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
  • Item
    華語流行音樂創作歷程探析-以《初愛》音樂會為例
    (2021) 鄧有甫; DENG, You-Fu
    隨著音樂環境的改變,使得現今音樂創作工作者必須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詞曲創作、樂器彈奏、歌曲演唱、編曲、錄音、混音等技術。筆者為年輕的流行音樂工作者,發現上述能力的重要性。 筆者從流行音樂唱奏者角度出發,先後學習詞曲創作,以本音樂會歌曲的創作歷程探析,成為本文的基礎。 筆者藉由本文,從歌曲之創作歷程面,探討作品的概念與歌詞意義、作曲動機。本音樂會共有七首原創作品,係筆者在面對愛情各階段的體悟為主軸。 論商業角度,隨著聽眾聆聽音樂習慣從實體進入數位的轉變,實體專輯的銷售顯然已不是產業中主要收入來源,使得流行音樂產業收入結構產生變化,因此演唱音樂會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為了讓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每位歌手都需要自己的代表作品,因此創作是流行歌曲的開端,並且隨著時間使其不斷產出,讓歌手從流行歌曲中的演譯者變成生產者,透過管道宣傳使其流行化,進而發展至開辦演唱音樂會的階段。
  • Item
    流行音樂與實境科技整合創新策略之研究-以空間音訊為例
    (2023) 許恒瑞; Hsu, Herng-Ruey
    空間音訊已經開啟了流行音樂產業的一場革命。關於歷久彌新的立體聲是否會面臨變革,以及此類新音訊型態如何影響流行音樂製作的討論,已引發了流行音樂市場的波瀾。本研究探討空間音訊與流行音樂整合之策略,作為實境科技與藝術結合的一種實踐。從回顧現代空間音訊技術之文獻探討,根據錄音藝術和科學方面之音訊科技規格發展進行比較分析,以及其與人類心理聲學之關係,輔以與資深專業音樂人的深度訪談所獲取之市場資訊和實作經驗,焦點團體之訪談和評估,探討結合空間音訊與流行音樂之實作實驗與案例研究等,歸納出流行音樂製作結合實境科技之創新策略,在順暢的學習曲線與相關成本效益中,運用空間音訊發揮創造力。本研究認為,空間音訊正在從聆聽體驗之聲音品質,與音樂創意之藝術層面這兩個方向改變流行音樂市場,創意產業可受益於將空間音訊與流行音樂相結合,通過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在不同的音樂類別中,保持先進的競爭優勢與未來科技藝術之發展性。
  • Item
    舒緩放鬆之流行音樂作品創作詮釋與分析-《想念。泊》創作專輯為例
    (2022) 溫榮兒; Wen, Jung-Erh
    研究已發現長期處於高壓下的身心靈易出現異常,排山倒海而來的精神壓力可能來自學業、職場、經濟、感情或家庭等。引起焦慮與恐慌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腦血清素與多巴胺,除就醫使用藥物救急補充來緩解症狀外,亦可聆聽合宜的音樂刺激身體分泌腦血清素與多巴胺來達到舒緩放鬆情緒的功能。而大眾所喜愛並大量使用的音樂作品內容為何是本研究欲找尋的答案。筆者在2021年末,完成《想念,泊》之舒緩放鬆音樂專輯,過程中,適合的製譜軟體對於創作是重要的,除製作時輸出成可供人賞析的數位音樂外,曲譜部分亦可公開與他人分享。本篇詮釋報告分為文獻探討、《想念。泊》專輯作品及專輯音樂創作解析三大部分,其中文獻探討中研究免費網路平台點閱率最高的舒緩放鬆音樂,並分析聆聽舒緩放鬆音樂的好處與音樂特色;《想念。泊》專輯作品部分說明筆者自身所創作之舒緩放鬆之流行音樂的創作靈感理念、創作過程、和弦用音與節奏技巧;專輯音樂創作解析部分再針對專輯中的各首曲目,進行音樂製作相關資料之統整與創作分析,並得出研究結論。
  • Item
    客家流行音樂之研究與應用—以《頂好對面》創作專輯為例
    (2021) 吳龍翔; WU, Lung-Hsiang
    臺灣是個多元民族的社會,百年來融合了各種人文風俗,讓許多能夠代表各種文化的語言,經過歲月的融合漸漸式微,以客家話為例,目前能夠使用客語溝通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臺灣金曲獎於1990年創辦,金曲獎對華語流行音樂具有相當大的影響,近年來提供各種語言音樂的相關獎項,讓對流行音樂有興趣的人,能夠朝自己母語創作的流行歌曲深耕。有鑑於此,筆者想藉著創作客語流行音樂,盡一份傳承母語的本分,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以及適合旋律的發音,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文化。 本研究著眼臺灣客家腔調,結合流行音樂的曲式、配器,作為創作客家流行音樂的基礎。六首創作皆為筆者在「回家」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首先,參考金曲獎客語流行專輯,以及近期臺灣流行音樂的作品,分析適合演唱的客語腔調,歸納大眾喜好的旋律,接著分享創作發想,如何整理故事創作成歌詞,最後結合譜出的旋律及和弦曲式,成為客語流行歌曲。文末將統整資料,把製作客家流行音樂的心得感想,分享給對客家流行音樂議題有興趣的研究者參考。
  • Item
    流行音樂製作與配樂教學應用之研究-以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音樂資優班為例
    (2020) 黃克成; HUANG, Ke-Cheng
    高中音樂資優班多集中於古典音樂之養成,但以流行音樂為主的音樂產業已然成為主流,音樂資優班學生多數不再像過去只專注於古典音樂演奏,而有一定比例的學生,曾有接觸流行音樂的經驗,甚至演奏流行音樂的狀況。 這群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方向也產生了改變,除了傳統的演奏、職業樂團及教學之外,部分的畢業學生轉入流行音樂演奏、教學,以及更為專業的領域-流行音樂詞曲創作、編曲、廣告配樂及遊戲、動畫、電影配樂之影像音樂創作或音效製作等。 為因應此趨勢,筆者將流行音樂及配樂製作之相關課程,帶入高雄市立高雄中學音樂資優班教學之中,授予學生有關作曲、作詞、編曲概念,聲部配置、配樂製作、音效製作,編曲軟體實作、採譜軟體實作之課程,透過20幾年的經驗累積,讓以全古典音樂教學為主的高中音樂資優班學生,能更深入的接觸到流行音樂、數位音樂及配樂製作之相關知識與技術。以期許能及早獲得更多元化的技能,及未來就業之競爭力。 本篇論文以高二學生鄭之棻的〈慢慢喜歡你〉改編曲、林佩璇的〈雪花〉創作曲、陳沛妘的〈火與夢〉創作曲、高一學生郭蓓菱的〈一塊鹹派〉創作曲,及高二學生鄭之棻的〈Mr.Indifferent〉3D動畫短片之重新配樂及音效製作為例,透過樂曲分析與詮釋,來探討教學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音樂資優班學生雖然音樂基礎深厚,但對於流行音樂及配樂製作之相關知識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需透過有系統的教學,才能達到預期之目標,並應用於以流行音樂為主的廣大市場。本篇論文之研究成果願能拋磚引玉,提供有志者於音樂資優班之流行音樂教學。
  • Item
    當代流行福音專輯製作與研究−以《那麼一天》專輯為例
    (2021) 齊家陞; Chi, Chia-Sheng
    台灣基督教會敬拜讚美所使用的詩歌,通常是詞曲簡單易懂,能夠讓不熟詞曲 的信徒很快地學會進入讚美中,而現在的教會敬拜的形式越來越偏向於一個流行 樂團的編制,曲風也偏向於流行歌的編曲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當代基督教音樂 (CCM),此詮釋報告就是以當代基督教音樂(CCM)為主旨,製作出整張音樂專輯。本張專輯把流行音樂與教會音樂結合,將流行的元素融入到教會音樂當中,使 音樂讓非教徒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產生連結。本文將探討如何使教會音樂更流行 化,例如:詞曲的改寫與編排,編曲的方法與配器,整張專輯的製作流程從一開始 的 A&R 最後的配唱、混音都會詳細的紀錄在詮釋報告中,再用不同的觀點加以探 討和研究。
  • Item
    台語流行歌曲歌詞創作策略之探討
    (2022) 陳義豪; Chen, Yi-Hao
    詞曲創作是流行音樂產業鏈起始端最重要的環節,每年產值超過一百億元,持續的提升詞曲創作能量,具有活絡產業之必要性。本研究以填詞人觀點,深入探究先曲後詞的現代填詞創作模式,並以實務創作驗證研究成果。填詞是詞配合曲,依旋律快慢高低起伏,填入相對應聲調文字為歌詞,讓詞的聲調與曲的旋律盡可能趨近完美結合,以充份展現流行音樂歌詞文學美感。研究中選擇變化豐富的七聲調台語為主要語言,探討填詞工作必備的倚聲及傳意兩大基本訴求。其一先回顧語言學與聲調學文獻,運用軟體輔助解構台語七個聲調對應在樂理上的相對音高,建立「聲調與音高對照表」,整理歸納旋律線與聲調線配合理論規則做為倚聲填詞的參考依據;其二再以產學經驗梳理創作人異中求同的共通性,配合先有曲後填詞七首實作曲目,闡述創作概念及邏輯思維,記錄實務創作過程並提出討論與問題解決,分析填詞不倒音及演繹詮釋用歌詞來傳達情意。藉由研究與探討填詞創作模式的本質,嘗試汲取流行音樂產業的唱片企劃製作經驗為基礎,為學術領域仍缺乏系統性建構的現代流行音樂填詞方法做初步的定調,期盼引起更多的討論與指教,以提升流行音樂詞曲創作的質量。
  • Item
    搖滾樂創作及社會參與之研究-以董事長樂團為例
    (2021) 吳永吉; Wu, Yung-Chi
    本研究探討搖滾樂創作與社會參與、社會議題的關係,並以董事長樂團的六首歌曲為例。文獻首先彙整搖滾樂在台灣流行音樂的主流及產業上的發展,語言特性對音樂創作的影響,及過去搖滾樂與社會運動之關聯。研究方法是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個案研究法。研究首先闡述董事長樂團歌曲《攏袂歹勢》、《找一個新世界》、《眾神護台灣》、《美麗啊》、《風中浮沉的花蕊》、《撐》的創作源起與元素,與歌詞的自我剖析,為流行音樂詞曲創作之案例分享;彙整歌曲相關的新聞報導,說明搖滾樂與社會參與的連動;並由專家訪談瞭解搖滾樂如何跨界創作以呼應社會現象,與專家對台語流行音樂創作的建議。本研究為搖滾樂創作、社會參與、與台語創作提出貢獻。
  • Item
    環境聲響與流行音樂創作結合之探討 以《海.寧》創作專輯為例
    (2023) 許瀚元; Hsu, Han-Yuan
    現今2023年,流行音樂創作的面向和過去三十年間有著截然不同的製作方式,音樂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擁有不同的製作方式,隨著時代的演進,對於生活的需求和資訊量的接收也產生多元的變化與成長,音樂承載的訊息不單純是娛樂或功能性,同時也紀錄著不同階段的社會氛圍及文化演進。身為音樂製作產業的一份子,除了不斷的在技術與藝術上學習外,對於不同類型的嘗試與實驗也是讓音樂產業能不斷前進的重要元素,此專輯主要針對創作搖滾音樂作品以及不同場景的聲音取樣來融入其中,並針對錄音工程、混音、聲音後期處理,做紀錄與實作分析,嘗試讓音樂製作的空間也能從錄音室擴展到戶外環境取材,讓音樂作品承載的內容產生不一樣的變化。此創作專輯源自研究者成長出生的海島國家臺灣,是四面擁有海洋地方,透過不同的環境聲音結合,讓樂器演奏與這片土地的聲音能有進一步的結合,期望提供技術實務操作與學術研究的紀錄作為參考,能對音樂產業新進的發展有些許的突破與幫助,創造更多的可能。
  • Item
    鄧宗揚作品創作探析以《瘋狂玩樂派》中詞曲創作為例
    (2022) 鄧宗揚; Deng, Tsung-Yang
    流行音樂產業向來是以「商業」作為考量,許多作品需要衡量其經濟產值最終得已成為傑作,但「文化價值」與「學術研究分析」也是這個產業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透過作品「理性」的學術研討,使整個作品的完整理念可以提供給後人做參考,使產業有更多層面的技術與架構,讓流行音樂的精神更加多采多姿。作為音樂創作者,從小的音樂背景不管是古典音樂科班出身或流行音樂產業應用碩士專班的學習,接觸到非常多經典的作品。在歷史的洪流中,讓研究者深刻的體悟到音樂在不同時期的風格呈現是多麼的浩瀚與偉大,也促使研究者將所學的專長「融合」進作品之中,使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可以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瘋狂玩樂派》這張專輯將古典音樂六種樂派各代表的曲目帶入六首歌曲的編曲之中,再透過詞曲創作使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得以共存,也期望提供實務操作與學術研究的分析來啟發未來的新進,可以有新的視野、新的突破探索出新的技法、風格或其他可能性,創作出更多永垂不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