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53
  • Item
    台灣石版印刷術的傳入與發展之研究
    (2000-10-31) 吳祖銘
    自本世紀以來,藉由科技昌明與知識普及的趨勢,就科技發展的歷程來看,昨日智慧的累積,延伸出今日生活的實踐,研究人類科技史,宛若藉鏡過往,回顧與反思自身的發展,在人類文明價值的重大意義。 石版印刷已消失至少五十年的時間,目前各種相關工廠、工具、技術都已難以找到,有些早期印刷品、書籍、商標可以在二手市場找到,或是專業圖書館的善本書,盛行的原因一則可能是它的特性,快速而簡便,所以印製出來的成品,偏向以大眾需求為主導,出版品並不是非常精審,價格也相對的便宜許多,因此它如何發生,背景及影響如何,為何結束正是研究要旨所在。 1981年,研究者因協助師大陳景容教授為版畫製作尋訪石版版材,得緣結識位於台北市康定路早期石版印刷業者──昭明社,雖然其後於火災災變後結束營業,但將以此線索尋訪該經營事主;1982年,研究者因協助版畫家劉自明先生,購得台北市西藏路信華印刷王大明老師傅所藏之落石機,並以鋅版仿石版原理完成首宗平版畫創作。 根據以上所述,本研究目的有: 1. 考證石版印刷術傳入台灣的緣由與歷史背景。 2. 發掘與整理台灣石版印刷使用之相關機材、文物與出版品。 3. 了解石版印刷術在台灣的發展史實、技術的擴散與歷史定位。 本研究性質屬於「質」的研究分析工作,係以台灣石版印刷術興衰發展史考為主要探討課題,配合具有歷史的石印業者之佐證,擬透過歷史文獻的分析、田野調查的觀察與紀錄、口述歷史的耆老與專業前輩的錄音訪談,並透過專家諮詢方式,提供訪談前問題的指導,資料整理後進一步客觀的研討,並透過影片、影帶及幻燈片拍攝原始資料,包括靜態文物與動態實景的紀錄,俾供驗證與提供後續研究之需要。 研究預定成果分別為: 1. 具體指出石版印刷術在台灣的發展階段,比較其歷史價值。 2. 明確列述本發展階段的史實脈絡與重要文物,建立台灣石版印刷文物圖錄,以供博物館收藏單位典藏之指引。 3. 拍攝紀錄本階段石版印刷相關幻燈圖片、動態影片資料,以供驗證與後續發展科技影片,輔佐靜態文物展示的需要,提供科技影片素材蒐集的參考。
  • Item
    應用數位典藏發展技術史教學模組以提昇高中生創造思考能力之研究
    (2007-03-24) 余 鑑; 楊錦心; 林弘昌; 王燕超; 于瑞珍; 謝文斌; 黃志燻; 林坤誼
  • Item
    兩岸相互開放獨資或合資經營電影片映演業之影響分析與可能性評估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2010-01-12) 劉立行; 陸醒華
  • Item
    掌聲重要,尊重更重要
    (國家文化總會, 2006-05-01) 張嘉容
  • Item
    Design of halftone-based AR markers under infrared detection.
    (2008-12-14) H.C. Wang, W.H. Liu, C.L. Chang, Y.H. Chen
    As the technology of augmented reality (AR) is getting matured, the application of AR to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a creative manner, become an attractive research topic.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pose a method for a halftone-based hidden marker for AR tracking system under infrared (IR)detection. Our desig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ordered dither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rbon black under IR. It provides AR system a novel solution for the marker design, which can make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become much more natur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 marker is invisible by human eyes, but appears under IR. It has many potential value-added applications for future AR systems.
  • Item
    我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1-07-01) 廖信
  • Item
    數位典藏發展之探討
    (中華印刷科技學會, 2008-03-01) 馬立懿; 廖信; 張書禮
  • Item
    以獨立成份分析法進行影片字幕粹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報編審委員會, 2005-11-01) 周遵儒; 謝珮琳
    在本論文中,我們針對影片中的字幕提出一個創新的文字粹取方法,在此,我們利用獨立成份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來分離影像中的文字區及非文字區。為了符合ICA的處理程序,我們提出了兩種資料的表示方法,分別為「片段特徵表示方式」及「單張影像特徵表示方式」。為了分析本方法的強韌性(robustness),我們改變了字幕中文字的字型、顏色、尺寸以及排列方式。本研究採用影像的灰階強度做為特徵,實驗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比傳統的方法能更有效率且更正確分離出影像中的文字區域及非文字區域。
  • Item
    以色外貌模式為基礎高動態範圍顯示器色彩修正技術之研究
    (2009-07-31) 周遵儒
    我們的人眼視覺系統(Human Visual System,HVS)基本上是一組幾近完美的高動態範圍(High Dynamic Range,HDR)影像擷取系統,其視明度(Brightness)之可處理範圍非常大,同時又具備非常優異的視覺適應(Adaptation)能力,但是對於一般常用的影像擷取與顯示設備,只能在極為有限的動態範圍間運作,導致有許多影像無法清楚被呈現,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開發HDR顯示技術在現今普遍重視高畫質影像顯示的時代變得非常重要。 高動態範圍合成是一種可以擴大亮度範圍的影像處理技術,但儘管目前有許多HDR的演算法被開發出來,但是這些方法在不同曝光程度影像合成時容易產生色調不協調或色調偏移的現象,特別是對於相同場景而不同環境光源照射下拍攝時色溫(Color Temperature)不一致情形特別嚴重,儘管影像資訊能夠清楚呈現出來,但是色調卻已經失真,這對高品質影像顯示而言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缺失。 本計劃將利用色外貌模式(Color Appearance Model,CAM)對影像進行色彩調整,預計提出一個HDR影像合成與色彩校正的流程,主要的研究課題包括以下三個部分,一是以多張不同曝光程度的數位影像進行HDR影像合成,以解決不同環境光源、不同曝光程度的影像在明度、彩度、色相上偏移所造成合成時的失真問題。二是透過CAM對數位影像進行色彩調整,我們利用Fairchild與Johnson於2004年發表的iCAM(Image Color Appearance Model)進行光源轉換與色彩調整,使影像能顯示準確的色彩。三是針對顯示器特性的適應性調整,期望達到數位影像在不同顯示器上獲得最佳的色彩效果。預期本研究的成果能作為影像顯示設備設計時的重要參考,以促進高畫質顯示製造產業的發展。
  • Item
    從應用實例中談科技教育與教育科技之夥伴關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 2004-01-01) 王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