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這三個文化人與他們的時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6-12-??) 許雪姬; Hsueh-chi Hsu
    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三人,可以說活在同一個世代。而他們所面對的時代,自青壯年皇民化時期,之後日本敗戰投降、國民黨的接收、二二八事件、國府撤退來臺、白色恐怖/冷戰時期,乃至解嚴,是一個最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光明的時代。生前他們三個人互相認識,惺惺相惜,也都是文化人,但性格有別、結局各有不同。本文利用三人留下的主要史料,參以當代人的旁證,以皇民化時期、戰後初期、二二八前後、白色恐怖這四個人生的階段來加以比較,以瞭解其共相與殊相。臺灣島在1895,1945年兩易其主,這三位臺灣菁英不能免於在中年改朝換代,各有因應方式,有的積極投入政界卻鳥盡弓藏,終究只是白忙一場;楊有機會進入公務系統,進行臺灣研究,卻因館撤而任臺大教職。呂赫若為推翻國民黨,加入共產黨,為了出版宣傳品,賣祖厝開印刷廠,直接投入反政府活動;卻因鍾浩東被捕,不得不進入武裝基地,從事危險的工作,終至意外喪生。1938年吳新榮說陳逸松是正義的使徒,楊雲萍是熱情的詩人,有異於吳新榮1938年的說法,筆者認為楊雲萍是良心的學者,呂赫若是正義的使徒,陳逸松呢?猶待資料更充分再論斷。
  • Item
    日治中期至二二八事件前後臺灣之認同糾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09-03-??) 陳佳宏
  • Item
    二二八事件與國民黨政府在臺權力之鞏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5-12-??) 陳佳宏; Fupian Chen
    傳統中國統治者對處理反叛事件,係以「鞏固權力」為出發點,縱使以不具正當性的「暴力」行之也在所不惜;徵諸中國歷史,暴力鎮壓所造成的人命傷亡對中國統治者而言並非鮮事。因此,二二八事件放置於中國歷史上來看,或許並非特例,但以民主化後的臺灣主體思維者觀之,恐怕難以忍受這場悲劇被淡然看待。近年來,國民黨政府官方曾以「官逼民反」為此定調,淡化其中的省籍族群衝突成分固然可以理解,惟掩飾鎮壓下之屠殺暴行的企圖實為昭然。直探事件本源,主因是權力不對等下,統治者對反抗者的武裝鎮壓,並蓄意清剿臺灣人菁英,以確保其政權;由於其中摻雜臺灣與中國今昔微妙的對應關係,使得「外來政權」、「省籍」、「族群」等浮面現象,有時凌駕於事件本質之上,不但窄化二二八的意義,也容易失焦。事實上,若鎖定中國統治集團對鞏固「權力」的迷戀與不惜代價,從其政權「價值(確保在臺權力地位)」,到展示權力的「平變機制(武裝軍事力量)」與「策略手段(先鎮後撫再株連)」為觀察點,並導入「統治者決策變遷」之過程──「從妥協到強硬」、「從地方有限武力到中央軍隊入臺」、「從血腥殘酷到表示寬容」──則很多對「中國性」本質的迷思就可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