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翁士航"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20年東京奧運會銅牌的成功模式-以女子64公斤級陳玟卉選手為例(2023) 陳玟卉; Chen, Wen-Huei舉重從北京奧運至東京奧運,已經連續四屆勇奪獎牌,是臺灣的重點奪牌項目,本報告以陳玟卉選手參加東京奧運會女子舉重64公斤級銅牌為例,將訓練和參賽做紀錄與檢討,藉此從中檢視優缺點,以利未來參考與應用。以下各章節之重點介紹:第壹章緒論:陳玟卉選手國中從事三鐵訓練,並在高中轉換跑道進行專業舉重訓練,再經由各階段年齡規劃訓練課程。第貳章舉重學理基礎:舉重選手主要訓練能量來源為磷化物系統和乳酸系統,體能以抓、挺舉為專項體能訓練,並結合舉重相關輔助項目為專項肌力訓練,再搭配心理技能訓練與策略,最終配合戰術戰略,包含熟悉技術與體重控制。第參章訓練及參賽計畫:訓練結構以國際賽事來安排訓練計劃,並透過SWOT整理分析,加以探討出如何提升優勢、降低劣勢、把握機會及排除威脅。第肆章結果與討論:執行此訓練與參賽模式達到前三名的結果目標,並進一步檢視賽前與賽中SWOT分析,針對此模式提出檢討與建議。Item 不同強度慣性式阻力訓練對競技體操選手空翻和落地運動表現之影響(2023) 蘇秉權; SU, PING-CHUAN目的:探討六週不同強度慣性式阻力訓練對競技體操選手空翻和落地運動表現之影響。方法:招募12名體操運動員為本研究對象,會先進行前測以平衡次序法(balanced order)依據體重平均值將研究對象配對分為0.025慣量組及0.05慣量組,兩組分別以0.025 kg·m2 及0.05 kg·m2 之轉動慣量、接受為期六週、每週訓練2次、每次4組、每組8下的慣性式阻力訓練、組間休息2分鐘。6週訓練期開始前及後結束後進行前、後測驗、運動表現檢測項目包括後空翻、前空翻、1公尺及2公尺後空落地,並使用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式分析來進行組間後測之比較以及組內前後測之比較,顯著水準設為α=.05。結果:後空翻及前空翻表現,於起跳力量、起跳期衝量、起跳期時間、空翻高度以及發力率五種變項中,組間和組內比較皆無顯著差異。1公尺後空落地表現,於落地力量、第一階段衝量、第二階段衝量以及第三階段衝量四種變項中,組間和組內比較皆無顯著差異。2公尺後空落地表現,在0.025慣量組內發現落地力量變項前、後測達顯著差異 (10.49bw→14.74bw),其餘則並無任何顯著差異。結論:後測之組間比較發現兩種 (0.025、0.05 kg·m2) 轉動慣量的慣性式阻力訓練對體操選手後空翻、前空翻、1公尺後空落地和2公尺後空落地並無任何差異,組內之前、後測比較發現,在0.025kg·m2轉動慣量的慣性式阻力訓練對體操選手2公尺高台後空落地表現中的落地力量變項有產生差異之影響。Item 分析奧林匹克運動會與世界錦標賽男子競技體操對於2024奧運會未來發展趨勢探討(2023) 陳彥儒; Chen, Yan-Ru問題背景:隨著臺灣競技體操的發展,地板、鞍馬及單槓有了全新的突破,在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2018年雅加達亞洲運動會取得相當優異的成績,更在2019年科特布斯世界競技體操錦標賽獲得了2020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成隊參賽資格,如何掌握六個項目的變化性與發展性是作為發展男子競技體操的重要環節,對於前進2024奧運會是不可缺少的至關因素。目的:分析2021、2022年世錦賽及2020年奧運會男子地板、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及單槓決賽選手整套編排內容,並探討前進2024年奧運會未來發展趨勢。方法:參加世錦賽及奧運會地板、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及單槓決賽項目之前八名男子選手作為研究對象,並由國際級、A級和B級裁判證的三位記錄員,使用影像動作觀察法來取得整套之難度價值分 (Difficulty Score)、實施分 (Execution Score)、難度價值數量 (Difficulty Value Amount)、動作類群 (Element Groups)、連接加分 (Connection Value)以上五項數據,並採用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及描述性統計分析,統計水準將設定為α=.05。結果:發現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在難度價值分、實施分及連接加分達顯著差異,以卡方檢定在難度價值數量達顯著差異,而動作類群無達顯著差異。建議:以增加難度價值分、難度價值數量及提升實施分的穩定性為前往2024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要方向。Item 慣性阻力訓練對於競技體操選手地板專項運動表現之影響(2023) 唐嘉鴻; Tang, Chia-Hung本研究協助教練和選手訓練,有效率提升專項技能,爭取更優質的運動表現。目的:探討六週漸進式核心慣性阻力訓練對體操選手後空翻轉體720°運動表現、核心與下肢能力之影響。方法:招募10名男子甲組競技體操選手為本研究對象。使用穿戴感測器收集後空翻轉體720°運動表現之軀幹加速度和轉體最大角速度之參數,核心能力及下肢能力利用慣性阻力訓練機收取平均功率、向心功率峰值、離心功率峰值、平均力量之數據。前測結束後,採隨機分配實驗設計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經6週漸進式核心慣性阻力訓練介入後,進行後測與資料收集。研究數據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組內和組間之差異,顯著水準設為α = .05。結果:於後空翻轉體720°運動表現發現,實驗組加速度之上背數值顯著提升 (前測14.591m/s²→後測18.162 m/s²),轉體最大角速度皆未達顯著差異,控制組皆未達顯著差異;於核心能力發現,實驗組於正面之平均功率 (前測42.4W→後測55.5W) 與向心功率峰值 (前測88W→後測105.4W) 達顯著差異,以及背面之平均功率 (前測43.7W→後測61.3W)、離心功率峰值 (前測105.3W→後測135.9W) 以及平均力量 (前測49.5W→後測60.2W) 達顯著差異,而控制組皆未達顯著差異;下肢能力兩組皆未達顯著差異。結論:漸進式核心慣性阻力訓練介入於競技體操選手後發現能有效提升後空翻轉體720°運動表現之加速度以及核心能力之相關功率,而對下肢能力則沒有影響,未來可以結合下肢訓練與核心訓練,探討競技體操選手的黃金課表。Item 振動式訓練對大專公開男子競技體操選手跳馬項目運動表現之影響(2009) 翁士航; Shih-Hang Weng振動式訓練對大專公開男子 競技體操選手跳馬項目運動表現之影響 民國98年5月 指導教授:俞智贏 研究生:翁士航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振動式訓練對體操跳馬運動表現的影響。將募集12名大專公開男子組體操選手為受試對象,並將選手隨機分派為兩組各6名,一組控制組(進行八周,每週3次的一般跳馬訓練),另一組實驗組(進行八周,每周3次的一般跳馬訓練與振動式訓練),在訓練前、後分別進行「25公尺衝刺時間、跳馬運動表現、下肢DJ與SJ之垂直力量與高度」的測驗,並以獨立樣本t 考驗與相依樣本t考驗分別進行考驗比較(α=.05)。研究結論如下:一、進行為期八週的振動式訓練後,實驗組運動員檢測項目統計結果全部達到顯著性的進步,而控制組經實驗後檢測,則未達顯著性差異。二、實驗組與控制組經過八週訓練後,雖然第二飛程騰空時間、DJ之垂直高度與力量皆未達顯著性差異,但由實驗比較圖中亦可清楚發現,經實驗過後實驗組跳馬運動表現確實有改善。三、研究結果中了解到,利用振動式訓練模式介入跳馬訓練,有助於跳馬整體技術的提升。 關鍵詞:跳馬、振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