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意識的本質與流變—王令繪畫創作論述(2024) 王令; Wang, Ling本文為筆者在歷經了世界性疫情與科技化時代的轉變下,對於內心與觀者之間連結的一種反思,在意識流變的當下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創作經驗與對生命歷程的梳理。試圖利用複合性的創作,研究膠彩與水墨間融合的可能性,藉由文本研究出意識存在性並獲得認知與啟發,進而探討心識與創作的關係。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及名詞釋義。第二章學理探討,以意識中的虛實幻相作為切入點,探究心識的存在性,將東西方哲學相關理論探討解析,並在心識存在探討的過程中尋找重構自身的藝術場域。第三章透過心識的審美思維,梳理出心識美學哲思境意與相關藝術表現,並進一步求證出真實與虛幻的表徵意義。第四章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筆者以「虛實幻相」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因認識真虛方知真實,故以意識哲學思維內涵理念作為個人創作思維,並利用「虛實」與「幻相」塑造出創作軌跡。第五章為筆者創作實踐,共分為三個部分,《異生幻相》、《異視異識》、《心意視界》三個子題,圍繞著意識的剖析,並用內省的態度分析並檢討作品。第六章結論部分,說明在研究以「意識」為主的創作過程中,經過文獻探討與相關佐證,分析出意識中包含了心識與異識,當意識去除了異識影響後,經過沉澱與淨化,最終能達到心識的境界。最後總結並檢討創作研究的過程、成效與所遇之問題,並期望能在探討意識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人生的創作新方向。Item 《微境觀》—微花蔓草的再現創作研究(2022) 陳端麗; Chen, Tuan-Li本論文研究脈絡將創作者主體以繪畫媒介再現外部現實客體的狀態,統分成:身體、心智、自我、精神四大領域。事實上這四大領域是互為交互作用影響的,身體的視覺感官如何啟動心智中意識感知與記憶,大腦的理性思維與感性直觀,經由對於客觀世界理性的判讀造就繪畫藝術三維透視法,忠實再現現實事物;東方究其文化脈絡,側重內觀思維,感性直觀於客體世界常有超越表象的觀點,反映於繪畫藝術有散點透視、反向透視及層疊空間的深層面向思維。描繪植物與內在觀照的互動關係,是研究理論的實踐,創作中「心」與「物」在藝術活動中如何交融,並達到精神層面的提升,整個過程自我經歷認識自己與洗滌的過程。藝術家以自然植物表現心靈的依歸,選擇不具傳統象徵性植物符號的雜草野花,避免觀者若入慣性思維解讀,而能重新觀照真實的「自然」之美。 《微境觀》以微花蔓草為創作主軸展開靜觀沈思,透過「微」場域進行再現研究。再現內容除了描摹現實,心智的投入使得心像、記憶、移情等隨著再現內容而發酵,展現出系列創作四大主題:蕨草、野逸、荷隱、寂照,以主題式開展境觀思維的生命哲思與美學探索。Item 斷片--現代水墨畫的流動意識(2005) 王振泰本論文之架構以筆者在二○○二年到二○○五年以來現代水墨畫的創作主題「斷片」為主軸。在視覺藝術創作的經驗過程和結果呈現上,透過文字書寫紀錄,表達個人水墨創作的內在經驗與作品的多樣性嘗試。一方面釐清自我對現代水墨畫的創作理念;另一方面透過思維脈絡,建構水墨作品在人與土地環境的存在之間互相對話的途徑。 在第一章緒論中闡明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並對「現代水墨畫」的「創作意識」作出解釋。 在第二章現代水墨畫的發展中,研究並分析現代水墨畫的特質、風格、形式與內涵,作為創作的背景。而在時代性的因素中,特別提出「複製」、「真實」與「速度」三個面向解析當代藝術創作思潮與時代性的因果關係。 第三章「流動的意識」,旨在針對個人創作現代水墨畫的觀念思維、材料思維與技法思維探討,筆者認為創作觀念必須先與土地、環境、人的存在存有內涵情感交流,水墨創作才會有形式上的生命力。 第四章則完全針對這三年來的創作主題「斷片」系列,在內容、形式、媒材與技巧上,說明平版版畫的媒材如何被筆者藉由拼貼內化轉換為現代水墨畫的一部份,除詳述版印步驟之外,也企圖為現代水墨畫開創新的途徑。 第五章作品解析,針對本研究共計十三幅現代水墨畫作品,就媒材和形式的多元思考,逐一做個別的剖析和釐清。 第六章,創作的省思與展望,筆者做以下幾點總結: 一、當代創作的媒材、技法或形式,容或有新舊之分,但「內容」才是作者反映時代,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依據,如何擷取並繼承傳統水墨畫的優點,作為未來創作發展的基礎,值得深思。 二、作品的新舊不能代表作品的好壞,唯有深度情感的作品才能經得時間考驗。 三、現代水墨畫的創作,除在題材、媒材、形式、技法上不斷擴充發展之外,仍應掌握「溫、潤、厚、實」的筆墨深度,以引起情感共鳴,而不致於落入炫技花俏的表象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