戒菸態度」「自我效能」的後測得分高於對照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 三、戒菸教育網頁介入後,實驗組學生「戒菸行為」的後測得分高於對照組,但未達統計顯著差異。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發展網路戒菸課程時,應結合衛生教育、電腦工程及美術設計等專業,並根據行為改變階段理論、溝通說服模式及社會認知理論來進行 訊息轉換及發展,透過此互動式的教育方式,將可引發學生之學習動機,對學生戒菸行為必有果效。Item 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林素卿; Su-Ching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公辦民營學校之潛在課程。採用非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法。研究結果如下:一、學習經驗之潛在課程:生活化教材可提升學習動機與興趣,養成學生自主負責的學習態度,並與同儕間培養出學習默契;多元質性評量能讓學生展現其優勢智能;二、師生互動關係之潛在課程:強調尊重、溝通、信任、關懷的師生互動模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被重視,並學會以同樣模式與老師互動;三、同儕互動關係之潛在課程:在家族同儕間,能彼此關懷與養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四、學生對學校之認同:包括較多的生活化教材、戶外教學經驗、多元的質性評量。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育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高中生對無菸校園之意見與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7-06-??) 洪女玉; 胡益進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學生對無菸校園意見及其相關因素。以台中縣某高中全體學生為母全體。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502份有效問卷, 收集的資料經處理與統計分析後,得到以下重要發現:一、研究對象的菸害知識屬中上程度;反菸態度偏向正向,拒菸自我效能佳;對無菸校園的意見偏向正向。 二、研究對象對無菸校園的意見偏向正向,但其中以「無菸校園推動困難度」分量表得分最低,傾向認為無菸校園規定繁瑣,會增加我的麻煩。有六成以上學生認為 有關吸菸危害警告標語的勸阻效果及反菸活動是有效的。三、研究對象獲得無菸校園及菸害防制法相關資訊,獲得情形屬中等。未來希望獲得資訊的管道為雜誌相關 文宣資料、融入正式課程、演講及網路。四、學生性別、成績排行、吸菸行為、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支持性環境、相關資訊的獲得及學校預防吸菸 利用情形都與無菸校園意見有顯著正相關。重要他人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呈現負相關。五、預測無菸校園意見之重要變項有: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 能、相關訊息、支持性環境。這些主要的預測因素又以反菸態度影響最大。Item 兒童如何在重複中找到規律?(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0-03-??) 吳昭容; 徐千惠重複樣式的經驗對於掌握事物的規律性與發展代數思維甚為重要。本文以5歲和6歲各30多名及8歲兒童40名進行找單位作業和下一色作業,指出偵測重複樣式的程序性知識包括:設定切割點、編碼、比對、複製或修正的迴路等四個步驟,也討論了限定原則與等長原則等概念性知識。5、6歲兒童雖有近95%具備兩種概念性知識,卻有25%無法與程序性知識恰當地統整以找到單位。8歲兒童在實驗所用的樣式結構下,幾乎可完全正確地找到單位,但在預測下一色的作業中卻有生產性的缺陷,會因未採用找單位的方式解題,僅比對序列最前端與最末端群組而犯錯。本文將結果統整在Baddeley(2001)的工作記憶模式與Anderson(1983)的ACT*模式下,指出工作記憶、程序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在重複樣式偵測歷程的角色。Item 《說文》「假借」段注新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7-10-??) 邱德修; Teh-Shiou Chiu乾嘉大儒段氏玉裁著《說文解字注》,其於六書「假借」多所發明,筆者教授文字學垂四十年,積此經驗,以為學者必須了解段說始掌握六書「假借」的菁。全文綱要如下,俾供參考:一、前言;二、段氏注「假借」之說解;三、段氏注「假借」之發明;四、段氏注「假借」之評議;五、「假借」之背景──本「無」其「字」;六、「假借」之門檻──依聲;七、「假借」之標的──託事;八、「假借字」奇遇記;九、結論。Item 技術型高中學生的媽寶行為覺知、學業成就動機與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12-??) 洪榮昭; 葉貞妮; 葉建宏; 王志美; 崔鈺婷; Jon-Chao Hong, Jhen-Ni Ye, Jian-Hong Ye, Chih-Mei Wang, Yu-Ting Cui隨著行動網路普及,人與人之間的通訊變得更加便利,也造成人們高度依賴手機。然而,手機使用失去控制已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如成癮等。孩子的行為控制經常依賴於父母教養方式,尤其是華人父母在教養孩子方面與歐美國家的父母相比,會更加關注地自己的子女。這代表華人父母更關注於孩子的學業和生活,並形成更多按照父母親意志且欠缺獨立思考的媽寶,這將可能激起或停止孩子的手機成癮問題。本研究針對技術型高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共290份,並對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式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本研究採用生態系統理論,由AMOS 20建模,並從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一、生活媽寶行為覺知與課業媽寶行為覺知對學業成就動機呈現負向影響;二、學業成就動機對手機成癮呈現負向影響;三、生活媽寶行為覺知與課業媽寶行為覺知對手機成癮呈現正向影響;四、生活媽寶行為覺知與課業媽寶行為覺知經由學業成就動機對手機成癮有正向的間接影響。研究結果證明,過分依賴父母的技術型高中學生有較低的學業成就動機,並無法控制手機的使用,因此造成手機成癮。換言之,父母應避免過多的日常生活與學業控制,以減少孩子手機使用的需求性。Item Fairness analysis of throughput and delay in WLAN environments with channel diversities(2011) Wang, Chiapin; Lo, Hao-Kai; Fang, Shih-HauItem 以網路為研究媒介之研究倫理問題新挑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1-06-??) 陳碧祥網際網路為當前世界帶來溝通對話新途徑,也為學術研究帶來新工具。本文藉理論與實徵性資料的85-97 學年度教育類碩、博士論文進行論述與分析,發現研究倫理問題有資料來源可靠性、研究參與者同意、訊息告知、當事者權利、保密和隱私、著作權。較為特殊違反研究倫理問題有回收率及回應率過低、重複填答問卷、自願性樣本等。是故,宜提供網路技術及軟體專區或透過相關教育提升研究者網路技術解決前述影響資料可靠性問題。其次,應重視網路為研究媒介之研究方法及方法論之探究,建立線上研究之倫理規範。再者,希冀透過倫理學、網路倫理學、方法論及研究方法,以建構研究倫理素養及培養研究倫理意識,並降低違反研究倫理之可能。Item 女性圖像與廣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8-07-??) 林筱玲; 葉金燦; Hsiao-Ling Lin and Jin-Tsann Yeh台灣人是非常喜歡吃藥的民族,大多人認為吃藥能保健強身,早期報紙充斥以女性圖像表現的醫藥廣告,這些女性為主的醫藥廣告訴求類型為何,是否與台灣早期生活型態有密切關係;本研究將範圍鎖定 1956年至 1970年間,女性圖像醫藥廣告最蓬勃發展的年代,並蒐集台灣用藥文化、女性角色廣告表現等相關文獻,結合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分析醫藥廣告中女性圖像所傳遞的視覺象徵意義,進一步歸納並從中探索醫藥廣告中女性圖像表現之視覺性,研究發現醫藥廣告中女性圖像代表的民眾崇拜心理與自我提升,圖像並具有傳統東方面孔與西方裝扮的造型,這些早期醫藥廣告彷彿一部歷史紀錄片,女性圖像代表一種美的指標,一段歷史的紀錄,更是一個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