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微型中的浩瀚:李怡璇創作論述(2024) 李怡璇; Lee, Yi-Shyuan本研究旨在從探討畫布框架與畫面的協作中,辯證繪畫與觀看間的互為關係。筆者以玻璃球罩的意象取代傳統繪畫中畫框即窗口的概念,試圖形塑出畫面內部的封閉空間,是為一個內部與外部相互辯證的視覺遊戲。藉由將畫布框架比賦於玻璃球之意象,旨在運用平面繪畫靜止不動,且存有於獨立載體之永恆視覺特性,突顯作品作為實在的物件,進而在這個數位圖像高速傳播的時代中,提供觀者安穩的感受,同時也為筆者自身不斷流變的自我意識,提供一個歸屬感。在文獻探討中,首先以圖像學的研究方式蒐集帝王像與宗教畫中的王權寶球或十字聖球符號,梳裡玻璃球的圖像含意,與其材質特性於題材上的詮釋可能。從中意會在藝術中,透明球體作為權力與世界幾何化之象徵意涵,以及其作為觀看媒介的可能,從而輔佐筆者將繪畫作品類比為玻璃球體之意圖。接續以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的作品為例,使用風格造型分析法,探討由透視法形塑的空間觀至現代主義的平面性脈絡之演進,體現於造型畫布的使用。從中探求其造型特殊性與題材的畫面視覺呈現間的協作。最後聚焦於圓形畫的歷史脈絡,其功能性與私密性所提供的情感寄託,以導向筆者的創作主軸。筆者試圖跳脫平面繪畫中框架與畫面間的傳統關係,展開一系列的命題;如何將安穩、疏離等抽象矛盾感知以油畫間接技法的具象寫實表現手法呈現;如何以玻璃球的意象取代畫框即窗口的觀念,建構一個同時擁有封閉的內部空間、反射指涉的未知空間與觀者所處的現實空間之三元關係;以及如何激發畫布微型世界中的浩瀚感。從筆者玻璃球圓形畫系列本身的造型意涵分析至畫面元素的構成,闡述筆者如何在矛盾的視覺與精神感知中,試圖探尋一種於框架中的歸屬感。Item 「動.流變」 — 劉憶青水墨創作論述(2024) 劉憶青; Liu, Yi-Ching筆者藉由過往生命的經驗積累,從中體悟到「動與流變」所帶來的思考而發展出系列創作。探討的內容主要是回顧自身生命的過程中,經過無數的動盪與流變的洗練後,從中獲得關於人生觀和哲學性的思考,藉著過去生命歷練中得到的啟發做為筆者創作上的題材與內容。在這些創作題材之中的共通點,就是流變的時空概念,時間與空間是連動的關係,筆者認為前者是「動」的引發原因,而後者則是衍生出「流變」的結果,我們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動,穿過一個個不同的空間,映照著每一個當下的自己,時間的流動直接牽動著空間所延伸的變化,時空的「動」與「流變」形成了連動的、不可分割的結合形式。時空概念下人、事與物的流變是階段性的暫存現象,歷經各種發展變化後存檔在記憶中,而這種記憶也只是個虛幻的印象,這些印象都有著記憶自動賦予的索引標籤。這種存在的模式會讓我們在回顧生命時,對過往的種種事件或特定標籤的印象會因時空而轉變,像是時過境遷的不同感受與觀點的改變,它本身就是一種非永恆性的存在。而筆者透過繪畫來創作的過程就是融合了生命中過去種種的經驗與感受,經過當下的構思運作自然揉合而成的,通過手與工具輔助呈現在畫紙上的具體展現。它包含了個人過往的種種所形成的圖像畫面,在當下融合了對過去的解構轉移到當下的重新組成,而賦予了創作作品新的語境與不同詮釋。Item 失去的邊界-陳佑朋創作論述(2022) 陳佑朋; Chen, Yu-Peng本論文《失去的邊界》其概念是筆者透過研究故鄉的歷史過程,在父母失去龜山島這個歸宿,集體遷居至台灣本島的過去,筆者透過長輩口述後想像,而察覺的「邊界感」,重新審視筆者的創作脈絡而衍伸出的中心思想。藉由研究「邊界」的相關理論以及定其範圍,透過各種表現手法來呈現無形卻無處不在的邊界,並以現在的角度來觀看自己身處的空間,呈現筆者長時間注視的「場所」。在畫面中透過抽離「人」的形象,使作品產生既親近又疏離的氛圍,而出衍伸出邊界感。期望筆者能夠透過畫面重新認知這些空間,成為筆者創作中的核心理念。本論文一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限制和研究方法。筆者詳述過去的創作脈絡,並說明與論文主題之相關性,其次分析個人創作方式和使用媒材的創作可能性,透過詳細的計劃來擬定往後的創作形式。第二章無處不在的邊界:是對於邊界等相關理論探討,以研究地理空間的邊界,延伸至現代城市中人們心理的「地界」,分別為可視與不可視的邊界。第三章空間中再現邊界:分析並比較藝術家創作中的邊界相關理念,進而闡述筆者作品創作手法和內容。第四章《失去的邊界》系列:筆者將對此系列的作品個別進行問題研究、方式實踐、畫面描述和作品寓意。最後結論:提出筆者對於個人創作的審視、心得和創作之展望。Item 時空概念在水墨畫中的創新表現—「浮生紀實」系列創作實踐(2005) 陳文賢; CHEN WEN-HSIEN本文研究主題為「時空概念在水墨畫中的創新表現」,主要藉由探討時間與空間在中西繪畫上的意義及表現,引發現代水墨畫發展新方向,並以個人「浮生紀實」系列水墨創作為實踐,期能達成創作性之目標。 西方繪畫史的發展是一連串繪畫空間革命的歷程,而水墨畫在當代的進程,最主要的任務是拓展傳統水墨畫表現的空間。因此,本研究在水墨表現之時間、空間與複合圖像等概念,有較多深入的探討,期望藉著對西方藝術思潮的瞭解,對東西繪畫語言做一比較與探索,探討時間與空間在東西方藝術家作品中呈現的方式及時空融合的創作實驗,拓展圖像單一表象,探究複合圖像在繪畫上的表現。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分析、比較、歸納、綜合「傳統」與「現代」水墨畫時間、空間思想、審美理論與表現型態的不同,藉著「浮生紀實」創作實驗過程,賦予畫面「時空融合」的詮釋。 本研究主題重點涵蓋了「繪畫中的時間與空間」、「時空交融—複合圖像與錯置空間融合的可能性」及「個人創作理念的分析與實踐」三個部分,在研究架構上,共分五章,茲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與範圍、研究與創作之關係的說明。 第二章:先個別探討時間與空間在繪畫上的意義及其表現,繼而作時間與空間在水墨畫之表現與探討,並列舉當代水墨畫家的作品作印證。 第三章:首先分析時間與空間融合的繪畫美學,再逐一探討時間與空間融合的繪畫表現方式,進而探求複合圖像與錯置空間在繪畫表現之特色,結合後現代藝術表現觀點,闡述現代水墨畫創新的可能方向及創作與生活的關係。 第四章:個人創作理念的分析及實踐結果的呈現,除闡述個人創作的理念及內涵、創作題材之選擇及畫面形式呈現外,並將每幅作品的表達意念、表現方式及創作時所使用的技法、媒材及圖象符號…等做一詳盡說明。 第五章:結論部分,藉由研究結果和創作實踐的印證結合,重新釐清個人對 現代水墨畫創作的思考方向,期勉自己要不斷實驗探索、觀照內心,豐富個人水墨創作語彙並深化生命的意義。Item 以靜制動 ─ 柯爾達(Alexander Calder)活動雕刻藝術的典範轉移(2004) 許清原; Hsu Ching-Yuan柯爾達是二十世紀初期第一位以藝術成就贏得國際聲望的美國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風格是「活動雕刻」。本文借用哲學家昆恩的「典範轉移」理論,分析活動雕刻中在藝術史典範轉移的角色及其所蘊含的美學特質。在空間典範的轉移方面,傳統繪畫的透視法空間形成了近代「空間幻覺」的典範;而傳統雕刻則形成「佔有真實空間」的典範。活動雕刻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構成式」雕刻技法,它以金屬線所形成的輪廓與空間,成功地呈現出「虛擬體積」;而柯爾達中晚年的大型活動雕刻作品更走向戶外公共空間,則呈現了更大的空間意識。從柯爾達活動雕刻的演變中可看出:從傳統的「佔有空間」發展到當代的「界定空間」,再演變到「現場空間」環境雕刻,形成雕刻空間典範轉移的三部曲。 在時間典範的轉移方面,傳統藝術以「連環畫」的觀念形成主要的時間典範,但無「實際的時間」表現。柯爾達的「懸吊式」的活動雕刻把握了「對象物移動的繼時性空間」,藝術家不再移動自己的視點來觀察雕刻,而是觀察雕刻作品在時間中移動的樣態,因此柯爾達稱之為「四次元的描繪」。活動雕刻圍繞著「懸掛點」做旋轉運動,將360度的面貌逐漸地呈現在觀者面前,將傳統「以雕刻作品為中心」的典範轉移成為「以觀者為中心」的典範。在運動典範的轉移方面,傳統雕刻表現出「運動印象」的典範,而沒有表現出實際的運動。二十世紀藝術家開始在藝術品中裝設動力裝置,表現出週期性運動。柯爾達活動雕刻則更推進一步,表現運動的「不可預測性」。使雕刻從「運動印象」發展到「週期性運動」,再演變到「混沌的運動」,形成雕刻運動典範轉移三部曲。 柯爾達活動雕刻還表現其他諸多的美學特質。例如,活動雕刻被歸類為抽象藝術,造形的來源,主要仍是動物、植物和宇宙天體的意象為主,由於不願意再表現「實體的幻覺」,活動雕刻面臨當代藝術從具象到抽象的典範轉移。另外,當代藝術也激發活動雕刻探索和實驗非傳統的材料的動機。最後,本文探討活動雕刻出現於藝術史之後,眾多新的活動雕刻家如何承先啟後。而1950年代之後,動態藝術的興起更將當代雕刻推向另一新的典範;其中光雕刻、虛擬雕刻和錄影藝術等技巧,使得空間、時間和運動觀念的發展,最後更演進到「非實體、非物質性」的雕刻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