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動.流變」 — 劉憶青水墨創作論述
    (2024) 劉憶青; Liu, Yi-Ching
    筆者藉由過往生命的經驗積累,從中體悟到「動與流變」所帶來的思考而發展出系列創作。探討的內容主要是回顧自身生命的過程中,經過無數的動盪與流變的洗練後,從中獲得關於人生觀和哲學性的思考,藉著過去生命歷練中得到的啟發做為筆者創作上的題材與內容。在這些創作題材之中的共通點,就是流變的時空概念,時間與空間是連動的關係,筆者認為前者是「動」的引發原因,而後者則是衍生出「流變」的結果,我們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動,穿過一個個不同的空間,映照著每一個當下的自己,時間的流動直接牽動著空間所延伸的變化,時空的「動」與「流變」形成了連動的、不可分割的結合形式。時空概念下人、事與物的流變是階段性的暫存現象,歷經各種發展變化後存檔在記憶中,而這種記憶也只是個虛幻的印象,這些印象都有著記憶自動賦予的索引標籤。這種存在的模式會讓我們在回顧生命時,對過往的種種事件或特定標籤的印象會因時空而轉變,像是時過境遷的不同感受與觀點的改變,它本身就是一種非永恆性的存在。而筆者透過繪畫來創作的過程就是融合了生命中過去種種的經驗與感受,經過當下的構思運作自然揉合而成的,通過手與工具輔助呈現在畫紙上的具體展現。它包含了個人過往的種種所形成的圖像畫面,在當下融合了對過去的解構轉移到當下的重新組成,而賦予了創作作品新的語境與不同詮釋。
  • Item
    時.光-繪畫創作研究
    (2022) 陳怡年; Chen, Yi-Nien
    本創作研究探討著筆者自2018年至今的創作內容與歷程,以「時‧光」系列為主要討論。筆者藉由陽光的啟發,將其視為不變的精神象徵,系列創作旨在表現光與每個當下時空的交互關係,以及畫面中光的獨特性隱喻和氛圍,「時」指的是當下的現實時空、瞬間;「光」則是陽光、永恆的意象。而「時光」這個名詞亦是代表人生的光陰、時間、心靈風景,和筆者所想傳達的理念契合,透過藝術創作表達「當下即是永恆」的人生觀。論文的撰寫架構共分為五章,摘要如下: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範疇與方向,以及方法與實踐。第二章:光與色和藝術轉化。為創作學理文獻分析,包含光色理論、哲學參考,以及藝術史上關於外光的研究。第三章:穿越時空的永恆之光。闡述光的歷史與精神之表現,以及陽光意象的建立。第四章:「時‧光系列」的創作實踐。說明創作理念與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以及系列作品之解析。第五章:結論。為創作研究之總結與感想。
  • Item
    「記憶、斷裂、異質」: 時間與空間知覺的繪畫表現
    (2006) 黃琬雯; Huang wan-wen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談到「藝術是表達自己內心情感與時代言語再現」,因此在「記憶、斷裂、異質」研究中,藉由理論的探討,透過創作技法的表現,實現自我藝術的思考內涵。文中之學理部分,將從哲學、心理學與美術史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在創作思維方面,分為對記憶交疊、斷裂空間及異質呈現作研究思考。 本文創作主題,在於利用空間的多樣形態,來表現「時間知覺的形式」,將「具象圖像」之原質性抽離,進而轉化為「半具象」的繪畫表現,並運用完形心理學的群化原則,配合時間與空間觀念,提供新的形式表現,形成新的藝術創作經驗;除此之外,本文亦對繪畫材質的運用,作一系列的技法實驗與探索,文內作品以水彩為主要媒材,部份作品亦與手工紙、細沙、蠟等材料作結合,並以滴灑、刷洗、重疊等技法強化畫面多元表現,透過多層次透明的肌理營造,詮釋並呈現水彩融合異質性材料的可能性。
  • Item
    時間、空間、行動 : 數位說故事的三元結構
    (2018) 林倩妏; Lin, Chien-Wen
    說故事(Storytelling)是人類傳達資訊與知識的一個有效方式,不僅文學、戲劇中需要說故事,在藝術、設計創作與企業的溝通、說服上,也都需要 Storytelling。人類文明藉由「說故事」得以保留傳統的過去並加以流傳擴散,也透過「說故事」探索與擘劃對未來的想像。本篇論文以三元認知(Triadic Cognition)與三元符號學(Triadic Semiotics)為理論基礎,研究數位說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中的三元結構(Triadic Structure),並以亞里斯多德《詩學》中所提,三一律的時間、空間、行動三個面向,分別探討 Digital Storytelling 的表現方法與創作發展可能性。輔以動畫教學實驗,針對數位媒材的時間、空間與行動的三元結構進行分析與探討,並提出所有創作(行動)都是發生在時間、空間的維度中,都是一種維度、符號的轉換,期作為學校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在說故事研究的相關發展上有所幫助。 研究問題如下: 一.探討說故事的三元結構與人類三元認知。 二.說故事的時間敘述、空間敘述與行動敘述,其過去、現在、未來。透過教學實驗,分析時間、空間與行動在三元結構數位說故事中的意義。 三.動畫創作藉由時空想像的分離與壓縮,重構時間與空間在故事軸線上的行動,找出數位說故事創意的多元可能。
  • Item
    時空概念在水墨畫中的創新表現—「浮生紀實」系列創作實踐
    (2005) 陳文賢; CHEN WEN-HSIEN
    本文研究主題為「時空概念在水墨畫中的創新表現」,主要藉由探討時間與空間在中西繪畫上的意義及表現,引發現代水墨畫發展新方向,並以個人「浮生紀實」系列水墨創作為實踐,期能達成創作性之目標。 西方繪畫史的發展是一連串繪畫空間革命的歷程,而水墨畫在當代的進程,最主要的任務是拓展傳統水墨畫表現的空間。因此,本研究在水墨表現之時間、空間與複合圖像等概念,有較多深入的探討,期望藉著對西方藝術思潮的瞭解,對東西繪畫語言做一比較與探索,探討時間與空間在東西方藝術家作品中呈現的方式及時空融合的創作實驗,拓展圖像單一表象,探究複合圖像在繪畫上的表現。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分析、比較、歸納、綜合「傳統」與「現代」水墨畫時間、空間思想、審美理論與表現型態的不同,藉著「浮生紀實」創作實驗過程,賦予畫面「時空融合」的詮釋。 本研究主題重點涵蓋了「繪畫中的時間與空間」、「時空交融—複合圖像與錯置空間融合的可能性」及「個人創作理念的分析與實踐」三個部分,在研究架構上,共分五章,茲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與範圍、研究與創作之關係的說明。   第二章:先個別探討時間與空間在繪畫上的意義及其表現,繼而作時間與空間在水墨畫之表現與探討,並列舉當代水墨畫家的作品作印證。   第三章:首先分析時間與空間融合的繪畫美學,再逐一探討時間與空間融合的繪畫表現方式,進而探求複合圖像與錯置空間在繪畫表現之特色,結合後現代藝術表現觀點,闡述現代水墨畫創新的可能方向及創作與生活的關係。   第四章:個人創作理念的分析及實踐結果的呈現,除闡述個人創作的理念及內涵、創作題材之選擇及畫面形式呈現外,並將每幅作品的表達意念、表現方式及創作時所使用的技法、媒材及圖象符號…等做一詳盡說明。   第五章:結論部分,藉由研究結果和創作實踐的印證結合,重新釐清個人對 現代水墨畫創作的思考方向,期勉自己要不斷實驗探索、觀照內心,豐富個人水墨創作語彙並深化生命的意義。
  • Item
    在睡與醒之間:模糊的時間-黃青藍創作論述
    (2018) 黃青藍; Huang, Ching-Lan
    將生活經驗加以轉化,本篇論文以「夢與醒之間」為主題,目的為探討人在 將睡將醒之間的模糊曖昧狀態。 睡眠,是每一個人每天都會經歷的過程,其中「夢境」又占睡眠一大部份。 「夢境」的內容象徵著什麼意義?這或許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內容。但即使不同的 人在夢境出現一樣的事物,也不一定能代表對於他們有相同的意義。而本篇論文 探討的是普遍的情況,可以適用於大多數的人。故從睡眠過程的「時間」開始著 手,不論是清醒到睡去,還是從睡眠中甦醒的經歷,或失眠或半夢半醒,更甚至 於被一聲巨響驚醒的經驗。 本研究內容圍繞在意識遊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的睡眠過程,藉此探討此過程 的時間性。其中以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生理和心理在睡眠過程的不同狀態, 並將這些現象融入畫作中。研究是什麼樣的感知刺激,決定著將處於睡眠中的人 喚醒。筆者藉由描繪人們意識遊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的睡眠過程,讓記錄睡與醒 時間性的作品呈現更多面貌。 本研究希望藉由此次創作的系列作品與論文論述,來表現人們意識遊走在夢 境與現實之間的過程,夢境與現實環境相互影響的狀態,以及「睡著」和「清醒」 之間的時間性。
  • Item
    以靜制動 ─ 柯爾達(Alexander Calder)活動雕刻藝術的典範轉移
    (2004) 許清原; Hsu Ching-Yuan
    柯爾達是二十世紀初期第一位以藝術成就贏得國際聲望的美國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風格是「活動雕刻」。本文借用哲學家昆恩的「典範轉移」理論,分析活動雕刻中在藝術史典範轉移的角色及其所蘊含的美學特質。在空間典範的轉移方面,傳統繪畫的透視法空間形成了近代「空間幻覺」的典範;而傳統雕刻則形成「佔有真實空間」的典範。活動雕刻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構成式」雕刻技法,它以金屬線所形成的輪廓與空間,成功地呈現出「虛擬體積」;而柯爾達中晚年的大型活動雕刻作品更走向戶外公共空間,則呈現了更大的空間意識。從柯爾達活動雕刻的演變中可看出:從傳統的「佔有空間」發展到當代的「界定空間」,再演變到「現場空間」環境雕刻,形成雕刻空間典範轉移的三部曲。 在時間典範的轉移方面,傳統藝術以「連環畫」的觀念形成主要的時間典範,但無「實際的時間」表現。柯爾達的「懸吊式」的活動雕刻把握了「對象物移動的繼時性空間」,藝術家不再移動自己的視點來觀察雕刻,而是觀察雕刻作品在時間中移動的樣態,因此柯爾達稱之為「四次元的描繪」。活動雕刻圍繞著「懸掛點」做旋轉運動,將360度的面貌逐漸地呈現在觀者面前,將傳統「以雕刻作品為中心」的典範轉移成為「以觀者為中心」的典範。在運動典範的轉移方面,傳統雕刻表現出「運動印象」的典範,而沒有表現出實際的運動。二十世紀藝術家開始在藝術品中裝設動力裝置,表現出週期性運動。柯爾達活動雕刻則更推進一步,表現運動的「不可預測性」。使雕刻從「運動印象」發展到「週期性運動」,再演變到「混沌的運動」,形成雕刻運動典範轉移三部曲。 柯爾達活動雕刻還表現其他諸多的美學特質。例如,活動雕刻被歸類為抽象藝術,造形的來源,主要仍是動物、植物和宇宙天體的意象為主,由於不願意再表現「實體的幻覺」,活動雕刻面臨當代藝術從具象到抽象的典範轉移。另外,當代藝術也激發活動雕刻探索和實驗非傳統的材料的動機。最後,本文探討活動雕刻出現於藝術史之後,眾多新的活動雕刻家如何承先啟後。而1950年代之後,動態藝術的興起更將當代雕刻推向另一新的典範;其中光雕刻、虛擬雕刻和錄影藝術等技巧,使得空間、時間和運動觀念的發展,最後更演進到「非實體、非物質性」的雕刻典範。
  • Item
    人物畫創作表現研究[都市心像系列]
    (2001) 李倫景; LEE YUN KYUNG
    論文載要 二十世紀繪畫與以往相比,在人物畫方面的發展、變化特別大,成就也很突出。古代統治者出於「成教化、助人倫」的需要,特別重視人物畫,將其置於各科之首。元代以後,文人畫興起,人物畫日趨衰落,山水、花鳥畫代興。 本研究主體「人物畫創作表現研究─都市心像」,旨在探討現代社會轉變過程中社會與人還有時間所帶來的價值問題及情感的思考。筆者並根據自己的創作理念,實際從事創作,以作品呈現來表達個人的思維。而在這次展覽的作品中,筆者以都市、時間、人物為題材,以「都市心像」為軸,表達個人對這社會的感情與關懷。 以下就針對本論文架構,做簡單的說明: 第一章 緒論 ─ 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的範圍與方法,研究與創作的關係的論述與說明。 繪畫創作動機來源頗多,畫家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流露出畫家的個性與情思,作者缺乏內在強烈的表現意念,作品難免受到影響。繪畫既然被視為語言的視覺形式,以繪畫記錄,呈現人的生活、行為及情感思考是在簡單不過的動機。尤其在都市裡成長的我,人物是從小最關心的對象。我根據自己的創作理念與經驗以及從老師們身上學到的東西,實際把它表現在畢業創作裡面,以作品呈現來表達個人的思維及學習心得。 因此筆者創作理念便在於如何以傳統具象寫實的人物畫與現代生活,表達個人對事件及周遭生活的感受,一方面以傳統技法與現代技法進行畫面基本問題的探索,一方面則具象寫實此一傳統而基本的視覺語言形式,做心靈寫實的情感抒發,傳達出筆者對生活周遭所愛所悲的感受與情緒。 第二章 人物畫表現研究 ─ 針對人物畫的特質與技法類型的探討與理解。 人物畫特質 人物畫成為人類繪畫中最重要也最典型的一部分,在於它的複雜性,提供了畫面各式各樣的變化及需求,也是畫家鑽研繪畫問題的最直接及有利的工具;由於它的共同性,它提供了最切近人類自身問題的外現形式;在視覺意義上,古代某些大師的宗教故事性題材,固然對不同文化的人造成閱讀隔閡,然而卻不減許多作品對不同文化的人,產生超時空感動。 人物畫技法類型 中國的繪畫有悠久的歷史與傳統,在形式和技法上,出現「工筆重彩」和「寫意水墨」兩大主流體系。中國畫以意趣為宗,追求氣韻生動為最高境界,因此工筆重彩和寫意水墨,雖有用筆和用色的差異,但其精神實質卻是一致的,最後目標都在寫意造境,二著殊途同歸。就用筆來說工筆的工是細膩靈活,而不是生硬呆板,寫意在用筆上也要求筆寫意工,意存恭僅,筆不妄下。就用色來講重彩則要求鮮活巧妙,多樣而統一,華麗且雅緻,水墨則要使墨如彩,絕非狂塗亂抹,一片混沌。因此這兩大主流體系雖有形式上的區別,但實質上是一致的,實可互相交融發展出更精緻的繪畫風貌出來。 第三章 創作表現 ─ 針對探討繪畫創作上意境表現的重要性與象徵性以及藝術作品之社會性的問題。 關於意境 在李可染先生的《李可染畫論》一書中多處提到李先生對意境表現的重視,李可染先生說; 「意境是什麼?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即借景抒情,經過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詩的境界。這就叫做意境。」 「沒有意境,或者意境不鮮明,絕對畫不出好的畫,他們畫畫沒有充分的思想感情,缺乏意境。」 「繪畫要有意境,首先作者要有充沛的感情。」 「意境的創造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重要的是表現人、表現人的思想感情,景與情要結合。」 「怎麼才能獲得意境呢?身臨其景,方得其情。隻身臨其景,才能深刻的認識對象,才能產生強烈的真摯的思想感情。意境的產生賴於思想情感。」 為作品自然流露出藝術家的感受與情思,意境表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意境是藝術的靈魂,如果沒有意境或意境不明顯,絕不可能畫出引人入勝的好畫象徵性 象徵是藝術表現的方法之一,象徵做為一種藝術符號,其形象代表的意義與被代表物之間的關係,不完全是任意約定的結果,而是以某種形象、功能或含意的相似性作為基礎。在藝術中的象徵,不只是意義的連結,而是在形象的直覺上,也能激起類似的感情,才能達到藝術符號上象徵的目的。做為藝術符號的象徵,如果只是意義上的連結,將是薄弱且缺乏表現力的象徵是一種自律的活動,是一種自發性的活動。象徵是最好的情感表達方式;理念是創作的精神,而創作是將內在的情感、意念外化轉為作品的形式,呈現出理想的情境。通常象徵是以某種實有物以表示一種觀念。象徵作為觀念的托附手段,到如今如此廣為使用且歷久不衰。 藝術的社會性 藝術在社會的作用不是直接改造社會或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而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或反映當時社會與環境。繪畫創作的表現是多樣的,隨著作品的完成,藝術家的思想和感情得以抒發和流露。反映生活是藝術所固有的本質特徵之一,世界上沒有不具備這個本質特徵的藝術作品。離開了社會生活,藝術就不能存在。 第四章 個人創作理念與實踐 ─ 就「都市心像系列」創作實踐,所要表現的內涵與表現方式的探討。 生活與創作 在繪畫創作裡我們不能忽略內涵的充實,誠古人所說的「破萬卷書,行萬裏路」,因為藝術創作是一種精神活動,研究繪畫的創作過程,就是研究畫家把生活原料製作成為繪畫作品的整個過程,同時研究繪畫創作中創作主體的思維活動的特殊性的過程。 題材與主題 任何藝術作品既然有其形式存在,就必然有其內容;形式與內容是互為表裡的。繪畫作品的內容一是指做為創作題材的某些物象,二是指作者要表現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題材和主題。 構思與靈感 構思首先要有創作慾望和創作衝動。創作活動,嚴格來說是一種情感活動,畫家本人不動情,作品又何以感人?創作慾望或創作衝動,可能源於生活,也來自某種靈感。過去談創作對於生活感受強調過多,而對於靈感,往往把它視之為唯心的東西。其實,靈感就是一種潛意識的突發,西方美學把潛意識稱為「無意識」或「直覺」,中國美學叫靈感。創作中的靈感,常常就是這種深層意識的突然爆發和閃現。其次構思還需要理性思維。 第五章 作品欣賞 ─ 以十三張作品作本次創作的內容解說。 第六章 結論─是本次創作的總結說明。 人物畫是項永恆的題材,因為在西方早已被視為美的典型,在人物畫中,體現出崇高美,和諧美、優美、醜陋美,精神美等多種美感經驗,昇華及淨化人類的心靈,也提供了畫家無止盡的創作根源。 而對東方畫家而言,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民族性的不同,以及歷史情感與人文感受的先天差異,加以人物畫在東方繪畫史上曾有的優良傳統,人物畫在當今應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