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丁鳳珍"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楊秀卿唸歌聲音及歌詞數位典藏(2011/08-2012/12) 李勤岸; 丁鳳珍百年來,七字仔一直是台灣白話台語文學極其珍貴的寶藏。然而以七字仔創作的唸歌藝術隨著台語的沒落,漸漸失去聽眾,失去傳承。而且,現有的藝人大都年歲已高,早呈半退休狀態。 針對此困境,本計劃擬提出解決方案。首先,我們將這些長篇史詩唱曲轉譯成漢字,然後在其上方及右側注上台羅音標和台語ㄅㄆㄇ音標兩種。較艱深的詞句再加以註釋,讓國人既聽歌識字又識意,寓學習於聽歌娛樂之中,應是一大創新。 目前,唸歌也得到文建會重視,將它列為贊助傳承的傳統藝術,每年編列經費,由國寶藝人楊秀卿女士擔綱,傳授給三位藝生,目前已是第三年。楊秀卿早年曾在電台節目中唸唱,其盤式錄音帶品質很好,且累積逾一千小時,我們已向所有權人取得授權。另外,台灣唸歌團的其它唸唱老藝人王玉川、陳美珠、陳寶貴等也有二十小時的錄音帶。本計劃將轉譯其中合計一百小時的長詩的錄音檔,以半時為單位轉譯成數位典藏的歌與詞,加上注音。將每一彈唱之詞標記時間點,使得歌與詞同步播出,讓聽者能正確認識台語音,台語字,以振興台語文及唸唱藝術。Item 被噤聲的台灣意識: 台語文學的發展、史論建構與民族想像(2013) 鄭清鴻; ZHENG, Qing-Hong1980年代初期,受著黨外反對運動所激發的「台灣意識」,逐漸成為台灣社會推動「本土化」的基礎。在台灣這塊島嶼上所產生的文學,也終於隨著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自「鄉土文學」的前身「正名」為「台灣文學」。從日治時期開始,「語言」在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過程中成為一項充分條件,使得台灣的文學與文化實踐無不與「台語」、「台灣話」息息相關。但吊詭的是,無論是戰前的白話字文學、台灣話文運動,或是戰後經過寧靜革命,直到1980年代才得以發聲的台語文學,在「以台灣為中心」的台灣文學史當中,卻幾乎都被忽略、消抹。 究竟被戰後國民黨官方所改稱的閩南語,或客家族群所稱的福佬/鶴佬/河洛話,如何在日治以來的台灣歷史當中成為「台語」、「台灣話」?為什麼在台灣文學史當中,包括台語在內的本土語言文學反而被「消音」,卻又因為「台語」的定義引發了關於族群、民族認同的矛盾與爭論,迄今仍懸而未解?本研究以後設歷史學(Metahistory)的觀點,結合民族主義研究對民族認同、語言及族群文化等變項的觀察,展開對台灣文學史論的解構、分析與比較,梳理台灣文學的發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興起,如何面對本土語言與文化經歷戰前、後的國語運動之後的挫傷?而台語文學掙脫「方言文學」以來的發展,又對台灣人追求主體性、自主性的民族認同,提出了什麼樣的反省與展望? 本文首先以「戰前台語文學」的視野,重新檢視台灣在全球化的情境當中,自17世紀以來對西方現代性的受容、揉雜與實踐,並深入探討「台灣話」的文學軌跡,如何在戰後國民黨中國民族主義下的語言政治與文學史敘事內逐漸被抹除。在獨尊「國語」、貶抑「方言」的語言政治當中,「鄉土文學」混雜、收編方言的文類成規,阻礙台灣作家對本土語言的後殖民想像,在這樣的條件下所浮現的「台灣意識」,承認華語文學體制的合法性,延續了殖民者壓抑、收編本土語言的語際關係,形成台灣族群與民族認同的矛盾。台語文學亦因此在戰前、後斷裂的歷史縫隙中重建主體性,亦對台灣文學發出「再」正名的呼聲,為台灣文學與台灣民族認同確立多元文化、互為主體的內涵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