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56
Item 台灣晚間新聞台談話性節目定位分析(2014) 劉蓓苓; Pei Ling Liu摘要 如果把一個電視頻道當做商店,CHANNEL 當作購物平台來思考的話,則每個時段的節目就是商品,假使把閱聽人就設定為消費者,那麼拿著選台器東轉西轉在決定要收看哪一台節目的行為,意念上與逛街選擇商店購買商品就有高度雷同之處。 本文就試著從消費者(閱聽人)角度分析每一項商品(節目)的定位與屬性。針對蒐集閱聽人的想法與觀眾資料搜集,分別根據「新聞台晚間談話性節目問卷調查」 75 名受訪者做出兩份調查。問卷設計以 11 個國內主要時段的新聞台談話性節目為調查對象。並且針對台灣以外的美中日法等其他國家的 16 個談話性節目做內容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 電視台(商家)本身對節目(商品)仍停留於OEM的代工心態 (二) 台灣談話性節目相似度過高 (三) 較多批判較少新知識。 (四) 缺乏幽默主持人與深度的個人訪問 (五) 言論激烈政治立場一致的節目在情緒衝突上低於政治立場對立的節目 (六) 知識性越高 越受年輕觀眾喜愛 以及傳統型政論節目仍是中高年齡高學歷的最愛 關鍵字:新聞台 節目定位 新聞性節目收視率 觀眾定位Item 財務市場狀態轉換模型之應用- Smart Beta策略基金績效分析(2018) 陳永孝; Chen, Yung-Shiau近年來因子投資法逐漸成為基金投資組合的主流,透過對特定股票篩選機制及調整投資組合權重,擇時放大特定因子的曝險程度,使投資組合呈現特定風格主題。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投資者情緒(Investor sentiment)衡量指標逐漸受到理財顧問及基金經理人所重視,並作為判斷投資市場氣氛的依據標準,本篇論文使用投資者情緒指標建立馬可夫轉換模型作出財務市場狀態轉折時點預測,並採用美國晨星公司資料庫中的Smart Beta策略基金為樣本,觀察不同的市場狀態期間,是否使得風格主題策略為基金帶來更高的額外報酬。Item 多元治理策略之研究:以K食品公司為例(2017) 翁翊庭; Weng, I-Ting過去已有許多探討自製或外包(Make-or-buy)的相關研究,然而,不管是交易成本理論或是其他組織經濟學觀點,都把焦點放在特定治理模式的選擇,而實務上企業卻經常針對相同的價值單元同時自製和外包(Make -and- buy)。目前所用的理論架構已不足以解釋目前企業的供應鏈策略,也就是多元治理模式(plural sourcing; concurrent sourcing; tapered integration),現今多元治理模式的實務現象挑戰過去的理論基礎,而組織經濟學的觀點似乎忽略了多元治理模式等實務需求。 隨著環境的變化,臺灣食品產業經歷數十年的發展,根據研究指出,臺灣食品產業價值鏈已形成專業分工,代工生產已經是普遍現象,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且已可以靈活有效率地運作,因此形成少量且多樣化和單品且大量類型的產品均可生產來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因此發現企業所處的供應鏈也日益錯綜複雜,價值鏈上同時自製與外包的情況已非常普遍,從上游至下游之中與企業其內部和外部成員之間,為因應不同之經營條件所需,在事業策略中也逐漸地轉變成同時存在多種的合作關係與多元的治理模式,而這些關係與模式影響著企業整體經營策略,以及其本身所擁有之資源與能力,因此企業為了永續成長,必須隨時分析所面臨的環境趨勢與問題,再以適當的策略管理因應未來的競爭。 基於上述所述,希望透過對K食品公司的研究,探討問題如下: 一、 K公司採取多元治理的目的為何? 二、 K公司採取多元治理與企業的成長路徑是否存在相依關係。 最後得到結論為,K食品公司採取多元治理的目的為追求範疇經濟、提升品牌價值、追求不同客群及建立產業生態系統。而因為餐飲業特性的影響,K食品公司必須採取多元治理模式以擴大產品的深度與廣度,以「組合性商品」的模式,讓餐飲業者「一次性購足」,故K食品公司採取多元治理策略與企業成長路徑存在相依的關係。 關鍵詞;食品業、外包、自製、多元治理、價值鏈、成長路徑Item 臺灣古蹟修復之人力探討-以木作匠師為例(2016) 李珮瑜; Lee, Pei-Yu臺灣古蹟、歷史建築文化資產保存與修護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落實在古蹟、歷史建築修復保存觀念與追求真實性的精神已趨近於國際上的修復標準,不斷在進步。但臺灣古蹟、歷史建築的修復專業施工人力卻日漸凋零,尤其以木作匠師最為嚴重。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臺灣古蹟、歷史建築修復時,木作匠師地位和功能、經驗價值和養成方法,作為政府人才培訓及核發證照參考。本研究就民國71年(1982年) 《文化資產保存法》公佈實施以來至今,傳統木作匠師參與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作情形,深入訪談從事有關古蹟、歷史建築專家學者、建築師、營造廠、工地主任、監造工程師、木作匠師、木工師父,同時以相關文獻深入探討、研究、歸納、分析,得出研究結果如下: 1.臺灣古蹟、歷史建築修復時,木作匠師地位和功能。 產業界學歷的差異、修復案場的多元化、人力養成體系瓦解、修復認證 資格取得、各修復類型實際產生的修復相關課題,導致臺灣木作匠師的 地位和功能降低。 2.臺灣古蹟、歷史建築修復時,木作匠師經驗價值。 對於木作匠師修復經驗的仰賴、現場施工時問題點的釐清、試作工項則 是現今木作匠師最大的經驗價值。 3.臺灣古蹟、歷史建築修復時,木作匠師之養成方法,作為政府人才培訓 及核發證照參考。 由技職教育體制著手,建立長遠、永續的認證機制,進一步提昇榮譽 感。透過國內外技術交流的方式讓技術永續與提昇,整體古蹟、歷史建 築修復環境的改善,進一步的讓人才永續。 木作匠師人力的問題很多是來自於根源性古蹟、歷史建築保存制度、教育體系的問題。建議政府設置傳統技藝技術專門學校,提升木作匠師證照認證機制的永續性與榮譽感,調整採購體系與現今建築發展環境配合,以確保人力永續。 關鍵字:古蹟、歷史建築、文化資產保存法、木作匠師Item 臺灣中小企業二代傳承與策略改變之個案研究(2022) 劉芳伶; Liu, Fang-Ling本研究試圖了解臺灣中小型企業接班二代的策略變化,以質性個案分析法,訪談電腦刺繡企業接班二代,深入分析個案策略差異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以策略形態、資源基礎觀點、動態能力為分析基礎,探討中小型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策略點、資源重組,以及能力建構。研究分析有三大發現。 一、來自客戶的力量改變企業的策略形態,刺繡廠二代無論是維持代工生產,或部分朝向ODM設計或自創品牌,皆是建立在既有的資源上,以價值活動與能力建構提供以往所沒有的延伸服務,建立企業競爭優勢。 二、來自競爭的力量改變產品的組合形貌,企業在不同時期因所面臨的機會點與目標市場不同,進行內部資源重組維持企業競爭能力。 三、來自新市場與科技的力量驅使企業創造產品的新價值,例如刺繡可延伸應用在車用市場、居家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個案強化設計軟實力、技術優化提高產品價值,以取得企業的競爭優勢。 研究結果顯示三個企業二代以自身的資源基礎,創造具有「顧客價值性」、「難以模仿性」及「延伸性」的核心競爭能力,各自長出不同以往的經營策略,找到自己企業的韌性,持續發展。Item 臨床試驗專員(CRA)的人員流動與工作鑲嵌之個案研究–以國內某委託研究機構(CRO)為例(2017) 楊佩貞; Yang, Pei-Chen本研究依循工作鑲嵌(Job Embeddedness)概念出發,探討在製藥生技服務產業中委託研究機構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中之臨床試驗專員CRA(Clincal Research Associate)的人員高流動問題,從留職的概念出發,進一步探討員工對組織依賴的因素,組織如何改善不利因素,降低員工的離職意圖與行為。期望運用工作鑲嵌架構來發展兼具組織優勢與員工喜好之留才與用人策略。 本研究採用個案分析法,主要針對個案公司之CRA 離職與在職人員以及主管進行深度訪談,除了訪談離職員工了解其離職的主要因素外,亦訪談在職員工,了解員工留在組織的原因,以及產生離職意圖未轉換為離職行為的原因,以及訪談主管了解其希望組織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來提升CRA人員的在職穩定性。 訪談結果發現,資淺人員因為把到外商公司工作當為第一優先選擇,因此從工作鑲嵌中 「連結」、「契合」、「犧牲」三個因素皆無法讓他們留在組織內;而工作鑲嵌中的「連結」與 「契合」最能解釋資深人員的留任,「犧牲」則無顯著的影響。 本研究所獲得主要發現是運用工作鑲嵌的觀點來檢視CRA人員,其離職意圖深受產業與職務特性影響,與其找尋留才策略,更需思考的是用人策略。在用人策略上,建議用資深人員帶領資淺人員,適度搭配外籍人士,透過提供工作證及久任獎金雙重誘因來取得穩定的人力。個別公司的薪資結構是無法對抗整個產業的需求,薪資必須要接近市場行情,以及提供有前景的未來才能吸引優秀人才的效力及不畏外商公司的挖角。 本研究的結論是生技人才的不足是造成CRA人員高流動性的主因,若政府、學校與產業三者朝強化產業合作方向進行,注重人才培育,降低學用差距能培育產業界所需要的人才,在質與量皆增加的情況下,可以改善生技業缺乏人才的窘境。Item Item 台灣室內設計產業數位轉型策略之探討(2023) 李克忠; Li, Ke-Chung現今數位化時代下,數位科技發展進步快速,加上台灣嚴重少子化的現象下,連帶造成 勞動力短缺之狀況。因此,台灣室內設計公司於如今環境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為了提高企業的 運營效率和競爭力,需在作業組織流程與企業結構上進行數位轉型,應採用何種策略進行數 位轉型成為重要探討議題之一。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初步選定十家大型室內設計公司 調查其數位轉型經驗,最終選定一家作為研究訪談對象,訪談內容著重於了解實際運用數位 轉型之室內設計公司其轉型成效與心得,藉由分析結果,提出轉型之優勢與未來優化策略建 議,供未來室內設計業進行數位轉型時參考。研究架構分為作業流程結構、組織管理結構、未來趨勢看法與建議三構面進行探討分析。 研究結果藉波特價值鏈分析與 SWOT 分析顯示,在作業流程部分:使用單一知識管理系統作 業不利於基層員工操作使用,採用多款市面上已開發之數位工具,可直接於手機、平板操作, 更有利於增加工作效率;設計階段銜接工程階段利用模組化與系統化方式可達到快速圖面修 改與溝通;而人工智慧於現階段而言導入效益仍不高,目前可有效運用之範圍處於風格提案 階段,但應持續保持相關資訊更新,了解相關科技發展趨勢,進而有效擬定未來作業型態策 略。數位轉型策略在組織管理結構面上,對於企業結構、組織規章、資源整合等,運用數位 化管理系統有其必要性,但因系統管理維護不易,因此聘請專人管理或由主管階層人員持續 維護與更新是較佳作法。室內設計業未來數位化轉型之趨勢之一是將圖面與工法進行拆解, 大量的模組化、系統化,並將拆解後之模組進行資源歸納整理,配合數位管理系統即可有效 將共享資源與運用。企業除了需做數位化轉型,舊有之企業架構與經營觀念也需與時俱進、跳脫過往思維, 分析自身企業文化與角色定位,配合數位化工具將其有效運用,才有機會將企業成功轉型。Item 家族企業租稅規避行為之探討—以中國為例(2016) 陳鈺雯; Chen, Yu-Wen相較一般企業而言,家族企業股權結構特殊且董事會成員多為家族成員,面臨較嚴重的型II代理問題,進而可能影響公司之租稅規避決策,對政府財政來源有所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兩權分離程度、獨立董事兼任比例及接班壓力對中國家族企業租稅規避的影響。本研究選取2010年至2014年在上海及深圳上市之中國家族企業為樣本,實證結果顯示,兩權分離程度、獨立董事兼任比例及有無接班壓力對家族企業租稅規避程度並無顯著影響。Item 透過仕女讀書會建構團體動力之個案研究-以台北晶華酒店聯誼會為例(2020) 王冬富; Wang, Tung-Fu有鑑於近年世代的演進,讀書會逐漸興盛,無論是在學校、公家機關、企業乃至於各大咖啡廳業者,都可以看到讀書會的進行。由於本人有許多帶領讀書會的經驗,再加上從民國96年至今本人一直擔任晶華酒店仕女生活美學讀會的導師,同時見證了晶華酒店以其高品質的服務在業界屹立不搖,故選擇以此作為本次研究之主題,並藉由此研究來探討會員參與讀書會的動機與目的、讀書會的成功要素以及此讀書會對於酒店與會員雙方有何效益。本研究經過閱覽大量相關的論文、典籍等學術性資料,同時也搜索與讀書會相關的團體動力、生活美學等學術名詞之相關文獻,作為基礎,並且採用文獻回顧法、個案研究法作為本篇之研究方法,來得出最後的研究結果。 晶華酒店仕女生活美學讀書會的運作主要有人生哲學、電影賞析與討論、戶外參訪與美的事物,進行的方式主要是由一位老師帶領學員,在每週四下午透過各種詩詞、歌曲、書籍、文章、電影作品、歷史、節日、故事等具人文啟示的教材,來引導會員進入課堂,有時也會走到戶外去實地探詢具有特別意義的北部人文景點。透過這些靜態與動態的課程分享與引導,讓學員有所收穫,並且透過回饋單讓導師與晶華酒店更加了解會員的想法,有助於加強酒店與會員的連結。晶華酒店的優質服務與設施、經驗豐富的老師以及具有共同信念的基礎下,打造成功的生活美學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