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968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入口網站廣告之態度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2008) 陳欣薇為瞭解入口網站中廣告的呈現方式以及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入口網站廣告態度,本研究分別以「內容分析」與「問卷調查」二種研究方式進行研究。 經由「內容分析法」發現國內八家的入口網站的廣告目的以促銷商品或服務最常使用,另外,研究中發現國內的入口網站普遍使用工具框的廣告樣式,以濃縮的形式將所有的廣告訊息一次告知消費者,也較喜愛採用靜態文字的呈現方式。 另外,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入口網站廣告的態度以及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網路使用行為現況。研究發現,四成國小高年級學童每週上網的天數為在2 至3 天內,近四成的學生在平日使用時間不超過30 分鐘,但到了週末假日,就有超過7 成的學童使用網路時間超過1 小時以上。另一方面,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入口網站廣告的認知、情感與行為構面皆有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與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面對入口網站廣告態度上只有在認知構面上呈現顯著差異。此外,在研究中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的網路使用行為對於入口網站廣告態度的差異性是否有達到顯著差異。發現除了不同的網路使用年資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入口網站廣告態度無顯著差異外,其他包括「每週不同上網天數」、「週一至週四不同上網時數」、「週五至週日不同上網時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入口網站廣告的態度皆呈現有顯著差異。 具體而言,國內的入口網站廣告應多採用互動性與多設置不同型態的廣告以吸引較低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點閱,也可在媒體識讀教育中增加兒童對網路廣告的認知與課程,讓這群潛在的消費者正確的瞭解廣告的實質內容與內在,進而能夠成為聰明的消費者,確實地瞭解並運用網路廣告中的資訊。Item 台灣石版印刷術的傳入與發展之研究(2000-10-31) 吳祖銘自本世紀以來,藉由科技昌明與知識普及的趨勢,就科技發展的歷程來看,昨日智慧的累積,延伸出今日生活的實踐,研究人類科技史,宛若藉鏡過往,回顧與反思自身的發展,在人類文明價值的重大意義。 石版印刷已消失至少五十年的時間,目前各種相關工廠、工具、技術都已難以找到,有些早期印刷品、書籍、商標可以在二手市場找到,或是專業圖書館的善本書,盛行的原因一則可能是它的特性,快速而簡便,所以印製出來的成品,偏向以大眾需求為主導,出版品並不是非常精審,價格也相對的便宜許多,因此它如何發生,背景及影響如何,為何結束正是研究要旨所在。 1981年,研究者因協助師大陳景容教授為版畫製作尋訪石版版材,得緣結識位於台北市康定路早期石版印刷業者──昭明社,雖然其後於火災災變後結束營業,但將以此線索尋訪該經營事主;1982年,研究者因協助版畫家劉自明先生,購得台北市西藏路信華印刷王大明老師傅所藏之落石機,並以鋅版仿石版原理完成首宗平版畫創作。 根據以上所述,本研究目的有: 1. 考證石版印刷術傳入台灣的緣由與歷史背景。 2. 發掘與整理台灣石版印刷使用之相關機材、文物與出版品。 3. 了解石版印刷術在台灣的發展史實、技術的擴散與歷史定位。 本研究性質屬於「質」的研究分析工作,係以台灣石版印刷術興衰發展史考為主要探討課題,配合具有歷史的石印業者之佐證,擬透過歷史文獻的分析、田野調查的觀察與紀錄、口述歷史的耆老與專業前輩的錄音訪談,並透過專家諮詢方式,提供訪談前問題的指導,資料整理後進一步客觀的研討,並透過影片、影帶及幻燈片拍攝原始資料,包括靜態文物與動態實景的紀錄,俾供驗證與提供後續研究之需要。 研究預定成果分別為: 1. 具體指出石版印刷術在台灣的發展階段,比較其歷史價值。 2. 明確列述本發展階段的史實脈絡與重要文物,建立台灣石版印刷文物圖錄,以供博物館收藏單位典藏之指引。 3. 拍攝紀錄本階段石版印刷相關幻燈圖片、動態影片資料,以供驗證與後續發展科技影片,輔佐靜態文物展示的需要,提供科技影片素材蒐集的參考。Item 臺灣花布文化圖像傳播現象之研究(2012) 施秀燁; SHIH, Hsiu Yeh臺灣花布五、六十年來一直帶給臺灣民眾親切的意象,不僅僅是臺灣的一種在地文化,更代表著臺灣傳統的樸實,儼然成為精神文化和生活型態結合的象徵。 近年來復古懷舊風盛行,花布意象之呈現已經不單單只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布質用品上,而更與建築,餐具用品甚至西方文明產物相結合。臺灣花布已成為臺灣人意義深遠的代表符徵,即使隨著時代的流逝仍舊屹立不動。從中也可以發現,臺灣花布的呈現方式,已經不只是生活物品的應用,甚至利用多元的媒介,重新傳達其臺灣在地文化的意象。 本論文首先透過文獻之蒐集,了解花布起源脈絡、探討相關文化圖像傳播理論以及臺灣花布相關文本的檢視;探討當代藝術家對它多元運用與呈現,來認識臺灣花布不同之傳播途徑;同時從文創產業發展歷程來論述花布的發展與推廣現況。接著結合深度訪談的運用,印證臺灣花布傳播之多元性與國內當前研究發展的狀況,以補足文獻分析結果之不足。最後將資料彙整,希望能清楚呈現臺灣花布創新傳佈型態以及不同層次之傳播效應與民眾生活的關係,期盼本論文研究結果可以作為後續研究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行銷之參考。Item 應用柱狀透鏡產生動態效果之二維條碼個人化郵票研究(2020) 王玉玲; Wang, Yu-LingQR Code已成為目前最通用的二維條碼技術,多數應用的顏色僅侷限於單色,當與其它產品融入時顯得既突兀又不美觀,而二維條碼有其結構限制,難以改變樣貌,這也讓二維條碼尚有美化空間。為了提升美觀與互動效果,現有文獻中雖有彩色圖像QR Code技術,但仍無結合動態效果,因此本研究提出應用柱狀透鏡產生動態效果之二維條碼個人化郵票研究,為個人化郵票中的郵資符誌預留區域予以增加動態效果與連結功能。首先以100LPI柱狀透鏡搭配6pixels線網及0.254mm線距為設計基礎,製作3張不同角度的動畫影像在相互聯集為合成影像,其利用資訊隱藏技術結合誤差擴散法,使二維條碼(設定50至90不同資訊強度灰階值)藏入動畫影像,接續以600dpi輸出郵票,並確認手機讀取QR Code之功能及觀察柱狀透鏡覆蓋於郵票上的動態效果。 根據實驗結果,灰階值設定為70以下皆無法成功讀取及連結網址,同時測得70至90灰階值的最佳讀取距離為10.5cm,且不因動態設計而影響QR Code讀取效果,當資訊強度愈強所讀取秒數較低,反之則秒數增加。此外,設計影像經分割及藏入不同資訊強度QR Code,其藏入強度愈強則手機讀取效果愈好,且柱狀透鏡覆蓋於郵票上能呈現流暢的動態效果,讓使用者產生具有獨特趣味性的體驗。Item 企業新產品外型設計對消費者偏好影響之研究-以照相手機為例(2010) 高偉珉; Kao-Wei-MingBloch (1995)提出產品設計之美學乃透過消費者體認知之後,再形成對產品偏好的態度並影響其消費行為。但直至今日,研究上仍未對個體認知在產品設計偏好或行為間加以驗證,形成一研究缺口。鑑於上述存在之研究缺口,本研究以照相手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產品設計對消費者偏好之直接影響,消費者認知在此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產品設計之認知路徑與人口統計變數的影響效果。經文獻回顧後,將產品造型分為型、色、質三大類,以消費者之認知(涉入程度與認知需求)作為變數,消費者人口統計變數(學歷背景、性別及家庭年收入)作為影響效果,據此推導出七項假設。透過假設之驗證,深入探究產品外觀造型設計對消費者偏好之影響。研究資料收集採問卷調查法,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自實體照相手機中萃取出造型,因素分析加以命名,並為第二階段所用;第二階段則對造型屬性喜好與認知之調查,以了解消費者喜愛與不喜愛之造型,及其所帶來之消費者偏好。最後對市面上所販售的照相手機之造型進行調查,並與本研究所找出受喜愛的照相手機造型進行比對,以了解受喜愛之照相手機造型是否有對應到實際之照相手機上。與產品設計偏好之調查,以了解消費者喜愛跟不喜愛之造型,及其所帶來之消費者偏好。最後對市面上所販售之照相手機之造型進行調,並與本研究所找出之受喜愛之手機造型進行比對,以了解受喜愛之手機造型是否對應到實際之照相手機上。Item 應用數位典藏發展技術史教學模組以提昇高中生創造思考能力之研究(2007-03-24) 余 鑑; 楊錦心; 林弘昌; 王燕超; 于瑞珍; 謝文斌; 黃志燻; 林坤誼Item 兩岸相互開放獨資或合資經營電影片映演業之影響分析與可能性評估(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2010-01-12) 劉立行; 陸醒華Item 平面傳播媒體股市用語分析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2002-12-??) 高吟文Item MOOCs於我國中小學實施與推動重點之研究(2014) 黃皓偉; Huang, Hao-Wei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以下簡稱MOOCs)以免費且開放方式提供高品質、精緻化的數位教學課程,將原先封閉於校園內的課程開放給全球數百萬的學習者,MOOCs的出現實現教育的國際化。而在新媒體聯盟於2013年的報告Horizon Report高等教育版中,也預測MOOCs將為未來一年的發展趨勢。此外,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也開始嘗試將MOOCs導入K-12教育中,如可汗學院(Khan ACademy)、Coursera與Udacity等。有鑑於此,我國教育部也將於 2014 年初開始執行為期四年的「新一代數位學習計畫─磨課師分項計畫」。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MOOCs在國內中小學教育推廣的營運策略,提供未來相關機構在應用規劃上的參考。 本研究之文獻探討主要以開放內容為核心概念,探討國內外MOOCs相關案例的發展與現況,並從中分析MOOCs推動的關鍵因素,作為本研究建立研究架構的理論基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訪談對象含括MOOCs相關的官、研、學界專家,針對MOOCs在國內中小學教育的實施與推動議題進行資料蒐集,並統整與分析研究結果,從而推導出研究結論與建議,最後提出本研究之研究貢獻,期能作為國內相關領域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掌聲重要,尊重更重要(國家文化總會, 2006-05-01) 張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