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g-Yu Chen"
Now showing 1 - 20 of 3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Research on forming partnership with family to promote oral health based on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Xizhou Primary School of Miaoli County in Taiwan as an example(2012-05-06) Yu-Zhen Niu; Ya-Ling Luo; Cheng-Yu Chen; Wen-Sharing Hsu; Jin-Pei Zhou; Ruo-Lan Chen; Gui-Lian Feng; Chieh-Hsing LiuItem 中部某科技大學學生對學校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了解、使用及需求研究(2008) 廖芬玲; Fen-Ling Liao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中部某科技大學學生對學校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了解、使用及需求情形。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30班450名學生為樣本,回收441份問卷,有效問卷共415份,有效回收率為 94. 1 %。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了解情形,了解最多前三項依序為「提供身高、體重、體脂肪、血壓等測量服務」、「一般小外傷簡易敷藥或冰敷」、「入學時健康檢查」;而最不了解者依序為「檢測教室照明度」、「為育嬰之師生提供集乳室及母乳儲存服務」及「收集師生餐廳福利社意見反應」。另外,研究對象的「性別」「部別」及「年級」與其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了解情形有關係,其中女生及日間部學生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有較多的了解。 二、研究對象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使用情形,使用頻率最高前三者依序為「入學時健康檢查」、「提供身高、體重、體脂肪、血壓等測量服務」、「一般小外傷簡易敷藥或冰敷」;而使用頻率最低者依序為「育嬰之師生提供集乳室及母乳儲存服務」、「特殊疾病健康輔導」、「協助醫院轉介服務」。另外,研究對象的「部別」及「自覺健康狀況」與其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使用情形有關係,其中日間部學生及自覺健康狀況愈佳的學生,比其他學生較常使用健康中心的保健服務。 三、研究對象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需求情形, 需求最高的前三者依序為「辦理學生平安保險及申請理賠服務」、「入學時健康檢查」、「一般小外傷簡易敷藥或冰敷」。而需求最低者依序為「為育嬰之師生提供集乳室及母乳儲存服務」、「設保健櫥窗以展示醫療保健相關平面資料及海報」、「提供衛生保健視聽媒體、書籍的借閱」。另外,研究對象的「部別」、「年級」及「過去病史」與其健康中心保健服務需求情形有關係,其中日間部及二、四年級學生和有過去病史者,比其他學生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有較多需求。 四、研究對象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了解情形的最有效預測變為項「部別」;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使用情形的最有效預測變項為「部別」、「過去病史」及「自覺健康狀況」;對健康中心保健服務需求情形的最有效預測變項為「部別」、「年級」、「過去病史」及「自覺健康狀況」。 根據本研究發現,建議加強學校健康中心對進修部學生提供更多保健服務之宣導,運用多元之宣導管道提供學生保健服務相關資訊和充實保健服務內容,以增加學生對健康中心資源的使用。Item 健走運動健康促進計畫對大學生睡眠品質改善之效果研究-以某國立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2012) 何忠鋒; Chung-Fong Ho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健走運動健康促進計畫介入,對大學生睡眠品質之改善效果。以某國立大學一年級日間部835名學生為母群體,先採「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調查後,徵求PSQI>5分睡眠品質不佳者,並同意參加者,隨機分為兩組,最後完成實驗者,共有93人(實驗組44人,對照組49人)。實驗組施以八週,每週3次,每次30分鐘,訓練強度為個人最大心跳率65%~85%的「健走運動訓練」,及5次,每次30分鐘的「健走運動健康促進衛生教育課程」,對照組則不給予任何介入。兩組均接受前、後測,並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在心理因素方面,實驗組後測的壓力、前途發展及憂鬱程度的得分,均顯著優於對照組。 二、在睡眠衛生習慣方面,實驗組後測的睡眠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睡眠環境及網路使用習慣的得分,均顯著優於對照組。 三、在睡眠品質方面,實驗組後測的主觀睡眠品質、睡眠時數、睡眠困擾及睡眠品質 (PSQI) 總分的得分上,均顯著優於對照組。 本研究顯示八週的健走運動健康促進計畫,對研究對象的心理因素、睡眠衛生習慣及睡眠品質,皆有顯著的改善效果。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教育主管單位應針對大學生研發一套完善之運動與睡眠衛生教育課程,以增進其健康。Item 北區某技術學院進修部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12) 鍾淑珠; Shu-Chu Chung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進修部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探討其個人背景變項、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及預測因子。以基隆市某技術學院之進修部學生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問卷方式,取得有效問卷共482份。研究結果發現: 一、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狀況介於中等程度以上。自覺目前的健康狀況好者有六成六,自覺與同年齡的人比較健康狀況好者有五成六,但有有三成二的人自覺健康狀況愈來愈壞。 二、研究對象整體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介於中等程度。以人際支持表現最佳,而健康責任表現最差。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BMI、工作年資及職位等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明顯的關係。另外,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皆呈正相關。 三、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都可以有效的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的5~21%;其中「自覺健康狀況」為主要預測變項。Item 北部地區大學院校護理系學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調查研究(2006) 吳家楹; Wu-Chia Ying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北部地區大學院校護理系學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調查研究。以九十四年度就讀北部地區大學院校護理日間部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集束抽樣抽取樣本,經自填式問卷調查後,得有效樣本367人。 本研究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過去六個月內感到困擾的生活壓力以前途壓力為最大,其次是實習壓力、課業壓力。在社會支持方面,研究對象獲得社會支持主要來源為家人,而獲得社會支持種類以訊息性支持為最多。另外,根據貝克量表第二版(BDI-Ⅱ)的測量結果發現有約三分之一的研究對象有憂鬱的情形。 二、研究對象生活壓力與性別、學制、自我身體狀況、父親身體狀況、 母親身體狀況、居住狀況、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等呈顯著相關 ,其中女生比男生有較高的實習壓力;技職體系四技護理系較普通大 學護理系生有較高的實習與課業壓力;自我身體狀況差者、父母身體 狀況差者、在外租屋者、家庭結構不完整者與低社經地位者研究對象 生活壓力較高。 三、研究對象社會支持與自我身體狀況、母親身體狀況、家庭社經地位等呈顯著相關,其中自我身體狀況好者、母親身體狀況好者研究對象獲得較多的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而家庭社經地位高者則獲得較多的工具性支持。 四、研究對象憂鬱程度與自我身體狀況、父親身體狀況、母親身體狀況、居住狀況與父母婚姻狀況等呈顯著相關,其中自我身體狀況差者、父母身體狀況差者、在外租屋者與家庭結構不完整者較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 五、研究對象生活壓力與憂鬱程度呈正相關,而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與憂鬱呈現負相關,亦即當研究對象感受到生活壓力越大時。而其中最能有效預測憂鬱程度的因素為: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父親的健康狀況、課業壓力、環境壓力、居住狀況、前途壓力、感情壓力等八項。Item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憂鬱程度與吸菸行為的相關研究(2008) 蔡宛珊; Wan-Shan Tsai本研究以橫斷性調查研究法,來分析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憂鬱程度與吸菸行為是否有相關存在,以分層集束隨機抽樣方式,選擇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的日間部之高一至高三的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082人。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人格特質較外向性,情緒趨近穩定性,遵守社會常規,並符合社會期許的行為表現。整體來說,研究對象的人格特質是能夠適應整體環境並展現其獨特個性。另外,研究對象中,女生比男生較外向與神經質,而男生的社會期許則較女生高;高職生比高中生較外向;三年級學生比二年級學生較有精神病質。 二、研究對象之生活壓力屬於中等程度,其中壓力較大的前三項為學習壓力、自我期許壓力及校園生活壓力。另外,研究對象中,男生比女生有較高的兩性情感壓力,而女生則比男生有較高的學習、自我期許及生長發育的壓力;高職生比高中生有較高的校園生活和經濟壓力,而高中生則比高職生有較高的自我期許壓力;低社經地位學生比中社經地位及高社經地位學生有較高的經濟壓力。 三、研究對象中憂鬱症的危險群佔27.2%。另外,研究對象中,高中生比高職生有較高的情緒和行為憂鬱;三年級學生比一年級及二年級學生有較高的情緒、生理、行為和認知憂鬱。若以整體憂鬱程度來看,高中生高於高職生,三年級學生高於一、二年級學生。 四、研究對象吸菸率占11.7%,其中男生吸菸率高於女生;高職生吸菸率高於高中生;三年級學生吸菸率高於二年級學生;高社經地位學生吸菸率高於低社經地位學生。此外,愈具有外向性、精神病質、社會期許人格特質者;生活壓力總分、家庭及家人相處壓力、經濟壓力愈大者;憂鬱總分、情緒、生理、行為、認知愈高者,愈會傾向吸菸。 五、在社會人口學變項加以控制之後,研究對象的人格特質、生活壓力、憂鬱程度能有意義的預測其吸菸行為,其中又以外向性人格特質、經濟壓力及生理憂鬱三個變項,對吸菸行為的影響最大。人格特質愈外向者、經濟壓力愈大者、生理憂鬱愈高者,愈會傾向去吸菸。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乃針對教育方面、未來相關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有關青少年人格特質、生活壓力、憂鬱程度、吸菸行為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台北市高職夜間部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1) 劉淑華; LIU,Su-hua本論文目的在探討台北市高職夜間部學生健康生活型態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由台北市高職夜間部的學生中,抽取548人為樣本,最後得有效問卷482份,有效問卷率89.42%,並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六成四有打工、單親家庭有三成二、低社經地位高達七成四。 二、飲食習慣以女性飲食行為較為不良;「家庭型態」最能預測飲食行為。 三、運動休閒行為以就讀私立學校者、年齡較大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教育方式為放任者其運動休閒行為較不良;「父母管教方式」最能預測運動與休閒行為。 四、休息與睡眠以就讀私立學校者、有打工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休息與睡眠行為較不良;「學業成就」最能預測休息與睡眠行為。 五、安全生活行為以就讀私立學校者、男性、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安全生活行為較不良;「性別」最能預測安全生活行為。 六、心理壓力調適以就讀私立學校者、年齡較小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心理壓力調適行為較不良;「父母管教方式」最能預測心理壓力調適行為。 七、吸菸喝酒與使用成癮藥物 (一)曾經吸菸者佔五成三,以就讀私立學校者、男性、年紀較大、有打工者、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吸煙行為較不良;「公私立學校」最能預測吸煙行為。 (二)曾經喝酒有七成,以讀私立學校者其喝酒行為較不良;「父母教養方式」最能預測喝酒行為。 (三)曾經使用成癮藥物有零點九成,以就讀私立學校者、男性、學業成績較差者、父母管教方式為放任者其使用成癮藥物行為較不良;「社經地位」最能預測使用成癮藥物行為。 八、性行為以就讀私立學校者、年紀越大者、有打工者、學業成績較差者、單親家庭者其性行為較不良;「年齡」最能預測性行為。Item 合作學習與訊息回饋策略對修習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之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鄭麗媛; 李思賢; 陳政友; Li-Yuan Cheng; Tony Szu-Hsien Lee; Cheng-Yu ChenItem 嘉義縣某地區醫院護理之家及精神病房慢性住院病人跌倒傷害嚴重程度相關因素研究(2009) 蔡燿州; Yao-Chou Tsai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是針對嘉義縣某地區醫院護理之家及精神病房慢性住院病人跌倒事件做分析,探討護理之家及精神病房慢性住院病人跌倒之特性及影響病人跌倒傷害嚴重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方法採回溯性調查方式,樣本取自跌倒時意外事件報告單,共搜集122名住院病人發生跌倒事件,收集期間從民國94年1月1日至97年12月31日,以SPS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1) 本研究中住院跌倒的病人以15歲至未滿65歲者、男性、住護理之家者、有活動障礙者居多。另外,發生地點與時間以床邊及白天班時段為主,而跌倒時以正在上下病床,無親友陪伴或使用輪椅的狀況為最多。(2) 研究對象跌倒發生率為0.048%,跌倒傷害率為47.54%,在跌倒傷害嚴重程度方面,無需醫療處置者佔七成八(無傷害佔52.5%,一級傷害佔25.4%),而需醫療處置者佔二成二(二級傷害佔18.0%,三級傷害佔4.1%)。(3) 研究對象的年齡、住院別、藥物因素三者與跌倒傷害嚴重程度有顯著相關,其中65歲以上者、在護理之家者、無藥物因素者跌倒後較需醫療處置。(4) 研究對象跌倒傷害嚴重程度的主要預測變項為「跌倒時活動狀態」及「性別」,且以「跌倒時活動狀態」最具有解釋力,其中研究對象是在走動時或女性者,跌倒時越傾向需醫療處置。 跌倒傷害相關因素的確認可提供資訊於減低護理之家及精神病房慢性住院病人發生跌倒時的傷害並且發展出跌倒介入課程,尤其是 當病患在走動時、女性與年齡為65歲以上者。而合宜正確的預防策略能夠確保病人安全、提昇醫療照護品質並且減少醫療資源的耗用。Item 國小學童家長近視預防親職教育介入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陳政友; 沈希哲; 劉婉柔; 盧玉玫; 謝雅萍; Cheng-Yu Chen; His-Che Shen; Wan-Jou Liu; Yu-Mei Lu; Ya-Ping HsiehItem 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執行情形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08) 陳淑貞; Shu-Chen Chen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執行情形及其相關因素,以96學年度台灣地區國民小學為母群,採分層隨機抽樣,抽取800所學校為樣本,最後得有效樣本共766所,經統計分析,發現重要結果如下: 一、國小學生健康檢查前之準備工作,執行最好的是「學校能確實於學生健康檢查前,完成身高、體重、視力檢查等相關資料,以提供健檢醫師參考」;執行最差的是「學校成立學生健康檢查相關組織成員包括校長、相關處室主管、護理人員及導師等」。學生健康檢查中執行最好的是「檢查疝氣或聽診檢查女生心音時,學校能充分重視學生隱私權,設置屏風或隔離區以避免暴露」;執行最差的是「承辦醫院檢查人員於檢查過程能針對檢查結果異常之學生提供相關建議」。學生健康檢查後之處理,執行最好的是「健康檢查複檢結果如發現學生有心臟病、氣喘、癲癇等特殊疾病時,學校能即時通知家長帶至醫療院所進行矯治與治療」;執行最差的是「學生因故未能接受健康檢查,學校會主動協助辦理補檢」。 二、國小學生健康檢查前之準備工作的有效預測變項為:校長重視程度、教師協助程度、家長配合程度、學生健康檢查相關資源之可近性、學校護理相關人員設置情形、承辦學生健康檢查者實際辦理此業務之年資、學校派員參加學生健康檢查相關研習情形及學校所在地區屬性,其中以「校長對學生健康檢查工作的重視程度」最具有解釋力。 三、國小學生健康檢查中執行狀況的有效預測變項為:校長重視程度、家長配合程度、衛生機構支援學校實施學生健康檢查情形、學生健康檢查相關資源之可近性、學校派員參加學生健康檢查相關研習情形,其中以「衛生機構支援學校實施學生健康檢查情形」最具有解釋力。 四、國小學生健康檢查後之處理情形的有效預測變項為:學校規模、校長重視程度、教師協助程度、家長配合程度、衛生機構支援學校實施學生健康檢查情形、學生健康檢查相關資源之可近性、學校護理相關人員設置情形、承辦學生健康檢查者實際辦理此業務之年資、學校派員參加學生健康檢查相關研習情形,其中以「學校護理相關人員設置情形」最具有解釋力。 五、國小學生健康檢查整體執行情形的有效預測變項為:學校規模、校長重視程度、教師協助程度、家長配合程度、衛生機構支援學校實施學生健康檢查情形、學生健康檢查相關資源之可近性、學校護理相關人員設置情形、承辦學生健康檢查者實際辦理此業務之年資、學校派員參加學生健康檢查相關研習情形,其中以「學生健康檢查相關資源之可近性」最具有解釋力。Item 國軍戒菸衛生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以金門地區國軍為例(2012) 李金治; Chin-Chih Lee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以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為基礎之國軍戒菸衛生教育課程,並探討此課程在戒菸上的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設計」,以服役於金門縣金門防衛指揮部有吸菸的男性軍人為母群體,以立意取樣,取某營區吸菸之50人為實驗組(實際完成研究者45人)與另一營區吸菸之50人為對照組。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計之國軍戒菸衛生教育課程,對照組不接受任何處理。兩組經前測、後測及後後測的問卷調查及呼氣CO值檢測的客觀測量,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 一、研究對象之平均年齡為21.07歲,教育程度六成五為中等程度(含國中、高中職),菸齡平均為5.82年,七成的研究對象之同儕半數以上會吸菸,近七成的研究對象之父親有吸菸習慣,母親有吸菸者則有一成四。研究對象之日吸菸量平均值為14.45支,呼氣CO檢測平均值為11.94ppm,屬中度吸菸者。 二、國軍戒菸衛生教育介入後,除了在「自覺戒菸利益性」外,研究對象在「菸害知識」、「自覺吸菸疾病罹患性」、「自覺戒菸障礙性」、「戒菸行動線索」、「戒菸自我效能」等效標上,皆具有良好的立即與延宕效果,惟在「自覺吸菸疾病嚴重性」之效果在後後測才顯現出來。 三、國軍戒菸衛生教育介入後,研究對象在「日吸菸量」、「CO檢測值」及「戒菸率」,皆具有良好的立即及延宕效果,而且戒菸率在介入後一週時為42.2%、在介入後五週時為37.8%,顯示本戒菸衛生教育介入在國軍戒菸上有不錯的效果。 整體而言,以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為基礎之國軍戒菸衛生教育課程,能有效提升國軍戒菸率與降低吸菸量,具有推動潛能。因此,建議國防部軍醫局未來可參考本研究之衛生教育介入模式,納入國軍的訓練課程,以增加戒菸資源的可及性。Item 在地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研究-以臺南市安定區為例(2015) 黃惠理; Hui-li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地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因素。以臺南市安定區在地銀髮族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集束抽樣法抽取樣本,進行橫斷式問卷調查,共獲有效問卷340份。資料經SPSS22.0處理分析後,重要發現如下: 一、 研究對象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年齡平均為72歲,有配偶者占71.5%。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健康習慣、健康責任、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口腔保健皆屬中上程度,僅社區參與較差,屬中下程度。研究對象主觀幸福感中的自主性、環境掌控、個人成長、與他人的正向關係、生活目標、自我接納等皆持有正向態度。 二、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除了「健康責任」與背景變項無關外,有配偶者、有參與社區活動者、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其「健康習慣」、「社區參與」、「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口腔保健」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都較好;而年齡越大者、罹病數愈多者則較差。另外,有受教育者、有參與社區活動者、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其主觀幸福感較佳;而年齡越大者、罹病數越多者,其主觀幸福感則較差。而研究對象的「健康習慣」、「社區參與」、「健康責任」、「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口腔保健」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好,其主觀幸福感也越佳。 三、 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以有效預測其主觀幸福感,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23.6%,其中以自覺健康狀況、健康習慣、教育程度、參與社區活動、健康責任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習慣的預測力最大。研究顯示,自覺健康狀況、健康習慣、健康責任越好者,有受教育者及參與社區活動者其主觀幸福感越高。 本研究提出多項建議,供有關單位做為改善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之參考。Item 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06-??) 葉翔婷; 陳政友; Shang-Ting Yeh; Cheng-Yu Chen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目的在探討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2013年在基隆市居住、20歲以上的民眾為研究對象,採多階段抽樣法,以自編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共計440人。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器官捐贈知識屬於中等程度,器官捐贈態度趨於正向,若已知家屬生前願意器官捐贈,多會遵從其意願,捐贈該家屬的器官,然不同年齡層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有顯著性差異。在各預測變項相互控制後,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註記為器官捐贈者、對器官捐贈態度愈正向、家屬問未保有民間喪葬習俗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高;而職業為公教人員及其他職業(包括勞工、家管、學生及無工作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低。本研究依據結果提供建議,期能做為日後提升器官捐贈率方案的參考。Item 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06-??) 葉翔婷; 陳政友; Shang-Ting Yeh; Cheng-Yu Chen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目的在探討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2013年在基隆市居住、20歲以上的民眾為研究對象,採多階段抽樣法,以自編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共計440人。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器官捐贈知識屬於中等程度,器官捐贈態度趨於正向,若已知家屬生前願意器官捐贈,多會遵從其意願,捐贈該家屬的器官,然不同年齡層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有顯著性差異。在各預測變項相互控制後,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註記為器官捐贈者、對器官捐贈態度愈正向、家屬問未保有民間喪葬習俗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高;而職業為公教人員及其他職業(包括勞工、家管、學生及無工作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低。本研究依據結果提供建議,期能做為日後提升器官捐贈率方案的參考。Item 基隆市老年人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探討(2014) 廖芳潔; Liao-Fang Chieh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老年人健康生活型態,並探討背景變項與健康生活型態關係及預測因子。本研究以基隆市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取得有效問卷421份。所得資料以SPSS 20.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健康生活型態以「菸酒檳榔使用」表現最佳,其他依序為「日常生活安全」、「飲食習慣」、「健康自我照顧」、「心理壓力調適」;表現最 差為「運動與休閒」。 二、飲食行為以奶類、水果類與油脂食物攝取表現較差。結果顯示,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者、罹患疾病數越少,飲食行為越佳;而「教育程度」最能預測飲食行為。 三、運動與休閒以規律運動習慣表現較差。結果顯示,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者、罹患疾病數越少,飲食行為越佳;而「教育程度」最能預測運動與休閒。 四、日常生活安全以用藥安全表現較差;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者、罹患疾病數越少,其日常生活安全行為執行越佳;而「罹患疾病情形」最能預測日常生活安全行為。 五、心理壓力調適以遇到問題時,會與他人討論表現較差。結果顯示,罹患疾病越多者,心理壓力調適行為表現較差;而「罹患疾病情形」最能預測心理壓力調適行為。 六、健康自我照顧以服用營養補充品,如維他命、礦物質、魚油、蜂膠等表現較差。結果顯示,教育程度越高者、與配偶同住者,其健康自我照顧行為越佳;而「教育程度」最能預測健康自我照顧行為。 七、菸酒檳榔使用情形:吸菸者占24.7%、飲酒者占20.2%、嚼食檳榔者占3.3%。結果顯示,女性、年齡越長者及教育程度越高者,菸酒檳榔使用行為越低;而「性別」最能預測菸酒檳榔使用行為。Item 彰化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睡眠品質之相關因素研究(2010) 陳怡文; Yi-Wen Chen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彰化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睡眠品質的現況,並探討背景因素學習壓力及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的關係 以自編結構式問卷,採分層集束抽樣彰化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共503份。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稍差,睡眠品質良好的只佔四成。 二、主觀睡眠感受方面大致上還好,睡眠潛伏期也不長,平日的睡眠時數有 8.19小時,假日有9.17小時,睡眠效率也不錯。而平日上床睡覺以父母親規定的睡覺時間與累了想睡為多數,但假日時以累了想睡占絕大多數。 三、研究對象在睡眠困擾方面,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童每週至少一次以上,睡眠時會覺得太冷或太熱而醒來、會在半夜或凌晨醒來、會在半夜起來上廁所、會想事情而睡不著、會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在日間功能障礙方面,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童每週至少一次以上,早上會賴床不想起來或白天覺得疲倦想睡覺。 四、研究對象的「生活壓力」、「飲食習慣」、「睡眠環境」可解釋睡眠品質總變量的23.1%。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建議學童應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與電腦網路使用習慣,能適時的因應與管理課業的學習壓力,學習時間的管理與安排適當的作息。而學校與家庭應了解學童的睡眠品質是否良好,與重視學童的睡眠教育與健康的生活型態。Item 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於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效果研究─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為例(2011) 紀櫻珍; Ying-Chen Chi本研究旨在研發一套以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理論為依據之孕 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並探討該介入課程的成效。本研究 採「真實驗設計」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設計」,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孕婦為研究母群體,抽樣方式以2010 年11月至2011年3月於婦產科門診掛號之單、雙號來隨機分派,單 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位,共計100位為 研究樣本。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計之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含介入 手冊、教學活動及電話關懷諮詢)。兩組孕婦於前測、後測及後後測時 進行問卷調查及菸煙暴露量的測量,並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法進 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全體研究對象在衛生教育介入前階段有關二手菸菸害知識、拒吸 二手菸健康信念方面的問卷調查結果都呈現不盡理想的情形。拒 吸二手菸的行動線索來源有偏少之現象,而拒吸二手菸的自我效 能以及採取拒吸二手菸的行為亦呈現偏低的結果。然而,菸煙暴 露量則尚屬正常值內。 二、「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後的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之評 估結果則顯示,實驗組孕婦在後測及後後測時的「二手菸菸害知 識」、「自覺二手菸相關疾病罹患性」、「自覺二手菸相關疾病嚴重 性」、「自覺拒吸二手菸行為利益性」、「自覺拒吸二手菸行為障礙 性」、「拒吸二手菸行動線索」、「拒吸二手菸自我效能」、「拒吸二 手菸行為」及「菸煙暴露量」等效標變項之量測結果均顯著優於 對照組孕婦,驗證了該介入課程確實具有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能達到相當的成效。因此建議有關當局可參考運用本研究之介入課程於孕婦的二手菸害防制衛生教育,且主動至各醫療院所、婦產科診所的媽媽教室、及坐月子中心等場所推廣該介入課程,以增強孕婦拒吸二手菸的意識、信念和行動,期讓拒絕菸害逐漸地成為日常生活的規範。Item 我國國中生健康素養指標之建構(2013) 劉婉柔; Wan-Jou Liu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建構國中生健康素養指標,因此,運用德懷術研究法來建構具共識性之指標,經由二十三位曾從事或指導健康教育課程或健康素養相關研究之專家學者,以及教學經驗豐富之健康教育教師組成的德懷術專家群,完成三回合問卷調查。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專家群一致認為能以三階層研究架構來發展國中生健康素養指標,也就是將「健康十大重要議題」設定為第一層基本構面,並於各項議題下設定第二層基本構面~「核心概念與健康技能」;最後,再發展各項指標。 二、第一階層基本構面為「健康十大重要議題」,包含生長發育與老化死亡、個人衛生、家庭生活與性教育、人與食物、安全教育與急救、正確用藥與預防物質濫用、健康心理、疾病防治、消費者健康、環境衛生與保護。 三、第二階層基本構面為「核心概念與健康技能」,其中「核心概念」是指健康十大議題的重要概念;而「健康技能」包含資訊獲得、影響分析、做決定、目標設定、自我管理、人際溝通、健康倡導與問題解決,共八項。 四、第三階層為「指標」,其中核心概念項目由健康十大重要議題發展而來,共32項核心概念指標;而各項指標則是依據八大健康技能內涵,並以所有核心概念項目為中心發展而來,共288項指標。 依據結論,提供運用「國中生健康素養指標」於教育實務工作和未來研究發展方面的各項建議。Item 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桃園縣國中教師為例(2014) 巫雅婷; Ya-Ting Wu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2013學年度在桃園縣公立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集束隨機抽樣法,以自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回收有效問卷380份,有效回收率為78.8%。資料經統計分析後,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其把握度約為50%,其中較有把握的為:「找到自己愛好的運動方式」、「在住處附近找到方便運動的場所」及「能夠做對自己有益的運動」。研究對象的運動社會支持偏高;研究對象的自覺運動利益程度相當高;而自覺運動障礙則約在中等程度;研究對象的運動享樂感,介於中等程度以上,認為運動時,覺得有舒暢感、很愉悅、有精神。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會因「性別」、「自覺健康狀況」、「參與運動社團經驗」之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與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利益、運動享樂感呈顯著正相關;而與自覺運動障礙則呈現顯著負相關。 三、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能有效預測其運動行為,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45.3%。其中以「性別」、「運動自我效能」、「參與運動社團經驗」、「運動享樂感」四者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運動自我效能」最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