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徐敏雄"
Now showing 1 - 20 of 2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Antonio Gramsci批判理論初探(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3-08-??) 徐敏雄Item P. J. Palmer「教學的勇氣」之理念及其在教與學的蘊義(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6-12-??) 徐敏雄; Min-Hsiung Hsu研究目的探討P. J. Palmer「教學的勇氣」之理念及其對教與學行動的啟示。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研究採取哲學詮釋學的研究取徑。研究發現或結論教學恐懼的主要起於教師無法認識真我,並忽略師生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差異的事實。為降低遇到差異的恐懼,師生們多以理性化的教與學策略控制各自主觀情緒,並在公共領域中刻意拉開彼此的安全距離,結果卻造成各種疏離關係。為改善這種現象,Palmer 建議教師努力從「愛的知識論」出發,並以「開放心」打破度自我保護的恐懼,勇敢地面對自己、社會、自然和宇宙間的弔詭性及恐懼感,才可能刺激彼此反思既有價值、知識、經驗侷限,讓每個人的理性、情感和靈性都納入「偉大事物」的知識與倫理關係。研究原創性/價值本文為完整探討Palmer「教學的勇氣」之理念及其延伸之教與學恐懼與勇氣的理論性研究,對教師面對差異經驗的教學行動,培養「心的習性」、擴展有機人際連結與更寬闊的知識版圖具重要參考價值。Item Socrates思想對成人教育哲學的啟示(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12-??) 徐敏雄Item 代理教師自我認同的戲劇理論分析──以台中市國文代理教師為例(2024) 曾晴; Tseng, Ching本研究旨在探討代理教師在教學生涯中,對於自身身分的特殊性是否會產生自我認同的差異,將代理教師現況分為三個面向分析之:政策法規、學校行政、師生關係,藉由半結構訪談法深入訪談台中市國中代理教師,進而了解代理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立場、角色及狀態,再更進一步整理出不同代理職缺及師生關係對於代理教師自我認同的真實想法並提出具體建議,最終,與自我認同理論相結合,以獲知該各面向與代理教師自我認同的相關性。文中採用半結構訪談法針對代理教師進行訪談,使研究參與者有更自由的表達空間。將研究參與者限縮於重點都市──台中市,使訪談研究中的年資計算方式、工作時數、課業壓力等有所聚焦。並以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國文科目作為研究對象的條件,使師生互動的面向更容易在訪談過程中呈現。研究者先根據文獻探討,分析代理教師在法規制度、行政工作、師生關係這三面向可能產生的現況,並以Goffman的戲劇論為基礎,探討此狀態是否影響代理教師的自我認同,以此主題形成訪談大綱。根據研究結果可推知代理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由於政策法規下雇傭性質的不同和教育現場身分的特殊性,代理教師需要應對各種非本職的工作及不平等額外責任,進而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職業發展,也凸顯了代理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弱勢地位。然而,代理教師的心路歷程是一個動態、多元的發展過程,包括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對教學事業的熱情和對工作條件的關注。研究結果顯示,當代理教師面對諸多不平等和不確定的職場處境,代理教師仍會選擇積極應對,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持續追求自身在教學事業中的價值。代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逐漸體認到自己的價值和使命,並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權益,包括工資、工時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希望藉由不同程度的發聲,使政府能正視代理教師的困境,從政策和社會觀念上進行更多的改革和支持。Item 公民社會與公共領域(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5-02-??) 徐敏雄Item 公民素養融入大學專業課程之研究-中部某大學兩門課程的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5-01-??) 徐敏雄; Min-Hsiung Hsu為具體瞭解公民素養融入大學專業課程的施行狀況,本研究乃以100學年第二學期「歷代文選及習作(下)」(中文系)及「生態旅遊」(觀光系)實施融入式課程的經驗為研究對象,針對兩門課程之教師授課大綱,教師、助教與學生參與經驗之非結構訪談,以及兩位教師於期末成果發表會中的經驗分享錄影記錄,進行資料蒐集。之後,再依循紮根理論的開放式編碼、主軸式編碼以及選擇式編碼之分析歷程,分析出不同學科知識所採行之融入式課程設計策略,以釐清不同學科知識與課程設計所能採行之融入策略、實際融入之公民素養種類,及其可能遭逢的困境為何,以做為未來各大學專業課程推動公民教育之重要參考。Item 問題解決取向的學習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2000-12-??) 徐敏雄Item 地方知識實踐社群尋求地方特色推廣行動共識之研究(2024) 黃立品; Huang, Li-Pin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地方知識實踐社群」運用「KJ法」、「圖像式小組討論法」,分別尋求「地方特色共識」、「地方特色推廣行動共識」之主要歷程,及其對研究參與者的影響,並對未來「地方知識實踐社群」尋求行動共識,提出具體建議。 研究方法 本研究係以「單組個案研究」,探討運用「圖像式小組討論法」及「KJ」法如何能夠協助「地方知識實踐社群」,尋求「推廣地方特色行動」共識之歷程及達成影響。 研究發現與結論 藉由方案執行所蒐集的研究資料,對研究參與者的正、負向感受進行分析,研究者亦展開省思與檢討。歸納出本研究結論如下: 研究參與者及批判諍友皆對「KJ法」的討論實施給予正面評價,其正面感受主要為「促進討論參與感」、「增進彼此觀點的理解」、「討論效率」等3方面。負面感受則有「缺乏時間細緻討論」、「操作時不熟悉」的意見。 研究參與者及批判諍友皆對「圖像式小組討論」的討論實施給予正面評價,其正面感受主要為「二人小組的正向體驗」、「二人小組有助於全體討論開展」、「合理的時間配置有助於討論聚焦」、「取得高度認同的創意提案」等4方面。負面感受則有「共識的評斷依據不夠清楚」、「2人小組討論時可能偏離主題」、「強制每組要提出點子」的意見。 就整體方案的實施,得出3個面向的綜合省思與檢討: 方案操作合理性:充實事前導引;補強肢體及幽默的暖場示範,及討論心態與操作的技術導引。更完善討論方案構想;提出滿足3項討論目標:地方文化資源盤點,使命、願景的描繪,推廣行動的方案共識等方案構想。 合適的硬體條件:安排圓桌,或可輕易搬動之桌椅、及投影設備。 討論帶領者的檢討:帶領者能有效將操作簡單化,並領人進入討論情境。在流程、效率、重點掌握、營造信任及熱絡的討論氛圍等面向獲得正面評價。但在帶領討論的氣勢、及安排更充裕的討論時間則未獲得全面認可。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實務推動與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實務工作者及研究者未來推動、研究之參考。 研究價值/原創性 為我國「地方知識實踐社群」運用「KJ法」、「圖像式小組討論」等討論技術,尋求「地方特色行動共識」,提供一經驗研究之文獻。Item 培力或社會排除?從P. Bourdieu的思想分析腦性麻痺者生命歷程中的社會文化影響因素(2023) 段可薇; Duan, Ke-Wei本研究是一位中度腦性麻痺者的生命歷程的自我敘事研究,描述著研究者從幼稚園開始到研究所階段面對醫療、就學、家庭、工作及社會場域的不同歷程。透過自我敘說的書寫過程,重新梳理自身走過的生命歷程,並藉由 P. Bourdieu的社會理論中的慣習、資本、場域以及象徵暴力等重要概念,與研究者的生命經驗進行對話討論。 本研究發現醫療、學校、家庭等場域因素都會交互影響腦性麻痺者的生活樣貌,及面對生活的生存策略,進而也影響到其未來用什麼方式面對社會及工作。 在家庭場域中,家庭養育腦性麻痺者的觀念經常受到主流社會價值影響,家庭場域中的互動與看待障礙的方式,會深深影響腦性麻痺者如何內化社會價值與產生慣習。另一方面,研究者歸納出學業成績、人際互動、健全或健康的身體狀態以及學校氛圍、社團文化等因素,是影響腦性麻痺者學校生活的關鍵因素。特別是校園場域對腦性麻痺者的社會期待與互動模式,很容易直接影響其自我認同的建立。至於醫療觀念的影響,則是會以不同的形式在家庭場域及學校場域中出現,對腦性麻痺者持續發生交互作用。 再者,研究者在整理腦性麻痺者不同階段的場域生活經驗時發現,當自身的障礙狀態與社會期待不符,則容易產生許多自我設限的現象,進而累積失敗、挫折經驗,並且認為很多事都因為自己的問題,最終將自我排除於場域或群體生活之外。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建議若不同生活場域能給予腦性麻痺者更大的彈性空間與互助的支持環境,增添其各項生活與學習能力,並透過自我探索方案協助其找到適合自己面對生活挑戰的方式與生命價值,更可讓腦性麻痺者辨認自身需求與狀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他人的想法,進而與不同場域的人找到合作與溝通的模式,達成合宜的平衡點。如此一來,社會排除的現象也將大幅降低。Item 培養現代公民的社區大學課程連結原則之研究(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09-06-??) 徐敏雄Item 女性空服員勞務現場之調適行為與生存策略研究(2019) 張淳怡; Chang Tsun-I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國內某航空公司的十三位女性空服員,以理解社會互動時的女性空服員,如何符合勞務現場角色期待而採取應對的行為與策略。藉由擷取女性空服員勞務現場經驗的分享,以及影響女性空服員決策的因素,了解她們在勞務現場的各種調適行為與生存策略,並提出相關看法與建議。 研究發現,女性空服員形象的「角色展演」無時無刻不被期待,不僅是一般大眾,她們也同樣以此自我期許。本研究利用Goffman戲劇理論觀點,分析女性空服員如何透過勞務現場裡的實際操演,形構一套自己的求生策略。Item 宗教團體的社會教育(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1999-06-??) 徐敏雄Item 宗教團體的社會教育活動(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1999-04-??) 徐敏雄Item 家庭信仰、家庭規則與自我認同發展之敘說研究(2020) 蘇瑩珂; Su, Ying-Ker人的一生與許多事情糾結在一起,其中價值觀是最左右人做決定的指標,而影響一個人價值觀的因素包含家庭、信仰與社會。研究者本身是基督信仰者,在他鄉讀完大學歸家後,於跟父母的互動過程中開始對自己在家中的自我認同感到迷惘。 藉由敘說研究的質性方法,研究參與者珀曉生命中十大事件來作為主要分析故事文本,加上其本身所存留事件相關之文件整理並加以分析,進而運用靈性成長整合宗教社會學,加上信仰對家庭文化的影響,以及子女如何藉鏡中自我與模仿學習的概念建立自我價值等理論基礎來分析。 透過故事對話文本的分析,研究者發現信仰對於孩子思考、認定自己是誰產生極大影響,因人都希望解釋在人生路途上所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信仰幫助人深入思考「為什麼」。研究者也發現子女在家庭中漸漸學會理解父母的想法、期望,理解家庭規則並非侷限,而是希望孩子能更融入社會,因此在孩子與父母產生不同價值、觀念時,適當相互對話及解釋規則背後的原因,能幫助子女與父母對話、討論過程,願意敞開心的釐清彼此觀念差異,重新認識彼此的一言一行,使家庭中的不完整能被補足。Item 幼兒園家長志工對班級經營的影響與運作模式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公立幼兒園為例(2022) 李若妤; Lee, Jo-Yu研究目的 近年來幼兒園高師生比的問題逐漸受到關注,而家長志工作為一份人力入班,會對班級經營產生許多影響,也會造成班級氣氛的轉變。本研究旨在透過研究,了解家長志工在班級中對班級經營的影響,分析家長志工與班級間的合作,探討其衝突,了解其運作模式,最後針對家長志工入班,給予教師和家長志工合作的建議。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團體動力學為理論基礎,運用民族誌研究方法之田野觀察以及非結構式訪談法,了解家長志工進入幼兒園班級,對團體動力可能帶來的影響。 研究發現與結論 透過對走入教室的家長志工、家長志工對班級經營的影響以及家長志工與班級間運作模式等三種層次的分析,本研究發現家長志工入班後對其自身的影響,包含:「實際認識教學現場」、「從教師身上學到不一樣的教學策略」、「透過當志工能跟自己的孩子有更多話題」、「長時間擔任志工犧牲與家中其他孩子相處時間」。 研究者發現家長志工與班級經營間產生的衝突包含「家長志工無法切換家長的角色」、「家長志工面對教學現實面的不理解」、「與幼兒相處過度親暱造成學習問題」、「臨時志工帶來的班級混亂」等。 然而,家長志工入班後,對班級氣氛產生影響,包含「減輕班級壓力」、「教室裡的笑聲變多了」、「家長志工在兩位教師間給予建議」、「教師加入家長面的思考」、「學習氣氛的影響」等。最後,研究者透過分析研究場域的四個班級,發現四個班級的運作模式分別為「家長志工主動詢問需要幫忙的事情」、「家長志工協助個別幼兒能力看見」、「家長志工幫助老師適應班級」、「分工擔任黑臉與白臉」等。研究價值/原創性 國內與家長志工的相關研究,多聚焦在國小以上,而幼兒園階段的家長志工文獻極少;研究者本身為幼兒園教師,有感於家長角色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並且幼兒園對於幼兒而言,是家的延伸,更加上,<志願服務法>的通過鼓勵家長入校擔任志工,少子化的影響也讓家長更重視幼兒教育,家長志工參與幼兒園班級經營更是不可避免,固然有了解幼兒園家長志工對班級經營影響的重要性。Item 從 E. Fromm的觀點分析牧者講道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策略—以大臺北地區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例(2021) 朱思恩; Chu, Ssu-En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研究對象,透過Fromm《逃避自由》及《愛的藝術》之理論觀點,檢視牧者的講道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策略之原則,梳理當今台灣社會脈絡中,信仰教育文化的變化與更新,並歸納出五點結論,分別為:1.我教即我在:與自身生命經驗有關的信仰體驗。2.充滿恐懼的文化:信仰與社會對信徒性格上的形塑。3.在群體中求知:講道理念層面對共有真理的追尋。4.在群體中學習:發展人類因愛連結的講道實踐。5.不再分隔:講道反應牧者自身的生命狀態。從Fromm的觀點來看,理想上牧者的講道最好能帶給信徒更多思考空間和自我生命經驗對話,但實踐層面上,牧者本身可能缺乏這樣被對待過的經驗,以至於要跳脫過去的習慣,冒險地做出新的嘗試和改變,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與支持。因為牧者的講道教育若能夠讓信徒越來越誠實地面對自己,一方面固然可能讓信徒更有自我反思能力,但在此同時,信徒也很有可能會開始反對牧者、質疑牧者,當信徒擁有思辨的能力,就能對習以為常的習慣產生新的覺察。但如果教會不是一個複製權威的地方,而信仰的目的是真的能讓人與上帝有所連結,進而體驗到信仰核心中的愛,那牧者如何容許讓信徒有屬於自己親身的經驗,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講道的實踐上,牧者必須付出時間、心力,相信信仰中的愛需要在生命經驗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以作朋友的心態和信徒建立信任關係,累積彼此的信任與默契,而不是將自己擺在高處觀看,進入真實生活中與信徒共同生活,將身歷其境相互對待的方式和感受,和信仰知識對話,這樣的信仰知識才能為生命帶來真正的影響,使人成長、茁壯。Item 從E. Fromm的觀點思考當代個體化與愛的藝術——以男性基督徒為例(2019) 沈宜臻; Shen, Yi-Zhen本研究旨在以E. Fromm的理論為觀點,檢視男性基督徒的情侶關係的重要因素之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八位研究參與者的親子關係互動,對其個體化程度及情侶關係的影響;並探討男性基督徒的教會生活,如何影響其愛情歷程:擇偶階段、兩性交往階段以及分手後的恢復過程。 本研究歸納出研究者參與者如何體驗父母親展現愛的能力:給予、照顧、責任、尊重與暸解等行為。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與父母的互動,實踐愛的能力,進而影響其人格特質的塑造。 研究參與者若在親子關係中有父性或母性依戀,便會尋找「共生結合」的親密對象,研究結果與E. Fromm的觀點相符。而個體化發展較成熟者,在親密關係中較能以客觀與理性的角度,去覺察自己與對方是否有「共生結合」的互動關係。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成人愛情與婚姻教育相關工作或教育單位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從「本體性安全」論「反思性學習」的必要條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2002-12-??) 徐敏雄Item 從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一書的思想看宗教與公民德性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0-10-??) 徐敏雄在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論述中,基督宗教的信徒為美國帶來自由和平等的價值。這些宗教上的價值之所以能夠與自由的政治哲學攜手並進,促使美國成為一個民主最發達的國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政教分離的政策以及基督教和自由哲學有相當程度的融合。此外,在宗教以及「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影響下,美國人民得以將對物質生活的享樂與自由的熱愛和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相結合,進而以各種組織團體的形式參與公共事務。美國的民主風氣盛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蓬勃的民間結社活動。從托氏的思想來看當代社會,多元發展和個人(或個體)色彩的強調應該不是當代社會混亂的根本因素,重要的應該是去思考如何在多元中去建立一套共享的機制與價值,使個別性能與整體利益相結合。Item 愛滋助人工作者關懷倫理經驗之研究(2020) 林啓銘; Lin, Chi-Ming鑑於愛滋助人者也會受到社會大眾對愛滋刻版印象的影響,在工作岡位上常會遇到兩難困境,加上國內外愛滋助人工作者的文獻多以公共衛生角度探究助人者不願提供愛滋感染者服務的原因,較少深入瞭解某些能擺脫外界歧視,並以關懷倫理投身於愛滋領域助人工作的研究。 為此,本研究以關懷倫理學為研究主軸,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透過紮根理論蒐集、分析資料,了解十位愛滋助人工作者的助人動機、與愛滋感染者建立關係的方式,以及擔任愛滋助人者對個人生命的影響。期待透過研究結果,提供未來的助人者在服務愛滋感染者,或愛滋機構培育人才時的參考。 本次研究結果發現,愛滋助人者的助人動機大多與個人生命事件有關,並透過與愛滋感染者真實接觸,改變對愛滋病或愛滋感染者的認知,開始以真誠及開放的態度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在助人關係裡,愛滋助人者會在具體的情境,同理服務對象的處境,以彈性、開放的方式提供服務,並且透過服務對象的回應,了解彼此在關係間的感受及狀態。當遇到關係困境時,愛滋助人者也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及限制,以對話、溝通的方式與服務對象持續維持關係。不僅如此,愛滋助人者也會嘗試擴大關懷行為,改變社會大眾對愛滋病的刻版印象,以及爭取對愛滋感染者更加友善的政策及服務制度。此外,服務愛滋感染者的過程中,愛滋助人者也會因為服務對象的生命故事或正向回饋,看見自我的專業能力及價值,改變對於自我疾病身分或性取向的認知,有機會在肯定自我的途中,深化關懷他人的能量及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