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08
  • Item
    台灣產南方靈芝(Ganoderma australe)交配系統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0-11-??) 葉增勇; 陳瑞青
  • Item
    脊髓小腦萎縮症第十七型基因轉殖小鼠之分子特性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10-12-??) 張雅津; 許振銘; 林承岳; 陳瓊美; 謝秀梅; Ya-Chin Chang; Chen-Ming Hsu; Cheng-Yueh Lin; Chiung-Mei Chen; Hsiu-Mei Hsieh1
    TATA binding protein (TBP)為細胞中一種主要的轉錄因子,其在主導基因轉錄的起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類TBP基因位於染色體6q27,其5’端包含一段CAG三核苷酸重複序列,轉譯出的蛋白質N端上會形成一段多麩醯胺(polyglutamine, polyQ)的片段。SCA17為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之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已知SCA17致病原因與TBP基因之CAG重複序列擴增有關,為了探討TBP基因N端CAG三核苷重複擴增與神經退化的關係,我們之前已經利用小腦Purkinje細胞專一性表現之Pcp2/L7啟動子,建立了帶有109個CAG重複之TBP基因之轉殖小鼠,作為研究SCA17之疾病動物模式。由外觀及分子生物之分析中,我們已確認此基因轉殖小鼠有步態不穩、小腦中Purkinjecells明顯退化及缺失之病徵。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進一步發現此基因轉殖小鼠小腦中與Purkinjecells相鄰的Bergmann glia有增加之現象,此結果與之前研究看到的小腦中astrocyte之增加有類似之意義,代表神經退化之結果。此外,進行微陣列實驗並分析資料後,我們發現有許多與鈣離子調控相關之基因表現量改變,經由西方墨點法進一步確認,發現基因轉殖小鼠小腦中calbindin、Inositol1,4,5-Triphosphate Receptor 1 (IP3R1)及Cacnα1G表現量明顯較正常小鼠為低。
  • Item
    補氣健脾藥四君子湯調節人體B淋巴球分泌A型免疫球蛋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5-12-??) 呂丹妮; 陳安德; 張玉冬; 曾哲明; T.N.Lu,A.Y.Chen,Y.T.Chang,J.Tseng
    四君子湯主要以口服湯劑的方式服用,故消化道之黏膜免疫系統為最先受到藥物刺激的部位。本研究以A型免疫球蛋白(IgA)分泌為指標,在離休狀態下測試四君子湯及其單方對黏膜免疫系統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四君子湯在含有B淋巴球、T淋巴球及單核球等細胞之人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培養中,可促使活細胞增加1gA之分泌,此促進功能與四君子湯中的茯苓有關。但是四君子湯對人類扁桃腺分離出來的單核細胞則有顯著之胞殺作用,IgA之分泌量也隨之減少,此胞殺作用與四君子湯中黨參及茯苓有關。四君子湯對分泌IgA之Dakiki B淋巴球細胞株,有顯著之胞殺作用,但卻明顯的促進IgA之分泌,此促進作用可能與技苓有關。總之,在沒有T淋巴球及單核球輔助之下,B淋巴球之存活率對四君子湯及其單方很敏感,但是在T淋巴球及單核球存在下,四君子湯IgA之分泌具有促進作用,由Dakiki細胞株的實驗結果顯示,此促進作用可能來自藥物對B淋巴球的直接刺激所致。
  • Item
    桿小體變形法定位七星瓢蟲的小眼視細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5-12-??) 盧秀琴; 童麗珠; 林金盾
    本研究利狦單波長強光適應與電顯技術探討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tpempunctata小眼桿小體(rhabdomere)的微細變形(deformation),以驗證一個小眼(ommatidium)中不同視細胞(retinulacells)的位置。在暗適應中,分別用極強單一波長色光(360 nm, 420nm, 520 nm)連續照射實驗組動物的右側複眼背區兩小時以上,再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檢查視細胞中桿小體微絨毛的變形程度。由處理360nm或420nm只使中央桿小體變形,而520nm只使周圍桿小體變形的結果,證明七星瓢蟲的小眼中,周圍視細胞均為綠光受器,而中央視細胞為紫外光受器和藍光受器。
  • Item
    茯苓對人體血液淋巴球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4-12-??) 呂丹妮; 余淑娟; 曾哲明
  • Item
    眼鏡蛇毒對大白鼠皮質腦波的效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84-10-??) 郭東益; 吳京一
  • Item
    溪頭地區藪鳥行為的初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89-12-??) 羅柳墀; 王穎
  • Item
    胡瓜子葉粒線體呼吸活性變化的初步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77-08-??) 鄭湧涇; 李蘭香; Yeong-Jing Cheng Lan-Hsiang Lee
  • Item
    蛇毒對蜚蠊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70-08-??) 莊國詮
  • Item
    瓦拉米地區臺灣山羌之活動模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0-12-??) 陳怡君; 王穎
    自1991年11月五1994年3月在台灣東部瓦拉米地區對3隻雄性及1隻雌性台灣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進行無線電追蹤,結果顯示山羌在一日當中有49.4%的時間處於活動狀態,每日的活動期在3至8次之間,以5次最常見,兩相鄰活動期高峰的間隔時間在2至9個小時間,平均為4.08±1.58小時,白天的活動高峰間隔時間明顯短於夜間(3.63±1.31 vs. 4.46±1.69, t-test,p<0.05);活動高峰出現的時間以17時及6時的記錄機會最高,出現機率最低者為19時,活動模式呈現晨昏活動偏日行性的型式,晨昏活動高峰於日出後及日落前出現。冬季時山羌之活動程度較低,無顯著差異,天候對山羌之活動程度亦無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