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07
Item 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之研究(2008) 潘桂芳摘要 關鍵詞:李石樵、社會寫實繪畫、台灣民族意識、殖民、再殖民、認同的困境、「祖國意識」、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大屠殺、〔唱歌的小孩〕、〔市場口〕。 本文以藝術社會學和圖像學的原理,深入探討李石樵的社會寫實繪畫〔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李石樵學畫的歷程中,先接觸日本殖民當局積極提倡的地方色彩,復受到陳植棋與台灣民族運動的影響,內在潛藏的台灣民族意識滋長抬頭。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局推動相關的美術活動,台籍畫家因應政策而創作具時局色的作品。李石樵〔唱歌的小孩〕除了表達時局無論如何緊迫,直到最後也必須保持喜悅與希望的精神,也呈現殖民地的台灣人在國家文化的認同上,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大戰結束,台灣人一度狂歡「回歸祖國」,期待能建設美麗的新家園。不料面對的猶如日治時代「總督府制」的再殖民統治,生活陷入更加不堪的悲慘境地,終於導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蔓延,但國府即刻派兵前來進行大屠殺與逮捕的恐怖行動。經過二二八風暴的洗禮之後,台灣人的「祖國」之夢想終於破滅,戰後初期盛行一時的S.S.漫畫集團同人與首屆省展的社會寫實繪畫,也因而消失於歷史的舞台。首屆省展李石樵推出的〔市場口〕是以太平町永樂市場為題材,描繪上海派的女子—有餘裕的內地人,對照四周貧窮的本地人,展演出戰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前,台灣遭到「祖國」歧視剝削的實景。畫面中左側牽鐵馬的現代女性正面迎向中央焦點的上海派女子,象徵現代化、充滿自信的台籍菁英,抗拒「祖國—中國」的再殖民統治。Item 台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教育實施現況調查研究(2005) 傅珍衡本研究旨在了解台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教育實施之現況與議題以及可能面臨的問題,探討目前級任教師及科任教師對政策規劃與行政措施、領域課程與教學策略和領域課程理念、專業態度與熱忱等層面在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情形。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對該領域視覺藝術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輔以文獻探討進行探究。其中開放式問卷是採用便利取樣法,針對在台北師院在職碩士班暑期進修的現職教師進行調查,將所得的資料分析歸納分類後,作為編製問卷的依據;問卷調查工具則是研究者自編的「台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問卷」,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對台北縣公立國小有任教視覺藝術之教師郵寄問卷,調查時間為民國九十五年四月。 本研究所得結果發現: 一、政策規劃與措施方面: 1、現階段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價值應該受到重視。 2、藝術與人文領域很重要,應加重領域配課時數的比例。 3、教育相關單位應該規劃更適當的教育發展方向。 二、領域課程理念與教學情境方面: 1、藝術與人文領域內各科內容皆具有其專業特質。 2、實施九年一貫教改後,學生沒有因而提升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學習效益。 3、現階段「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的統整方式有阻礙。 三、教師專業與熱忱方面: 1、教師自認能夠秉持教師專業,自我要求達到視覺藝術課程之教學目標。 2、教師自認會兼顧時間或地區之限制,準備適當且多元之教學素材。 3、有健全的「藝術與人文」教學,能增進學生健全人格及知能的成長,提升學生各領域的表現水準。 4. 社會上「升學學科導向」之風氣濃厚,以致影響了視覺藝術的正常教學。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提出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暨師資培育單位: 1、教育當局應該重視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價值 2、教育相關單位應該規劃更適當的教育發展方向 3、提升師資培育及教師研習進修的品質與效能,重視教學上的應用 二、對學校行政: 1、學校師資之任用應注重專業背景。 2、召開教學研討會時,能適時提供教師視覺藝術教學分享與學習機會 3、辦理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相關研習,應著重跨領域統整實作經驗分享 三、對國小教師: 1、教師應破除本位主義,堅持專業理念及熱忱 2、教師應持續進修追求專業成長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金門的人文探索與省思(2004) 林建忠摘要 金門,是我的故鄉。對生長於台灣者,它或只是一個前線戰地,目前是頗熱門的國內旅遊區而已。但對一個離開十九年由金門來台灣的遊子而言,它是我永遠的故鄉。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這一天,「金門國家公園」是國內第一座以維護戰役紀念,歷史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除了豐盛且有別於台灣地區的自然生態資源,歷代賢德豪傑積累了繽紛的人文資產,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蹟、宗祠、寺廟、古厝和獨特的風物民俗,在島上隨處可見,形成金門特有之文化景觀。不論是傳統建築景觀、歷史文物或是戰役紀念史蹟,這豐富的人文史蹟皆深具有保存研究及解說教育的價值。 創作的內容大分兩部份,第一部分為金門的民居建築:金門的村落幾乎為自然村,建築上採閩南建築特色,各村落保存完整,除少數為戰爭所損外,可完全呈現金門傳統民居建築。除傳統閩南建築外,民居建築中的洋樓建築也是一大特色,有別於閩南建築,但在金門民居建築中也更有其特殊性及藝術性。金門的傳統民居建築可是金門人文藝術景觀中最為引人注意及最普通性,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台灣因現代化,鄉村景觀保存就不如金門的完整,所以在創作上金門的傳統民居建築便為首要內容。第二部分為有金門守護神之稱的「風獅爺」在金門的特殊意涵。金門因是孤懸在海上的小島,島民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下,對信仰往往特別虔誠。 在創作過程中,雖大多以具象的形體來描寫,但真正在具象的陳述背後畫面中不單純是事物的描寫,而是希望透過繪畫中豐富的色彩與形體,表達出對建築或風獅爺更深刻的意義,部份以局部特寫手法,表現金門建築原貌,並由傳統表現手法,引出鄉土之美,背後也是對現代金門的未來做一省思。Item 島嶼神話─張克享創作論述(2009) 張克享; chang ko hsiang摘要 島嶼在地理特性上本身即存在封閉性及開放性的兩個矛盾的對稱性,而台灣社會在物質及精神層面也同時存在類似的矛盾對稱性。這種對稱性令人感到困惑卻又著迷,這種對於生存環境的感受即成為筆者創作此一系列作品主要動機。在實際創作之前,筆者先行閱讀台灣這個島嶼社會,閱讀的方式包含了實際現象的觀察及神話文本閱讀。 在觀察台灣社會的重點在於尋找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的群眾集體意識行為,本文以台灣民間信仰現象作為切入社會的角度加以分析,對台灣諸多具有「類原始性」的社會行為或意識加以討論。討論的重點在於民間信仰所反映出的台灣社會現象,其中包含了台灣宗教心靈所呈現的神聖與世俗對話關係,及原始色彩濃厚的巫醫心理治療。另外對於民間信仰所特有的符咒靈驗的功利色彩以及神奴性格,其對於群眾心理造成的影響是另一個觀察重點,並希望由其中找到造神信仰。 除了觀察資料的解讀之外,本文加入了神話文本分析。將當代社會現象與古老原始神話加以結合,作為後續實際創作的文化養分。 配合解讀現象所採用的神話主要是人類起源及洪水兩大神話系統,在人類起源系統除了人類誕生的命題之外,關於物種起源及人類變形議題也是相關的討論範圍。洪水神話則是強調物種消失及再生的圓形生命觀。藉由神話系統文本分析及台灣民間信仰現象觀察,筆者的創作過程亦分為兩個領域同時進行創作,一是採用文字寫作,創作出「島南殘篇」及「巫歌神詩」兩本神話記事及詩歌之作,分述天地創生及人類演變及天地滅絕等情節,藉以鏡射台灣這片島嶼。另一則是實際繪畫作品創作,以眾多人形流動來描繪詩歌中所述及的神話情景及背後象徵意識。以詩歌及繪畫同時創作的方式,使本次創作作品在繪畫的表現之外,同時具備史詩的神聖性及敘事詩特有的時間性美感。 關鍵字:島嶼、神話、巫信仰、萬物同源Item 費爾南度‧波特羅(Fernando Botero,1932-)的藝術研究(2006) 林舒婷哥倫比亞藝術家費爾南度‧波特羅(Fernando Botero ),以其特殊的造型風格成為國際級的藝術家,他塑造出頗具個人風格的特徵,以其肥胖(obesity)、變形(deformation)、反比例(anti-proportion)、反透視(anti-perspective)、及詼諧(comicality)的外形引人注意。 在大家向前衛藝術靠攏之時,波特羅卻選擇回到早期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及拉丁美洲的民俗藝術,並且將文藝復興前輩大師的繪畫技巧轉化成為自身的繪畫特徵,因而造就出如此獨一無二的壯碩型體,也成為波特羅的繪畫印記。 而波特羅並非以回到傳統為目的,他更吸收部份前衛藝術養分,因此,帶有特殊語彙的繪畫才是波特羅的真正追求,他就是要創造出獨具風格的「波特羅式」藝術繪畫表現為目標,現今,他仍以這些頗具個人特色的風格享譽國際。Item 存在與荒謬:音樂劇「徒勞無功馬戲團」創作研究(2014) 陳宣義; Chen, Hsuan-I福音劇具有悠久歷史及傳統,在聖誕節期演出的聖誕劇更是其發展重點之一。東吳大學安素堂劇獻委託筆者製作音樂劇《徒勞無功馬戲團》,期予能創作一齣結合神學、哲學及藝術高度的作品。本文從聖誕劇歷史脈絡來整理固有表現及可能發展性;並從哲學角度切入,探討荒謬與存在主題有關的哲學思想。以存在主義中的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及卡繆(Albert Camus,1918-1960)為例進行文獻探討,前者為有神論、積極性存在主義的代表;後者是揭發人生荒謬性的文學創作家。最後是貝克特(Samuel Backett, 1906-1989)與荒謬劇場的文獻整理分析,將哲學思維帶入劇場藝術創作中。 本研究以「徒勞無功」主軸發想,運用「馬戲團」概念為形式創作音樂劇,藉由相關創作的文本分析,引用其中表達存在與荒謬性的手法,綜合應用進行二次創作的轉化。並運用藝術指導的專業於戲劇創作歷程中,將欲表達之價值觀與意境具象化,透過視覺傳達設計方法將主題內容做有效傳播。 本創作實際演出兩場,以檢視研究成果。為達到福音劇目的,先解決人不覺得需要神的問題,利用存在主義角度呈現人生的存在與荒謬性,引發觀眾思考背後意義,帶出基督信仰的救贖觀。本研究將理論與實務做整合,以藝術指導專業為統整,展現存在主義精神的時代性與在地性,並開創了福音戲劇的新格局。Item Helmut Newton 時尚攝影中的觀看與女性裸體(2007) 吳華; WU Hwa摘要 時尚攝影(fashion photography)自從1960年代以來,攝影師的表現風格漸富變化,加上女性解放運動自1970年代肇興與時尚媒體的多元發展,時尚攝影演變成並不特寫衣服而趨於類型化,風格包括戀物與窺視。基於這個時代背景,自1950年代開始為時尚攝影雜誌拍照的美籍時尚攝影師Helmut Newton (1920-2004) 如何在具有商業銷售目的之時尚作品中,突顯「觀看」及「女性裸體」,將是本論文即將要探討的問題。基於此,本研究將以Helmut Newton的兩組作品Self-portrait with models and wife與The Naked and the Dressed為主要研究文本,並從文獻探討與文本分析兩方面進行討論。在文本分析方面從攝影師自傳、歷史、精神分析、裸體論述以及電影《激情》(Passion)、委拉斯貴茲與塞尚等人的作品之觀點出發,分析兩組作品中的圖像意義,探討Newton是如何利用攝影影像,來營造觀看場域與女性裸體。Item 樹蔭花間情─施素雲創作論述(2018) 施素雲; Shih, Su-Yun本研究取材自筆者在北宜路上的居所和郵局辦公室周圍環境的四季變化之花、樹以及所見所聞作為論述的題材,並從形式與內涵方面去探討傳統水墨與現代水墨的異同與演變過程。 在形式上,現代水墨已跳脫傳統水墨的技法,但是在精神上,現代水墨能仍保有傳統的美學觀以及基本的筆觸用法。然而,筆者是以傳統和現代合一的水墨技法加上個人生活環境的體驗,以及後現代技法共同融合而成不同的風格,把在北宜路上的四季花、樹表達出來。 筆者以本文第一章「緒論」為開端,談論有關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還有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創作的理論基礎,將敘述水墨畫從古典到當代的演變過程,以及花鳥畫的寫生造境和象徵與表現。第三章談到個人的創作觀點與理念,把北宜路上的人文景觀與花鳥的特色和創作內容的呈現表達出來。第四章個人的創作實踐與作品分析,藉由作品的分析說明筆者的創作理念與實踐的成果。第五章結論,是回顧作品創作與前瞻,從作品中所得到的經驗和體會以及對未來有何影響等拙見,希望能為文化藝術盡一份心力。Item 簡約風格包裝設計研究(2013) 張瑞玫; Chang Jui Mei摘 要 簡約設計(Minimalist Design)是源於20世紀初期的西方現代主義,特色是將設計的元素、色彩、原材料簡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對色彩、材料的質感要求很高,強調一切精簡到極致,保留最精華的部分。因此,簡約的設計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達到以少勝多、以簡勝繁的效果。誠如歐洲現代主義建築大師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被認為是代表簡約主義的核心思想 (The core ideas)。 商業包裝作為溝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一道橋樑,它隨著科技與生活水平的發展,其設計理念亦不斷的更新;包裝設計歷經由繁到簡、由複雜到簡約的發展過程。尤其,包裝在商業的刺激下,朝向著多元豐富的型態變化,甚至是過於誇大複雜形式表現,這種過度重視外表包裝的商業風氣與不當的消費習慣,形成過度包裝造成環境生態的負擔。故此現代生活型態漸趨繁雜的社會裡,人們尋求簡單、回歸自然自在生活,簡約風格的設計在建築、空間、產品、平面各領域中成為流行風尚,並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價值觀以及生活觀念。簡約風格以簡單的視覺語彙,實現事物本質的精神與現代人冀望簡單樸實的心靈層面不謀而合。 因此,本文以簡約風格為研究之主旨,其目的即在探討當代簡約風格在包裝設計中所具備的內涵與外在表現手法,作一根源性的探討,藉由這種考察本文試圖釐清下列議題:(1)現代「簡約」風格的包裝設計在不同領域表現之方式如何;(2)實現「簡約」風格在包裝設計的環保意識,創作符合現代環保精神的包裝設計;(3) 「簡約」風格的包裝設計融入現代科技RFID的新包裝概念,使包裝走向新的科技領域。 如果說設計的本質是排列、連結各種事物的活動,這樣的發展,表面來說,即從複雜的社會文化走向簡單的人類「天生」的知覺,這現象似乎很符合簡約的字義,更得以減少視覺和心靈的負擔。Item 「物」的跨維度意識:從3D到2D的變像研究(2021) 邱顯源; Chiu, Hsien-Yuan經驗總是來至於對事物的認識與了解,而事物對我們而言也是感知的意向(Intentionality)來源,在藝術創作的行為中,經驗與感知是真實與藝術之間跨維度與變像的關鍵要素,然而隨著實踐技術與工具的創新,藝術也從傳統逐漸過渡到數位的時代,因此研究一開始著重點,將試圖從哲學與美學的角度探討「物」的意識、感知與存在等等本質問題,並從中分析人、物與世界三者之間的藝術現象與實踐關係,接著研究角度將轉向影像中「物」的修辭與表現探討,透過上述學理研究的基礎建構,將有助於後續藝術實踐的探討,使論述能有連貫與完整的邏輯性。 而有關技術實踐部分,探討焦點將以3D數位技術為核心,並從技術本質與原理做為分析起點,首先在探討技術本質部分,內容包含技術的虛擬性、生成美學、幾何空間等面向研究,在探討技術原理部分,包含數位物件的網格編修、拓樸演變、變像技巧等內容分析,而過程中將適時搭配圖示的輔助說明,來解說技術運用於實踐上的重要觀念,最終再透過分析個人作品過程,將本文中的學理與技術的探討進行聚合與辯證。期盼透過本次的研究與實踐的目的,除了作為自身創作的反思與檢視之外,內容也能成為從事3D數位藝術創作與研究者的參考基礎。 由於本次研究特性屬於創作理論為主,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將採用藝術本位研究(arts-based research,以下簡稱ABR)的方法,以創作實踐為基礎,透過文獻研究、案例分析與創作實踐三個面向進行資料的探討與現象的分析,來逐步完成本次論文研究的整體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