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7
Item 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之研究(2011) 蘇錦皆; Jin Jie Su本研究希望能結合當代藝術教育理念,將「重要觀念」融入影音學習,進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為國內藝術教育理論的落實,提供有力的教學實踐依據,並希望學生能藉由正向的動態影像學習活動,提高視覺素養,並為未來相關課程提供參考依據及相關建議。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課程內涵方面:一、必須強化動態影像方面的學習,提高視覺素養,以免學生的價值觀受到日常生活中大量影像的負面影響。二、必須考量視覺藝術教育與資訊科技、全球多元文化及學生社區生活之間做有意義的連結,才能與當代藝術教育理念相契合。三、必須加強與其他學科領域的統整結合,並確保有藝術學科的自主地位,以符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跨領域統整趨勢。四、必須加強學生在人際社會經驗與學生自我生活之連結,以提供高中生在人際關係階段成長的需求。 實務困境方面:一、教師藝術教育專業不足,將影響本課程的實施推動。二、教師跨領域專業不足,是發展本課程的一大阻礙。三、教學設備及器材不足,是落實本課程的嚴苛挑戰。四、教師的課堂經營能力,將扮演本課程順利實施的推手。五、升學課業的壓力,仍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正常化。六、教師的教學態度,將扮演本課程的決定關鍵。 教學成效方面:一、本課程具有影像專業認知上的教學及學習成效。二、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關懷周遭環境與關注社會相關議題。三、本課程能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媒介,創造出關懷社會的影像作品。 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如下的建議: 對教學實務的建議:一、藝術教師必須採取主動與積極的教學態度,隨時精進自我的專業成長,擴大教學參與層面,才能彰顯藝術教育的教學績效,並獲得家長、社會、學校及教育行政單位多方的支持。二、以藝術為核心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由於跨越不同的學科領域,教師在跨領域統整的專業上,必須主動尋求在職進修管道與其他學科領域專業上的協同教學。三、「重要觀念」融入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時,要能掌握其根本精神,因地制宜,靈活變通,才能真正發揮其最大的教學成效。四、藝術教學現場亟待專業教學評鑑的輔導,透過學術觀點,能針對藝術教學的教師專業、課程品質、學生學習各方面提出專業評估,除了可以彌補學術與實務間的間隙,更是教師與學校及教育行政當局最佳的交流對話平台。 對教育當局及師資培育進修機構的建議:一、整合不同學科領域教師的培育及進修管道,以符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跨領域需求,並考量教學現場實際需求。二、整合不同學科領域教學設備資源的提供管道,強化教學資源設備的共享,以補有限的教學資源與設備。三、鼓勵教師參與國內外各類型的藝術教育學術交流學會,並強化藝術教師交流學習的平台,以促進教師藝術教育學術理念的俱時精進,並縮短理論與實務的鴻溝。四、強化當代藝術教育師資的培育計畫,並控管藝術教師的新舊交替與供需平衡,同時讓新一代的藝術師資能抵達教學現場。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一、研究對象可擴及至數位落差較大的鄉村地區。二、持續本課程的發展實施,並繼續研發其他視覺文化相關課程。Item 國際文憑課程融入藝術教育課程之研究(2022) 楊喬文; Yang, Chiao-Wen本研究旨在因應 2019 年所正式進入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及全球資訊化的發 展,以及國際教育與實驗教育在台興起所逐漸發展之素養課程以及相關藝術領域實驗計畫下之課程發展與應對。針對「國際文憑組織」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IBO) 之中學課程 (Middle Year Program, MYP)所規劃的藝術領域做一研究。透過彙整藝術相關教育方式之相關文獻,分析說明 IB 國際文憑所研發適切之中等教育藝術課程如何引發學生探究及實驗精神、提升學習動機及成效,落實素養教學。本文以文獻分析法及敘事研究為主,將 IB 課程規劃中的相關理念、課程綱要進行爬梳,整理出 IB 課程方向及內涵並依此規劃及實施課程,記錄學生學習之狀態。綜合歸納後得出以下結論與建議:一、IBMYP 藝術教育的實施,讓藝術教育的規劃變得更有組織與連貫性。二、IBMYP 藝術教育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及學習歷程有正向影響三、若能藉由實驗教育政策將 IB 理念拓展至各校將會使素養導向課程更易實施發展。Item 臺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研究(2013) 張栢烟; CHANG,PO-YEN本研究旨在了解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者,在藝術教育推展歷程的精神性表現,包括精神性在教育志業動機、藝術教師人格特質,以及在藝術教育推展的過程中的表現與影響。以立意取樣選擇吳正雄與丘永福兩位藝術教師,採敘事研究法,建置與探究其生命故事,並進行綜合分析,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 精神性對藝術教育之個案教師的動機表現與影響方面來說,精神性結合藝術教師確實能展現藝術教育志業動機,而其動機展現精神性的形式有:對文化原真性的認同,以及對人的情感所產生對生活目標遷移性認同的精神性形式;受重要他人影響的精神性形式;來自於特殊事件影響的精神性形式;具有對承諾的實踐的精神性形式;激發教育實踐動機的愛與完美追求的精神性形式;從編輯教科書獲得快樂、光榮與肯定的精神性體驗儀式。還有兩位研究個案在致力藝術教學的傳承,也確能展現出利他的教育志業動機。 二、 精神性在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者人格特質有:創造力特質、面對困境所顯現不服輸的堅強性格、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理想重於名利的價值觀、體現和諧的人生觀、行動派特質、展現高度的覺察與後設之反省力、不怕挑戰的開創性格局、為著理想使命承擔的特質、展現成功就是分享的信念特質、感恩與處處關懷的精神,以及具備學習力以增強賦能的特質。 三、 在推廣藝術教育歷程中所展現的精神性面貌,包括:快樂、愛、真、善、美、社會公義與正義、社會責任、價值觀、人生觀、使命感與光榮感等,讓個體覺知,並產生轉化的意義,這些意義,也影響他們一生在藝術教育推廣中一直努力不懈。而精神性認同後轉化為無形的行動力,包括:使命的承擔力、精神性的感知力、覺察的後設反省力、覺知認同後的轉化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轉化成具體作為的行動力、面對困境的轉換力、堅強的意志力、使命的達成力與持續前進的續航力、永不放棄的學習力、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求新求變的創造力、對提昇藝術教學品質的堅持力、理想的追求欲與精神性的發展力,以及圓融的統合能力。另外兩位個案教師當精神性所轉化的使命或目標達成時,會再為藝術教育未來擘劃遠景,追求更高層次精神性,顯現精神性的與發展。 最後本研究依據結論,提出對當前藝術教師、大學學術單位、政府行政單位、藝術教育研究者,師資培訓單位,以及後續研究方向的建議。Item 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2015) 黃祺惠; Huang, Chi-Hui本研究旨在研發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法,以某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十二週的教學。此課程內容係依據教育部課綱而發展,經專家效度評鑑後予以修正,爾後透過學生的學習前/後測問卷、學習單、自我評估問卷、作品等文件,評估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 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均有明顯提升,且在認知、情意、技能、鑑賞、創作表達之成效均能達課程目標。緣此,研究者將課程設計內涵及教學成效彙整歸結,推導成數位藝術課程發展模式,此模式重點為: 一、課程目標應依據教育部課程標準而制訂;二、課程組織應考量內容廣度與深度,並兼含認知、情意、技能、鑑賞及創作活動;三、教材選擇應考量藝術家之知名度與代表性,並評估作品之媒體表達、美感形式及人文內涵;四、教學方法採合作學習方式可增加師生互動,並訓練學生的統整歸納及表達能力;五、評鑑方式採多元方式,包括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 最後,研究者針對:一、課程設計方面;二、教學策略方面;三、教師專業及行政配合方面;四、未來研究方面分別提出建議,以資後續教學者及研究者參酌。Item 台灣大學生自發性裝飾行為之分析研究(2011) 鍾政岳; Cheng-Yueh,Chung本研究以「台灣大學生自發性裝飾行為之分析研究」為方向,視覺文化為研究基礎,進行大學生在「視覺文化訊息來源」、「選擇與偏好」、「認知與理解」在實際裝飾行為的裝飾品、形式、風格之次數與廣度的交叉比對與分析,研究工具使用問卷調查、照片收集,研究法則運用了敘述性統計量化分析、質性訪談、內容分析法等進行探究。 研究問題是要探究大學生對視覺文化相關的認知與自發性裝飾行為的相互關係,研究主要結果為: 一、大學生對視覺文化訊息來源之探究: (一)受到「動漫、電影電視媒體」之影響效應,不如「個人喜好」來得顯著;在受「日韓」、「歐美」與「台港澳」的流行文化影響因素上,均不顯著。 (二)大學生在訊息接收上個人喜好明顯,且男女不同。 二、學生對裝飾品之選擇與偏好之探究: (一)大學生在選擇裝飾品時,外觀之造型與風格為首要影響的條件,仍需與自身的審美品味相投合。 (二)大學生的自發性行為,其審美基礎受自我喜好與學校美術教育影響,尤其女性更顯著。 三、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與視覺文化之認知與理解之探究: (一)大學生對於視覺文化認知的部分並不顯著,對於說出物品背後的脈絡與意義沒有顯著的狀況。 (二)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可以營造空間氣氛,表現出我的審美品味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認同度高。 (三)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可以表現自我特質,裝飾品代表了某一部份的自己認同度高。 四、以綜合分析而言: (一)雖然男女性對視覺文化整體認知呈現一致,但在裝飾行為上,不論在次數、形式、風格等,女性的都比男性要來的顯著。 (二)根據質的探究,個人意義或情感層次,在大學生對於自發性裝飾行為與裝飾品上明顯重要。 以上結論,提供藝術教育工作者,成為對大學生與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策略擬定之參考,以建構出適合大學生學習之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協助大學生對裝飾物品之情感與意義層面的脈絡關係,協助引導大學生對視覺文化與裝飾品背後脈絡之探究學習。Item 從設計師角度探討教師美感素養賦能之道(2022) 邱鈴惠; Chiu, Ling-Hui本研究旨在從不同設計領域角度出發,分析與討論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美感素養之養成與賦能的落實與建議途徑,強化以自身美感認知的信念與價值觀在各自領域發揮影響力的自覺。研究方法為透過文獻分析建立訪談綱要,立意取向分別選擇各領域設計師與中等階段藝術教師共八位為研究對象,針對深度訪談的內容進行交叉比對與綜合討論,主要探討三個研究問題:一、設計師所認為的美感素養為何?該如何養成?二、從設計師觀點,針對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美感素養增能/提升的課程/工作坊,宜包括哪些重要概念?三、以設計師角度,針對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的美感素養賦能方面,有哪些途徑?本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一、設計師所認為的美感素養應是能自然而然實踐於生活中的個人美感價值觀與美善的追求;二、美感素養增能/提升的課程/工作坊建議包涵的重要概念:(1)對生活的觀察與敏銳度;(2)在地化與國際觀的意識;(3)廣泛閱讀的重要性;(4)從個人到專案的管理能力;(5)人際相處的重要性;(6)系統思考能力。三、美感素養賦能的建議途徑:(1)培養對日常生活觀察的敏銳度;(2)在地化與國際觀的連結與轉化;(3)不同資源的利用以進行閱讀活動;(4)各方面管理能力的應用與轉換;(5)溝通表達與說話的藝術;(6)系統思考能力的培養;(7)個人美善與積極主動的價值觀建立。Item 以「A/R/Tography」為本的性別意識教材研發(2017) 吳姵儀; Wu, Pei-Yi本研究旨在透過「A/R/Tography」發展一個「性別意識」藝術教材。以性別議題與藝術教育內涵為養分,滋養藝術創作歷程及教材研發的行動,並轉化、融合成為「性別意識」的藝術教材。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A/R/Tography」研究法,探究性別與藝術教育理論及內涵,從藝術角度探討性別意識相關論題,並分析研究者新、舊創作歷程,以研發性別議題融入藝術的單元課程。研究資料包括相關文獻、論文、研究者舊作與三位藝術家的具性別意識的作品;研究對象為研究者的新作品及創作歷程、草稿記錄、教材設計省思等。 藉由研究者(researcher)、藝術家(artist)及教師(teacher)三種角色特質,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整理、比對與分析。邀請五位專家進行審核以完善信效度,並針對專家意見與研究歷程進行調整與省思,瞭解性別創作與藝術教育之間的關係,達成「A/R/Tography」理論中三種身分特質的融合狀態,使研究成為一個具有價值性的行動反饋。 根據本研究課程實施的結果,歸納如下的結論: 一、「性別意識」的自我檢視,是藝術與性別教育內涵與課程發展的關鍵 綜觀性別議題、藝術教育理論和創作與教材研發歷程之施行,「性別意識」的藝術教育內涵不僅著重解構視覺圖像的性別思考方式、批判態度及自省能力,亦重視「性別意識」的構成與多元性別價值。創作與教材研發的作法,是透過「性別意識」的理解與自我審視,運用「A/R/Tography」三種角色的專業性與游離性隱喻,使得創作與教材研發的過程能有所依循,並達到相輔相成的狀態。 二、透過創作歷程發展「性別意識」擴展藝術教育課程發展的視野 創作歷程的實踐,激發了「性別意識」藝術教育理念的生成,同時亦引發其故事性及脈絡化的特質,並於規則中產生質變。本研究中,「性得藝彰」課程不僅扣緊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與美術學習三大構面,更因性別議題與人類社會的不可分割性而擁有多元解讀特質,使課程意義帶有自由論述的色彩及包容異己的人文精神。 三、透過「A/R/Tography」的曖昧性實踐「性別意識」的創作與課程設計 研究者經由「A/R/Tography」角色的游離、檢視及思辨過程,跨足不同疆界產生碰撞與質變,使「性別意識」的創作與課程設計充滿多元可能性,並帶有曖昧性的後現代精神,呈現多種解讀面貌之潛力。其中,研究者成為一名「自覺者」與「開發者」,經由創作歷程、自我性別意識及經驗之省思,融入歷程之啟發與精華於議題與學科意義中,成為具有生命啟示的藝術學習。Item 臺灣國民教育之藝術教育實踐評估(2012) 潘金定; Pan, Chin-Ding臺灣刻正施行中的國民教育之一般藝術教育現況,若思考還有什麼值得改善之處,應該以何種視角找出關鍵性因素,並尋求具體可行且符合教育目標規準之改進方法與策略,是本研究所關注焦點。 教育部1998年公布「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將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三科目融合為「藝術與人文」領域,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國民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教學演變成另一種形態的轉捩點,更是一次教育根本價值和意義上的「派典轉移」(paradigm shift)。 研究者在此一關鍵時刻,正巧服務於教育部所屬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經歷各界對這重大轉變之討論,以及其施行結果之研究;期間並親身參與2002年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對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普查、2005年全國藝術教育會議地區公聽會和總檢討會,和2009-2012年教育部藝術政策專家學者諮詢會議的「藝術教育會」。彙總過程中有關國民教育之一般藝術教育值得探究改善議題,廣泛包括法規、制度、行政組織層面、師資、課程、教材、設備資源等問題,甚至提出重新討論藝術教育目標之意見。 基於實用性原則與目的,本研究參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0台灣》書中有關政策管理概念結構圖之各項要素,作為評估和檢視上述藝教實務議題的考量重點,並當作提供對策主要參考架構,兼顧理論與實務可行性。 在論文中,將部份重心聚焦於國民教育之藝術教育目標上,並大篇幅引用理論論述審美活動,強調審美經驗與國民教育課綱基本理念之陶冶生活情趣、啟發創造潛能、健全人格發展的目的息息相關;因為真正的審美活動有歷程,感受因人而有深淺,受內在、外在諸多因素交互影響,它是如此豐富、精彩多變化,其結果: 一、不僅產生美感愉悅,陶冶生活情趣; 二、更涉及對世界的想像,啟發創造潛能; 三、最終紮紮實實影響生命,因為審美是完整人格的表現。 審美,除符合英國教育哲學家R S.Peters所提出「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及「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 之教育三規準外,並能達到國民教育課綱基本理念健全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據此,最後分別針對直接影響藝術教育落實的相關法規與改進策略提出建議。Item 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課程之初探(2002) 林秀芬摘 要 面臨新世紀之各項挑戰與變遷,教育必須重新審視個人多元智能之開展,方可造就出能適應未來社會之人才。透過藝術的教育,能對教育現況提供全新視野,是實現多元智能理念最佳管道,而為使藝術教育特質與功能得以發揮,以落實各項智能理念,最重要的便是透過課程與教學。 本研究目的,除了探討多元智能應用於藝術教育之課程設計原則,更實際研發一份教材與評量均符合本土情境之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課程,將課程實際應用與探討,以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進行多元智能課程研發與教學之參酌。本研究對象為台南市安平國小六年級四十位學生,本研究採文獻探討方式瞭解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之課程設計原則,並據此進行課程研發,之後,採行動研究方式實施課程,再以觀察法與調查法來瞭解實施結果。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現今藝術教育著重學生與生活之聯繫、強調問題引導與主題教學以使各種知識能整合運用,對學生多元智能的學習與開展,有正面而積極的幫助。 二、教師實施多元智能之藝術教育課程時,如能針對教學環境、學生特質、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作周全考量,對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師生互動、學生學習都有助益。 三、學生喜歡透過不同智能學習方式來進行藝術學習,其中又比較喜愛兩種智能融合及人際智能之學習方式;此外,學生進行一項智能學習時,常會在潛移默化中也學到其他智能。 四、從評量結果得知,課程中應用之以學生為中心、主題教學、問題核心、多元智能學習、多元智能評量等設計原則對學生智能提升有其成效。 五、大部分學生認為課程中各項智能學習活動對其多方能力提升有幫助,其中又屬將智能學習融入主動探索、切身經驗解決問題的藝術學習方式獲益最大。 六、學生進行藝術課程中各項智能學習與評量活動時,會受到學生個人特質、舊經驗能力、其他智能、及教師教學方式等影響,使其學習成果較為低落。因此,教師應時時考量與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注意學生個別差異,給予學生合宜之教材與教導,以開啟其學習興趣與信心,此外,課程應儘量設計智能公平之評量,讓學生之每種智能可在其運作脈絡中直接評估,如此,才能提供學生適性之教導,學生之多元智能才能得以順利開展與提升。Item 後結構藝術表達之哲學圖表的美育運用--依據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2019) 謝攸青; Hsieh, Yu-Ching本研究基於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的理論,建構出後結構藝術表達的哲學圖表以為美育應用。希望強調出藝術必須是基於生命實質內在性意義,其符號的外在表達才能有價值;關心當人作為藝術表達的主體,必須有主體「超越運動」的學習作用,如此才是物質意義昇華為藝術的根本。而這種「運動」能使藝術表達因為主體突破困境的解決問題,而迴響生命現實的共鳴,因而產生一種藝術的力量。因此,這個力量並非憑空的添加之補充物,而是關係著後結構的動性事實如何透過直接藝術語彙表達的議題,即「現實化」的議題。 再者,本研究關注德勒茲觀點中所牽涉到本體論如何掌握差異事物的理想本質之議題,研究者將由此推論當藝術教育上強調尊重差異的原則時,事實上如何堅持與追求生命世界事物理想本質之普同性價值亦是一個相對重要的課題。 主要透過德勒茲《差異與重複》一書之文本研究,本研究將差異與重複理論具體化出三個探索其內涵意義的主軸:「現實化」、「第三方我聯覺與意志」,以及「差異理型的哲學辨證行動」,發現這整個理論系統乃藝術品質追求的核心理論。並且,結合德勒茲另兩部著作《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與《普魯斯特與符號》,研究發現此一理論系統在這些文本間的高度一致性,而且,後兩本著作更有助於彰顯差異與重複理論中關於「超越運動」與「藝術表達」兩大概念當中原本隱含之意義可以更清楚地被了解。 總之,本研究結構出藝術符號表達的哲學圖表,可做為判定藝術品質與價值的指導方針。它可做為藝術學習上與問題解決之基本研究工具,以幫助人們辨明AI科技時代藝術定義擴張後美感與創造力意義混淆的亂象,了解藝術符號的表達如何作用而幻化成為不同於物質符號的意義。總結而言,本研究的表達也正像一個基於哲學的藝術圖表之展現,提出關於藝術教育之建議。 藝術的創造價值在於是否能反應出問題需要,並有助於問題解決功用的建議之創造。本研究除了建構了美育應用上的哲學圖表,也具體就一個藝術課程實例分析。最後,本論文建議美育應重視此研究所建構的藝術表達之核心意涵,應培養基於發展人文教育所應重視的各種人才,以下乃五項具體的建議:一、應檢視並重視人類文明中值得珍視與發展的藝術理想的本質行為。二、應重視歷史中各種被關注的藝術議題之詮釋與應用方向。三、應重視人文價值本體論的辨證與差異理型的核心意涵。四、主體超越之生命內在性才是物質能昇華為藝術的根本。五、應重視主體「第三方我」聯覺感受力與持續深化學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