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1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相遇異文化-夏陽紐約時期照相寫實繪畫之研究(2005) 呂潔雯身為「東方畫會」成員的夏陽,自中國大陸來臺,抱持著強烈的中國情懷,在臺倡導中國水墨現代化,為何赴紐約後竟選擇了西方精密的照相寫實技法,並在題材上改以紐約城市的街道場景?其詮釋的方式究竟為何?而文化的遷移,迫使夏陽從不同的空間來面對祖國文化的延續與斷裂,究竟他轉換之過程為何,及其轉換之後,與同時期描繪照相寫實藝術家之間的異同又何在?即成為本論文欲探究的核心。 夏陽赴紐約後,首先延續巴黎時期的「毛毛人」風格,爾後並將主題轉以對中蘇事件的關懷,及紐約街景人物寫實和中國民間題材的運用,其中,人物一直為夏陽所關心的課題。夏陽重視人物在環境中的表現,顯現出其對人物刻劃富有一份濃厚的寄托情懷,他多以線條表現人物形體,線條遂成為他個人的特殊符號。在描寫時間最長的照相寫實繪畫作品中,展現畫家所處環境與自身生活模式之間的體認;由於新環境的衝擊、語言的隔閡與異文化之相處模式等因素,進一步刺激了夏陽原有的民族認同,並且使其更深切體認到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 夏陽紐約時期照相寫實畫作中對人物與環境的描寫,著重攝影中移動人物特質的捕捉,與記錄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的消費生活方式。夏陽受到歐美藝術環境啟迪之後,致使形塑出「毛毛人」的形體,藉由動態的人物表現,與攝影技術的結合,捕捉了人物所歷經的時間及空間感等。他在對於西方物質與消費文化的紀錄上、在人物的刻劃與環境的形塑之間,將人與物視為主體,紀錄著一種人與物之間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人在環境之中的各種面向,不同於西方照相寫實畫家筆下靜謐的商業物質環境,及以物品取代人物的表現手法。是故,在同樣以商業消費都市為背景下進行藝術創作,夏陽呈現了不同面向的紐約城市。Item 改琦《紅樓夢圖詠》之研究(2005) 林佳幸Item 視覺藝術統整課程之實驗研究—以國小環境議題統整課程實施為例—(2005) 林月娥因應社會與藝術界的轉變,統整課程成為課程發展的主要取向,而視覺藝術教育中藝術源於生活的背景,能使知識間的連結脈絡更貼近生活與文化,廣大的融合特性適於整合其它學科。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統整課程中視覺藝術課程的相關理念與模式,並依據美國TETAC(Transform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Challenge)課程結構結合環境議題研發以視覺藝術為核心的統整課程「環境藝診」,探討國小學生接受本實驗課程後的學習成效。 本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採單一受試者研究設計實施課程,每週兩節的教學實驗為期六週。實驗後取得學生之學習單與前、後測資料作為評量依據,並以推論本研究課程之可行性。茲將本實驗結果主要發現,摘述如下﹕ (一)依據相關理念探討發現視覺藝術教育統整課程內容與社會關聯,符合後現代的意識形態。 (二)視覺藝術教育統整課程可以提高學生探討圖像、多元詮釋、及建構觀念等藝術思維能力。 (三)當代藝術品與視覺影像的運用,可以結合社會議題發展出視覺藝術為核心之統整課程。 (四)視覺藝術為核心之統整課程將視覺藝術學習提高至思考層次。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對視覺藝術統整課程之實務與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提供未來藝術教育供作者參考。Item 清代篆書風格(2005) 金美京Item 看不見的意象-心靈的象徵、符號與圖像-(2005) 黃玉秀從表面上看藝術乃是由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人的創造,但每個人都曾 受到特定時空的歷史條件下社會環境之影響,所謂環境又包含了特定時空下的政治、經濟、風俗、地理環境等種種因素的匯合,因此藝術不僅在於反應個人,也反應社會集體的意識即潛意識心理。然而創作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個人意圖以自己心靈反應的意象來剖析自己內心深處的創作表現,探究所表現的意象和圖像在心理學上的意義,並以個人為實驗品,跳脫自我,觀察自己並以本身的作品為詮釋對象,找尋影響自我創作的深層心理,探索作品中的意象,以及各種符號、象徵的意涵及其來源,加以分析、理解並詮釋。了解個人;也了解個人在生命歷程中心靈的印象和軌跡與及不為人知的深層思維,並進一步探索整體社會集體潛意識的真實樣貌。Item 國中視覺藝術教師教學專業知能養成研究(2004) 詹佳幸在九年一貫教育政策實行下,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是首先應該受到重視,新政策下的教師在教學上是否符合新時代、新思潮與了解學生所需的學習,師資培育養成課程的調整應納入教改中的重點,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國內國中視覺藝術師資培育機構專業養成課程的安排、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對自我專業知能的認知情況,並探討師範體系與非師範體系培育視覺藝術師資所提供的視覺藝術教學專業知能課程的差異。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與訪談,依據研究問題與假設,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一、 受調之國中視覺藝術教師養成背景 大多數為視覺藝術領域相關之專業人才,而其師資培育來源由師範體系與非師範體各佔五成左右。視覺藝術教師認為在其師資培育機構的課程規劃上注重的部份、個人修習的情況以及課程開設的完備度,視覺藝術專業知能課程佔了較高比例,教育專業知能與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知能則偏低。 二、 國中視覺藝術教師教學專業知能與實際教學情況的關係 受調之視覺藝術教師認為所學習到的視覺藝術專業知能足夠應用於教學;而在教育與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知能的學習,在實際教學時,則認為是尚可或偏向不足的,而其中對於此類所提供的教學技巧與知識,受調教師們大致上意見認為尚可。 三、 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對視覺藝術師資培育方式之意見 受調教師認為師資培育機構應加強或重視的專業知能為藝術與人文領域中視覺藝術以外的知能以及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知能,尤其後者應在師資培育課程中提高課程比例。而對於師資培育機構多元化,有四成多受調教師給予肯定。Item 國小五年級學童裝置藝術教學的歷程分析(2004) 林瑟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瞭解藝術與人文教師的教育理念與其對「裝置藝術」教學的課程設計理念。2.探討學童在「裝置藝術」教學活動中,其構思與分享創作主題的歷程。3.分析學童在「裝置藝術」教學活動中,將個人構思的主題落實為作品的學習歷程。4.探究學童在完成「裝置藝術」的作品後,其鑑賞同學作品時的評鑑準則。5.分析學童對「裝置藝術」教學的學習感受、學習態度、作品成果與學習成效的滿意度。 本研究是採取協同行動研究方式進行,由研究者與一位教學者協同合作,由兩人共同編擬課程,以台北縣某國小五年級二個班級、45位學童為對象,實施自編「裝置藝術」教學活動。 研究者運用「兒童裝置藝術作品中多元訊息的探討」、「教學者的教學檔案」、「裝置藝術單元:啟發創作靈感學習單」、「超級推銷員『三人小組』練習紀錄單」、「超級推銷員回饋評量表」、「『裝置藝術』製作過程回顧問卷」、「『裝置藝術』鑑賞回饋單」、「裝置藝術設計圖與作品差異評分表」等,進行教學的歷程分析。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藝術與人文教師的成長與學習經驗所形成的教育理念,會影響教師在教學單元活動設計中,引進新觀念的整合力,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接受研究者的介入,並接納更動課程設計建議的包容力。 二、經過放鬆訓練與啟發創作靈感的引導教學方式,可以具體有效的協助學童建構其「裝置藝術」的主題。這些主題的內容,都是學童個人親身的經驗與感動,幾乎看不到流行文化與同儕的影響。 三、學童經由「三人小組」小團體學習方式比「全班」大團體學習方式,較可以深入的分享個人裝置藝術設計圖、創作動機與所使用材料的構思,並且得較多受同儕的支持、鼓勵與提醒等正向回饋的機會。 四、有九成的學童在實作的過程中,遇到材料與技術上的問題。多數的學童採取正向因應的方式,透由自己的努力與同學、老師的協助,有效的解決問題。學童除了從中學習到材料與技巧的新經驗外,還有學習到:自我激勵、社會互助,以及新發現的概念。 五、在教學者、研究者、作者三方對學童「設計圖」與「作品」兩者差異的主觀判斷中,出現不完全一致的現象。以作者的評量觀點為標準,教學者的觀點較為寬鬆,研究者的觀點較為嚴格。另外,影響學童鑑賞同學裝置藝術的主要因素包含:1.在主題上,偏好能引起學童快樂的、回憶的、共鳴的主題內容;2.在形式上,偏好色彩鮮豔、技術精巧、完整度高的作品;3.在創意上,能引發學童高度想像空間、意境表達的作品。 六、在裝置藝術教學的滿意度分析中,近九成的學童表示他們的學習態度是認真,有八成以上的學童表示喜歡上本單元的教學活動,有一半的學童對自己的裝置藝術作品感到滿意,下回再做時,有三分之二的學童表示:有把握做得更好。 學童在本單元的學習收穫為:1.在認知上,知道如何把想法表現出來、認識藝術、學會如何欣賞同學的作品與了解同學的想法;2.在情意上,學會如何克服困難、如何與同學合作、如何幫助別人與讓自己成長;3.在技巧上,學到如何使用與選用材料、如何設計、如何配色。多數學童期待教學者下次上進階單元時,能提供技巧、材料與工具上的協助。Item 台北都會行旅意象以台北交通生活文化為創作題材之研究(2004) 呂榮霖我是來自彰化縣員林鎮的鄉下人,自幼與自然田野為伍,對於鄉村景物有一份特有的情懷。就讀台中師專時,有幸受林昌德老師的啟迪,接受水墨畫的薰陶,遂以筆墨描寫生活週遭的自然景象,心中情懷有所寄託。師專畢業後,再進入師大美術系進修,為了就學方便,及教書工作的需求,只得選擇居住在都會城市中,於此,天天或步行,或騎機車,或駕駛汽車穿梭於都會叢林間,深深覺得都會中的人們匆忙疾馳的行旅步調,在在可以從道路、街景、人潮、車流、甚至車位一位難求景象中感受到。 時代、環境與個性是藝術品形成的主要因素(泰納語)。這表明藝術家創作思維與感受來自與週遭環境和當時生活文化的互動。藝術創作品原是生活所經歷的經驗之提煉,更是生命所體驗的感動之萃取。「生活是創造的泉源,生活是第一位的。寫生是畫家奔向生活、認識生活、豐富生活感受、累積創作經驗、吸收創作泉源的重要一環。……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然後進入創作過程,使自己的作品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註1) 本專題創作研究以《台北都會行旅意象—以台北交通生活文化為創作題材之研究》為題,作為自己繪畫創作思考的論述。本題目之訂定,乃自身處於台北都會的生活空間中,都會中的街道、交通號誌、人潮、車流、停車等各種行旅景象,常常映入眼簾腦際,揮之不去。是觀光遊覽、或是為生活奔波;匆忙、或是效率;是熱鬧的榮景、或是擁擠惱人的交通瓶頸;各種感觸情懷油然而生。尤其對都會交通與行旅景象的多面向的內涵、社會象徵、感受情懷深感興趣,乃想藉此作為研究創作的探討題材。故擬從歷史的觀點出發,探討宋代「清明上河圖」與當前有關行旅繪畫的作品,經由比較分析、歸納、整理,以探究其創作思維。並整理出不同時期的表現風格及其時代面貌,從鑑古識今中尋求創作思維的根基。期能從不同的形式和內涵,捕捉都會人交通生活的共同記憶和詮釋當代台北都會行旅的風貌與特色。 在研究創作當代交通生活文化繪畫作品中,試以傳統筆墨用具,加入當代媒材來思考,嘗試將當代台北都會行旅的各種景象經深化的關照與想像、寫生與轉化、技法的具現,創作表現出台北都會行旅多面向的意象,或悠遊、或奔波、或匆忙、或奇特、或秩序,或壯觀,或擁擠、或……等等。 以下是本創作論文的架構,共分六章,茲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探討創作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創作內容、表現形式、媒材,技法。 第二章 宋代「清明上河圖」的探討:本章將探討中國宋代繪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所呈現古代城市行旅和城市市民生活的面貌,及其創作的思維;並從視覺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其空間透視、造形、與構圖。 第三章 當代畫家的交通生活文化和行旅繪畫面貌:以當代兩岸畫家所描繪過的交通生活文化和行旅繪畫作品為例,探討其內在思維和情懷,並分析其表現形式與風格特色。 第四章 都會行旅系列創作理念與理論基礎:從環境與藝術創作的關係切入、探討水墨畫的題材、內容、美學與意象,並從寫生與轉化的理念加入中國繪畫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之意涵,來闡述個人對於都會交通生活文化與行旅的繪畫創作理念,以創作出富有時代面貌和個人特質的作品 第五章 作品解析:闡述創作的歷程、內容與形式、材料技法的運用,並將這段時間所創作的一系列作品的內涵作詳實的說明。 第六章 結語:將這一系列都會行旅水墨畫創作作階段性的總結,探討都會行旅繪畫的視覺性與情感意涵,同時導引未來創作研究的方向。Item 女性的愛與關懷—張淑慧繪畫創作解析(2004) 張淑慧女性藝術在後現代的藝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說後現代的藝術因為加入了女性藝術這一環而更加凸顯其時代特色。本研究旨在釐清自己的作品在女性藝術中的特性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裨能因此提昇個人的創作水平。本研究的創作主軸界定在女性藝術,而不涉及女性主義藝術。縱向是以陰性美學的女性觀點、以女性的生活經驗和女性意識為主要探討;橫向則以「男性藝術史」的視角來闡明個人繪畫的學理依據。 本論文研究的領域以探討女性藝術的風格和精神為中心,第一章,研究動機,旨在喚醒女性應積極關懷現代人類、社會和自身的問題。第二章,文獻探討,企圖從歷史上所記載的少數女性藝術家的相關資料中找到創作參考。女性藝術的價值標準是不同於男性的;女性創造出來的圖像也應該不同於男性;幾位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女性藝術家的畫呈現的風貌,跟男性和現代女性主義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之間的差異性。 第三章,創作思想和理論基礎,以真誠性為一貫精神,以崇高性為理想。分西洋現代繪畫思想之衝擊、中國文人畫之薰陶、東洋繪畫和佛教思想等五部分來說明。藉由水彩和膠彩的繪畫媒材,表達個人對女性的生活、生命以及社會角色的關注,也剖析自己身為現代女性,自己創作中的內涵和意圖。第四章,創作媒材和技法,詳細介紹自己運用的媒材、創作過程和技法。 第五章,作品解析。第六章,結論,希望藉由這次的研究和創作,引發大家對女性藝術的關注,喚起人們進一步對性別角色的瞭解,關愛自己也疼惜周遭的人們。Item 「舞之韻律」—芭蕾舞蹈之繪畫研究與創作(2004) 吳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