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Item 兩岸物流發展策略之研究(1995-2005)-SWOT分析法之應用(2006) 莊旻達; Chuang, Min-Ta物流的演進已從傳統的運輸演變至現今全球運籌管理的概念。意指,整個物流的發展從早期物流管理演化到供應鏈管理,最終推演至全球運籌管理的整個歷程。因此,物流是一個延續不斷的問題。 本文使用政治經濟研究途徑,並輔以歷史結構的研究,希望藉由歷史的角度去發現兩岸物流發展的問題。此外,亦使用策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藉由共時性的研究,讓台灣與中國大陸了解自身的處境,以改善劣勢、化解威脅,保持優勢與發展機會的角度出發,作出符合潮流的策略規劃,以面對未來多變的大環境問題。 經由研究發現,兩岸充分合作是互蒙其利的;因此,兩岸共同市場的建置,就顯的重要。然而,兩岸尚未充分開放三通,三通就像是兩岸互通物流的絆腳石,所以政府應正視這個問題,以兩岸經濟利益為依規,有效管理與開放政治意識形態,以圖雙方未來發展。Item 台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2007) 邱垂正; Chiu,Chui-Cheng摘要: 兩岸關係如果要確保和平穩定避免戰爭,唯一的途徑就是透過和平整合。過去有許多學界與政界提出兩岸和平整合建議,所提出的兩岸整合方案,絕大部分屬於應然式的建言,而缺乏建立在實證資料的基礎,以致於兩岸關係理論化研究顯然不足,本文即以實徵研究為基礎,期待能建構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作為資料蒐集的分析架構,進而得以解釋兩岸整合現狀與預測兩岸和平未來發展。 首先本文論證,兩岸現階段經濟整合對兩岸和平的影響,有威脅也有機會,從威脅的角度而言,兩岸處於非正常化、非制度化的整合關係,使得台灣內部朝野掀起對中國政策的爭議。從機會角度而言,兩岸「經濟互賴」現狀是「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從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將是台灣最佳的安全防衛機制,問題是台灣如何對「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繼續保持優勢,本文以「兩岸共構全球商品供應鏈」作為觀察兩岸和平的重要變項。 從「新自由制度主義」的途徑,「國際建制」是影響國際和平安全互動重要的分析面向,本文以兩岸「制度整合」等制度性安排,作為觀察影響兩岸和平的第二項重要變項。從「建構主義」途徑,強調觀念認同與知識共享的重要性,認為國際體系的物質性結構只有在觀念性結構的框架中才能有意義,兩岸基本價值分享與互動對和平帶來重要影響,本文以「民主價值共享」作為第三項觀察兩岸和平的觀察變項。 結合「經濟互賴」、「制度整合」、「民主價值共享」等三者與兩岸和平關聯性,以及任一者與其他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建構出「兩岸三角和平」理論架構。Item 二○○八年總統選舉前後台灣媒體對兩岸關係的建構(2009) 鍾政儒; Zheng-Ru Zhong主流國際理論,諸如: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等「理性主義」,在探討國與國間關係時,往往以軍力的優劣、資源的充沛與短缺、經濟的富足或貧困等「物質性力量」做為權衡的依據。這種思維模式也常存於兩岸關係的主要論述裡,例如,將積極強化軍事作戰能力的中國,視為一種根本上無法解決的「威脅」存在。 而建構理論的出現,則提供了有別於上述主流理論的另類思考模式。建構主義自身內部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而本研究主要受到其中代表學者溫特一派(Alexander Wendt)的啟發,強調「觀念的力量」將決定物質性力量的實際意義。亦即,觀念是共有知識所構成,而國與國之間乃至於國內社會形成的「認同」則是重要的共有知識部分,需要詳加探討。鑑於此,本研究焦點著重在國內認知建構的過程,並以兩岸關係為對象,企圖表明國內對於身分與利益的論述建構,也足以產生對外關係的解讀與改變。 另外,本研究追溯兩岸關係的形成源自於國共分裂的歷史,國民黨或共產黨之間意識形態的基本差異導致兩者的對立衝突,終致隔海分治,寇讎以對,互不承認。國府遷台後,隨著國際環境與兩岸內部的變遷,兩岸間互動模式也不斷地在改變。先是蔣經國故總統執政後期的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政策以降,有了鬆動的跡象。直到李登輝前總統執政,進一步結束動員戡亂,並且任內促成了「辜汪會談」,兩岸間似乎呈現一片和解的氛圍。然而隨著李登輝前總統的訪美,以及「兩國論」出現,兩岸關係再度陷入低潮。陳水扁前總統執政時,同樣初期釋放許多對「中國」善意的言論,例如訴諸兩岸人間共同的血緣、歷史、文化背景等,但後期卻又致力於有別於中國的「台灣主體意識」創建。在這短短的二十年間,兩岸關係變化如此劇烈,實是有必要深入探討原由與過程。 為了呈現國內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共有知識建構過程,本研究進一步以二○○八年台灣總統選舉前後的媒體論述為資料,運用「共詞網絡分析」,呈現不同的政治氛圍、權力結構與政黨主張之間,台灣社會所經歷的一段有關對於兩岸關係,尤其是涉及主權議題的論述建構及其內涵上所產生的變化。並在這一基礎上以「江陳會」與「外交議題」做深入研析,探討新舊兩岸關係的論述建構中,國內藍綠二方如何就「主權」問題加以安置與重塑,並企圖表明諸如「主權」這類兩岸互動上的癥結點,建構論的思維模式來看,也並非僵固不可變,只要兩岸互動足以在國內形成有效可觀的「共有知識」,那麼兩岸「和平」結構與文化,是可以寄予期待的。Item 民主進步黨派系變遷之研究(1999~2005年)(2005) 張孟豐; Chang, Meng-Feng「派系之於政黨,猶如政黨之於國家」,人民可能對政黨、派系觀感不佳,但民主政治運作需要政黨、派系的存在。杭廷頓說:「一個有政黨組織的政權,即缺乏推動社會變遷和吸收變遷產生衝擊的制度方法,其實現政治、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能力也相當有限」。因此,政黨、派系對政治發展具有關鍵的地位。 民進黨自1986年建黨以來,即以派系共治的型態存在,其相對穩定的派系結構,並以立法院黨團為派系領袖決策中心,黨中央負責黨綱擬訂、黨務行政與選舉工作。換言之,民進黨是一個穩定的派系共治的內造政黨,且以立法院黨團和中央黨部形成二元決策中心。其派系共治特性表現於政黨決策之上,即在決策形成前,各派系即使有不同的政策路線主張,但一旦派系透過政策辯論或領袖協商確定方向後,各派系即團結一致,對外採取共同立場。因此,派系不僅維持其政黨權力組合的平衡,成為政黨職務與選舉提名之分配基礎,也左右民進黨的決策方向。 唯自2000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取得執政地位,掌握政經資源分配權力以來,從任命唐飛組成「全民內閣」,因核四停建決策案而下台,到「少數政府」的成立,民進黨內各派系為權力運作方式而意見不一,乃至其黨內初選引發重大爭議等情形,也顯示民進黨的派系結構鬆動與權力重心移轉之過程,引發黨內權力競爭,進而影響政局安定的實際狀況。Item 臺海兩岸統合關係研究—以歐洲聯盟經驗為例(2004) 童慧玲人類進入廿世紀的前半期,就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歐洲與中國都處在劫難的中心。1945年,第二次大戰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建國,導致中國以臺灣海峽為界,兩岸分裂分治的局面。臺海兩岸歷經卅年的敵對,十年的熱交流,又十年的經濟熱、政治冷的矛盾交流。臺灣以海島外向型經濟,如何在全球化區域統合的經貿趨勢下,突破中共的外交封鎖,求國家的安定與人民的幸福,是為當前重要課題。 歐洲各國戰後,從煤鋼共同體發展到經濟共同體,因為擴大合作帶來的外溢效果,再擴大合作成為歐洲聯盟,現在已發展到共同貨幣,2004年5月1日起,又加入中、東歐的新成員國,成為25國的聯盟,目前正朝向擬定歐盟憲法的方向發展。歐盟的統合經驗,不是一蹴可幾的,中間也曾經有疑慮,但是,透過菁英份子的努力,促成合作的繼續發展。歐洲人民享受合作帶來的成果,並未因超國家組織職能擴充,而減少對國家忠誠。 本論文嘗試以歐洲聯盟統合的經驗,探究兩岸統合的可行性。本研究採用歐盟統合理論的最新分析途徑,包括辯證功能主義、歷史制度主義以及政治經濟研究途徑。在理論層面,從修正的統合理論分析臺海兩岸困境及緊張情勢,並以新功能主義和「核心-邊陲」變動理論角度切入兩岸關係,提出兩岸共同市場的統合初步。在事實層面,本論文提出以臺灣為中心的地理研究,並以經貿板塊的形成切入議題,說明兩岸地緣及經貿關係親密,政治關係疏離,甚至處於戰爭邊緣的乖離現象。兩岸地緣接近,加以同文同種,如何共存共榮,是當前最大挑戰。 本論文研究結果,兩岸長期經貿往來熱絡,貿易依存度逐年提高。近年來又透過民間智庫交流,致力於各種介面的統合,大中華經濟圈已然成形。建議兩岸政治領導人,「存異求同」坐下來談,中期目標訂在兩岸共同市場的推動,俟兩岸社會、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差距逐漸縮減後,依新功能主義溢出效果之發展,再進入遠程目標的政治統合。兩岸統合有進度表,沒有時間表,完全依兩岸的善意及進展向前推進。Item 我國政府危機處理之研究-以一九九九年「兩國論」危機處理為例(2005) 劉宜友; Liu, Yi-Yu戰爭未曾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間斷過,回顧歷次重大的國際戰爭中,探究戰爭的起因,多因和平處置不當而造成戰爭。所謂和平處置不當,就是未能妥善處理和平與戰爭之間的衝突與冗機而發生戰爭。因此,學者為了研究防此衝突與危機變成戰爭,遂發展出「衝突研究」(Conflict Studies or Research)或「危機研究」(Crisis Studies or Research)。古巴飛彈危機後,西方國家為防止情勢失控引爆核戰,而花費大批人、物力研究「危機處理」(Crisis Managing)的理論、方法和準則。 綜觀歷次的臺海危機,不僅關係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也涉及美國的國家利益,更牽涉到整個亞太地區的穩定與和平,所以這個危機基本上是屬於「國際衝突」類型的危機,同時也是我國、美國與中共三邊的衝突危機。1999年李登輝總統「特殊國與國的關係」一詞出現後,顯見兩岸在「一個中國」的主權爭議下,政治下的歧見仍然存在,外交上的競爭並未稍歇,運事上的對峙也沒有鬆緩。儘管兩岸間的經貿往來與民間文化交流,更加熱絡頻繁,但這並不意味兩岸末來「相安無事」,反而可能因較多的接觸,而產生更多的利益衝突或危機。因此,在順應國際潮流局勢,考量國情發展,預期國家安全威脅及並顧「經濟」與「安全」的兩岸關係發展上,建構兩岸關係的「危機處理機制」,實為當前刻不容緩的議題。Item 民進黨執政時期中國大陸政策之研究 (2000-2008)(2009) 許民澤2008年3月22日的總統副總統選舉,代表國民黨的馬英九、蕭萬長先生以7,658,724的票數,58.45%的得票率,大幅領先代表民進黨的謝長廷、蘇貞昌先生的5,445,239的票數,41.55%的得票率,以極大的差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總統副總統 。選民投票的行為在競選期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然而由於代表國民黨的馬英九,競選期間主要政見均環繞在加強對中國大陸經貿交流來改善台灣經濟環境,所以這次的選舉結果,未來兩岸關係的主流,將是以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做更緊密的經貿交流為主。而謝長廷與民進黨的失敗,雖然最大原因陳水扁總統執政八年已不受台灣人民的信任,但是否也代表著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來中國大陸政策路線全盤失敗,值得進一步去探討。然而2004年陳水扁總統以些微差距贏得總統勝利,是否也代表著其第一任總統期間的中國大陸政策即獲得大部分台灣人民的支持,還是已經顯示出陳水扁政府中國大陸政策以出現問題?或許還有待更進一步研究。Item 外在威脅與內部凝聚⼒—以臺灣北部⼤學⽣為探索性研究對象(2016) 魏曼如; Wei, Man-Ju因過去特殊歷史背景,中國被視為是臺灣的敵人。在1995-96年及1999-2000兩次台海危機讓李登輝和陳水扁高票當選,以及陳水扁時期利用中國作為轉移國內政治爭議的對象,都可看出中國身為敵對的「他者」對於臺灣的領導人而言,似可作為轉移國內危機以及凝聚內部支持度的對象。 依照社會認同理論,個人基於對我群的認同以及向心力,會對我群做出有利的行為,本研究基於社會認同理論的論述,欲觀察中國身為「他者」的狀態下,臺灣人基於「我群」的意識,對自己所屬群體產生凝聚力如何,以及抱持不同我群意識所產生凝聚力的差別。本研究用問卷與實驗研究法,來分析大學生遇到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威脅時,是否會因此增加對於領導人以及國家的凝聚力,以及此一凝聚力之變化程度是否會因其自身國家認同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主力,了解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和大學生對外在威脅的反應,對於了解臺灣的政治態度會有很大的助益。而本研究關注個人層面,探討個人國家認同對於威脅反應之影響,希望能更進一步地的瞭解情感因素和外在威脅的關聯。Item 兩岸簽訂ECFA後的台灣電子產業全球化發展~以台灣聯華電子公司為例(2012) 王守正; Shou-Zheng Wang全球化為現今21世紀的大趨勢,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受到此趨勢之影響十分顯著,同時台海兩岸關係也不免受到全球化趨勢的牽動與台灣政局的更替而和緩許多,兩岸雙邊在政經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與互動亦日益熱絡。 然自一九七零年代起,台灣政府主導並積極發展電子產業,如今台灣電子產業業已取得在全球電子產業生產體系裡的重要關鍵地位,雖然受到後進各國的激烈競爭,但台灣電子產業迄今仍保有技術研發與製造生產上的優勢。 正當台灣電子產業在兩岸簽訂ECFA後,順利取得進軍中國大陸的優勢門票。台灣電子產業未來應如何與中國大陸繼續合作,避免與其作價格上的流血競爭。同時積極努力於產業發展的轉型,繼續保持與其他國家在技術研發與製造生產上的領先差距,以維持在全球電子產業生產體系的關鍵地位,並保有最佳的優勢。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地的電子產業未來統合狀況之良窳,將會是雙方在同業合作上是否成功的主要關鍵。 此外,積極經營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取得其重要的各項資源,開拓台灣電子產業的新興商機,台灣政府應積極鼓勵電子產業各個次產業的發展項目,均是台灣電子產業未來在全球化發展的重要議題。Item 全球化下兩岸經濟競合關係之分析(2005) 汪金林全球化下,政治、經濟、文化都面幾乎是臨重新洗牌的命運,尤其在經濟面最為明顯,單一事件所產生的經濟問題易波及全球,在此潮流下兩岸經濟交流進入新的境界,似乎形成既是敵人又是伙伴的競爭與合作情境相互交錯,在兩岸經濟關係演變上產生那些變化,值得做進一步探究,本研究分為七章,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從中分析概念與釐清觀念,進一步確立研究方法與架構,設定主要、次要與時間的研究範圍,再作文獻探討與名詞界定,為後續探討奠定來源與基礎。第二章、經濟全球化的四個面向,從全球化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分述對經貿互賴、金融整合、知識經濟、企業佈局所產生的連鎖效應,作為深入後續討論的平台。 第三章、國際體系強化經貿交流,在全球化趨勢下國際體系的發展,從兩岸貿易量、依賴度以及進出口項目的變化,比對相關文獻做一瞭解,再就WTO與東亞整合的角度探討對兩岸經貿的影響,以互賴為切入點,分析兩岸經貿上的競合關係。第四章、知識經濟重組產業結構,以知識經濟的衡量為出發點,找尋兩岸可取得並能夠比較的資料作為篩選原則,比較兩岸在知識經濟發展上的現況,並比對兩岸產業及台商的角色扮演,分別探討台灣在產業升級以及大陸產業結構調整的努力與困境,就競爭層面作比較,進一步對照產業發展的差異,從而對兩岸在這方面競合關係作分析。第五章、資金流動帶動金融改革,以兩岸資金流動為核心議題,先就以銀行為主的兩岸金融交流進行分析,再分別就兩岸金融內部的問題、對國際的承諾、改革的方式逐一理解,並探討所受到的挑戰,進一步比較在大環境與潮流下兩岸的競合關係。第六章、外資動向影響政府決策,先就外資在兩岸投資概況做一瞭解,在分別探討兩岸政府外資政策的演變過程,以及外資所採取的投資模式,進一步分析兩岸在爭取外資上的競合關係。 第七章、結論,分別從經貿互賴、產業發展、金融交流、吸引外資等四個方向提出研究結論,進一步根據結論提出對台灣方面的建言,最後檢討對本研究的本文不足之處,作為提供作為未來研究方向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