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76
Item 1970-1990年代美濃客家人移民南美洲動機與跨國認同 ──以巴西、阿根廷為例(2014) 林彥瑜; LIN YEN YU「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華人移民史上無論是下南洋,還是前往美洲大陸,總是有客家人的身影。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為臺灣地區帶來大量人口,造成1950年後,臺灣地區除了人口急速增長問題外,尚存在著高失業率、食糧不足問題,促使當時臺灣地區官方與民間皆發出移民他國的聲浪。當時中南美洲國家因需農工專業人士開發當地,故向中華民國發出歡迎移民訊息,使得當時臺灣地區有不少人民移往中南美洲,尤其以移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人數最多。 本論文以高雄市美濃區客家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當時美濃地區客家人移民巴西、阿根廷之動機為何?並探討是否因相同動機影響他們回流臺灣,亦或再度移民第三國家?並以他們移民歷程與當地各族裔相處之情況,探討其對於自身跨國認同看法。 本研究以實証研究為主要研究取向,以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訪問了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美濃移民者,以其移民歷程為主要研究材料,研究影響移民之動機,以及受訪者對族裔及國家之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美濃地區客家人選擇移民南美洲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原居住國家的社會安全度;此外,已有親人移居巴西、阿根廷也是影響移民動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再移民及回流動機則會受到南美洲國家經濟不穩定因素及社會安全度影響。在跨國認同方面,美濃人最認同「客家」身份,並因此項認同而影響其跨國認同態度。Item 虛擬實境中的真實體驗對華語寫作之影響研究(2016) 呂伯寧; Lyu, Bo-Ning近年來,利用3D虛擬實境,如「第二人生」(Second Life)輔助語言教學的研究日益興起。在虛擬實境裡基於網絡的文本和語音即時通訊增強了師生間、同儕間、學習者與虛擬物體間的互動,并在其中構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真實情境,為學習者提供大量有意義的互動的機會。在其中,學習者充分調動視覺、聽覺等多感官,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語言習得。此外,由於在「第二人生」可創造完全沉浸式的語言環境,對於促進海外華語教學意義重大。 本研究以虛擬實境中的真實體驗對華語寫作之影響研究為主題,以新加坡華語學習者為對象,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設立對照組與實驗組,進行為期五週的實驗。在實驗期間,對照組學生接受傳統的寫作教學,而實驗組在進行寫作前可利用虛擬實境中搭建的場景在其中進行真實體驗,隨後進行寫作。通過比較兩組寫作成績及實驗前、後的問卷結果,考察「第二人生」對華語寫作成績、華語寫作態度和華語學習態度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學生的作文成績顯著高於對照組,並在作文的內容、組織、文法、詞彙和文字上的表現均優於對照組,其中兩組在內容、組織、文法和詞彙上的得分達到顯著。此外,進行了寫作前構思記錄的實驗組學生遠高於對照組,並且在形式、內容和語言上表現出更強的多樣化特征。然而,在本研究中,實驗組學生和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前後的華語寫作和學習態度沒有明顯差異,有可能是由於課程設計缺乏任務導向及獎勵機制而造成。 此研究作為運用「第二人生」進行華語教學成效性檢驗研究,以期發揮虛擬實境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的優勢,促進海外華語教學的發展。Item 資訊科技輔助台灣新住民華語文學習初探(2012-06-01) 籃玉君; 籃玉如Item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online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2011-08-14) Lan, Y. J.; Chen, N. S.Item 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研究:以范歲久、李景均與林同棪為例(2015) 曾家安; Chia-An Tseng本研究旨在探討於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在華出生、成長,且日後專業選擇和發展,乃與當時建國背景有密切相關的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范歲久(1912-2003)、李景均(1912-2003)與林同棪(1912-2003)等三人,他們的生平歷程、專業理念及精神展現,尤其關切他們如何利用己身所擁有的中西雙方知識經驗來回應時代變局。 本研究對於前述三位人物的分析結果如下: 一、成為知識分子的背景:在生長地區方面,他們皆是生長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大城市裡,因此較西部內陸地區的人士易於接觸到外來文明;在家長學歷方面,相較於當時中國仍有大量文盲的情況下,他們的父親都是擁有中學以上學歷的知識精英;在家長職業和經濟收入方面,他們的父親皆是屬於社會裡的中上階層;在自身學歷方面,他們的最高學歷都優於自己的父親,此與他們父親的學識程度、職業收入和對孩子的期待應不無關係;在專業選擇之理由方面,他們是在當時社會氛圍的需求和機會、父親的期望和勸說,以及個人能力和興趣之間相互權衡下的結果。 二、於歐美長期發展的因素:在動盪不安的時局裡,他們渴望能夠求取一處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於歐美長期發展的優點是他們的人身安全、言論及學術自由等可以受到基本保障,也因此能夠掌握到最新的科技研究趨勢;而缺點則是會付出可能與父母雙親天人永隔、與家鄉親友慢慢疏離的代價,以及要面對不同語言和文化的挑戰。 三、在專業領域裡的思維言行特色:在運用中西知識經驗方面,他們都沒有採取遺忘或丟失華人民族文化的心態,反倒是大方地向西方人士表明自己的華人生長背景,並致力於介紹中西異同之處,更有甚者是運用兩者達至互補或加乘的效果。 總括而言,范歲久、李景均與林同棪等三位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他們在歷史轉折的場景和生命變遷的際遇中,就像是居處在時空位置的高點,運用本身文化視野的廣度和專業知識的深度來貫通古今為民族文化繼往開來,尚且還跨越時空融通中西文化來講解異同以促進交流和降低誤解,甚至不再將自己侷限於自清末延續至民初時期學者們所談論孰體孰用的模式,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和想法來擇取雙方之特長加以媒合,並進一步再創人文的新意與價值。Item 當代上海地區海歸基督徒的身分認同探討(2013) 王琳; Wang, Lin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統計,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至2012年止,中國各類留學人員總數達264.47萬人,其中109.12萬人選擇歸國 。中國留學人員大多集中在基督教國家,因而創造了許多接觸基督信仰的機會,進而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並且帶著全新的身分認同回到中國,成為「海歸基督徒」。海歸基督徒不僅得面對重新適應中國環境的挑戰,也遭遇到中西教會文化差異的衝擊,在受限的中國宗教環境下,海歸基督徒必須學習中國基督教會的聚會文化,甚至其基督徒身分認同在中國的環境下,竟某種程度成為就業、職業發展,甚至婚姻對象選擇上的阻礙,因此,對於海歸基督徒來說,基督徒身分認同的維持也成為一大挑戰,於是部分海歸選擇了放棄,部分卻為了信仰堅持到底。對於海外信主的海歸基督徒而言,中國的宗教環境相對陌生,因而產生了許多不適應的情況,但該群體也因此為中國家庭教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挑戰。儘管如此,相對適應中國宗教環境的海歸基督徒群體在中國基督教發展中,逐漸展露頭角,以其多重認同展現了中外資源連結的跨界整合潛力,部分海歸個體甚至以其跨國人脈與資源,創造了許多嶄新的宗教事業表現形式,如:慈善福音事業、海歸事工、教會聯盟等,為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注入新血。Item 唐代字樣書文字屬性歸類初探(2008-12-01) 蔡忠霖Item 提升CSL中學生跨文化認知之主題課程設計研究─以英國中學生短期語文課程為例(2014) 蘇純慧; Su, Chun-Hui在全球多元文化發展下,外語學習不僅需要語言的掌握,同時也要了解文化的異同。隨著華語課程的增加與學習者的需求,短期課程成為現代青少年與兒童學習華語的重要管道,可在短時間內同時學習華語並體驗文化。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身處於母語文化與華語文化的交集,常因缺乏對文化的了解而產生交流上的誤解,尤其短期課程的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容易產生文化衝擊。因此,本研究以跨文化的觀念為主軸,透過比較臺灣文化與英國文化之間的異同,設計發展適用於英國CSL中學生的短期跨文化課程,並探討本課程對提升學習者跨文化認知的成效。 本研究以英國Canterbury地區中學生為教學對象,先進行相關文獻探討與回顧,並調查目前國內外重要的華語短期語文課程內容,作為本課程發展基礎。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及行動研究法蒐集資料,探究本課程實施對提升英國中學生跨文化認知的成效。在課程設計方面,主要結合逆向課程設計與主題課程設計,以臺灣文化為主題中心,開展臺灣生活文化、臺灣民俗文化、臺灣飲食文化、臺灣藝術文化及臺灣休閒文化五大主題單元,並延伸為十個單元課程。 經由研究結果分析,顯示本課程確實在五個單元主題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認知。教學實施後,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 以「課室學習─文化體驗─參訪活動」教學,讓學生先有跨文化認知再進行活動;2. 主題單元安排以多元智能考量不同學習風格,能滿足學生需求;3. 教學活動以競賽式合作學習搭配實作任務,可讓中學生融入課程,提升學習成效。最後歸納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以供國內外短期文化課程參考。Item 以CEFR為基礎之數位華語教材、評量系統建置及學習載具之研發---數位華語文題庫(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之數位學習研究徵求書之第2項重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0-07-31) 林振興; 施慶麟在全球化時代的潮流下,多元語言能力日益重要,全球也興起一股華語文學習熱潮。近幾年隨著各國對華語文學習需求的日益升高,華語文能力測驗(CPT)也漸漸的受到更多人重視。CPT主要針對「母語非華語者」研發而成,至今應試者已達千餘人,國籍遍布世界二十多國家,確由於沒有建立一個共同分級架構,使得CPT不具流通性。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EFR)為語文教學與評量的指導方針及行動綱領,且是第一個跨語言的評量工具,提供能互相認可對方語文能力的基礎。因此,本研究計畫欲以CEFR為基礎,導入現代測驗理論之概念,透過適合之測量模式、等化設計、以及標準設定之技術,建立華語文能力分級測驗之題庫。 本計劃為三年期之計畫,第一年目的是藉由文獻探討以建立華語文測驗編製流程,並進行A1與A2級之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包含聽力、口說、閱讀、寫作四種能力評量),第二年目的是進行B1與B2級之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並藉由測驗等化之技術,建置華語文能力分級測驗題庫;第三年目的是建立專業領域(商業或旅遊)四種能力評量之測驗題庫。此外,本研究配合子計畫三之數位華語評量系統,所研發之測驗為電腦化測驗。Item 微電影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以《Taipei,我的微旅行》為例(2016) 王馨怡; Wang, Sin-Yi視聽媒體運用在華語教學上不是新議題。而微電影是一個近期新興的媒體形態,它擁有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暫休閒時間就可觀看的傳播特質,再加上劇情緊湊易懂和內容新穎的故事行銷手段,據上述的相關媒體特質,使得研究者想更進一步探究微電影為合適的華語教學媒體。 本研究整合目前學者對於影視教學、微電影的相關研究成果,並結合觀光華語內容的相關領域,討論運用微電影進行語文教學的可行性。最後以《Taipei,我的微旅行》這部微電影為研究的文本,採用學者Keller(1983)所發展的ARCS動機模式理論來設計六個華語教學主題之課堂活動教案,藉此認識臺北旅遊和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觀光華語內容。希望透過本研究,讓未來在華語教學內容的編寫,或是華語教學課堂的活動設計方面,能夠加入以微電影內容為媒介,拓展其課程的多元性;同時,也藉由此教學設計和微電影本身的趣味性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讓學習者在課室中,能演練更豐富且實用的聽力和口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