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浮世滄桑:廖美蘭水墨創作中的意象指涉與生命關照(2011) 廖美蘭; Liao, Mei-Lan藝術是美化生命內涵的最大力量,若藝術創作能具有社會意識內涵,表達對生命的關懷與熱愛,便能呈現社會趨向與溫度。藝術中生命關懷意識的價值便在於使人體悟人生的意義及生命之可貴,當眾人的生命與情感被關照時,藝術的價值才得以顯現。 本研究分為七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與範圍、方法與限制及名詞釋義。第二章透過文獻分析試圖從中國與西方藝術的歷史軌跡裡尋找生命關懷意識在特定文化環境下的發展踪跡,更從理論脈絡中整理出此類創作的哲學基礎,以東西方哲學理論作為生命關懷意識的創作支點與審美依據。第三章生命關懷意識的審美心理探析,從同情與移情、集體無意識、異質同構理論與審美共性等論述,尋找生命關懷意識創作在作品與觀者心理結構互動中的聯繫點,並將以上發現與創作中的滄桑意象、悲憫情懷做呼應。第四章闡釋生命關懷意識的內涵價值與審美意義,以東西方生命關懷意識發微的創作表現為例證,並參考現代水墨人物畫家的作法,以梳理水墨技法、人物造型與生命關懷意識之關聯性。第五章與第六章是個人的創作理念分析以及「面對‧生命關照」、「浮世滄桑」系列之創作內涵的鋪陳與實踐,以自我剖析的方式將創作媒材、技法與形式表現等方面,逐一檢視與討論。 第七章結論,確認生命關懷創作是可以超越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在當代多元紛陳的文化語境中仍能喚起同情與共鳴,不因時代更迭社會變遷而動搖其審美價值。在眼花撩亂的藝術洪流中,它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滄桑意象的符號特徵及其特有的審美内涵,足以救贖缺乏情感的現代社會,化解現代人的疏離及隔閡,張揚生命的尊嚴與高貴。Item 穿透.游移──時間感應中圖像與空間對話的水墨創作思考(2010) 莊連東本創作研究選擇以單一圖像作為水墨創作探討的題材,試圖從圖像的內在意涵特質與外在表徵形象對存在的空間意識進行審視與對話,在時間因素的介入下形塑視覺狀態各種可能性的鋪陳,進而提出對應藝術概念上「穿透」與「游移」精神的創作實踐。檢視圖像的精確性、模糊性、象徵性與觀念性所蘊含的內涵在空間中的存有,釐清圖像表彰的語彙深度,並從其行為模式牽動的意義指涉,延伸相關元素的可能連繫。於是,創作者試圖從蜘蛛以織絲結網獵捕食物的生物本能中透出對空間場域性質的思考,即從空間的客觀性、主觀性、虛擬性與社會性,推衍當代對空間意識的重新詮釋與論述,確立現代空間屬性中多元觀念混融的整體思維,並以時間的流動特性作為擴延圖像與空間表述面向的寬度,同時,揭示創作者與閱覽者在場域平台同構與互動的藝術價值。 而透過剖析當代水墨創作作品對結合圖像、空間與時間三者合一思考的系譜脈絡,各種觀點的探討與各類表現樣式的比較之後,歸結出自我創作實踐的研討面向於可行的實踐步驟,然後透過燒烙與映襯技法的應用,體現「穿透」與「游移」的行動概念具體存在平面空間的力量,同時也運用塑造與切割的方法,製造半立體的蜘蛛圖像,以及畫幅前後並置懸掛的形式,建構空間立體性對話的場景。最後分別以「開放性」、「半開放性」與「封閉性」三種創作面向的作品呈現對本主題意涵的闡釋。Item 當代自然神話衍義─「比‧異‧彼‧亦」 林倖安水墨創作自述(2014) 林倖安; Lin Shing-Ann此次為探討筆者自進入研究所階段2011年到2014年間,透過所學重新檢視過往的創作脈絡及創作歷程 以「神話」為媒介,經由研究傳統神話與現代神話的功能、結構、目的與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尋找與自身創作的關聯性,並以「自然生物」的寫生為主題,重新再造「傳統神話」文本敘述的神靈形象 以傳統水墨、膠彩技法和質地氛圍進行創作表現。 以傳統為限制,由創作者經驗出發,重新創造自我建構的當代神話,結合社會意象進行主體性討論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以及創作者與這些相對現象,彼與此之間的關係 進一步探尋主客體之間的差異性與不和諧現象,如何自東方文化傳統出發,與高科技現代全球化社會連結,透過不和諧而尋求和諧,並藉由畫面的和諧反諷當今社會充斥的浮誇風氣與人性強欲貪婪的不足之處。Item 球體/謂語—李孟芳水墨創作論述(2013) 李孟芳; Meng-Fang Li此研究以球體作為創作的對象,藉由探討山水繪畫在歷史中的意義,與現今所具有的表現性,以球體的結構來進行當代的山水詮釋。 山水畫在此研究中,以風景作為一論述的角度,來進行創作表現形式上的呈現,球體則是創作中表現的基本形式,筆者的一系列創作則由此延伸,產生不同樣貌的風景表現。 研究先以球體在東方中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東方思想觀的連結作為探討的主軸,進而引出球體在風景的繪畫中所能呈現的樣貌。筆者則是以「石」的質感作為一球體在實質上的表現。 無論是球體或是「石」本身,在東方繪畫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筆者則是接續球體與東方思想觀的討論,延伸其與山水畫的連結。探討球體在創作表現中,以風景形式展現出的可能面貌。 筆者並藉由討論自身的創作作品,進行開發以球體作為素材的可能性,球體為一個圓的造型,本身就在意義面上具有無限的可能,創作並不是只單單要表現出我眼所見、我心所思,而是在過程中我對「對象」也就是球體自身,所展開的追尋與辯證,並開展出創作更多的可能。Item 疏離的同類― 從都會視覺形象談到現代人疏離感的創作提問(2012) 陳瑞鴻; CHEN, JUI-HUNG本研究以生活在都會區的現代人為關注對象,思考人和城市之間的依存關係,並檢視伴隨現代化社會體制而來,施加於人的種種壓力和不滿情緒。起因於作者自身從鄉下到都市生活的環境變異,差異甚鉅的觀看經驗和生活習性,提供作者得以自當下都會生活跳脫思考的基礎背景。 現代人對光鮮亮麗的大都市有很多美好的想像,到大都會區生活打拼,是許多人對未來和人生價值得以確立的期許。無奈,作者在台北都會區求學、生活的期間,無法在追求光鮮表面的社會氛圍中找到自我信念的確立,反而感受到許多都會人終日庸庸碌碌、追逐利益,就像是失去個人主體,沒有情感的機器。因此展開對都會人內心層面的關注之下,發現生活其中的彼此,可能在有意無意間被塑造成一群「疏離的同類」。 創作是藝術家賴以和社會產生思想交流的方式之一,本研究中,作者企圖在創作上探討都會人的抽象心靈於現代化社會體制產生變異的歷程。透過筆者對自我和現況的反思、文學家筆下生活於都市中的小人物生命中的掙扎故事、社會學和哲學家對現代資本社會的預言和批判,三方面的分別探討,共同形塑出的是不同城市的現代居民,同時擁有的疏離感受,並具體為筆者詮釋而提出「碎塊」、「表面」、以及「自我定位的模糊」三種對現代都會人的看法。 有別於多數創作者自都會外貌上的描寫切入,筆者抽取了科技發展下,屬於當代的視覺感受―LED點陣視覺,作為詮釋隱身社會背後的操控者,對生活在都會的現代人展開思想的牽引和掌控。這種得自科技,碎裂的視覺經驗近年來在大都市甚為普及,在筆者的詮釋之下,將都市人對自我價值逸散成碎塊的同時,和此視覺進行掛勾,在水墨創作的脈絡上展開對當代社會的提問。Item 隱匿的邊界-女體迷思現象之水墨創作研究(2012) 陳宛資; CHEN, WAN-TZU本研究以當代女性身體迷思現象為對象,在當代環境下、水墨創作的多元可能性之中,進行現象的探究、藝術論述梳理以及水墨藝術在此議題下之創作表現。 研究先提出當代女體迷思中面對的各種現象,再針對現象進行分析,並從社會角度分析女性身體迷思-迷思現象的多方隱性霸權:男性凝視、美容美體工業之利益、社會穩定之功用。以及女性自身角度分析身體迷思,如:被外界拉扯與對身體的高度自主操控分析以及忽視身體自主權現象等。以此探究女體迷思現象的背後成因,和迷思與自身的關係、互動。 經過議題的分析,本文將繼續探究迷思現象與藝術表現之關係。談論女性身體在藝術表現上的功用、各種意象,如:女性意象是柔弱的、是慾望的象徵、被觀看、被壓迫、是象徵意義的載體等。接著將迷思現象帶入,探究在女體迷思形成的多重可能下,女體迷思現象在藝術語彙上表達的可能性,如:不確定、模糊曖昧、私密化,以及女體迷思在視覺上的形象表述。並以此為根據,提出幾位藝術家作為系譜的梳理,創作的理論基礎。 經過上述的理論探究,再轉入筆者創作理論之建構;從迷思在主體的生長造成的表象變形,到迷思與自我間的權力角逐場域,所造成的覆蓋現象、模糊的意象。並由此分析、探討此系列創作作品之方法與意涵,梳理創作模式,在此研究之中,發展出創作更多的可能性。Item 壓解與消散—簡志剛生命議題創作探討(2014) 簡志剛; Chien Chih-Kang生命是否是平等的?是否有價值?又是否生命的存在有任何的意義? 在生活當中總用本位、自我的角度去看待任何事物,從小在都市生活的我,對於水泥建築中常見到的所謂動之物多是螞蟻、蟑螂、老鼠等所謂「害蟲」,捏死一隻螞蟻或發現一群螞蟻而大肆殺戮時並不會連結起關於生命這個議題,也不會在心理有任何起伏,看到蚊子停於牆面,大部分的人也是伺機將其打死,毫不考慮的。打中後心中只是單純而完全的喜悅快感,甚至就將屍體一直留在牆面,毫不在意與理會,好似牠不曾存在或比無生命的物質更加沒有價值意義,我曾於住家門口看見一隻被車子輾死的老鼠,眼見牠從飽滿但變形扭曲的軀體狀態漸變為乾癟而重疊到後期變成如紙片一般只剩下薄薄一片外在形樣,最終形體與厚度皆消散至完全不見。 那段期間我開始時是以噁心與懼怕的心情經過,而隨時間演進,除了對其物質狀態改變感到好奇之外,也開始對生命價值存在的意義和人性與社會結構問題進一步思索。 原本創作動機起點是觀察到被輾扁動物及新聞所示之社會價值的種種個體現象等,後續進一步思考延伸到了萬事萬物的普遍現象,而我所觀察到的種種現象事實攤於眼前,迴盪在我的腦中,所感興趣的、想要探討的不單是對人性的批判,更是對實存現象的理性提問,作品就如發佈一個真實的假消息,展現一個經營造的事實,在發聲的同時、創作的過程裡,自然的透露出創作者從主題選擇、想像擬態及著手實作所歷經的思考波折和理路轉變。 關鍵字: 壓解、消散、存在、生命、擬態、水墨創作Item 吟遊.默視.歷史消解:高甄斈水墨創作中的圖像閱讀(2010) 高甄斈; Kao,Jen-shyue本研究從社會現象的觀察出發,探討社會中「人」在「框架」之下的存在意義,閱讀過去、閱讀歷史的同時,產生模糊性的概念思考,因此,試著消融時間軸上歷史性的觀感,進而走向共時性的視域思考,並用「當下」去陳述隱喻、轉喻、諷諭現實,省思宏大精神中「小我」的存在。 透過哲學與生命的思考,試圖就「儒道語境」、「存在意念」、「歷史表情」等文化蹤跡去尋找「完形」構成,但是,人不太可能去找到歷史,不可能重現和復原一種明確的真實存有,嫁接的文化混合體形成了創作的先前意識。所以,在歷史文化軸線的混雜下,生存結構的權力關係不確定性、模糊性,經由歷史人物圖像揭示權力義意表徵,意識的覺醒,使本身就是模糊的、斷裂的,碎裂的記憶重組,誤讀之中,不確定性的詮釋角度,使「歪曲」的真實變得有趣,因此,不希望落入歷史所決定或是文化所框架的傳統內,邊緣性陳述才能逐漸顯露,而邊緣特徵的表述,也在於一種當下處境的焦慮與荒謬感受,亦是沉默的發聲方式。 繪畫作為沉默的語彙,模糊作為觀察的陳述,使得混雜變成多向度的考模式。經由系譜的梳理,對藝術上「消解」的手法作一探究,消解之後,又建構一美感向度--「虛無的虛實」與「限性的書寫」,在水墨創作之中尋找餘白與書寫的可能性美感建構。 在此哲學與藝術的思考下,藝術創作的實踐,選擇歷史圖像作為語彙表述的介面,以「複貼」的方式來詮釋「模糊化」意涵。一次又一次的複貼是「極多」的語彙陳述,也是對紙材物性的自身消解。「貼」作為模糊化的「補充」方式,使得閱讀過去的「誤讀」具有幻想力,介入過去的即刻,過去就變成歷史,變成可讀的文本,因此可以說是在「貼」的矛盾性之中創造歷史,以藝術的創意成就創作者的意圖。Item 佛教繪畫創作之現代轉型-陳俐陵水墨創作研究論述(2010) 陳俐陵; Li-ling Chen本研究有鑒於宗教及宗教藝術與現代人脫節的現況,以「佛教繪畫創作之現代轉型」作為理論探討與創作實踐之核心目標,利用理論研究及比較方法,探索傳統佛教繪畫與現代的差異關係以及結合的可能性,以佛教本身的核心觀念給予佛教繪畫現代化支持,主張宗教藝術在心態上應併入社會多元框架並在創作實踐上結合現代藝術的創作理念,以達到其現代化目的。 其次,進一步探討佛教繪畫與其他現代繪畫不同的超越特質,包括「自利利他」的創作目的、傾向於追求「崇高」感、啟發自覺思考的內容特色,更針對傳統佛教藝術的慣用視覺形式進行反思,提出實際改革手法諸如神情與姿態的生動傳達、單純統一的色調與多層次的處理、簡單且具設計感的裝飾、靈活多變的構圖、單純化的背景、現代物與流行觀念的結合等,這些作法能支持筆者本身對於畫面統一與融合的美感要求,在這樣單純卻深沉的觀念訴求與精緻的畫面處理手法之下,有效達到時間性、空間性價值延長的效果。 以這次佛教觀念與現代觀念的謀合和佛教現代化趨勢的整體探討結果,筆者認為佛教藝術現代化是可能的,佛教繪畫的現代轉型能將佛教藝術重新帶進現代的視野,開發出真正屬於自我風格的、真正屬於這個時代大眾的現代佛教繪畫,引起現代人的關注和思考,更帶給現代水墨創作領域一個新的區塊和新的啟發。Item 黑暗之光—社會議題之水墨創作研究(2010) 傅國禎; Fu, Kuo-Chen社會的脈動和變遷,與大眾息息相關,而藝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隨著時間與藝術思維的開展有了遞嬗。在西方,藝術由早先的柏拉圖所提的「美」與「善」;亞里斯多德的「藝術淨化人心」,降至現代,藝術不單只是為了「美」而存在,不僅只提供美的愉悅感,藝術開展到了這個階段,不直接藉由藝術來批判社會,試圖改變社會,也不單只有表現與再現的美感。藝術家的創作更多時候僅是為了提供許多「素材」、「媒介」等,讓觀者能夠藉由直接與作品的接觸後,得到屬於自我的啟發或感受。 藝術作品的表現所帶給觀者的,不單單只有理智分析得到的畫面構成、形式、色彩、符號等訊息,還有直覺接受到作品所傳達的感受。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中認為,藝術的行為無非在求人類原慾的滿足,藝術品不過是人類藉著昇華、替代等方式,表達不被社會所接受的潛意識中的慾望,因而滿足快感。而本文中也試圖藉由藝術心理學的分析,找出關於自我的藝術創作方式。當西方的藝術思維,快速且大量的輸入進入後,筆者想藉觀察多元藝術思潮衝擊下的當代,探討關於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反映在水墨藝術上的表現,以及藝術家是如何回應當下時空所存在的社會議題。 水墨,這個媒材對於以文化正統自居的台灣來說,自國民政府遷至台灣後,也就隨著落地生根且成為主流,水墨發展也從跟隨政府遷移到台灣的傳統水墨畫風格,然後逐漸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而有了形式與本質上的鉅變。現代水墨除了傳統的筆墨功夫外,也吸收了西方的藝術理論與思想,並且不斷融合與開展,所以在文化劇烈變動的七零年代,水墨也有了截然不同於傳統的面向來呈現。隨著資訊、網路等發展,也造就了訊息、思想流通快速的當代,全球化帶來的藝術衝擊,更不下於當初,於是藝術所關心及探討的議題也就自然多元了起來。然而社會與文化,更是直接涵蓋整個人類活動變遷的重要場域,所以社會及水墨畫關係、水墨畫變革歷程的探究,也就是筆者所欲探討的基本架構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