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日本江戶時期伊藤家學對朱熹《詩經》二〈南〉觀的批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6-06-??) 張文朝; Chang, Wen-chao
    本文論述了中國傳統《詩經》學史上討論二〈南〉的重點,及朱熹對此問題的繼承與貢獻。又論述了十七世紀中期到十九世紀初期日本古義學中樞伊藤家學四位堂主二〈南〉觀的繼承與新見,及其對朱熹的批評。這雖是伊藤一家《詩經》學內部轉向的演變過程,卻也是日本整個江戶時代的學術嬗變史。伊藤家學既然是古義學派的中樞,則本文所論四位堂主的二〈南〉觀,可作為理解古義學派其他學者對此問題所持觀點的風向球。透過本文或可映現出中、日研究《詩經》學的版圖梗概,並藉由本文使後學者能在此議題上有新的認識。
  • Item
    對陳榮捷《朱子門人》一書之若干商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0-06-??) 王奕然
    陳榮捷《朱子門人》一書,乃是研究朱子學派的重要參考資料,歷來學者頗多稱譽,此書亦影響了後來相關的作品,如《閩學源流》、《朱子學通論》等書。本文除了指出此書的五項優點外,如考證詳盡、揭示《朱子語類》體例、辯駁古人謬見等,亦提出八處缺失,如歸類錯誤、一人分置兩處、名字錯置等,針對陳氏所言,進行辯駁。另外,對於陳氏存疑、不解之處,本文亦試圖考察相關的材料,梳理部分問題,抑或推敲箇中的原因,如李孝述、章康、陳宓是否屬於朱門弟子、劉黼的籍貫為何、朱彝尊《經義考》何以列陳文蔚為傳《詩》、傳《禮》弟子等問題。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從這三方面來進行論述,針對《朱子門人》一書,加以補充和釐清。
  • Item
    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06-??) 黃瑩暖; Huang,Ying-nuan
    關於朱子(名熹,1130-1200)理氣論、心性論與工夫論的詮解,自牟宗三先生(1909-1995)判朱子思想型態為「別子為宗」、「他律道德」之後,迄今仍是學界爭論的議題。此中主要由於朱子以理氣概念來說心性,因此牟先生指出朱子所言之「心」為一形而下的氣心,不能作為道德主體。本文從朱子原典文獻中,舉出朱子批謝上蔡(名良佐,1050~1103)「以覺言仁」的言論、朱子論「人心、道心」言論、論喜怒哀樂未發時之心的狀態,以及其「智藏」思想等相關資料,深入析解,論證朱子「心之知覺(虛靈明覺)」具有道德動能之義,並立基於原典文獻的基礎上,對朱子「心之知覺」的相關言論進行同情的解析與脈絡的連類,期能提出朱子心論的另一種詮解進路。
  • Item
    唐君毅先生論朱子格物致知工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0-12-??) 黃瑩暖
    「格物致知」語出《大學》,南宋朱熹作〈格致補傳〉,對「格物致知」之意涵作出明確的規定後,自此引發許多的論議;剋就朱子之理論而言,見解即已相當紛岐。以現代學界來說,新儒學代表人物唐君毅與牟宗三二位大師對朱子「格物致知」之義的詮解即有不同。本文即對於唐君毅先生論朱子格物致知之義加以析究。唐先生以「求諸外而明諸內」來詮釋朱子的格物致知工夫,他指出由於朱子之工夫必須以向外窮格事理的方式進行,原因在於心不是理;而向外窮格並非認知事物的實然之理,乃是為了顯發心中本有之性理。唐先生強調,朱子格物致知的重點在於從具體特殊的情境中找出因應之善道,此說有其值得闡述之義蘊,同時足以顯出朱子實事求是、漸習漸明的工夫理論之特色。
  • Item
    兩種《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殘本對朱子學研究的價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1-06-??) 許華峰
    朱熹一生講學,眾多弟子留下許多筆記。朱子去世後,這些筆記漸漸匯集流傳,成為後人研究朱子學的重要依據。相關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是南宋黎靖德所編的《朱子語類》。由於此書採分類編排,且為求體例上的一致,對原語錄文字往往予以改動,以其它語錄相參照將有助於更適切地了解朱子。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兩種《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殘本,是語錄中最早刊行的一種。由於此書保留了朱熹諸弟子較原始的記錄形式,現存約二千二百七十五條的語錄,提供我們許多有意義的線索。如更詳細的記錄時間地點、大量依時間順序編排的語錄、語錄的異文等。本文除了說明《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的體例、內容,更指出這兩種殘本在朱子學研究上,提供了相關語錄條文繫年的重要依據,有助於研究朱子師生互動的概況,以及了解黎靖德《朱子語類》的編纂原則,補正「黎本」的錯誤等重要價值。
  • Item
    論真德秀的帝王教學及經史觀念對朱熹的繼承與轉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06-??) 張莞苓; CHANG, WAN-LING
    南宋的真德秀服膺於朱熹學術,但其解經方式多以「六經」為先、史書、子書並列,不同於朱熹首重《四書》義理的解經方式。兩人差異的關鍵之一,在於他們對於《四書》、六經與史書之間的本末體用看法,具有相當微妙的差異。本文以真德秀為研究主體,並與朱熹進行對比,凸顯二人特色及差別,首先分析兩人在「《大學》經筵」上的解經風格與引用情形,點出兩人在帝王教學與解經策略上的差別;其次討論兩人如何看待《四書》、六經與史書之間的本末體用關係,呈現他們同中有異的經史觀,並看見真德秀對朱熹的繼承與轉化。
  • Item
    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06-??) 黃瑩暖; Huang,Ying-nuan
    關於朱子(名熹,1130-1200)理氣論、心性論與工夫論的詮解,自牟宗三先生(1909-1995)判朱子思想型態為「別子為宗」、「他律道德」之後,迄今仍是學界爭論的議題。此中主要由於朱子以理氣概念來說心性,因此牟先生指出朱子所言之「心」為一形而下的氣心,不能作為道德主體。本文從朱子原典文獻中,舉出朱子批謝上蔡(名良佐,1050~1103)「以覺言仁」的言論、朱子論「人心、道心」言論、論喜怒哀樂未發時之心的狀態,以及其「智藏」思想等相關資料,深入析解,論證朱子「心之知覺(虛靈明覺)」具有道德動能之義,並立基於原典文獻的基礎上,對朱子「心之知覺」的相關言論進行同情的解析與脈絡的連類,期能提出朱子心論的另一種詮解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