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劉美慧"
Now showing 1 - 20 of 12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研究(2013) 劉美慧; Mei-hui Liu《101世界名歌集》是台灣政府第一次引進世界名曲,亦是第一次主導的歌詞翻譯活動成果,自一九五一年暑假開始策劃、執行,經過了半年多,完成了譯詞與詞曲嵌合工作,於一九五二年三月推出《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與其他翻譯文體的最大差別在於入歌的必要性,歌詞翻譯不僅受到語言規則的限制,同時更須具備音樂特質。本文的目的即在探究《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的語言現象、音樂特質表現,以及文化的蘊含,藉助Christiane Nord的文本分析層面內涵,探討文本的時空背景與其所負載、實踐的功能,並透過原詞與譯詞的比對,瞭解歌詞翻譯的策略與方法,以及譯詞改寫的程度,進而分析譯詞的修辭、音樂內涵,探討歌詞翻譯的特殊性,最後再討論文本内的文化範疇,瞭解歌詞翻譯之譯者對文化詞彙、意涵的處理方式。 文本分析的結果顯示,當時世界名曲的歌詞翻譯依循的規範包括了可在忠實與改寫之間自由詮釋、應用修辭表現文學性、必定有韻、具音樂特質,以及在文化上維持基本的異國性。就整體文字風格而言,並無一致的規範與表現,但對於歌詞的內容風格則有著淨化與莊重的規範,讓歌詞跨越到中文的語境之後,能夠更行強化這些經典歌曲裡正向、正統的藝術性。《101世界名歌集》的歌曲開啟了一扇世界之窗,為學子與大眾開展視野,培育音樂賞析的能力,提供跨文化、具藝術性的音樂活水來源,讓人在聆賞與唱和之餘,心靈得以清澈如許。Item ICCS 2009公民教育與素養評量架構對我國公民教育之啟示(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09-12-01) 劉美慧; 劉欣宜Item ICCS 2009研究結果對社會學習領域新課程之啟示(2010-09-01) 劉美慧Item ICCS2009公民素養評量架構與我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比對分析(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2010-11-01) 劉美慧; 劉欣宜; 陳麗華Item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3/6-2014/5) 劉美慧; 陳柏熹; 董秀蘭; 林子斌; 陳麗華; 黃美筠Item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 (I//Ⅳ)(2008-07-31) 劉美慧; 黃美筠; 林佳範; 宋曜廷; 顧忠華; 董秀蘭; 王麗雲; 鄧毓浩; 譚克平; 林世華Item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 (Ⅳ/Ⅳ)(2011-03-31) 劉美慧; 譚克平; 鄧毓浩; 黃美筠; 王麗雲; 顧忠華; 陳麗華; 宋曜廷; 陳柏熹; 陳淑敏本計畫團隊旨在參與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簡稱 IEA)所主導之「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簡稱ICCS 2009)而組成。至目前為止,IEA 共執行三次國際公民教育研究,第一次於1971 年執行,共有9 個國家參加;第二次於1999 年執行,共有28 個國家參加;本計畫團隊參加第三次研究,共計38 國參與。研究目的主要針對13 歲半(相當於臺灣八年級)學生,進行公民學習成就調查,評估其公民認知、態度與行為,以瞭解參與國家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的公民,並進行各參與國家研究成果之比較。ICCS 2009 各國的調查樣本包括150 所國中校長、3000 位以上八年級授課教師及4500 位以上的八年級學生,從校長、教師及學生三方面,以態度問卷、認知測驗等工具進行調查,深入瞭解各國公民教育現況。此外,考量ICCS 2009 所發展之國際性的研究架構和工具未必能顧及亞洲地區獨特的文化脈絡,臺灣的研究團隊結合香港、泰國、韓國、印尼等亞洲參與國,共同發展適合亞洲的公民素養模式,深入探討在亞洲地區獨特的文化脈絡下所延伸的公民教育議題。亞洲模組將以ICCS 的公民素養架構為主,進行分析與討論,並探討亞洲共同文化與核心價值,發展亞洲公民素養模式,進而發展亞洲模組問卷。本計畫獲得教育部與國科會四年的補助經費,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負責執行臺灣ICCS 2009 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劉美慧教授擔任研究主持人(National Research Coordinator),並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優秀學者擔任共同主持人,組成跨校研究團隊。研究團隊分為「總計畫組」、「試題發展組」、「深度分析組」、與「亞洲模式組」共四組,研究團隊專長互補、陣容堅強。目前ICCS 2009 為增進國人對於研究計畫結果之了解,臺灣研究團隊特於2011 年11 月19 日舉行計畫研究發表會,ICCS2009 計畫已於同年11 月30 日結案。藉由ICCS 2009 研究計畫之執行可深入瞭解我國八年級學生的公民素養與公民教育成效,並對本土公民教育改革提出具體建議。此外,透過國際比較累積臺灣在國際公民教育之研究成果,亦有助於臺灣公民教育學術研究之國際接軌。Item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Ⅱ/Ⅳ)(2009-07-31) 劉美慧; 王麗雲; 鄧毓浩; 宋曜廷; 陳麗華; 陳淑敏; 譚克平; 林佳範; 林世華; 董秀蘭本報告為「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簡稱ICCS 2009)第二年之期中報告。本計畫執行期限由2007年至2011年,共計四年。本報告共分為三部分。一、研究進度說明:目前已完成主試資料蒐集,共施測200所學校,約7000位八年級學生受測。二、亞洲模組發展:ICCS2009最大的特色在於發展區域模組,以回應各區域的文化脈絡,目前共發展亞洲模組、拉丁美洲模組與亞洲模組。本研究團對在亞洲模組的發展上,居於主導地位,目前已完成模組架構與施測工具。三、研究成果自評:本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已發表一篇中文期刊論文,並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三篇英文論文。Item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Ⅲ/Ⅳ)(2010-07-31) 宋曜廷; 劉美慧; 林世華; 陳淑敏; 譚克平; 王麗雲; 鄧毓浩; 黃美筠; 陳柏熹Item 一位中學公民教師與性別少數學生的相遇-性別認同形構歷程的敘事研究(2022) 王詠萱; Wang, Yung-Hsuan我是一位高中公民老師,由於學科性質與個人的性別經驗,我特別關注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也因此獲得許多性別少數學生的信任,透過正式課程的教學或非正式課程的互動,協助學生性別認同發展。本研究邀請三位性別少數學生為協作者,運用敘事探究的方法,敘說三位學生如何在父權體制的陽剛權威下運用生存策略,形塑其性別認同。敘事歷程中,揉合自我的成長經驗,透過學生過去的成長、與我的相遇、以及未來發展的歷程,反思公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上的行動,達到公民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實踐的借鏡與反思。資料蒐集的方式包括:學生訪談、課堂經驗回溯、課堂教學紀錄等方法。故事撰寫分為三個小節:小馬、維斯、與小言,三個學生分別開展不同的生命歷程,本研究運用學生與我相遇的故事,以及教學實踐的策略與談話,開展學生與我在性別平等、性別認同形構的歷程。本研究運用性別認同形構的理論分析三位學生的故事,包括階段、特色、困難與能動性四個面向的分析。首先,分析學生的性別認同發展形構,運用學生的故事與理論進行對話,進一步敘寫學生在各個性別認同形構階段的情形,以及在與我相遇後所的發展階段。小馬與維斯是我任教之後畢業較久的學生,這次透過研究再次對話,多發現他們有了更多的自信與勇敢,也更認同自己的性別角色;小言是這幾年畢業的學生,再次相遇,更感受到他對自己性別認同的自豪與自信。其次,說明學生受到外在環境與內在條件的影響下,性別認同發展的獨特性。小馬的性別氣質符合傳統社會期待的陽剛氣質,不會出現身份混淆階段的否定自我的問題。維斯的生理性別為男性,但因為陰柔的性別氣質被同儕霸凌,在書寫故事的過程中,維斯特別提及因為自己陰柔的性別氣質,在建立舒適圈不一定要依附於同性戀群體。小言是研究中唯一的生理女性,同時也是雙性戀。在小言的發展過程中,他在喜歡女生與喜歡男生當中對自己進行比較,過程中認為自己可能是一個潛在的異性戀者,以減緩疏離的不適感。再者,分析性別認同歷程中遇到的困難,小馬最大的困難在於「不同個體的同性戀在不同家庭的比較」與「同一個體在不同群體間的身份比較」。雖然小馬在學校不經意地被老師知道,但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坦然的接受,產生學校與家庭的落差。維斯隱藏自己同性戀特徵,減少家庭成員的懷疑。小言遲遲沒有到身份合成階段,最大的關卡還是自己,小言認為要跟過去的自己「和解」,也變得更加的理性與更加接受這樣的自己。最後是個體能動性分析,小馬認為父權體制下沒有辦法解決性別發展歷程階段面臨的問題,若能夠透過性別議題的課程,開展性別少數學生的性別意識,也能夠減少性別發展歷程階段的困境。維斯認為個體的能動性在於,可以將自我內在的形象與外在期待合成,而這樣自我與社會之間的拉鋸,必須要透過自我本身的反思才有辦法完成。小言認為面質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教師應該要正視學生不安與惶恐的情緒,而不是選擇逃避與試圖說服。本研究最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提出數項建議:解構父權體制對性別少數學生的壓迫、性別平等教育應該要融入各個領域、關注學生的性別認同發展歷程的差異性。Item 一位中學校長多元文化領導意識覺醒的敘事研究(2024) 廖純英; Liao, Chun-Ying研究者自我敘說從初任教師階段到跨越超過11年校長生涯多元文化領導實踐歷程的生命經驗,透過敘說不同階段的關鍵事件與遭遇的多元文化領導難題,分析多元文化意識覺醒歷程及教育實踐經驗如何轉化為領導智慧,以做為校長多元文化領導及校務經營的參考。本論文採用Freire意識覺醒三階段理論與校長多元文化領導概念交互作用後,對照反思研究者多元文化領導的實踐行動。本研究採敘事研究法,針對案例故事中有關弱勢族群、階級、性別平等意識、學校組織權力、課程與教學等議題進行深度分析,並獲得以下結論:一、意識覺醒歷程隨著不同學校多元文化脈絡而轉化,校長勇於突破權力結構的限制,做一位多元文化領導人。二、面對多元文化領導難題,校長做為弱勢族群的守護者,敏覺文化差異造成的偏見與歧視,透視問題背後隱藏的權力結構問題,以對話溝通跨越邊界,捍衛公平正義。三、校長以勇氣與智慧跨越邊界處理多元文化教育議題,培養自我覺察力與敘事力在領導中完成意識覺醒。四、校長多元文化概念意識覺醒與多元文化領導實踐是交互影響的歷程。五、在多元文化領導過程,校長以學生需求為主體,基於捍衛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與維護公平正義精神作價值判斷的準繩。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對教育現場校長多元文化領導的建議(一)校長可以轉化視角看見自己與師生的需求,敏覺現象背後的文化意涵,跨出疆界與師生對話以提升自我意識達批判層次,達成多元文化領導。(二)校長可以運用自身所擁有的領導力,促進提升校園多元文化意識,促進不同文化個體或族群自由解放,創建多元文化校園。二、對教師教學的建議 (一)教師應敏覺教育現場的不公不義現象,促進以文化回應教學的課程設計。 (二)建議提供教師增權賦能,鼓勵開設多元文化課程以建構學生平等、民主的多元文化概念。 三、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在校長領導的培育與訓練課程應培養校長敘事力,讓校長成為能透過敘事歷程達意識覺醒的多元文化領導人。 (二)教育主管機關應鼓勵學校推動多元文化教育,建構多元文化校園。Item 一位國中導師對國中生同儕霸凌的關懷倫理學之實踐(2016) 翁乃貞; Weng, Nai-Chen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建立友善校園是人人都認同的理想。然而成長中的青少年,價值觀的建立以及人生經驗、人際互動都尚待學習,應對進退間容易犯錯,同儕打鬧玩耍容易踰矩成了欺凌。我在教學現場擔任二十二年班級導師,和學生有密切的互動。每一屆的學生都會發生一些有意或無意的同儕霸凌事件,每一宗個案的發生都有其特殊性,導師的事前預防與事後輔導都要耗費巨大的心力與無數的時間,本研究主要想探討的問題是:身為國中導師的我,如何看見同儕霸凌現象,如何運用關懷倫理學處理同儕霸凌事件並輔導學生。 有鑑於此,本研究希望能藉教學現場的導師經驗,發現同儕霸凌現象並以四個實例,記敘班級導師透過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記錄如何運用關懷倫理學的教育方式,探討在班級經營中實踐的成效與歷程。透過敘事探究的方式,釐清一位國中班級導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時,如何運用對話、身教、實踐與肯定的方式實踐關懷倫理學,建立學生的良好品格。實踐關懷,化解班級間同儕霸凌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正確人生觀。 在實踐過程中,主要發現如下:1.同儕霸凌現象多發生在私下場合,班級導師要從細微處發現學生有異,觀察與關心最直接能發現異於平常之處。其次,班級導師可善用與學生的溝通管道得知問題,例如聯絡簿的生活札記可以透露出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發現問題。2.班級導師運用關懷倫理學處理同儕霸凌事件並輔導學生。教師透過身教、對話、實踐與肯定等四個方式,落實在班級經營中,掌握關懷倫理學的教育原則。 最後本研究建議理論與實務相結合,讓教師更能掌握正確的方式進行班級經營,同時,透過關懷倫理學的實踐讓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少年在徬徨時得到關懷與理解,特殊個案則視需要求助其他專業領域的協助。Item 一位國小教師的課程意識與國語文教學實踐之旅(2020) 魏俊陽; Wei, Chun-Yang本研究旨在探究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轉化歷程及兩者之關係,並探究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採用敘事探究,透過半結構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蒐集資料。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歷程依時間軸之順序為師專時期、初任教師時期、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及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 二、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課程本質的認識從教科書即文本轉化至從個人擅長學科語文出發,再轉化至低年級學生角度學習思考,最後為全語文教學;在學科知識的掌握上從教學即技術轉化至聚焦學科本質,調整教學策略,再轉化至從音樂教學啟發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教學;在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及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從教師中心轉化至逐漸轉向學生中心思考,再轉化至因Montessori教學模組影響以學生為中心,最後為因Maslow需求層次影響以學生為中心;在和外界溝通之心智思考與個人實踐行動之批判思考歷程從無轉化至環境敏覺力,再轉化至環境調適度提升,最後為班級活動結合行政政策延伸教學。 三、溫美玉老師教學實踐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實施型態,從傳統講述教學轉化至小組討論,再轉化至音樂教學融入語文教學,最後為單元主題教學;在課程內容,從第一、二階段均為教科書中心,再轉化至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主題式、跨單元;在實施策略,從無轉化至故事教學及提問,再轉化至故事教學、提問及Montessori教學模組,最後為結合班級經營與鷹架運用;在情境感知上,從無轉化至單一到多元,再轉化至結合學校生活情境,最後為結合生活情境與師生平等信任;在教學評量上,從無轉化至紙本到評量,再轉化至最後兩階段均為多元評量;在教學資源,從無轉化至自我精進師專進,再轉化到繪本及圖書館資源。最後為影片、繪本、小說及輔具。 四、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關係,自初任教師後期產生交融,而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兩者交融出跨領域教學之區塊;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兩者交融區塊最多,尤其以學生為中心之課程與教學之思考最為一致。 五、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為引領老師們進行一場由下而上的體制內溫柔教育改革,藉由紀錄與分享個別的教學案例,激發更多教學創意及提升老師自我專業感知,讓參與的老師藉由網路社群分享,進而實踐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形成自發、互動、共好的自主學習樣貌。也是目前全臺超過十萬人參與最大的教育學習網路社群。 本研究最後提出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互為共構的課室風景、教師自我精進成長改善教學成效、教師社群的形塑與共好及在職進修的助力與師培課程的重要他人之建議,期盼能為我國的108課綱之課程與教學提供一些反思。Item 一位語文跨界教師專業成長的敘事探究(2021) 溫亭羽; Wen, Ting-Yu本研究運用自我敘說,探究我從國文教師、華語教師到華語師培教師的跨界經驗,透過面對困境、教學實踐與行動反思的歷程,達到教師專業成長的目的。本研究透過經驗回溯、課堂教學觀察、重要關係人與學生訪談、文件分析等多元方法蒐集資料,再現我在不同專業成長歷程中的代表性故事,藉由經驗敘說與探究,將經驗意義化。 故事撰寫分成四個章節:大學師資生時期、國文教師時期、華語教師時期、華語師培教師時期,以整體──內容的敘事模式,按照時間順序記錄重要事件。故事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探究跨界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在跨越不同邊界的過程中,當我的教學實踐遇到挫折與困頓時,我如何調整我的教學理念並轉化為行動,再透過經驗與理論對話的過程,提升我的教學專業成長。第二節從專業知能、教學實踐、專業投入三個面向,貫串前述的故事,並再概念化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本研究針對國語文與華語師培提出數項建議:教學生「如何學」、思考讓學生學以致用、將課程內容融入彼此的生活與人生、教學方法創意多元求新求變、理論結合實務的師培課程、師培課程小班制與師徒制。Item 一位體制內教師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跨界之旅——帶著陌生人的觀點重返西藏自由運動(2022) 盧惠娟; Lu, Hui-Chuan我在臺灣教育體制內當了三十五年的國中老師,同時也投入西藏自由運動十二年,在不同場域跨界行動,期許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本研究以Greene的陌生人觀點為方法,重新回看及分析跨界運動的生命歷程,運用自我敘說的方式,將經驗再現及意義化。本論文的書寫先再現「老師我」與「西藏我」之間跨界行動的故事,再由「研究我」解讀此跨界的歷程與困境,最後搓揉經驗與理論,再概念化陌生人的觀點並建構陌生人觀點的方法。採二階段研究設計。第一階段是故事的書寫,透過自我文本、訪談三位協作者、文件分析,結合理論呈現教師跨界西藏自由運動的經驗,是在社會結構及個人的能動性間互動辯證的案例。第二階段是故事的探究,分析並討論我的重返經驗,在跨界轉化過程中以陌生人觀點為方法,使教師克服跨界社會運動的挑戰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教師跨界至西藏自由運動追尋成為自由解放的自己,需面對場域文化、角色期待、目的對象等不同的挑戰,在朝向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歷程中需要承擔轉化社會的公共責任、裝備轉化社會的能力並付諸行動,以Greene陌生人觀點為方法有助於突破跨界轉化的困境。 二、陌生人觀點與轉化型知識分子是一個交織的歷程,陌生人觀點的方法能使個人產生能動,突破結構限制而行動。 三、從跨界行動經驗建構陌生人觀點的方法:如Greene提及的哲學思維、覺醒、自我覺察、抽離、多樣化觀點等方法,以及由跨界轉化經驗衍生的靜心、觀點轉化、容許不確定性等方法。Item 一所都會型公立實驗學校家長教養觀、家長參與及資本運用研究(2022) 林佳瑩; Lin, Chia-Yin實驗學校近年在臺灣備受家長和學生青睞,然而實驗教育相關研究以探討教育理念、法令制度、課程與教學實踐為主,較少關注家長如何參與子女的教育及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取徑,以一所都會型的公立實驗國中作為研究場域,針對家長、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並蒐集相關文件,藉此瞭解個案實驗學校家長的教養觀、家長參與方式,以及如何運用資本以確保孩子的學習歷程順遂,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學校家長認同實驗學校探索式教育的理念,但受限於升學考試制度,在追求適性發展和文憑價值之間反覆拉扯。二、實驗學校的家長參與係藉由家長跟教師、同儕家長及孩子的互動關係,促使孩子兼顧多元學習和升學表現。三、積極動用各項資本的家長,有助於為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增進其教育優勢。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政策及實驗學校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宜與不同背景的家長分享參與實驗教育的方法。 (二) 教育主管機關和實驗學校持續宣揚實驗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二、對家長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家長可積極建立人際網絡,善用社會資本增進家長參與之成效。 (二) 實驗學校家長宜配合學校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多元探索。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資料蒐集方法宜納入參與觀察,以深入瞭解家長參與的實際情形。 (二) 可針對不同型態的實驗教育進行跨場域的比較。 (三) 可進一步分析國中三年期間家長參與和資本運用的轉變。 (四) 可針對實驗學校學生各階段的升學選擇進行深入探討。Item 不同階級國中生網路使用型態之研究:兼論性別的作用(2015) 羅健霖; Lo, Chien-Lin本研究係以質性訪談方法,了解國中學生在網路使用型態上的差異,選定臺灣北部的都市二所國中,研究對象以16名國中生,區分為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學生,研究主要從四個面向著手:休閒娛樂、工具使用、資訊學習、社群人際。 經本研究後發現如下: 壹、數位落差在北臺灣,量的設備落差不明顯,質的近用確有落差。 貳、不同階級學生表現在四個面向上的特質是: 一、休閒娛樂:中產階級表現出休閒是調劑,喜歡「動腦型」的遊戲,勞工階級為「戰鬥暴力型」,較長時間玩遊戲。 二、工具使用:中產階級表現出喜歡「挑戰性」破解和挑戰困難,勞工階級為「實用性」照片編修與設計類。 三、資訊學習:中產階級表現出「效率」善用搜尋工具,關心課業,統整有效率,勞工階級為「需求」求解答,有需求才上網。 四、社群人際:中產階級較「限定型」看對象分享訊息,勞工階級為交友較「開濶型」不固定。 參、本研究發現四個面向之間有交互作用,休閒娛樂與社群人際可歸為「社交休閒」;而工具使用與資訊學習可歸為「資訊運用」。 一、中產階級:社交休閒表現為「自律調適」;資訊運用表現為「課業為重」。總的表現來說,中產階級學生可用「認知取向」型為代表。 二、勞工階級:社交休閒表現為「隨興放任」;資訊運用表現為「趣味主導」。總的表現來說,勞工階級可以「感覺取向」型歸納之。 肆、性別亦發現有部分作用:在社交休閒尤其明顯,女生重聊天八卦,以維持人際關係;男生重遊戲玩樂,以忘憂增趣為先。Item 不同電子白板互動模式之教學順序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國小六年級為例(2015) 林珮甄; Lin, Pei-Zhen電子白板互動模式可分為師生互動、學生教材互動及同儕互動三種模式,本研究主要探討使用不同電子白板互動模式之教學順序對學生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分成實驗A 組及實驗B 組兩組,兩組皆進行六週十八堂課的電子白板英語教學。實驗A 組接受由學生中心至教師中心的電子白板互動模式:先接受同儕互動教學模式,再接受學生教材互動模式,最後再進行師生互動模式的電子白板教學;實驗B 組則接受由教師中心至學生中心的電子白板互動模式:先進行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接著學生教材互動模式,最後再進行師生互動模式的電子白板教學。 本研究以相依樣本t 檢定比較兩組實驗組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前後測,結果發現兩組實驗組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前後測成績均無顯著差異。另外以獨立樣本t 檢定比較兩組實驗組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後測成績及前後測變化,結果發現兩組實驗組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後測成績並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提出結論如下: 一、不同順序電子白板互動模式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順序電子白板互動模式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從事電子白板教學者可以不需考慮電子白板模式順序,而是依據學生特質採用適當的電子白板教學模式;建議未來從事電子白板相關研究者改以未接觸過電子白板的學習者為研究對象,以避免過去操作習慣所造成的影響,或是將研究時間拉長以期能看到不同電子白板互動模式對學生更全面的影響。Item 「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之規劃」專案(2006-12-17) 劉美慧; 方永泉; 孫志麟; 譚光鼎; 邱惜玄; 鄭秀琴等Item 以全球議題為核心的國小社會領域國際教育課程發展(2018) 陳韻如; Chen, Yun-Ru本研究旨在研發一套運用議題中心教學法將全球議題融入國民小學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的國際教育課程方案,並透過教學實踐提升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注及理解。以研究者任教之臺北市公立小學的兩個六年級班級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共58位學生,於106學年度上學期進行長達21週的課程實踐。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進行三個階段的課程研發,運用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歸納結論如下: 一、以概念理解、議題探究、行動增能為主要核心目標,研發聚焦於「食安你我他」、「呼叫WHO」、「人權小尖兵」與「藍天不再」等四個全球議題之國際教育課程方案。 二、轉化、運用議題中心教學法中的做決定模式、探究教學模式及結構性爭論模式進行教學,實踐以全球議題為核心的國際教育課程方案能提升學生對國際重要議題的理解,培養持續探究的興趣,蓄積未來採取行動的能量。 三、藉由持續進行規劃、行動、省思、修正的循環式歷程,分課程研發、理論轉化、行動增能與支援系統等四大面向分別描述研究者遭遇的困境,同時也嘗試提出因應策略,期能拉近學術理論與教學實務之間的差距。 最後,針對國際教育課程方案研發歷程涉及的教學目標研議、學習任務編排、教學方法運用、學習成效評估等面向提出建議,以期能提供未來有志從事國際教育教學者、研究者之可行方向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