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親情語彙—陳惠秋人物繪畫創作研究(2022) 陳惠秋; Chen, Hui Chiu本論文是以學齡前兒童與家人間的情感為主題,探討人物繪畫中情感的表現。在藝術中,情感是構成創作的要素,然如何掌握抽象的語彙,將情感與意念轉換成可視的直覺形式,進而掌握繪畫的感染力?透過文獻與學理的研究,了解人物繪畫中情感表現的特質,在創作實踐中建立個人情感形式的繪畫語言,此為本論文主要研究的目標。在第一章緒論中,敍述個人創作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包括研究的範圍、方法、流程和名詞釋義。第二章說明我的學理基礎與文獻探索:從美學與藝術的創作本質去思考繪畫語言的形式;再從社會學和兒童心理學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親情情感特徵;分別從親情文學和中西藝術親情圖像作品,觀察藝術家對親情的詮釋和表現;最後從印象派對色彩的表現和色彩的情緒性、色彩的象徵性暗示等文獻尋找個人的情感連結。第三章闡述個人在本次研究中的創作思惟與理念:包括創作的形式、採用的媒材、技法與作品創作過程。第四章作品解析:針對本次創作系列的作品,個別作說明。第五章結論:通過本論文的撰寫與創作實踐,藉學理的探索和梳理,重新審視個人對人物畫的創作思维,對於情感的表現與形式的轉換思考都有所啟發。在作品草圖階段,以「統合感」、「藝術生命形式」、「審美移情」來回檢討靈光乍現下所構思的畫面,能為自己的創作計劃找到方向,自我期許在未來持續的創作中,能發展出更多繪畫的可能。Item 圖騰演繹下的時代意義與反思—阮怡臻水墨創作論述(2021) 阮怡臻; Juan, Yi-Chen每個人在生活上的一舉一動,都於是他在對世人展現宣示自己的生存模式、能力和獨特風格的表演,也就是說,人的行為,始終來自於自身對自己或世界的觀念。筆者將以兩種系列呈現自我療癒的過程,第一種以微觀方式剖析自我,以符號元素作為象徵與隱喻內心隱藏的形式,元素與元素、媒材與媒材之碰撞的視覺效果,隱藏筆者內心深處的所聞所見之寓意,用以與觀者的思考做聯想,第二種是以自身與外界連結後的審思,並藉由較深的墨色區塊作為區別,在被審思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調整自我、使自己在自我世界找到抒發的出口。筆者希望透過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與社會的認知與外在投射我們心裡的主觀映像,也希望這系列的畫作能讓筆者認知主觀和現實世界的差異,進而修正對事物的主觀看法。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為創作與研究動機、創作與研究方法及創作論述方法。第二章以圖騰藝術的哲思相關文獻與學理作為創作基底的探析,並以多位藝術家繪畫的出發點等相關作品為例爬梳。第三章為創作的兩個系列的創作思維與形式表現。第四章個別創作解析,包含個別作品的介紹與展覽的呈現。第五章結論,消化資訊的吸收與透過了解自身內在精神並進行反思去提升自我理解,望能以這些成長為基石,在未來能創作更成熟、完整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